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訊騰訊微信和新浪微博,這兩個中國移動互聯網最重量級的選手,顯然都想成為中國社交網絡界的古斯波芬(注:古斯波芬是古代希臘城邦斯巴達的角力選手,在公元前624年到公元前608年期間,曾經連續五次成為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冠軍,為他自己和他的家鄉贏得了包括橄欖枝和金錢在內的諸多殊榮)。二者均“銜玉而生”,背靠的均是互聯網巨無霸。經過兩年多的用戶爭奪戰,目前騰訊微信擁有3億多用戶,新浪微博號稱擁有5億多用戶,雙方都已在移動互聯網上構筑了強大的防御體系。
就在上周,8月5日,這兩個“種子選手”在同一天推陳出新,迎來了屬于自己的蛻變:騰訊微信5.0正式上線,添加了微信支付、表情商店、游戲中心等等新功能,商業化腳步越來越清晰;新浪微博也與阿里巴巴的淘寶實現了互通,“微博淘寶版”正式亮相,對廣大的淘寶賣家來說,“微博淘寶版”相當于多了一個新的社會化營銷渠道,將新浪微博的流量進行導入。
這也許是雙方精確選擇的時間點,一場更大規律的移動互聯網戰役即將拉開戰幕,有人曾說,微信和微博必有一戰,微信勝則得天下,微博勝則奪天下。升級后的二者之間火藥味漸漸濃烈,騰訊以一敵二,與阿里、新浪三者間的社交網絡和電子商務大戰即將全面爆發。
三棵大樹的如意算盤
騰訊微信和新浪微博寄托著它們背后三棵大樹一直以來對移動互聯網的訴求。
做電子商務的“大拿”一直就是騰訊的一大夢想,之前其推出騰訊拍拍、通過高朋做團購、再到去年完成對易迅網的收購,但結果卻總是不溫不火。如今BAT(百度、阿里、騰訊的簡稱)打到了移動互聯網上,三大巨頭從頭再來,如今憑借著微信拿到了移動互聯網“船票”的騰訊,自然還是要繼續它的電商夢。這樣一來,微信就成了實現電商夢的最好平臺。
對于電商巨鱷阿里來說,社交環節卻一直玩不轉。從早期的雅虎關系到一淘發現,都沒有做起來。不過借著入股陌陌和與新浪結成戰略聯盟的機會,阿里及時地打通了微博與淘寶之間的道路,也為IPO添一把干柴。對新浪而言,相比于其它幾大門戶,其此前并無讓人印象深刻的產品。自從微博上線后才有了改觀。但微博空有巨大的流量,其如何帶來利潤卻困擾著新浪。與阿里的合作,在新浪看來是其微博產品改變的轉折點,投資協議顯示,未來三年內,阿里將給新浪微博帶來約3.8億美元的營銷和社會化電商收入。
有分析人士認為,微信的崛起,是中國社交應用從傳統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的真實寫照。雖然微博在PC社交網絡獨孤求敗,但在移動互聯網上,它必須對微信俯首稱臣。
新浪微博當然不會輕易認輸。在與阿里聯姻前,新浪就已經開始行動起來了。CEO曹國偉在去年年底確定了“移動為先”的核心戰略,將新浪分為門戶和微博兩大板塊,自己親自操刀新浪微博。今年6月時,在新浪微博與阿里聯姻后,曹國偉說,所有互聯網公司都擁有大量數據,阿里巴巴的消費品需要進行廣告宣傳,同新浪微博這樣的社交媒體交換數據,可以實現在不影響用戶體驗的同時進行精準投放。
有了阿里的介入,新浪微博有望進一步加快商業化的步伐。首先,淘寶與新浪微博的賬號互相連通,用戶注冊的成本變得更低;第二,微博上的淘寶商品的展示,會幫助用戶更加了解商品特征,提升購買的可能,而且會大幅減少雙平臺登錄切換的成本;第三,微博淘寶版通過在旺鋪后臺添加微博模塊,可幫賣家對旺鋪賬戶和微博賬戶進行一站式操作,提高社會化營銷的管理效率。
更具想象空間的是,隨著合作的推進,新浪微博與阿里巴巴正聯手打造一個前所未有的互聯網超級賬戶體系,進而打造出一個強大的用戶虛擬生活平臺。
雖然目前分不清是雙雄爭霸還是三強混亂,但各家的算盤倒打得十分明白,這就是要在未來實現社交網絡和電商的平臺的歸一化模式。
微信的這次更新,遠不是一個應用的普通版本更新,有別于此前的版本,這個新品的電商屬性十分明顯,除了增加了與商家聯系更親密的掃條碼、圖片和封面、街景等功能,微信5.0還新添加了微信支付功能,支持對象包括多個細分領域,如團購、購物網站、交通卡充值、機票和酒店預訂等,新功能相互配合,讓新微信變成了從滿足用戶的通信、社交等線上需求之外,更讓線下和線下聯通的工具。“隨著5.0版本推出,微信商業化將大大加快,至少在游戲平臺、公眾賬號等多個領域,都可以大力嘗試。”騰訊內部人士說,在公眾賬號方面,微信平臺會更加注重服務功能,而不是僅被用做營銷工具。“服務型的公眾賬號,在接入APP之后,可能會實行收費”。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認為,微信推出支付功能,是微信商業化的標志。將來,互聯網信息服務會向金融服務滲透,而金融服務也會給互聯網服務帶來新商機。“微信可以提供一種更便捷的方式,我們希望在微信這樣一個通信平臺上,能生長出各式各樣的有價值的服務”,“微信之父”張小龍認為。
看看微信的游戲中心、表情商店和支付功能吧,雖然只是初期試水,但商店和電商模式及支付環節體驗已相當不錯。這恰恰是淘寶的軟助,盡管手機淘寶推出幾年,但體驗乏善可陳,用戶數量都到了阿里不好意思公布的地步。可以肯定,如果將易迅平臺移植到微信平臺,其移動電商的體驗將完勝淘寶。
與新浪微博相同,微信也開始幫助商家與用戶的聯系變得更加緊密,“電商+社交網絡”的思路均成為未來三方的目標。
進攻與反擊
其實,對于很多淘寶賣家來說,在微博淘寶版隆重推出前,他們也曾嘗試過微信營銷,不過,想在電商圈有一番作為的騰訊對他們并不友好。今年上半年時,微信不斷接到用戶的投訴,稱一些微信的公眾帳號亂發廣告和垃圾信息,其中不少是淘寶商家的帳號,隨后被騰訊以封殺等方式處理。據說,被封殺的微信賬號多為經營淘寶廣告的公眾賬號,部分賬號的群發消息等高級功能被砍去,其中不乏粉絲數量高達數十萬的公眾賬號。
淘寶商家被屏蔽,阿里方面其實著急的程度并不比商家低。這是因為在阿里眼中,如果騰訊微信這個平臺未來的愈加完善,定會大批的“微信商家”崛起,到那時微信成了流量入口,騰訊旗下的易迅網和QQ網購就會在移動端受到大幅帶動,對淘寶和阿里在移動端上的布局均會十分不利。一名業內人士也認為,隨著微信支付環節的完善,以及交易閉環的打通,未來的淘寶賣家與買家在微信上可實現溝通、購買、客服和售后,而阿里如果處理不好,會成為光禿禿的商品展銷柜。
阿里開始采取實際反擊行動。
7月31日,阿里方面證實,為了保障消費者用戶感受和控制交易風險,已叫停面向微信的第三方應用。
第二天(8月1日)上午,阿里正式發布聲明,將停止淘寶與微信的一切數據鏈接,并“暫時停止與微信相關的應用在服務市場的訂購”,手機用戶將無法在微信中跳轉訪問淘寶或天貓。反擊騰訊的意圖十分明顯。有業內專家認為,騰訊與阿里在未來移動端上的交鋒將會越來越激烈,此次事件也不排除是為微博淘寶版造勢。
象當年淘寶屏蔽百度以促使一淘一樣,目前阿里屏蔽微信數據,確實微信已嚴重威脅到了淘寶和天貓的生存,甚至可以預計,任由微信成為阿里系在移動互聯網的上游入口,那么,未來,騰訊可以隨時卡住阿里的脖子。
未來將是移動電商的肉搏
變身后的微信與微博的戰爭無法避免,從原來的用戶爭奪發展到目前的商業模式的攻防,下一步雙方的廝殺將更加激烈。
毫無疑問,微信將在自己封閉的生態系統中構建強關系下的社交網絡及移動電商生態圈,而淘寶天貓將依靠微博一方面進行社會網絡的推廣,另一方面也依靠微博在移動互聯網的用戶優勢,打通與手機淘寶的通道,從而形成自己電商與社交網絡的整合。
在相似的商業模式中,雙方以移動互聯網為戰場,一家以自營移動電商加POP平臺為基礎,一家以平臺型移動電商平臺為架構,對于貨品及服務,商家及體驗的移動電商大戰不會太遙遠了。
而這場爭斗中,用戶和商家成了最不確定的因素和影響戰爭未來走向的核要素。據媒體報道,一些依靠微信推廣的商家已開始另謀出路。“從戰略上看,微信已經在準備形成自己的生態系統了,支付、應用、收藏、游戲一應俱全。微信鼓勵大企業申請服務號,必然會向他們提供大量應用,未來還將有更多產品由騰訊內部開發,這就把第三方應用平臺逼死了”,有業界人士說。有分析同樣認為,對于阿里和騰訊兩家體量龐大的公司來說,雙方互相屏蔽并不會造成直接損失,而真正受傷的則是依附平臺生存的創業者。包括口袋通、微信逛在內的基于微信的淘寶客類創業型公司將面臨重創,已經出現的眾多微信營銷工具急需轉型。
而用戶對于微博淘寶版并不買帳。據《新民晚報》報道,在不少人看來,微博這樣“更像淘寶的戶外廣告牌了”。他們擔心:以后會不會好像“大波僵尸來襲”那樣,有大面積的淘寶賣家遷到微博上,最終把新浪微博刷成淘寶的櫥窗呢?“以前是我的微博我做主,現在叫誰來救救我的微博!”有些用戶甚至擔心,微博與淘寶賬號打通之后,新浪可以在淘寶獲得身份證等信息來監控微博言論。
從這些反映上看,微信和微博各有問題。就目前而言,微信的商業化并不是一帆風順,模式也不清晰。而微博淘寶版的軟肋則集中在用戶體驗上。廣告的泛濫與商品的不斷推廣,用戶難以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悅,在微博上以文字形式發泄的欲望也大打折扣,連最起碼的關注都會受到影響。有評論指出,如果出于自身競爭的需要,全然不顧用戶的體驗,把用戶利益當炮灰,重演3Q之爭這類的鬧劇,那么無論如何都是一個悲劇。但可以肯定,這一場三方以移動互聯網為戰場的電商和社交網絡的戰爭,最終將成為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終極之戰。
無論是阿里式的激進擴張,還是騰訊的“產品為王”法則,各方均在積蓄能量,通過對外擴張兼并和對內架構調整,均想在互聯網的新時代里獨霸天下。在未來,阿里入股新浪微博,新浪很可能失去新浪微博的主導權,同時也會失去成為大平臺的機會。有觀點認為,未來微信和新浪微博之間的博弈,將升級為騰訊與阿里之間的較量。業內人士認為,憑借微信在移動端的強勢,加上財付通和搜搜地圖,騰訊在未來的O2O競爭中處于上風。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微博微信社交網絡的電商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