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 現在做跨境電商還好做嗎
- 跨境電商越來越難做
- 跨境電商靠譜嗎,能做嗎
- 跨境電商好做嗎
現在做跨境電商還好做嗎
跨境電商屬于外貿和互聯網結合的行業,其本質還是屬于外貿,但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就變成了既讓傳統外貿的人不適應,也讓做互聯網的人更加陌生。
總體上來說,跨境電商還是比較難做的,或者說,無論哪個行業,發展到比較完善的階段,都進入紅海期,不可能太容易。2013年之前的跨境電商屬于外貿批發的黃金年代;2014年之后,跨境電商進入了平臺賣家時代,ebay,亞馬遜,wish,速賣通等平臺開始崛起;2017、2018年,各大跨境電商平臺逐漸正規化;特別是2018年開始,平臺的規則審核越來越正規化,跨境電商也在茁壯的成長。
總體上來說,個人認為近兩年還是適合入跨境電商的。中國商品產能過剩,需要更廣闊的市場;而我國的產品因為成本低,還是有比較大的競爭力的;同時跨境電商平臺還在上升期,遠遠沒有達到一個飽和的狀態。
所以,2019年來看,跨境電商還是一個朝陽產業,還是比較有價值的,但是能否賺到錢的話,還是需要看個人的能力了。
跨境電商越來越難做
“從來沒見過這么著急出臺的政策。”李響說。由于新政出臺時間緊急,沒有給各個電商平臺留出足夠的過渡期,對跨境電商現有模式造成了巨大沖擊。“新稅改革前夜公布白名單,前臺后端好多數據都要進行修改,此前進行的備貨也可能會產生較大損失。”
2016年2月開始,包括蜜芽、小紅書、聚美優品等在內的多家跨境電商國際貿易部門相繼接到了海關方面的初步溝通,確認將從4月起對跨境電商征稅。
3月24日,相關三部委發布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新稅制。此時,人們關心的重點是征稅后,商品價格的上漲對消費者的影響,各個電商平臺還專門成立了應對小組,討論漲價部分是由電商平臺承擔,還是與消費者按比例分擔。
然而,4月7日晚,距離“新政”出臺前幾個小時,財政部在官方網站上掛出了《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正面清單)。這一批正面清單包括了1142個8位稅號商品,涵蓋了部分食品飲料、服裝鞋帽、家用電器以及部分化妝品、紙尿褲、兒童玩具、保溫杯等商品。但多款熱銷的產品,包括液態奶、生鮮、保健品等都未被包含在內。
政策來得太突然,各個電商平臺一下子感覺到有點兒懵。跨境電商憂心忡忡,一家化妝品電商平臺的副總裁何聰在朋友圈調侃寫道:2011年做電商,2016年,卒。
“不讓賣”成為當時人們討論的重點。作為政府公關負責人的李響,積極與相關政府部門進行溝通,政府部門也給予了積極的回應。一周之后,4月15日深夜,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等13個部門共同發布了第二批正面清單,此次新增了151個稅號產品,并對此前備注模糊的“醫療器械相關產品”、“保健食品相關產品”以及“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相關產品”進行了解釋。
第二批正面清單出臺后,何聰刪去了之前的那條朋友圈,對新政開始抱有樂觀的態度,等待著政府進一步調整。
很快,何聰就發現自己過于樂觀了。第二批正面清單出臺后,政策調整似乎暫時停止了。李響與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對方的回復是:輿論反應的問題不都解決了嗎?
“征稅、清單都不是關鍵問題。關鍵問題是,按照一般貿易進口要求,我們的貨根本進不了關。”李響說,公司的倉庫庫存一般控制在一個月內,所以到5月中旬,公司就要面臨大規模斷貨。
近兩年來,基于政策和人口紅利,跨境電商進入了井噴式發展,蜜芽、洋碼頭、小紅書等跨境電商在近兩年都完成多輪融資,相繼踏入獨角獸俱樂部。而天貓、京東、聚美優品等電商巨頭也在積極布局全球購業務。
據海關統計,2015年,7個試點城市跨境電商合計進口155億元人民幣,是2014年的14.5倍。而2015年中國消費者在境外消費1.2萬億元,與2014年相比增長了43%。按照計劃,跨境電商將成為中國財政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
然而,實際情況的發展卻與計劃產生了重大的偏差。
李響表示,對于跨境電商而言,真正的危機隱藏在對4月8日后發運商品的監管要求中。
按照新政規定,4月8日以后發運的商品,必須按照一般貿易要求提供通關單,化妝品、保健品等商品還須在食藥總局注冊備案。
作為關鍵的“通關單”,也就是入境貨物通關單,是指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授權的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依法對列入《檢驗檢疫法檢目錄》,以及雖未列入《檢驗檢疫法檢目錄》但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明確需實施檢驗檢疫的進境貨物及特殊物品等簽發的進口貨物收貨人或其代理人已辦理報驗手續的證明文書。
涉及法檢的貨物(監管條件下監管代碼為A的),需要向國檢部門報檢,填報《入境貨物報檢單》。以化妝品為例,需要提供原產地證、合同、發票、裝箱單、提(運)單、進口化妝品標簽檢驗相關資料(化妝品中文標簽樣張和外文原標簽及翻譯件及化妝品成分配比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進口化妝品衛生許可批件(備案證書)、報檢委托書等十多項外貿單證。
完成報檢后,國檢部門出具通關單(無紙化通關后,出具的是通關單號),再向海關進行報關。在海關通關系統錄制報關單的時候,涉及法檢的貨物如果沒有通關單,會退單(申報不通過)。
2015年版本《檢驗檢疫法檢目錄》中,進境需要法檢的類目有4562個,而跨境進口電商兩批清單1293個類目中,99%以上需要法檢,出具通關單。
李響指出,跨境電商在實際通關中會遭遇兩個比較大的困難。
首先,原來跨境電商入境,也有城市口岸需要提交通關單,但是基本上提供的隨附單據都以裝箱清單、合同、發票、提單等單據為主。而一般貿易中各類目需要提交的隨附單據,由于目前跨境電商一個重要的進貨途徑是“掃貨”模式,也就是直接在海外的商場、店鋪內以當地消費者的價格進行大量購買,對于掃貨模式獲得的商品,很難提供原產地證明等外賣單證。
“如果,我們能夠拿到一般貿易通關單,那我們直接就從事一般貿易,而不做跨境電商了。”李響說,根據相關的政策,一般貿易進口的商品多是按照重量收稅,但是跨境電商涉及的貨品,則需要按照數量和單價收稅,遠高于一般貿易的稅收。
其次,一般貿易備案周期太長,以保健品為例,目前在食藥監總局備案查詢的不過700多個,而新品申請時間長達1~2年,顯然不利于講究時效競爭的電商模式。而為了降低庫存風險,以往跨境電商采購通常使用多批次少量的采購方式,但現在,保健品每個SKU備案費用在50萬~100萬,讓電商平臺感到力不從心。
各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以下簡稱“綜試區”)的統計顯示,從4月8日新政實施到4月15日,進口單量出現第一波銳減,鄭州、深圳、寧波、杭州等綜試區進口單量分別比新政前下降70%、61%、62%、65%。
4月15日之后,隨著海關總署允許4月8日前發運的商品按原有通關程序進口,各綜試區進口單量有所回升,鄭州、深圳、寧波、杭州等綜試區進口單量分別回到新政前的55%、62%、65%、71%。
“進口單量雖然遠未恢復到新政前水平,但進口稅收開始有大幅提升,使有關部門誤認為新政負面影響正在消除。”李響說,進口單量回升是基于跨境電商銷售庫存商品,一些電商擔心政策變化,甚至出臺促銷措施,抓緊清理庫存。而由于各地海關、質檢嚴格執行新規,4月8日以后發運的商品,除紙尿褲、枕頭、水杯、奶瓶等少數非法檢商品還能進口外,超過95%以上的商品已經不能進口,大量貨柜開始積壓在碼頭、空港。
進口減少,直接影響了各個保稅區,部分綜試區開始裁員。以鄭州綜試區為例,區內電商企業一線員工從新政前的最高6000人急劇減少到700人左右,大企業包裝線從4條減少到1條,小企業基本停工待業,配套的快遞、倉儲、運輸工人處于半歇業狀態。
電商平臺、保稅區、倉配等跨境電商的各個環節都感受到了生死存亡的壓力。這個壓力也讓這些平時在各個環節互相競爭的對手們聯合起來。4月中旬,以聚美優品、蜜芽寶貝、小紅書等為代表的跨境電商平臺,以鄭州保稅區為代表的保稅區,菜鳥物流都派出了高層甚至是創始人參加在香格里拉召開的一次閉門會議。
各個從業者的態度不一,一些人主張更激進地與部委溝通,也有一些人的態度相對保守。“我們都很快發現吃不消了。”李響說。
情勢仍不明朗,各電商平臺也在尋求積極自救。直郵是一條出路,但境外倉的租金也開始上漲,中國香港(保稅)倉的已經漲價30%~50%。一部分跨境電商平臺開始嘗試轉型,走高端旅游的路線。但對于一些已經過了獨角獸級別的企業而言,短時間就要完成轉型,談何容易。
“我能想到的結局就是大規模裁員。”李響說,人們仍對政策調整抱有一絲希望,希望政策還能調整。
“不論是轉型,還是相關部委應該明確跨境電商B2C平臺在行業內到底扮演什么角色,我們都希望能至少給我們一年的緩沖期。”一家在新政前剛剛獲得C輪融資的跨境電商平臺的相關負責人林琳說。
據說,這家電商因為新政的影響,估值在一個月內就已經腰斬,投資人也深感無奈。
(注:文中李響、何聰、林琳均應要求為化名。)原文刊登于《財經天下》周刊
跨境電商靠譜嗎,能做嗎
跨境電商是真的,也是可以做的,雖然現在電商行業整體發展的非常好,在世界都是領先地位,但是這僅限于國內,在國際上我們國家的電商做得也還不錯,但是還是有很高的發展空間的,不管你是自己有產品有技術想做跨境電商,還是想通過跨境電商去購買產品都是可以去做的。
隨著這些年的發展,電商越來越火爆,這幾年短視頻的火爆,直接讓電商更上一層樓!明星、網紅帶貨不斷的刺激著所有用戶的消費,雙11預熱的時候李佳琦和薇婭的銷售額更是破了紀錄,每年的電商購物金額都在上漲,電商依然有著很好的發展趨勢。
但是國內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明星的加入讓直播帶貨更加難做,所以很多人選擇去做跨境電商,很多人想把產品賣出去其實缺的就是渠道,但是跨境電商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跨境電商可以通過互聯網去展示產品,然后通過互聯網進行交易,再通過異地倉儲進行發貨,整個流程下來通過網絡就可以完成,相較于傳統交易模式,要方便了很多,而且跨境電商可以保證買賣雙方能更好地完成交易。
現在的跨境電商也很好的得到了國家的支持,因為做的人越來越多,國家也支持去做跨境電商,但是在交易方式、貨物運輸、支付結算等方面與傳統貿易方式差異較大。現行管理體制、政策、法規及現有環境條件已無法滿足其發展要求,主要問題集中在海關、檢驗檢疫、稅務和收付匯等方面。所以國家提出多項措施,保證跨境電商能夠交易完成。
在我們國家,電商的起步要比國外要晚,但是發展卻是要快于其他國家,跨境電商也是一樣,起步晚但是增速快,所以這些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去做跨境電商,因為先進入這行,那么你的起步就要比別人快,也要有一些優勢,但是現在跨境電商還是局限一些類目,同樣也是處于發展階段,因為國外還有很多國家并不了解中國的產品,并且也看不到中國的產品,同樣這也是商機,哪里有需求,哪里就可以形成交易。
跨境電商是真實的,也是可以去做的一件事情,現在做的人還不錯,所以還有機會吃到紅利的,但是因為國內電商的整體速度發展非常快,跨境電商也樣會做的人越來越多!
跨境電商好做嗎
跨境電商作為一個全球化的商業領域,其復雜性和挑戰性不言而喻。然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全球貿易的便利化,跨境電商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這個背景下,跨境電商是否好做,其實取決于多個因素的綜合考量。
首先,跨境電商的成功與否,與企業的市場洞察力、產品選擇、供應鏈管理以及平臺運營能力緊密相關。這些能力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企業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提升。而璽承集團作為一家專業的電商培訓機構,通過《亞馬遜出海特訓營》系統化電商課程,為電商企業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和指導,幫助企業快速提升這些關鍵能力。【點擊領取免費試聽課程】
其次,璽承集團擁有12年的電商培訓+咨詢經驗,課程內容不斷迭代更新,緊跟行業最新動態和實戰技術打法。這種前瞻性和實戰性,使得璽承的培訓課程具有很高的價值,能夠幫助企業掌握最新最前沿的跨境電商知識和技巧。
此外,璽承集團還擁有一支由300+專職行業賣家導師組成的強大師資隊伍,他們具備豐富的實戰經驗和專業知識,能夠為學員提供一對一的咨詢輔導和店鋪診斷服務。這種個性化的服務方式,確保了學員能夠獲得最適合自己的培訓方案和執行方案。
除了培訓服務外,璽承集團還注重資源共享和高端電商交流圈子的構建。通過資源共享和互動交流,企業可以獲取更多的行業信息和資源對接機會,拓寬視野和思路;同時,高端電商交流圈子也能夠為企業提供更多的合作和發展機遇。
綜上所述,跨境電商并非易事,但也不是不可觸及的領域。在璽承集團等專業機構的幫助和支持下,企業可以更加高效地掌握跨境電商的精髓和技巧,實現快速發展和盈利增長。因此,可以說跨境電商是有可能做得好的,關鍵在于企業是否具備正確的思路和行動。
快消品貨源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外貿跨境電商難做嗎(外貿跨境電商難做嗎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