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在還是傳統商場、雜貨店當道的中國市場,家樂福率先把大賣場這一全新的現代零售業態導入。2006年,家樂福進入河南市場,以“高質量、低價格”的方式服務消費者。
經歷了多年的高速發展后,一些業界人士認為,大賣場業態高增長的黃金期正在逝去。家樂福從去年開始成立中部大區,加速發展,并宣布,未來在河南開店數量不受限制。
鄭州在家樂福的版圖中
已位列一線城市
家樂福在2013年的一系列舉動似乎印證了它的一個迫切訴求:繼續擴大在中國的投資,保持強勁穩健的增長速度。家樂福借助中部大區的發展,迅速而隱秘地籌劃這場變局。
1995年家樂福進駐中國后,門店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行業業態已出現飽和趨勢。2006年,家樂福進駐河南,經過近8年的發展,目前在河南只有5家門店,僅鄭州就占了3家。
2013年4月,家樂福成立中部大區,中部大區所管轄的范圍包括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和河南5個省份。在重組后的中部大區,河南公司的門店數量、單店效益、全區域經營規模,明顯低于湖北、安徽。
2013年9月3日,家樂福中國區副總裁張其喆攜其團隊拜訪河南省商務廳,這個舉動似乎在傳遞一個信息—家樂福未來在河南將充分發展。家樂福華中大區副總經理、河南省總經理余正友對此持肯定回答,“家樂福未來并不限制在河南開店的數量。”
去年3月,余正友出任家樂福華中大區副總經理、河南省總經理。他說,鄭州在家樂福的中國版圖中位列一線城市。根據2012年的GDP排名,河南僅次于廣東、江蘇、山東、浙江,位列第五。2013年,河南GDP首次跨入“3萬億俱樂部”,居民收入跑贏了GDP。河南的人口和經濟總量,都超過亞洲、非洲、中東國家。他認為,經營中國市場,應該將這樣的省份當成一個“獨立的國家”來重視。
和便利店相比
大賣場在河南更具前景
1963年,家樂福的第一家大賣場在法國巴黎南郊某小鎮一個十字路口旁開業,零售業開始以店鋪形式“大規模化”發展。1995年,在還是傳統商場、雜貨店當道的中國市場,家樂福率先把大賣場這一全新的現代零售業態導入,2006年,家樂福進駐河南。
在中國經歷多年的高速發展后,大賣場競爭環境、消費方式不斷翻新,消費者對大賣場的新鮮感很快過去。面對線上線下多渠道、多經營方式和業態形式的競爭,家樂福曾經的競爭優勢已經受到來自多方面的沖擊。
余正友卻認為,在國內,綜合類的大賣場占比還是要高于便利店,尤其是在河南,目前來說環境并不適合便利店,大賣場未來的發展前景依然會非常好。
盡管2013年零售業的環境不盡如人意,但是家樂福在河南的業績依然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速度。介紹起家樂福在鄭州的這3家門店,余正友如數家珍。人氣最高的是北環店,2006年開業至今,北環家樂福門店人氣指數位居家樂福全國店鋪中的前100名。花園路店的成長速度最快,根據消費需求,目前進口食品已增加至2000多種。
未來如何保持競爭優勢,余正友說,無論在哪里發展,家樂福的DNA里都只有兩個詞:一是創新,一是本土化。雖然鄭州目前大賣場的競爭還沒有達到“白熱化”的激烈程度,但是精耕細作已經成為商業競爭的必然選項。它必須將受眾人群的消費習慣吃準吃透,才能保持家樂福在多業態協作方面的領先優勢。為此,家樂福需要通過不斷地進行業態優化、環境升級、打造品牌獨特性來提高顧客的消費黏性,使其成為該區域不可被替代的購物場所。
鄭州的流動人口密度居全國第二,2012年底,鄭州全市常住人口有903.1萬人。“這是一個沒有開發充分的市場,市場潛力和區位優勢都非常好。”余正友透露,未來,家樂福還將在鄭州市至少再開3家大賣場。
國際零售企業開新店,最大的障礙是物業
盡管在這些國際零售企業看來,河南具備良好的市場潛力和區位優勢,但是,國際零售企業在河南開店的數量并不算多,比起在一些城市動輒二三十家門店的數量來說,似乎顯得有些“單薄”。家樂福在2013年也只是簽下了洛陽和濮陽兩家門店。
“好的物業很難找。”余正友道出了苦衷。在河南,家樂福非常重視在鄭州和地級市的發展,但是找到符合開新店條件的物業并不容易。國際化的大賣場對物業有非常高的要求,而且隨著大賣場熱衷于在地級市開店,這樣的物業更加難覓,“可以說,我們是在和時間賽跑。”
在這樣的情形下,家樂福新店的開發往往都要提前介入商業地產,進行“量身定做”,這勢必影響開店的速度。
近些年在中國飛速發展的電子商務也不斷地沖擊著實體賣場行業。2012年,家樂福主要競爭對手沃爾瑪收購中國電商企業“1號店”,開始了其在中國的觸網之路。競爭對手紛紛向多元化發展模式發力,家樂福卻按兵不動。
對此,余正友承認,中國的電子商務領域近幾年發展迅猛并且導致購物大環境發生改變。但他表示,不同的消費形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如今家樂福的目標就是做好“本職工作”,目前不會向電子商務大舉進軍。
“做零售就是做細節,零售行業競爭就像是一場馬拉松比賽,短暫的領先并不等于最終的贏家,零售行業考驗的是一個企業持久的耐力。”余正友說。
希望在歐洲市場
打造更多“河南出品”
3月12日下午,家樂福金水路店蔬果區擠滿了挑選新鮮草莓的顧客。草莓當日價格是7.80元/kg,除此之外,新鮮的火龍果等十幾種水果的價格都十分誘人,價格牌上還注明了直采地。余正友說,這些農產品減少了中間環節,從田間直接運到超市賣,價格自然比較低。
“農超對接”似乎最能體現家樂福“高效率、低價格”的售賣方式。2013年,家樂福河南的直采占比已達到河南生鮮采購的20%以上。
家樂福從2007年底開始,在國內開展與農民專業合作社對接,農產品采購實行“農民直供”模式。這種全新的采購模式,不通過任何的中間環節,直接向農民采購,減少傳統的流通環節,實現“從田間到餐桌”。
余正友說,以河南為例,家樂福采購的農產品分兩塊,生鮮和干性食品,目前,已對接14家農村合作社、6800名農戶,河南有30個農產品品種對家樂福進行直供,本地有163家供應商,年累計購買金額達到6400萬元。在采購基地,邀請農業專家對農戶進行培訓,建立快速檢測實驗室等。把河南產品在全國家樂福乃至全世界的家樂福打上“河南出品”標志。
河南省商務廳副廳長宋國卿曾評價,家樂福對河南最大的貢獻之一是實現了農產品進入城市,例如駐馬店的白芝麻、芝麻醬、周口的香油等。
但是,家樂福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對于一些有特色、口味好的農產品,找不到好的合作社。在河南當地能夠尋找更多有潛力又優質的農產品是家樂福下一步的工作重點。
2014年至2016年,家樂福集團基金會將捐贈人民幣200萬元,在新鄉培訓并資助當地農戶進行綠色環保、高食品安全標準的生產與種植。“家樂福等企業將幫助促進更多河南省農產品走出去,希望在歐美的市場上見到更多有‘河南出品’標志的農產品。”余正友說,“未來家樂福增加在河南開店的數量后,一定會深耕本地化這部分。”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家樂福隱秘籌劃變局 借中部大區保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