寫下這個題目,也許有人會說,營銷與地震有什么關系呢?但我卻認為,其中大有關系,待我一一道來。
最危險的地方往往最安全,最安全的地方往往隱藏危險。這句話帶有點哲理的味道,但我們來看事實,當地震來時,如果來不及安全轉移,那只有呆在室內,請注意下面我所要介紹的細節:一直以來我們以為地震來時躲在桌下或床下或衣柜里才是比較安全的,須不料,當此次汶川大地震發生后,電視上宣傳的卻是另一個版本,那就是不要躲進去,要蹲或躺在其旁邊,這樣,當天花板或橫梁掉下來時,首先砸壞的是高物也就是桌、床、柜,而它們即使被砸的粉碎也至少還有一堆殘渣支撐著橫梁或天花板,人因其蹲在旁邊又比其低,可以贏得生存的空間和機會,你說這是不是最危險的地方往往最安全,最安全的地方往往隱藏危險的最好例證呢?
好,那我們再回到營銷的問題上來,在市場上是不是也會遇到這樣的地震自救問題呢?有的,比如說促銷手段、廣告投放、品牌傳播、事件營銷的運用等等,都存在躲地震時類似的問題,我暫時就把它稱之為“準確有誤效應”,也就是說,大家都認為正確的東西卻往往成為最大失誤的來源,由于認識的局限而做出正確的錯誤決定而不在少數。
比如說,投放廣告,許多業內人士都認為陶瓷產品是低關注度、低重復購買率的產品,沒有必要做成大眾消費品,所以也就沒有必要把品牌傳播到那些大眾媒體上了,久而久之,行業成了自娛自樂的唱K,不管是狼嚎還是龍嘯,其聲音始終傳不出“夜總會”那塊地方,更何況還有特意為防其聲音而做的隔音板的阻隔,能傳出來的聲音就微乎其微了,更別說讓廣大消費者聽到了。
當然,有人會說什么影響設計師、為了招商的話,但那不是我所認為的做品牌的做法,說白了,你影響設計師也好,招到商也好,最后由誰來買單呢?還不是消費者,那我們為什么不直接去影響消費者的購買需求與欲望呢?非要來個“曲線救國”,走了彎路不說,從歷史上看,也沒見過“曲線救國”能成功的啊,不管是“臥薪嘗膽”中勾踐以西施之美色迷惑夫差而最終勝出,還是“抗日戰爭”中以國共聯合抗日勝于汪精衛鼓吹“曲線救國”的論調及實踐,都是目標清晰,直接影響目標群的組織才能最后取勝。因此,以認識的局限來看待正在快速發展的事物,偏安一隅卻認為自己是天下中心,看似四平八穩,正確無比,實是不經推敲,不禁風雨。
當然,我這里不是說非要去大眾媒體上轟炸一下不可,我只是想說任何事物都在發展的,不創新就是落后,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讓企業前進一下,至于說怎么前進呢?那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我只就當前熱點事件闡述一下個人的營銷傳播觀點:
奧運營銷;將奧運非奧運化。什么意思呢?就是以非奧運的手段來做奧運營銷,現在做奧運營銷無非是贊助球星、球隊、幾場賽事或成為指定用品,大家擠破腦袋都往里鉆,結果往往是得不償失,因為大家在看奧運時只記得賽事如何如何,誰誰得了金牌等等,哪里能關注到你的產品呢?所以我不是很贊同傳統的贊助方式,沒有消費者的參與,都將是雷聲大雨點小。我認為,要做奧運營銷的話,非要來點創新的思維不可,比如說,為了表示支持奧運的人文精神,陶瓷企業可以倡議提供多少多少磚搞中國奧運文化城,然后向社會廣泛傳播(這本身就是有價值的新聞,是可以免費傳播的),當然,這個提議,肯定有爭議,越有爭議越好,最后展開全民大討論,到底該不該建這個撈什子,最后不管政府部門決定建還是不建,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企業以自己的方式參與了奧運傳播,借勢而為,品牌得以迅速傳播。
還比如,為了體現科技奧運,陶瓷企業自己可以開展全國質量巡檢,將市場上反映出來的不合格產品,當街砸毀,并賠償消費者的損失,以表明其追求卓越質量的決心(我從不相信哪家企業說自己的產品質量100%合格,消費者也不傻,自然更知道天下沒有絕對的質量保障),這樣做,不僅讓你的企業成為開行業風氣之先,還會讓消費者認為這家企業更講信譽。
公益營銷:在公眾能接受的基礎上要學會說。有許多人認為做公益活動就是捐款,就是建幾個希望小學,幫幾個地方扶扶貧等,其實不然,我認為公益營銷不僅要會做,還要會說,甚至是說比做更重要。舉個例子,此次地震救災,舉國上下,無論是個人還企業,絕大大多數都獻了愛心,可讓人記住的沒多少,唯獨有一個會說的人與同階層的人比起來,他捐的錢并不多,但卻成為全國熱議的焦點人物,他就是王石,如果單純從他炒作的方式來說,他比其他人高明一點,知道說點特別的話,發表一些創新的想法可以達到以小博大的目的,但他卻選錯了時機,成了眾矢之的,只能說他在說話時絲毫沒有考慮到受眾的接受程度,反而成了負面的傳播。還有就是當許多作家都在忙著搞賑災晚會搞捐款時,一向以標榜特別的作家韓寒卻第一時間在媒體上露面說他不打算捐款了,而是要親往災區當一名志愿者。他這樣做一下子就和其他人區分開了,以小的投入換取了較大的回報,媒體也普遍表示對他的贊賞與支持。
所以,不難看出,公益營銷不光是做的營銷,還是說的營銷。要講究創新思維運用于具體事件中的手段與實踐,這樣才能使品牌得以快速而廣泛地傳播。
最危險的地方往往最安全,最安全的地方往往隱藏危險。這句話帶有點哲理的味道,但我們來看事實,當地震來時,如果來不及安全轉移,那只有呆在室內,請注意下面我所要介紹的細節:一直以來我們以為地震來時躲在桌下或床下或衣柜里才是比較安全的,須不料,當此次汶川大地震發生后,電視上宣傳的卻是另一個版本,那就是不要躲進去,要蹲或躺在其旁邊,這樣,當天花板或橫梁掉下來時,首先砸壞的是高物也就是桌、床、柜,而它們即使被砸的粉碎也至少還有一堆殘渣支撐著橫梁或天花板,人因其蹲在旁邊又比其低,可以贏得生存的空間和機會,你說這是不是最危險的地方往往最安全,最安全的地方往往隱藏危險的最好例證呢?
好,那我們再回到營銷的問題上來,在市場上是不是也會遇到這樣的地震自救問題呢?有的,比如說促銷手段、廣告投放、品牌傳播、事件營銷的運用等等,都存在躲地震時類似的問題,我暫時就把它稱之為“準確有誤效應”,也就是說,大家都認為正確的東西卻往往成為最大失誤的來源,由于認識的局限而做出正確的錯誤決定而不在少數。
比如說,投放廣告,許多業內人士都認為陶瓷產品是低關注度、低重復購買率的產品,沒有必要做成大眾消費品,所以也就沒有必要把品牌傳播到那些大眾媒體上了,久而久之,行業成了自娛自樂的唱K,不管是狼嚎還是龍嘯,其聲音始終傳不出“夜總會”那塊地方,更何況還有特意為防其聲音而做的隔音板的阻隔,能傳出來的聲音就微乎其微了,更別說讓廣大消費者聽到了。
當然,有人會說什么影響設計師、為了招商的話,但那不是我所認為的做品牌的做法,說白了,你影響設計師也好,招到商也好,最后由誰來買單呢?還不是消費者,那我們為什么不直接去影響消費者的購買需求與欲望呢?非要來個“曲線救國”,走了彎路不說,從歷史上看,也沒見過“曲線救國”能成功的啊,不管是“臥薪嘗膽”中勾踐以西施之美色迷惑夫差而最終勝出,還是“抗日戰爭”中以國共聯合抗日勝于汪精衛鼓吹“曲線救國”的論調及實踐,都是目標清晰,直接影響目標群的組織才能最后取勝。因此,以認識的局限來看待正在快速發展的事物,偏安一隅卻認為自己是天下中心,看似四平八穩,正確無比,實是不經推敲,不禁風雨。
當然,我這里不是說非要去大眾媒體上轟炸一下不可,我只是想說任何事物都在發展的,不創新就是落后,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讓企業前進一下,至于說怎么前進呢?那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我只就當前熱點事件闡述一下個人的營銷傳播觀點:
奧運營銷;將奧運非奧運化。什么意思呢?就是以非奧運的手段來做奧運營銷,現在做奧運營銷無非是贊助球星、球隊、幾場賽事或成為指定用品,大家擠破腦袋都往里鉆,結果往往是得不償失,因為大家在看奧運時只記得賽事如何如何,誰誰得了金牌等等,哪里能關注到你的產品呢?所以我不是很贊同傳統的贊助方式,沒有消費者的參與,都將是雷聲大雨點小。我認為,要做奧運營銷的話,非要來點創新的思維不可,比如說,為了表示支持奧運的人文精神,陶瓷企業可以倡議提供多少多少磚搞中國奧運文化城,然后向社會廣泛傳播(這本身就是有價值的新聞,是可以免費傳播的),當然,這個提議,肯定有爭議,越有爭議越好,最后展開全民大討論,到底該不該建這個撈什子,最后不管政府部門決定建還是不建,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企業以自己的方式參與了奧運傳播,借勢而為,品牌得以迅速傳播。
還比如,為了體現科技奧運,陶瓷企業自己可以開展全國質量巡檢,將市場上反映出來的不合格產品,當街砸毀,并賠償消費者的損失,以表明其追求卓越質量的決心(我從不相信哪家企業說自己的產品質量100%合格,消費者也不傻,自然更知道天下沒有絕對的質量保障),這樣做,不僅讓你的企業成為開行業風氣之先,還會讓消費者認為這家企業更講信譽。
公益營銷:在公眾能接受的基礎上要學會說。有許多人認為做公益活動就是捐款,就是建幾個希望小學,幫幾個地方扶扶貧等,其實不然,我認為公益營銷不僅要會做,還要會說,甚至是說比做更重要。舉個例子,此次地震救災,舉國上下,無論是個人還企業,絕大大多數都獻了愛心,可讓人記住的沒多少,唯獨有一個會說的人與同階層的人比起來,他捐的錢并不多,但卻成為全國熱議的焦點人物,他就是王石,如果單純從他炒作的方式來說,他比其他人高明一點,知道說點特別的話,發表一些創新的想法可以達到以小博大的目的,但他卻選錯了時機,成了眾矢之的,只能說他在說話時絲毫沒有考慮到受眾的接受程度,反而成了負面的傳播。還有就是當許多作家都在忙著搞賑災晚會搞捐款時,一向以標榜特別的作家韓寒卻第一時間在媒體上露面說他不打算捐款了,而是要親往災區當一名志愿者。他這樣做一下子就和其他人區分開了,以小的投入換取了較大的回報,媒體也普遍表示對他的贊賞與支持。
所以,不難看出,公益營銷不光是做的營銷,還是說的營銷。要講究創新思維運用于具體事件中的手段與實踐,這樣才能使品牌得以快速而廣泛地傳播。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地震自救與創新營銷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