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在北京大部分大型連鎖超市難覓加加醬油的蹤影,在一些社區超市加加醬油的品類和鋪貨量也不大,而且產品多被放在貨架的底層。
一位社區超市的導購員表示,加加醬油的銷量并不理想,因此進貨量并不充足。這也反映出加加醬油區域性產品的特征。在行業競爭激烈、發展整體放緩的背景下,區域性品牌的短板也日漸顯現出來。根據8月21日 加加食品 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今年1-6月公司營收與凈利雙下降,特別是主營業務醬油產品也出現了下滑。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作為區域性品牌的 加加食品 若想重振主業,需要在產品創新升級、營銷戰略實施落地、提升市場運營水平、加強公司管理等多個方面發力。
8月23日,北京商報記者在走訪物美超市惠新店發現,醬油產品的貨架上并未發現 加加食品 的相關產品。超市銷售人員表示:“ 加加食品 沒有向超市供貨,物美系統上一直都沒有他們家的商品。”隨后,北京商報記者又來到了華聯生活超市天通中苑店,與物美超市惠新店的情況相同,該超市中也沒有 加加食品 的調味產品。
據了解,消費者可以在一些社區超市中購買到 加加食品 的產品,但是產品種類供應較少,而且產品多被放置在貨架的底層。相比而言,海天和李錦記的醬油產品無論是大型連鎖超市還是社區超市都鋪貨較多,在超市貨架上放置的位置也較為醒目。
為何北京大型連鎖超市不見加加醬油的蹤影?戰略定位專家、九德定位咨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認為, 加加食品 是一個區域性品牌,立足于湖南,北京對于 加加食品 來說是一個弱勢市場,以 加加食品 目前的規模和運營水平來說, 加加食品 想要在北京市場占據一定的份額較為艱難。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也認同上述觀點:“ 加加食品 在進行全國布局上存在著區域困境。”
在行業整體放緩的背景下,區域性品牌的短板也日漸顯現出來,業績是一個很好的佐證。8月21日, 加加食品 發布的2018年半年報顯示, 加加食品 2018年1-6月實現營業收入9.31億元,同比下降4.5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090.96萬元,同比下降18.48%。
加加食品 上半年的營收主要來源于華中和華東兩個地區。華中地區的營收為3.22億元,占總營收的34.53%,華東地區的營收則為2.44億元,占比26.21%。 加加食品 上半年在東北、華北、華東、華南四個地區的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均呈現下降的趨勢,華中、西北、西南三個地區營收與同期相比雖有所增長,但增長的幅度較小,分別為0.52%、3.32%、0.13%。
值得注意的是, 加加食品 預計2018年01-09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3億元-1.29億元,同比下降0.00%-20.00%。
加加食品 的主營業務涉及醬油、植物油、食醋、味精、雞精、蠔油等的生產及銷售。 “加加”醬油和“盤中餐”食用植物油是 加加食品 的核心產品,報告期內產生的銷售收入一直占 加加食品 收入總額的80%以上,為 加加食品 最主要的收入和利潤來源。
加加食品 在公告中表示,營業收入下降的原因在于報告期植物油未達到預期銷售。食用植物油在上半年實現銷售額為2.54億元,而2017年的銷售額約為3億元,同期相比下降15.41%。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目前,植物油行業整體來說已經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并且益海嘉里、中糧、魯花等龍頭企業在植物油方面具備很強的競爭優勢, 加加食品 在植物油領域的生存空間和增長空間有限。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食用植物油銷售額下滑的同時, 加加食品 主營業務醬油類產品營收也有所下降,醬油類產品的銷售額為4.87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29%。
徐雄俊表示,調味品行業目前呈現出增長緩慢態勢,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加注重健康,減少醬油產品的購買。“而且,與其他醬油品牌相比, 加加食品 的醬油主打中低端市場,使得 加加食品 醬油產品的利潤率更低, 加加食品 自身的營收增長也變得更困難”。
近幾年來,各大醬油品牌也在積極推出新品,試圖搶占新市場,醬油行業的市場競爭激烈。李錦記今年主推“全民鹽值控”健康醬油系列產品,包含李錦記薄鹽醇味鮮、李錦記薄鹽生抽、李錦記零添加醇味鮮、李錦記有機醇味鮮等系列產品。在過去的幾年里,海天推出了一系列高端醬油產品,包括“第一道頭道醬油”、“零添加頭道醬油”、“365高鮮頭道醬油”等等。但 加加食品 受限于區域難題,與海天、李錦記等品牌相比,在產品的全國推廣上存在一定難度。
此外,有業內人士也分析稱,管理問題也成為了 加加食品 運營中的一大問題,在某種層面也拖累了公司的業績。此前, 加加食品 披露了資金被占用以及股權資產被司法凍結等事項,業內人士認為,這對 加加食品 的業績表現造成了不利影響。
4月28日, 加加食品 發布提示性公告,提示公司存在違規開具商業票據、對外擔保、資金占用等事項,公司未履行審批程序及信息披露義務。截至2018年6月2日, 加加食品 違規事項涉及金額總計5.15億元,包括存在承擔兌付義務風險的違規商票3.62億元及違規擔保的本金余額1.53億元。6月2日, 加加食品 再發布公告稱公司股份被司法輪候凍結。部分銀行賬戶也遭到司法凍結。
事實上,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面對主業不理想的現狀, 加加食品 也進行了大量的嘗試,力求實現戰略目的。
在產品方面, 加加食品 方面表示在繼續大力推進實施“大單品戰略”, 重點關注“原釀造、面條鮮”等醬油產品,打造核心戰略大單品。但目前來看, 加加食品 在新品的表現欠佳,以加加原釀造醬油和李錦記薄鹽生抽為例,在天貓旗艦店中,加加原釀造醬油500ml的月銷量為209筆,而李錦記薄鹽生抽1750ml的月銷則為4301筆。
此外, 加加食品 方面還在積極布局多元化業務,將觸角向更廣的業務范圍延伸,試圖提振業績。 加加食品 宣布將以47.1億元價格收購大連遠洋漁業金槍魚釣有限公司,同時,金槍魚釣做出了3年合計12億元凈利潤的業績承諾。 加加食品 相關負責人稱,換股收購金槍魚釣的交易完成后, 加加食品 業務范疇將從競爭激烈的調味品領域擴展至遠洋捕撈行業,并顯著提升盈利能力, 加加食品 也將穩步邁入大食品時代。但朱丹蓬認為:“按照 加加食品 目前的情況來看,能否成功收購金槍魚釣目前還充滿變數。”
“ 加加食品 應該著力做好主業。”而在徐雄俊看來, 加加食品 應該加大力度深耕主業,而不是急于進行多元化業務嘗試。“ 加加食品 應該滿足消費者最核心的需求,對產品進行創新升級,向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產品。只有在自身主業發展穩固的情況之下進行多元化業務的布局,才能有利于 加加食品 的發展。”
在公司運營層面,朱丹蓬給出了自己的建議。針對此前資金被占用以及股權資產被司法凍結等事項對 加加食品 的生產經營產生的不利影響,朱丹蓬認為, 加加食品 想要提高業績,應該先從公司治理結構入手,加強公司管理。此外, 加加食品 還需要從產品創新升級,營銷戰略實施落地,提升市場運營水平等多個方面發力,才能挽救 加加食品 目前的頹勢,提高業績。
加加食品 對重振主業有何對策?就此北京商報記者聯系 加加食品 進行采訪,但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復。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營收與凈利雙下降,加加食品如何重振主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