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被熱炒、傳統行業被顛覆的大環境下,零售連鎖產業的位置遠不如前。雖然零售在人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還完全沒有替代,但傳統零售轉型已迫在眉睫。2014年威納邦首屆百強零售慧在石家莊古城正定的召開,和君創業資深合伙人段東,清華大學區域發展與產業合作中心副主任尚雨,大華律師事務所風控部主任麥劍鋒,和與會的華北地區100家連鎖零售企業負責人,一起探討了未來零售的發展前景。如何切入消費者新的需求點,審視零售本質,以及對新技術的駕馭成為轉型期的零售業關注重點。
微利時代下傳統零售成下一個被顛覆的對象
2013年互聯網新舊交替,電商強勢之下傳統零售已顯疲態,以威納邦為首的傳統零售正探索新的思路。面對“租約到期、模式調整、盈利能力偏弱、戰略性關店、轉型、經營不善”諸多關店原因,在毛利率處于較低水平狀態下,擴張無異于等于殺雞取卵。而閉店順理成章成為明哲保身之舉。據統計,2013年國內主要連鎖零售企業關店總數達35家。
截止2013年12月30日,據《2013年主要連鎖零售企業關店統計》顯示,外資零售超市業態:沃爾瑪關閉門店14家,樂購關閉3家,卜蜂蓮花關閉2家,王府井洋華堂關閉1家,統一優瑪特關閉1家,麥德龍宣布萬得城電器退出中國,關閉上海7家門店,同時旗下餐飲通超市宣告試水失敗,關閉上海2家門店。
2013年主要外資零售關店總數達31家(不含家居、電器),2012年聯商網統計數據顯示,外資商超共計關店18家,關店數同比增長72.2%。2013國內主要連鎖零售企業關店統計顯示,其中超市業態:永輝關閉門店7家,新華都關閉3家,人人樂關閉2家,新一佳關閉5家,華聯BHG關閉2家,三江購物關閉1家。
當前,零售連鎖行業步入“微利時代”,轉型期的傳統零售選擇關店為的是擺脫擴張-規模-再擴張的惡性循環。一味的保守已讓部分企業吃了虧,一味的進攻也會讓傳統零售企業拖入價格戰的泥潭。另一方面,線上天貓超市的發展讓連鎖零售商正失去距離這個最后的屏障。面對多年未解決的癥結,威納邦集團武勝剛總經理國內首次提出”工超對接”概念。
從農超對接到工超對接零售進入2.0模式
農超對接的概念是為了解決農產品價格虛高的社會問題,通過農超對接的實踐來看,一方面讓農民獲得直接的好處,另一方面也減少了零售業采購的中間成本。相對市場比重更大的工業品,工超對接實行的阻力更大。無論是來自超市的倉儲系統與工廠直接對接還是中間代理商設置的層層門檻,威納邦“工超對接”還需要接受現實的考驗。
鑒于“工超對接”的概念需要更多的人運用,2014年威納邦百強零售慧以石家莊為起點,以“工超對接、行業破局、廣結善緣、幸福人生”為使命,年初開始持續邀請企業家、專家學者、政府領導進行專家對話、主題演講、商務交流等一系列活動。探尋中國連鎖零售發展的新模式,力求開創中國連鎖零售行業的新紀元。
“工超對接”的難點,一個在工廠方面,另一個在零售方面,兩者都不離開大數據的支撐。一方面超市的數據及時反饋到后臺,成為工廠的銷售窗口;另一方面產品可以直接到貨架,讓工廠成為超市的倉儲基地。電商讓價格已經透明化,威納邦通過“工超對接”降低產品的銷售成本,成為傳統零售轉型的一個重要借鑒。
“工超對接”也給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威納邦新工業園的興建,產品不僅僅是商品,而成為一種產業文化。新的威納邦清潔健康工業園包括中小企業產業園、金融中心、研發中心、指揮中心、工業旅游、展示館、地下超市、總裁花園、企業商學院等幾大部分組成。從影響用戶的觀感影響用戶健康的行為,從一個單純的工廠向客戶物流保障中心、第三產業工業旅游等更多的職能轉型。
面對“工超對接”新命題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傳統零售業的轉型之路注定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零售業一邊需要自我革命,另一邊企業也需要自我輸血,威納邦集團對于“工超對接”的嘗試和實踐對其他企業有著相同的意義。當越來越多的企業直接對接超市零售的時候,傳統零售不但不會死,只要方法得當,也能在電商面前殺出一條血路來。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威納邦百強零售慧 工超對接變革傳統零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