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開場時座無虛席的7-11加盟說明會現場相比,在講解員分析完每月投資者的經濟賬后,此起彼伏的噓聲和陸續撤退的加盟主,令這場加盟說明會最終草草收尾。這或許是火熱加盟投資背后的一個縮影。投資便利店遠沒有想象得那么美好。
選址靠人際關系
根據7-11截至今年4月底的統計數據,北京市場160家門店的日平均營業額在2萬元左右,開業不足一年的便利店營業額略低,每日約為1.8萬元。每月36萬-40萬元的總營業額對于現場的加盟主來說,基本上符合他們此前的預期。
但是,隨后而來的7-11式利潤分配則讓現場充滿了泄氣和質疑的聲音。根據7-11的計算,以每月36萬元總營業額的門店來說,在扣除成本、廢棄以及盈虧(由加盟主負擔)之后,加盟主手里就只剩下12萬元。再扣除7-11企業每月38%的抽成,剩在加盟主手里的7萬元就需要涵蓋100平方米店鋪的房租、20%的水電費以及正、副店長外的15名員工工資。
在講解員得出剩余不足1萬元的加盟主收入之后,不少加盟主就開始陸續退場。在一位加盟主看來,對于一家需要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經營的門店來說,幾千元的收入顯得微不足道。“加盟主需要承擔的費用很高,尤其是房租,如果是通過中介找的房源,對便利店來說基本上是難以負擔的,加盟主最好是自持有合適門店或是能通過親戚朋友找到優惠門店。”7-11講解員如是說道。
自有商品優勢低
在7-11加盟說明會的講解員看來,46.6%的自有商品被認為是7-11的優勢資源,每周30種新產品的研發上市也成為加盟主關注的投資熱點。但是,在好鄰居、全時以及羅森的便利店中,也均保持了30%以上的自有商品,在消費者看來,便利店大體相似的壽司、三明治產品以及近乎雷同的布局讓他們看起來區別不大。
事實上,對于7-11來說,相比于自有商品,現場制作資格對其的影響更為深遠。根據統計,在便利店銷售商品中排行前三的分別是早午餐、好燉以及飲料、速食品。根據北京商報記者對朝陽區寫字樓內的多家便利店走訪發現,其他商品60%以上的購買行為都發生在上述三種商品的目的性購買過程中,也就是說,大多數人進店是為了購買早午餐、好燉以及飲料等。
新的加盟門店失去了早午餐和好燉業務,對加盟主來說,盡管會減少廚房的租金和廚師的工資等負擔,但隨著這部分業務消費者的流失,經營的壓力將變得更大。
在一位消費者看來,除對餐飲有特別需求外,不會刻意去某一家便利店。以該消費者所在社區為例,好鄰居、快客、7-11都有進駐,但在三家便利店中目前只有7-11有午餐,因此偶爾會特意去購買。
貨架陳列風險大
投資便利店企業,規范的企業管理和品牌認可度是令加盟主傾心的主要原因。但是,在一些強制性要求的背后,需要加盟主自己承擔的風險也顯得較為苛刻。
在過期前兩小時下架是多數便利店的強制要求之一。但是,在執行中,這部分廢棄商品的費用需要加盟主自己承擔,此外,貨架不得長時間缺貨的要求,令加盟主對店內保質期僅有2-3天的食品進貨要求變得更為精細。在一家便利店的2000種商品中,銷量最好的速食品毛利往往最低,而銷量較低的洋酒、化妝品毛利最高。在一項針對便利店消費人群的調查顯示,87%的便利店“死忠”于20-30歲的女性,鑒于此,在便利店的最外圍貨架上通常被強制擺放毛利較高的化妝品,但這種擺放規則也為加盟主的經營管理帶來風險。
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因為化妝品的貨架較為靠外,導致化妝品成為店內丟失率最高的商品之一。在便利店每天的清賬中,少則丟失幾支唇膏,多則丟失洗面奶、彩妝,這些費用對本就不掙錢的加盟主來說無疑是一筆不小的負擔。而毛利更高的洋酒則擺在收銀臺后的顯眼位置,盡管如此,除非是開在餐廳旁邊,否則便利店的洋酒只是一個擺設。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便利店三大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