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消息,在第二屆中國智慧三農大會暨鄉村振興帶頭人峰會上,云集創始人肖尚略發表了相關演講。他指出,一個平臺得有他的社會責任, 企業 是社會的器官,很多時候 企業 的發展壯大不在于 企業 是不是想發展壯大,而是 企業 解決了怎樣的社會問題,解決了怎樣的行業問題,解決了怎樣的社會痛點。
據悉,本次會議以黨中央“鄉村振興”戰略為主線,圍繞產業振興、脫貧助農、“互聯網+”現代農業、農業品牌、農產品上行、農村消費升級等議題進行全面深入研討、實現有效對接合作,旨在合力脫貧助農、踐行鄉村振興。
溫馨提示:本文為速記初審稿,保證現場嘉賓原意,未經刪節,或存紕漏,敬請諒解。
以下是演講實錄:
肖尚略:各位老朋友,今天很高興有機會跟大家分享一個社交電商創業公司是如何在推動農產品上行以及助力農業數字化這塊,我們做了一些實踐和探索。
我先簡單跟大家介紹一下云集,最近四五年,共享經濟的商業理念對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過來一些推動性的改造。共享經濟和眾包的結合,對于出行領域產生了巨大影響,我們知道像滴滴這樣的平臺上有幾百萬的眾包司機,今天的餐飲領域,每天中午、晚上穿梭在各個寫字樓的有很多外賣小哥。這種即食的服務也是通過共享商業理念和眾包方式推動行業的發展。
在住宿領域,今天最大的互聯網酒店獨角獸也是全世界范圍有幾百萬房間,酒店住宿和服務也眾包給更多擁有個人閑置房產的個體。
在教育領域,VIPK等各個類目的教育平臺也是,他們集中大量的英語教育、語文教育、數學教育等細分教育的資源,上百萬的規模,這樣的平臺收集需求,然后把服務眾包給個體的教育資源。
消費者的零售領域,傳統的有十幾萬條商業街,百萬級的大中小零售 企業 ,電商領域相對比較集聚化,今天看全世界范圍內也就十家左右APP提供搜索零售或智能推薦的零售服務。那么,零售領域有沒有可能形成這種服務,把這種推廣銷給百萬級的個體零售從業者。我們這家創業公司2015年上線,三年多的時間就在做這個領域的實踐和探索,簡單給大家匯報一下我們這幾年取得的成績。
2015年我們上線,半年多的時間做了1個多億的交易規模,聚集了線下20多萬的個人零售店主。2016年,店主規模突破100萬,突破了20億的交易規模。2017年,去年我們也是獲得了比較穩健快速的發展,去年我們的交易規模突破100億,店主規模突破300萬。
今年上半年,我們基本做到去年的規模,雖然用戶沒有翻一番,但是我們今年的交易有機會能夠達到300億規模。云集的商業模式基于今天互聯網背景下每一個用戶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深刻變化,以及消費升級帶來的大量的消費需求,現有的渠道不能夠很好的解決方案應用而生的。
今天的85后、90后、95后的很多年輕人,對他們來說,教育成本投入非常大,醫療,整個國家的資源投入不足。再有一個,他們的收入沒有增長的情況下,還要背負非常大的房貸壓力。對于這樣一個巨大的群體,他們的消費需求的升級方向是什么?是更好的設計、更好的品質,反過來,更低的價格。如果是這樣的消費需求,按線下的分布式商業地產的渠道方式,對于這些需求是滿足不了的,因為線下成本太高。線上也一樣,今天的平臺把流量、需求集聚以后,絕大部分的流量都給到了第一、第二頁或者前60秒的搜索,對于這些用戶,他們沒有辦法跟傳統的一線品牌競爭這些流量,線上的流量跟線下的房租沒有太大區別,這些代表消費升級的,可能消費的增量市場占到30%、40%、50%的需求,傳統渠道不能夠很好的滿足,這是變化的第一層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這張PPT可以跟大家講述清楚,過去我們通過什么樣的方式,通過什么樣的平臺獲得信息,是不是對商業產生了很大的變革影響。今天我們再來看,90%每天獲得的信息又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獲得?接下來是不是會對商業、渠道產生比較大的影響。過往的互聯網2.0階段,我們都是通過搜索獲得資訊,所以在信息領域產生了谷歌、百度這樣的搜索信息平臺。對應到的是這項技術對商業,對零售領域的改造,也一樣,在世界范圍之內出現了兩家商業基礎設施型的 企業 ,一家是阿里巴巴,一家是亞馬遜,本質上今天來看他們的商業主營業務,就是搜索引擎公司。
今天在座的所有朋友,以及我們身邊的人,80%的資訊獲得在今天不是來自于搜索,來自于社交網絡、訂閱、關注、取消關注。如果信息獲取方式變成主流,對商業、零售業是否會產生比較大的變革的推動呢?我們的探索基于信息獲取方式的變革會帶來商品和服務獲取方式的變革,今天我們探索的基于消費升級、信息獲取方式變化所帶來的新商業、新零售的探索,是一種新的協作方式的變化,所以我們覺得還是有比較大的探索空間,未來不論對中國制造還是傳統一線品牌還是創新品牌,特別是對于缺乏品牌力的農產品品牌都會帶來比較大的媒介價值。
我們對接下來的渠道有一個判斷,10萬級的商業街帶來的地產零售,分布式的地產零售,它有體驗的優勢,它還是會成為整個消費者零售流通的主流。雖然今天增量逐漸變少,存量也在被新興渠道瓜分,但是它們還是會成為消費品零售渠道的主體。第二塊今天大家都能看到的,未來全世界需要10個APP就夠了,從10萬一下子到10個,從分布式到中心化,可能就夠了。類似阿里巴巴、亞馬遜,一些新興的智能推薦平臺、搜索平臺,他們所扮演的渠道功能、渠道價值,他們滿足的是確定性需求,是剛性需求,可能對體驗各方面要求沒那么高的需求。
今天探索的一定是新的藍海市場,如果非藍海市場對于創業公司來說基本沒有機會了,所以我們認為未來那種千萬級的、碎片化的、去中心化的、個人口碑、小的意見領袖和達人在互聯網這種賦能平臺的支持下,形成的那種滿足不確定性需求、滿足消費升級的需求,產生的渠道可能會成為消費者零售流通的第三級渠道,還是基于上面的判斷,消費升級已經是信息獲取方式,今天的信息獲取不是來自于中心化媒體,甚至不是來自于去中心化媒體,而是來自于碎片化媒體來自于自媒體,這是我們可期的未來的渠道結構。
具體表述一下我們的業務是怎么運行,湖畔大學的教務長,也是阿里的前參謀長,他提出這樣一個S2B2C的新型協作網絡,S是SaaS化的服務,B是收集需求以及滿足需求連接的介質,有很多互動,能夠帶來需求的滿足,同時能夠反向收集需求,這樣的小b在S平臺的賦能下,比如在零售平臺的賦能下,所產生的直達C端會產生新的協作形態。S包括云的商品,我們現在云集上大概一個月有幾十個億的商品,在全中國40多個倉庫是云端供給,這個商品有1000萬庫存或2000萬庫存,你不需要花一分錢采購這些商品,因為你可以成為云集的會員就可以免費共享這些商品和庫存,過往的商業都是先獲得商品所有權再獲得商品銷售權,就像單車領域我們不需要獲得單車的所有權但是可以有單車的使用權。
今天新的零售是,你不需要獲得商品的所有權就可以獲得商品的使用權,但是內容很重要,如果商品不變成很有傳播力的文字、圖片、視頻的話,就不可以在互聯網上傳播,所以內容我們也中心化生產,云端共享出去。目前我們對個人店主提供了六個云,今天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時代,所有的服務變成云端共享,而且是全世界最好的服務在云端集約起來,是最小顆粒結算的形式。
對于個人店主來說,過往在線下開一個店要投入50萬、100萬,今天在云集平臺上變成0,而且大量不是你專業能力的服務都被云給替代掉、服務掉了,過去我們對云的理解是存儲和計算可以變成云。后來的理解是單車的使用可以變成云,今天是商品、物流、客服、IT、培訓、售后等等一系列都變成云,按需獲取,最小顆粒單位結算。
回過頭來對于品牌方來說我們也是提供了六個云端服務,對于品牌放來說,我們是不是需要快速獲得1萬個網站、5萬個網站、10萬個網站幫我們推廣、銷售這些商品?大家都非常渴求,但是如何解決呢?今天云集這樣的共享經濟的零售平臺就提供這樣的解決方案。在座的有很多品牌方來說怎么理解?云集就是一個眾包的媒體,就是一個眾包的銷售渠道,我們可以在三個月之內幫你獲得10萬銷售量、推廣者,這是平臺花了很多心思在構建的用戶價值,所以對于個人零售商我們獲得的是零售賦能支持,對于品牌商來說是眾包和零售渠道。
不論任何商業最終還是要回到消費者,對于消費者來說,我們的價值是什么?更加優惠的商品、更加放心的品質。基于熟人的推薦,我們的選擇成本極大的降低了。在社交領域,如果我們能夠不斷給別人帶來價值,比如不斷給別人推薦好的文章、好的服務,不斷給別人分享好的商品,我們在社交領域,商業社會是信用社會,我們在虛擬社會里面將會獲得更多關注和更多認可,這個從何而來?因為社交網絡的信息傳遞是裂變式的,一個大的訂單可能由三個小的訂單匯集,可能帶來的是十個看到這些信息和觸達到這些信息的人。這是我們給消費者帶來的價值。
傳統互聯網電商平臺,更多是把品牌搬到線上,把消費者也搬到線上,品牌之間的協作是欠缺的,用戶之間的互動,消費者之間的互動和影響也欠缺。但今天,新的個人互聯網平臺,社交網絡平臺實際解決了這些問題。基于這些,才可能產生新的價值。
最后,對于品牌方來說產生的價值,讓品牌的業務經營變得更加簡單,我們只需要聚焦于我們最擅長的領域,不是一年開發100個產品每個產品賣100萬,而是聚焦所有資源去開發一個產品,讓一個產品賣一個億,形成我們所謂的口碑效益、產品力,最終回到品牌力。所以對于新興的優秀品牌來說,我們賦能他們,支持他們更加專注、更加聚焦創造用戶價值的品牌。
做一個簡單的總結,因為今天這個時代跟過往的時代到底差異在哪里?今天這個時代對于廣大品牌方來說,最大的差異是,過去我們最大的營銷資源來自于中心化的傳統媒體,傳統渠道。今天變了,今天 企業 最大的營銷資源不是任何一個媒體的廣告,而是每一個用戶的口碑力量和分享力量,所以你的產品配不配擁有口碑,你的產品配不配擁有用戶給你的分享,這是你至關重要的,如果這個東西你有,互聯網平臺會幫你解決一切問題。
我整個的分享就兩部分,上面的部分大概介紹了我們的業務以及我們的業務邏輯,下面的部分我還是想分享一下,一個平臺得有他的社會責任, 企業 是社會的器官,很多時候我們的發展壯大不在于我們是不是想發展壯大,而是我們解決了怎樣的社會問題,解決了怎樣的行業問題,解決了怎樣的社會痛點。所以今天我主要分享我們如何對農產品上創造價值。
很多朋友都是從事這個領域的,我們去看它跟互聯網為什么到現在為止結合的沒那么好?或者互聯網沒有有效的賦能和支持到農業產業化和農產品上行,不論是阿里、京東還是其他電商平臺,為什么沒有很好的幫助一個區域的產能從1000畝變成1500畝變成2000畝,為什么沒有做到?為什么沒有讓這些區域農產品能夠快速在全國的市場上開花結果,進入千家萬戶等等。我們要看農產品到底有哪些特色,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我們要對癥下藥。
前面我跟大家分享的很多農產品是脈沖式供應,一年12個月,可能只有一個月提供供應,而且供應是不確定的,有可能豐收,有可能欠收。如果供給不確定渠道和媒介,你是很難賦能于它的。很多產品可能一周、半個月的銷售周期,沒法存儲,所以銷售窗口很短。所以新技術,新的平臺如何賦能?
產量、銷量很難有效匹配也是一個問題,還有因為沒有品牌化,沒有賦予更多的精神層面的需求,產品的附加值并不高。中國雖然是一個農業大國,但是我們跟全世界規模性農場或者規模性種植的農產品來說我們沒有優勢,我們的農產品放在全球市場是沒有優勢的。
投資周期長,而且風險大。傳統電商是不是能夠很好的解決?有那么多可賺錢的地方,他也不太愿意在上面真金白銀的投入,這些問題本身也不好解決,解決不了。對于我們來說,這是我的責任,雖然我們現在很小,但我覺得這是我們的責任,這是我們要做的事,因為千家萬戶的消費升級,農產品是非常安全、綠色、健康、營養的,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我寧愿其它地方賺錢這個地方貼錢,我們也要去做。基于用戶口碑分享力量的社交店小,實際能夠相對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
做農業的結合,人才很關鍵,今天廣闊農村大地最大的問題是老幼病殘,優秀的年輕人都不愿意回去,或者在城里活的很辛苦也不愿回去,因為回去確實機會很少,沒有太多機制鼓勵他們回去創業。做農業的都知道,你會發現第一批吃的跟第二批、第三批吃的,質量就不穩定,農產品如果質量不穩定,怎么做品牌?怎么獲得消費者的持續口碑和認可?如果質量不提升,農業產業化新農問題很難做到。還有一個,沒附加值,因為沒品牌,人家不認你,你不是褚橙,沒有太多情感層面的東西融入在里面,你也很難做。所以我覺得要解決農產品上行的問題,這是我們的靶心,我們得把這些問題放到臺面上來一個一個的攻克它,有效完善它,才有機會解決。
談一談我們的實踐,2015年我們創辦公司,2017年5月份,我們跟浙江大學合作,成立了一個專門的農產品孵化行動,我們叫“百縣千品”,希望更深化一些,能夠在一個區域賦能更多。只有讓更多的特色產品有機會展現出來,因為每個地區雖然隔著一條江或隔著一條河,氣候、環境都很不一樣,每個地方有特色的氣候條件,我們希望做這樣的實踐。這也是積極響應中央關于精準扶貧、電商扶貧的倡導。
我們主要探索的扶貧方向,一是標準化,如何讓農產品更科學的分級分類,標準化。我們有穩定的銷售渠道和媒介渠道以后,產業化擴張就有釋放的口子,叫以銷定產。你有穩定的銷售渠道,供給這一端就有可能開拓,所以在產業化這塊我們定義了線索。
二是品牌化,我們希望通過共同努力,這個區域的農產品要變成一個品牌農產品,而不僅僅就是人家賣3毛錢一斤,我們賣3.5毛錢一斤,老在這些地方競爭,品牌化是能夠支持到農業產業化的重要方面。我們如何通過對于產品本身、供應鏈鏈條的數據化與在銷售端的數據化打通做出我們的貢獻。農產品的上行以這些為抓手,我們在去做推動。
簡單跟大家匯報一下我們取得的小的成績。前面提到脈沖式的供應,脈沖式的供應需要的是脈沖形式的需求,通過各種物流運來運去以后到各批發市場,然后再到終端銷售門店,這個鏈條太長,損壞率極高,所以我們的探索基本是一倉發全國,或者三倉發全國的物流方式,就是從田間到餐桌。
2017年6月14日,40秒鐘把安徽的土地賣了2.5萬斤,農村不想刨,我們賣出去以后,農民才把土豆從地里刨出來。7月14日,3小時賣了10萬多斤的陜西洛川蘋果。7月25日,8小時銷售8噸福建武平芙蓉李。這就是脈沖式的解決方案。我們整個的鏈條是,第一選品,第二找賣點,找用戶的價值點,然后背書,我們經常有縣委書記、縣長來給我們錄視頻,做代言,找背書,然后裂變式傳播,我們把這些素材給到個人店主,然后個人店主發一些紅包讓親朋好友幫他轉發、宣傳,流量裂變式傳播,我們把供應鏈這些服務再跟上,最終進入千家萬戶的餐桌、冰箱。
目前,我們已經為21個貧困縣,我們主要優先貧困縣,打造了26款農產品的爆品,銷售的農產品突破1000萬斤,去年8個多億,今年25個億左右,貧困地區的農產品是一個很追求的分享,我們惠及了17萬貧困農戶。
好的產品后面都要好的人品,今年我們跟浙江大學進一步升級合作,我們投入了1個億的專項資金跟浙江大學,合作一個千人計劃,把線上零售、社交零售、品牌,如何做農產品,我們給他輔導,浙江大學也會投入更多的師資支持到這些原來一年在傳統電商渠道賣一兩百萬、三五百萬的個體創業者,或者年輕創業者,我們能不能幫助他升級,我們希望能夠幫助其中10%的優秀個體,幫助他們做農產品升級。
我們是一家創業公司,我們得到社會各界對我們的肯定和支持。所有的創業,回過頭來,你要回到初衷,這個初衷一定是價值的創造,并且是高效的價值創造,這就是我們的初衷,所謂的價值創造和高效的價值創造到底解決了什么問題?一定解決了老百姓的問題,解決了社會的問題,解決了國家的問題。我是屬于二次創業,我的創業指導思想就是行業需求、行業痛點、社會需求、社會痛點是什么,我們就圍繞這個方向去,你做的越好,影響力越大,你的收益自然越高,影響力越高,你的市值更高,沒有一家 企業 的市值只是盯著自己想賺錢才把 企業 做大,一定是更大需求解決了社會痛點。
本來我們不用花那么多資源、精力做農業扶貧,但根源在于我們的政黨在全世界范圍是最偉大的政黨,全心全意考慮的人民的根本福祉,十九大報告提出社會的主要矛盾是消費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我們現在的發達區域比美國、歐洲還要好,但是還有大量的欠發達地區,還有很多需求層次是不一樣的,一二三四五線城市,五環內、五環外有很大的差異。
對我們來說,黨中央、國務院、各級地方政府關心什么,我們就關心什么,我覺得每一個創業者、 企業 家都要學習。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企業壯大在于解決了怎樣的社會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