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百味(Subway)大中華區總經理Tomaz Hladnik每3個月就會收到2000個加盟申請。在中國發展19年的美國快餐品牌賽百味(Subway)是在中國加盟比率最高的國際 連鎖 快餐品牌,其在中國內地500多家的門店中,有400多家門店為加盟門店,加盟比率高達80%以上。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美國,投資者加盟特許經營網絡,獲得總部培訓、品牌和產品,都是被宣傳成致富捷徑。而對于品牌本身而言,這也是為迅速擴大經營規模而經常被采用的辦法。當初美國人羅蒙·克羅克以270萬美元從麥當勞兄弟手中買斷麥當勞公司、并以特許加盟的形式發展成為遍布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快餐王國的故事,一直被引為特許加盟模式的成功典范。
不過,加盟 連鎖 這種模式真的這么有效嗎?事實可能未必。
根據美國咨詢公司FranchiseGrade.com發布的數據,2010年至2013年,美國一共新開了13.53萬家特許經營店,但在此期間取得凈值增長的僅有不足1.7萬家。
在美國,過去三年,近一半的特許經營店(約9.5萬家)消失了,其中三分之一的門店涉嫌違反特許經營協議,其余門店需要再次獲得特許專營授權公司授權,或者店主直接提出不再續約。
以美國著名快餐品牌Quiznos為例,盡管在過去三年里,它開了599家新店,但也關了2844家店,關店率為475%。酷圣石(Coldstone)的關店率則為264%,Hot Stuff Pizza為163%。作為全球最大 連鎖 企業之一的Subway(賽百味)要少些,為20%。
這樣的數據也跟美國餐飲行業的增長緩慢有關,過去三年里,美國餐飲行業的平均增長速度僅為3.8%。
在中國,整體經濟環境對餐飲、零售行業的影響同樣非常明顯。中國烹飪協會今年發布的報告顯示,2013年,全國餐飲企業月倒閉率高達15%。2013年中國餐飲收入2.5392萬億元,同比增長9%,增速創21年來的最低值。
而中國餐飲企業幾乎都對特許加盟處于放開狀態。中國 連鎖 經營協會《2013中國特許 連鎖 120強》報告顯示,諸如全聚德、好倫哥、毛家灣飯店、重慶小天鵝等知名 連鎖 企業均開放了特許 連鎖 。這意味著,無論直營店還是加盟店,都在面臨關閉的威脅。
當然,盡管經濟環境不好,還是有做得不錯的加盟店。三大外資便利店之一的全家便利在上海近1000家門店中,就有50%以上的門店屬于加盟門店,其專門負責門店開發、拓展的負責人李建鵬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因其總部嚴格的管理和培訓制度,加上經常對加盟店進行重點指導,其加盟者的關店率非常低,如果加盟者因地段或客觀因素關店,全家仍會為其提供其他可以加盟的店鋪。
加盟政策以及管理方式也是影響加盟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
除了餐飲行業,中國的特許加盟 連鎖 還集中在便利店、食品專賣、化妝品、休閑用品、酒店、培訓教育、汽車用品等多個行業。這其中,很多企業只要求加盟者交加盟費、品牌使用費、管理費等各項費用,然后為加盟者提供商品或原料,但很少甚至幾乎不做店鋪指導,經營全憑加盟者自己的經營能力以及對市場的判斷。尤其是中小品牌以及急于拓展的 連鎖 品牌,都會存在加盟政策寬松、管理不嚴的情況。
這種寬松的加盟政策、松散的管理往往導致加盟店失敗概率加大,過多的倒閉率也容易造成品牌知名度大打折扣,甚至會將一個品牌毀掉。過于寬松的大環境讓企業監管難度加大。這也是很多外資品牌 連鎖 不愿意在中國放開加盟的原因,例如李嘉誠旗下化妝品 連鎖 屈臣氏在中國內地近2000家的門店并不接受個人加盟,全球第一大便利店7-11在北京市場也是近幾年才逐步放開個人加盟。
國際快餐品牌肯德基、麥當勞等在中國直到2014年放開了部分一線城市的個人加盟,在此之前,所謂的加盟更多指的是部分區域的當地企業獲得麥當勞或者肯德基的經營權,不過,2012年7月拿到湖南省麥當勞經營權的湖南邁湘餐飲投資有限公司最近發生了股權糾紛。有分析稱,這足以對麥當勞特許經營業務中的加盟商監管敲響警鐘。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賽百味加盟比率達80% 特許經營連鎖模式需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