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兩會期間,有關于縣域電商、農村電商的提案紛紛被兩會代表們提及。縱觀近兩年,尤其是2015年,在政策層面上,僅5月份和7月份,短短兩個月內,國務院就先后發布了有關于發展電子商務的24號文件和40號文件兩大重磅政策。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出臺,其中關于縣域電商也多所著墨。國家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如此密集地連續推出眾多重磅政策文件,相信會更加有利于農村電子商務和縣域電商的發展。
此外,另據國內首份縣域電商研究報告顯示:縣域經濟現今在中國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GDP在全國約占50%、人口約占全國70%。
現在,縣域經濟也正在和電子商務進行結合,兩相碰撞,催動著縣域以及農村傳統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的轉型升級,并讓農民的思維也接受了一次大洗禮,一場農村經濟騰飛的大變革正在中國各地延展開來。
作為宏觀經濟末梢、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縣域經濟現已成為新一輪電子商務發展新領域,發展電商成為很多縣的“一把手”工程,可見電商對縣域發展的重要程度。
不過,盡管縣域電商處在朝陽階段,但在發展過程也困難重重。例如:人才短缺、發展模式不清、各方關系的協調、政府角色的定位等,都影響著縣域經濟的走向和發展程度。
那么,有志于從事縣域電商事業的人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及時抓住政策紅利、更好地玩轉縣域電商?此次我們請來團中央創業服務聯盟青年創業導師,淘寶大學縣長電商研修班特邀專家薛倩,讓她以多年操盤縣域電商的實際經驗,為大家帶來一場深度的有關于縣域電商的營銷解析課程。
人才、硬件、平臺和服務,縣域電商四步曲
縣域電商的發展,不外乎四大要素:人才、硬件、平臺和服務,分別對應解決人的問題、場的問題、貨的問題與可持續的問題。

1、人才服務:建立線上+線下人才培訓體系,為縣域電商輸出專業人才。
2、園區服務:建設電子商務產業園,建立電商企業運營、孵化、培訓、物流、技術基地。
3、地方產業運營平臺: 為地方特色產業提供全套運營服務,包括地方品牌運營、地方特色館運營、阿里巴巴產業帶運營、農特產品供銷平臺。
4、公共服務:建立健全的電商公共服務體系,為電商企業提供系統服務,保證電商的持續發展。
以上四個要點缺一不可,互相關聯,是做縣域電商必須要清晰搭建的模塊,可以為后續的縣域電商發展打好地基,做好鋪墊。
解決了人、貨、場、可持續四個問題之后,營銷就是一根火柴,點燃引爆!這是一個全民營銷的時代,平臺需要營銷,政府需要營銷,企業需要營銷,個人也需要營銷。縣域電商,政府就是要做一根火柴的工作,找個時機將它引爆點燃!
區域電商營銷怎么做?
總結起來,現有平臺的活動營銷中關于電商活動營銷有以下幾個類型:社會熱點型、名人站臺型、講故事型。我們一個個來說明:
一、社會熱點型: 分為兩種情況
1、順水劃舟,緊跟平臺
跟著平臺走:平臺看國家政策,抓社會熱點來策劃活動吸引眼球,地方政府可結合當地情況,響應政府政策和社會熱點,順勢參與活動。比如聚劃算2015年活動主題圍繞“跨境電商”,“前所未聚”、“匯聚系列”和“團中央青年創業大賽”,死盯他們,輸送話題。

2、留意熱點,帶領平臺
帶著平臺走:關注時事,留意社會熱點,評估事件性質與影響力,策劃活動帶著平臺走。

案例:到日本買馬桶就可以搞“中國質造”莆田鞋子上聚劃算

案例:美國亞洲鯉魚泛濫成災,動用軍隊射殺,我們就聯動賣亞洲鯉魚。
二、名人站臺型: 找個“權威人”來站臺 “傍大款”。利用政府的號召力與資源,請明星、有社會影響力的企業家、各國大使、政府官員等為地方活動站臺!
三、講故事型:抓不到政策,傍不到大款,那就乖乖學會做一個會講好故事的人。
每個辛勤創業者背后都有或悲愴、或激昂的感人故事,歷史悠久的中國,每片土地上都有自然風景、人文故事可挖!
以下為新疆福棉聚劃算活動案例:

我們不妨通過幾個成功案例來分析一下縣域電商是如何做營銷的。
案例一:《海上第一網》,獲 2014年電商金麥獎
此次活動是我們(農鮮達)與浙江瑞安政府、華盛漁業合作,通過一艘亞洲最大的海上加工船,創造了海上捕撈,海上加工,海上收訂單發貨的新型產銷模式,將原來從捕撈到加工所需的50小時縮短至30分鐘。
此次活動中,實現了微博實時現場直播,通過政府背書,獲得淘寶首焦2天、聚劃算首焦3天等各種免費廣告資源。同時,政府還親自出馬邀約,營造高規格的嘉賓、媒體矩陣,中央電視臺等45家媒體全程跟蹤報道!除了浙江省、市相關領導出席活動,還特別邀請了行業、美食大咖以及經銷商代表、漁民代表等眾多嘉賓與會。
此次活動三天成交金額高達2,595,776元,成交人數33,584人,成交商品數41,250件,寶貝頁面成交轉化率10.23%。躍居生鮮類目第一。相關資訊1000萬人次點擊轉發,在農產品電商界引起轟動。
案例二:《中原花博會》
我要說的另外一個案例,是2015年9月份的中國(鄢陵)中原花博會。
河南許昌的鄢陵縣是中國著名的花木之鄉,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自2001年開始,每年九月以鄢陵國家花木博覽園、鄢陵花木市場為載體舉辦中原花卉苗木交易博覽會,至今已連續成功舉辦了14屆。
對于本屆花博會,我們提出了以“注重內涵創新,打造會展品牌”為思路,以“互聯網+花木產業”為切入點,集線上+線下花博會、三大有針對性實效論壇及高層次立體傳播的系統方案,打造了一場史上規模最大、創新性最強、內容最豐富的一屆花博會。
本屆花博會選擇中國最有影響力的電商平臺——淘寶網,采用了PC端、移動端雙管齊下的策略。在推廣上,主打淘寶首焦與鉆展,展現9694080次,點擊數194851次,成功在網上擴大了中原花博會的影響,讓打響了鄢陵花木的知名度,取得了銷售各種花木5000余種和近百萬的銷售額。
這幾個案例,政府與營銷公司在活動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并促使了活動的成功舉行。
現在,我們來小結一下。
首先,政府需明確自己在營銷中的角色。
縣域電商發展,頂層設計非常關鍵。縣級黨委、政府對電商的認識高度、定位精度、推進力度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縣域一段時期內的電商發展走向。
其次,縣域電商營銷有六大要素。
縣域電商營銷應以產品為原點,通過專業團隊的整合策劃并選擇有針對性的媒體、平臺進行傳播造勢,系統實現打造地域品牌的目標,它包含以下六大要素——
再次,縣域電商的發展有密切關聯的五個環節。
我們不妨用循環相生的五行理論來闡述,這幾個環節環環相扣,互為支持,才能保證縣域電商的發展更加順暢有序。
最后,我們要強調的就是,做縣域電商首先要轉換的是思維,思維,還是思維。

此外,另據國內首份縣域電商研究報告顯示:縣域經濟現今在中國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GDP在全國約占50%、人口約占全國70%。
現在,縣域經濟也正在和電子商務進行結合,兩相碰撞,催動著縣域以及農村傳統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的轉型升級,并讓農民的思維也接受了一次大洗禮,一場農村經濟騰飛的大變革正在中國各地延展開來。
作為宏觀經濟末梢、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縣域經濟現已成為新一輪電子商務發展新領域,發展電商成為很多縣的“一把手”工程,可見電商對縣域發展的重要程度。
不過,盡管縣域電商處在朝陽階段,但在發展過程也困難重重。例如:人才短缺、發展模式不清、各方關系的協調、政府角色的定位等,都影響著縣域經濟的走向和發展程度。
那么,有志于從事縣域電商事業的人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及時抓住政策紅利、更好地玩轉縣域電商?此次我們請來團中央創業服務聯盟青年創業導師,淘寶大學縣長電商研修班特邀專家薛倩,讓她以多年操盤縣域電商的實際經驗,為大家帶來一場深度的有關于縣域電商的營銷解析課程。
人才、硬件、平臺和服務,縣域電商四步曲
縣域電商的發展,不外乎四大要素:人才、硬件、平臺和服務,分別對應解決人的問題、場的問題、貨的問題與可持續的問題。

1、人才服務:建立線上+線下人才培訓體系,為縣域電商輸出專業人才。
2、園區服務:建設電子商務產業園,建立電商企業運營、孵化、培訓、物流、技術基地。
3、地方產業運營平臺: 為地方特色產業提供全套運營服務,包括地方品牌運營、地方特色館運營、阿里巴巴產業帶運營、農特產品供銷平臺。
4、公共服務:建立健全的電商公共服務體系,為電商企業提供系統服務,保證電商的持續發展。
以上四個要點缺一不可,互相關聯,是做縣域電商必須要清晰搭建的模塊,可以為后續的縣域電商發展打好地基,做好鋪墊。
解決了人、貨、場、可持續四個問題之后,營銷就是一根火柴,點燃引爆!這是一個全民營銷的時代,平臺需要營銷,政府需要營銷,企業需要營銷,個人也需要營銷。縣域電商,政府就是要做一根火柴的工作,找個時機將它引爆點燃!
區域電商營銷怎么做?
總結起來,現有平臺的活動營銷中關于電商活動營銷有以下幾個類型:社會熱點型、名人站臺型、講故事型。我們一個個來說明:
一、社會熱點型: 分為兩種情況
1、順水劃舟,緊跟平臺
跟著平臺走:平臺看國家政策,抓社會熱點來策劃活動吸引眼球,地方政府可結合當地情況,響應政府政策和社會熱點,順勢參與活動。比如聚劃算2015年活動主題圍繞“跨境電商”,“前所未聚”、“匯聚系列”和“團中央青年創業大賽”,死盯他們,輸送話題。

2、留意熱點,帶領平臺
帶著平臺走:關注時事,留意社會熱點,評估事件性質與影響力,策劃活動帶著平臺走。

案例:到日本買馬桶就可以搞“中國質造”莆田鞋子上聚劃算

案例:美國亞洲鯉魚泛濫成災,動用軍隊射殺,我們就聯動賣亞洲鯉魚。
二、名人站臺型: 找個“權威人”來站臺 “傍大款”。利用政府的號召力與資源,請明星、有社會影響力的企業家、各國大使、政府官員等為地方活動站臺!

三、講故事型:抓不到政策,傍不到大款,那就乖乖學會做一個會講好故事的人。
每個辛勤創業者背后都有或悲愴、或激昂的感人故事,歷史悠久的中國,每片土地上都有自然風景、人文故事可挖!
以下為新疆福棉聚劃算活動案例:


我們不妨通過幾個成功案例來分析一下縣域電商是如何做營銷的。
案例一:《海上第一網》,獲 2014年電商金麥獎

此次活動是我們(農鮮達)與浙江瑞安政府、華盛漁業合作,通過一艘亞洲最大的海上加工船,創造了海上捕撈,海上加工,海上收訂單發貨的新型產銷模式,將原來從捕撈到加工所需的50小時縮短至30分鐘。
此次活動中,實現了微博實時現場直播,通過政府背書,獲得淘寶首焦2天、聚劃算首焦3天等各種免費廣告資源。同時,政府還親自出馬邀約,營造高規格的嘉賓、媒體矩陣,中央電視臺等45家媒體全程跟蹤報道!除了浙江省、市相關領導出席活動,還特別邀請了行業、美食大咖以及經銷商代表、漁民代表等眾多嘉賓與會。
此次活動三天成交金額高達2,595,776元,成交人數33,584人,成交商品數41,250件,寶貝頁面成交轉化率10.23%。躍居生鮮類目第一。相關資訊1000萬人次點擊轉發,在農產品電商界引起轟動。
案例二:《中原花博會》
我要說的另外一個案例,是2015年9月份的中國(鄢陵)中原花博會。
河南許昌的鄢陵縣是中國著名的花木之鄉,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自2001年開始,每年九月以鄢陵國家花木博覽園、鄢陵花木市場為載體舉辦中原花卉苗木交易博覽會,至今已連續成功舉辦了14屆。

對于本屆花博會,我們提出了以“注重內涵創新,打造會展品牌”為思路,以“互聯網+花木產業”為切入點,集線上+線下花博會、三大有針對性實效論壇及高層次立體傳播的系統方案,打造了一場史上規模最大、創新性最強、內容最豐富的一屆花博會。

本屆花博會選擇中國最有影響力的電商平臺——淘寶網,采用了PC端、移動端雙管齊下的策略。在推廣上,主打淘寶首焦與鉆展,展現9694080次,點擊數194851次,成功在網上擴大了中原花博會的影響,讓打響了鄢陵花木的知名度,取得了銷售各種花木5000余種和近百萬的銷售額。
這幾個案例,政府與營銷公司在活動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并促使了活動的成功舉行。
現在,我們來小結一下。
首先,政府需明確自己在營銷中的角色。
縣域電商發展,頂層設計非常關鍵。縣級黨委、政府對電商的認識高度、定位精度、推進力度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縣域一段時期內的電商發展走向。

其次,縣域電商營銷有六大要素。
縣域電商營銷應以產品為原點,通過專業團隊的整合策劃并選擇有針對性的媒體、平臺進行傳播造勢,系統實現打造地域品牌的目標,它包含以下六大要素——

再次,縣域電商的發展有密切關聯的五個環節。
我們不妨用循環相生的五行理論來闡述,這幾個環節環環相扣,互為支持,才能保證縣域電商的發展更加順暢有序。

最后,我們要強調的就是,做縣域電商首先要轉換的是思維,思維,還是思維。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想玩轉縣域電商,這些法寶教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