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進入中國已經到了第21個年頭,這21年中誕生出了很多引領行業發展風向的風云人物。這21年中,一大批的弄潮兒盡享互聯網發展的紅利,站在了整個中國商界甚至全球科技領域的金字塔尖。
中國互聯網的風云人物眾多,要想做一個總的排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這里筆者將采用分層法對人物進行排名。本排名主要以“當下時代站在行業頂峰的風云人物”為主要的評選標準,故早期曾經的一批領先者不會入榜或者入榜后排位較為靠后。
當然,本排名以筆者從業16年的個人經驗為主進行的主觀排名,不具備任何權威性,更不做任何權威文獻引用,當然也不參與任何商業機構的合作。另外說明下這里的排名是指狹義的互聯網從業者,那些涉足互聯網的TI企業和傳統企業則不放進排名,故柳傳志丶任正非丶李東生丶張近東丶董明珠等人不進入排行榜。
一線企業家:BAT三大企業一把手當仁不讓
正如中國城市排名中我們習慣的把北京丶上海丶廣州丶深圳列為一線城市,在互聯網行業也有三大企業家可以進入一線,分別是:李彥宏丶馬化騰丶馬云! 這三位應該是毫無爭議的中國互聯網三大家,三位大佬背后的企業也幾乎是中國互聯網行業最有話語權的三家企業。
如果非要在這三位中一分高下的話,我認為應該是這樣一個排序:
第一名馬云:筆者之所以把馬云放在第一名,除了考慮到阿里巴巴市值第一和馬云個人財富第一名以外,馬云給行業乃至中國帶來的價值在于不僅僅自己或者阿里巴巴做大,還幫助無數中小企業做大做強,并且改變了幾億國人的消費習慣。
第二名馬化騰:如果不是馬云近年風頭實在太盛,內斂的馬化騰應該是中國乃至亞洲互聯網排名第一的人物,馬化騰擁有最廣泛的用戶,幾乎每個中國網民都是騰訊用戶,極大的改變了我們的溝通方式和在線娛樂方式。
第三名李彥宏:李彥宏幾乎是中國高科技和互聯網天才的代言人,顏值和智商應該高于馬化騰和馬云二人,陪同習大大多次外出巴西等國,輸出中國的互聯網價值觀和技術,在互聯網行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行業影響力。
二線企業家:周鴻祎丶劉強東丶雷軍
和一線的企業家一樣,互聯網行業中國二線的企業家也僅僅只有3位,沒有像金字塔模型一樣成倍的增長。目前這三位分別是:360創始人周鴻祎丶京東CEO劉強東丶小米CEO雷軍。在不久的將來這三位甚至有沖擊一線的能力,甚至劉強東和雷軍已經被很多人看做可以匹敵BAT三巨頭的存在,幾乎可以排入準一線的行列,當然咱們這次的排名沒有設置“準一線”,故此把這二位放入二線。
同樣,我們如果非要對這三位進行排名的話,應該是這樣的:
第一名雷軍:雷軍其實在2000年就已經進入中國互聯網二線甚至準一線的地位,當時能壓雷軍一頭的似乎只有老版三巨頭(中國互聯網老版三巨頭分別是丁磊丶張朝陽丶王志東),后來主管金山期間,金山的影響力逐步下降差點進入三線,所幸創辦小米重新站穩二線,并且在未來三年內有了沖擊一線的可能。
第二名劉強東:在2008年之前,有人聽過劉強東嗎?至少我這個第三方觀察者沒有聽過,可以說在中國互聯網頂級大佬中,劉強東是資格最淺但最具潛力的。江蘇宿遷人對劉強東有一句非常高看的評語:宿遷在幾千年的歷史上只出現過兩個大人物,一個是項羽,另外一個是劉強東。
第三名周鴻祎:周鴻祎是中國互聯網大佬中最受爭議的人物,沒有之一。所引領開創的免費安全軟件模式從某種程度上影響了互聯網的商業模式變革,在周鴻祎帶領下360實現了幾乎每年翻倍的營收增長,被業界譽為360速度。
三線企業家:曹國偉丶丁磊丶張朝陽丶陳天橋丶陳一舟丶王興丶姚勁波丶梁建章丶賈躍亭丶古永鏘等
中國的三線互聯網企業家大概有20名左右,由于篇幅有限,我們不得不加了一個“等”字,應該還有大概4--5位沒有列入進來。
從三線企業家開始,由于數量眾多,就不做具體的排名。三線企業家里面基本上是新老兩波人交替的出現了,老人有(這里說的老是資格老,和年齡無關)曹國偉丶丁磊等人,新人有賈躍亭丶王興丶姚勁波等人。有意思的是在三線企業家里面有1位曾經(這里的曾經是指2004年左右)是中國互聯網的一線企業家里面排名第一位的,那就是盛大的陳天橋。還有兩位是曾經(這里的曾經是指2000年左右)的一線企業家,這就是網易的丁磊和搜狐的張朝陽。
中國三線企業家的人選不斷更換,說明了中國的互聯網在不斷發展,不斷出現新的機會,像王興丶姚勁波兩位能夠躋身三線,正說明了我們的消費互聯網和O2O時代到來。山西人賈躍亭能進入三線,說明了智能電視產業正在升級改變,而樂視是這個領域的領導企業。
四線企業家:沈亞(唯品會)丶孫陶然(拉卡拉)丶李國慶(當當網)丶傅盛(獵豹)丶陳年(凡客)丶陳歐(聚美)丶李想(汽車之家)丶張濤(大眾點評)丶程維(滴滴打車)丶羅永浩(錘子)丶肖健(中國手游)丶王小川(搜狗)丶郭盛(智聯招聘)丶王峰(藍港)丶張一鳴(今日頭條)丶蔡文勝(美圖秀秀)丶李學凌(多玩YY)丶傅政軍(9158)丶林奇(游族)丶馮鑫(暴風影音)丶成湘均(掌閱)丶計葵生(陸金所)丶于敦德(途牛)丶王志東(點擊科技)等等
中國的四線互聯網企業家大概有100--150名左右,這里只是列出其中的一些代表企業家,大部分的還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企業家,不過由于我的讀者來自不同行業,對互聯網的了解有深有淺,我特意對一些企業家標注來源哪家企業。
這個階層,其實是中國互聯網的中流砥柱,他們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已經深入到今天我們生活和學習丶工作丶娛樂的每一個環節。從這個階層開始首次出現了80后企業家,比如聚美優品的陳歐和汽車之家的李想以及今日頭條的張一鳴丶游族的林奇等人。
在這其中,有些人的企業非常龐大,市值或者估值規模最少可以躋身三線,但非常低調,很少接受媒體采訪,也幾乎沒有任何觀點和思想對行業輸出,悶頭賺大錢,所以委屈把他們放在了四線,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唯品會的創始人沈亞,這家公司預計2015年收入能達到400億級別。
也有一些人由于個人的明星效應,企業還沒成規模便進入這個行列,最典型的代表是錘子科技的羅永浩,如果僅僅論知名度來說,羅永浩的知名度應該能躋身一線,不輸馬化騰等人。
最讓人震驚的應該是點擊科技的創始人王志東的尷尬入選,我前文說過王志東是中國曾經的互聯網三巨頭,并且在2000年的時候,王志東被公認為中國互聯網三巨頭排名第一的人物,藍港創始人王峰在2014年底說過一句話“2000年的時候,新浪CEO王志東絕對火過今天的馬云”。 當然,今天的王志東,已經逐步被互聯網所遺忘,80后和90后的互聯網從業者,很多人都沒聽過王志東。
當然,另外一個可惜的人物就是凡客創始人陳年,陳年本來有希望和劉強東一道躋身中國互聯網二線企業家,但苦于凡客從高空摔落,價值一落千丈,勉強保住了四線企業家的地位。
五線企業家:倪縣樂丶宋中杰丶陸文勇丶李明順丶孟醒丶張良倫丶王小彬丶趙立新丶陳明杰丶林宇丶石捷丶闕登峰丶李健等等等等。
五線互聯網企業家的數量在中國最少有1000名以上,這些人同樣和四線企業家一樣,正在成為中國互聯網的中堅力量,逐步發揮出重大的作用。
相信很多人對這些人的名字感覺到很陌生,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同樣我們也沒必要對這些人物進行相關聯的企業標注,這批人在互聯網圈子里也基本上沒有太大的知名度和行業影響力,但很多人在某些方面可以稱得上專家級別的人物,假以時日未嘗不可以躋身更高的線級,比如貝貝網的創始人張良倫,飛流的倪縣樂等人,積累了太長的時間,遇到好的機會和風口,便可一飛沖天。
六線企業家:85后和90后近年來崛起的創業者為主
六線企業家多如牛毛,一般來說這個階層是指的剛剛接受風投的初創企業,創始人也以80后甚至90后為主。
目前看來,六線企業家還沒形成行業影響力,甚至很難稱之為企業家,這些企業死亡率也遠遠高于其他幾個階層的企業家。速途網曾經在2011--2013年間對處在6線的幾百家企業做過專訪,到了今時今日基本上有超過90%的已經消亡或者名存實亡。
以上就是筆者對當前的中國互聯網大佬做的一個簡單排名,寫作這篇文章的基礎在于我個人16年的互聯網從業經驗,以及采訪過的上千家企業做的筆記等資料,所以再次聲明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做任何權威的參考借鑒。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大佬本應有沖擊三線甚至二線的江湖實力,但在60歲之前就退休或者更換了奮斗的行業,故此也不進入本排行榜,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求伯君丶史玉柱丶王峻濤丶張樹新丶方舟子丶宮玉國等等。
另外,這次的排名主要指互聯網的企業家,給互聯網提供服務的風險投資人丶媒體人中有很多可以躋身二線或者三線,這里也不放入,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沈南鵬丶熊曉鴿丶牛文文丶薛蠻子丶李開復丶肖冰丶張穎丶方興東等等。
當然,我們的很多業界專家學者以及政府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也對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做出不可忽視的貢獻,有很多是開拓性貢獻的功臣,有幾個甚至可以入選一線,這里也不一一列出,其中的代表人物有胡啟恒丶錢華林丶胡泳丶鄔賀銓丶段永朝等等。
與此同時,這個排名主要以企業的一把手為主,所以很多企業內部的大牛級的人物,雖然有三線甚至二線的影響力和江湖地位,但也不入選了,代表人物有張小龍丶陸兆禧丶俞永福丶李明遠丶黎萬強丶齊向東丶陳彤丶沈皓瑜等等。
寫在最后:通過整理2015年中國當下的風云企業家排名,從一個側面梳理了下中國互聯網發展的脈絡,在以前誰占據了風口誰就能迅速躋身一線或者二線。但從2010年以來,不管是誰占據風口,處在一線的始終是馬云丶李彥宏丶馬化騰三位,中國企業的創業環境越來越好,但一線陣營的三位企業家基本短期內無法撼動,不過三線到二線,四線到三線,五線到四線這個階段還有大量的機會,基本上每隔一兩年就會更新掉30%左右的人選。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分享一篇中國互聯網風云人物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