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商業環境下,沒有自己產品的傳統 零售 企業的經營模式將會越來越不適應,轉型創新已迫不及待。業務模式上的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供應鏈創新上的開發自有品牌、基地直采等,都是實體 零售 企業突破的方向。
1.傳統 零售 增長放緩
商務部所做的一項商貿行業典型調查統計結果顯示,2013年第三季度 零售 業便利店和超市銷售額增長為13.3%、13%,百貨店、專賣店增長分別為7.4%、6.5%。從毛利率情況看,今年三季度各業態分別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6至1.7個百分點。
目前 零售 行業不得不面對增收緩慢的問題,數據顯示,2012年連鎖百強企業新開店速度達到十年來最低水平,為8%,而2006年到2009年的該項數據分別為26%、17%、24%和19%。
入選理由:在新的商業環境下,沒有自己產品的傳統 零售 企業的經營模式將會越來越不適應,轉型創新已迫不及待。業務模式上的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供應鏈創新上的開發自有品牌、基地直采等,都是實體 零售 企業突破的方向。
2.實體 零售 掀起上線潮
10月16日,湖南步步高集團董事長王填正式宣布步步高全資子公司步步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部落戶長沙,電商平臺將于12月26日上線!并發布公司最新O2O全渠道戰略。
大潤發今年6月中旬宣布進軍電商,7月從第三方手中以20多萬元購得域名“飛牛網”,8月確立團隊架構及高管人選,11月22日召開招商大會,并稱所售商品全部為自營。飛牛網預計11月底、12月初正式上線,計劃一兩年內商品數突破100萬。
入選理由:步步高、大潤發設立電商子公司,意味著實體 零售 企業涉足電商業務已越來越具備可操作性,電商并非龐大的投資機構才玩得起的“燒錢”游戲,區域實體 零售 商涉足電商的商業環境正在成熟。
3.線上線下開始聯手
10月17日,銀泰商業集團與天貓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探索線上線下(O2O)融合發展,天貓將積極向線下延伸,搭建完整的銷售和體驗鏈條;銀泰方面則將向上延展,雙方形成優勢互補。雙方的合作內容包括,銀泰將參與天貓“雙十一”,并且未來在系統層面、庫存、會員、服務流程方面進行深入合作。
今年5月,阿里巴巴集團與銀泰集團聯合復星集團、富春集團、順豐、三通一達,共同成立“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銀泰集團董事長沈國軍任新公司CEO。
10月11日,湖南友阿宣布與騰訊簽訂合作協議,建設“友阿微購”微信公眾平臺,此平臺可以實現移動在線支付、線上線下信息共享、會員卡綁定等功能。
入選理由:一改過去線上、線下企業之間完全對抗的局面,雙方開始學習對方的長處,線上線下融合之勢日漸明顯。
4.內資“反彈琵琶”購外資
8月9日,華潤創業和Tesco樂購英國總部同時發布公告稱,雙方已簽署諒解備忘錄,利用各自的 零售 資源在華組建合資公司。10月2日,Tesco集團宣布,將中國大陸 零售 及房地產物業和現金43.25億元注入華潤創業子公司利原,打造一家多元化 零售 商。完成交易后,華潤創業及特易購于利原的持股量分別為80%及20%。該交易將在2014年上半年完成。
10月15日,物美商業與卜蜂蓮花董事會簽訂框架協議,由物美收購卜蜂蓮花位于大陸除廣東、湖南省以外的全部共計36家門店,代價是23.45億港元,雙方為交叉持股。
入選理由:開創了內資企業收購外資企業的新模式,既為外資企業在當前發展受挫情況下探索了一種隱性存在模式,也意味著國內 零售 業格局的重劃。
5.實體 零售 關店頻現
10月24日,沃爾瑪宣布在華發展的三年計劃,其中重要內容之一就是通過市場評估關閉中國門店數量的近9%,關店規模約在36家。
今年,可的便利店也對全國門店進行了調整,僅在揚州一地就已關閉20多家門店。樂購超市出售前的頻繁關店,家樂福、沈陽伊勢丹、無錫大洋百貨、上海光一百貨、天津亞瑪達電器等實體 零售 企業的關店越來越頻繁。就連發展勢頭強勁的永輝超市也在今年關閉了福建地區的個別門店。
入選理由:關閉門店一方面是對高速擴張期開設的一些不良門店的戰略糾偏,一方面是迫于成本上漲、市場競爭的壓力。沒有劣質的門店物業,只有不適合的門店業態,實體店的關店潮正是對行業資源的一個優化配置過程,也是 零售 業轉型調整的必然。
6.實體 零售 雙“11”前兩邊倒
11月4日,以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為首的19家大型家居賣場,聯合納下“投名狀”,公開抵制天貓雙十一“線下體驗、線上購物”的O2O模式。北京新世界百貨崇文門店也在11月初的店慶期間打出了“60小時”不打烊的大型促銷,將眾多“網購達人”吸入實體店。蘇寧云商也打出了“O2O購物節、線上線下同價”策略接招“雙11”。
同時,以銀泰系諸多門店為代表的一些實體企業則與天貓緊密合作,北京朝陽大悅城也公開支持“抄貨號”,愿做“雙11”試衣間。
與去年雙“11”期間實體 零售 企業的驚嘆與暗自抵制不同,今年,相當一部分 零售 企業開始正面積極接受并轉化為新商機。
入選理由:抵制還是攜手,在電商沖擊面前,實體 零售 做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市場反應,背后更是反映出實體 零售 企業對電商這一新模式的態度。融合才是大勢,李克強總理贊“雙11”創造了一個新的消費時點便是對電商的充分肯定。
7.新媒體渠道受商超青睞
10月24日,“天虹微店”在深圳國貿天虹、東門天虹試點上線,成為首批開通的天虹微店,天虹全國其他60家門店也將陸續上線。
今年,王府井百貨系統App也正式投入運營。根據王府井百貨App上線工作整體安排,首批上線門店是百貨大樓和雙安商場,成都1、2店,西寧1、2店,長沙店,太原店和大興店7家門店,作為第二批App上線門店。
10月18日,紅旗連鎖與騰訊簽署《紅旗連鎖騰訊微信服務協議》。根據協議,紅旗連鎖將聯手騰訊微信開發團隊打造便利生活應用平臺,通過騰訊微信公眾平臺,將公司資訊、商品、優惠和服務信息上傳,讓顧客通過訂閱獲取個性化資訊;同時,實現會員系統的無縫對接,讓會員無需持會員卡即可享受會員權益,并獲取積分和消費信息;基于LBS(位置服務)的門店查詢系統,消費者可實現查找周邊最近10家門店的詳細信息,包括一鍵撥打和導航功能等;通過智能客服,實現與顧客一對一的互動、活動預約報名等功能。該平臺將于2013年11月30日上線。
湖北雅斯、河北國大、河北惠友、興隆大家庭等,今年,絕大部分 零售 企業無論大小,都開始不同程度地嘗試線上渠道的營銷。
入選理由:無論是營銷還是開辟新的銷售渠道,今年,O2O已切切實實地在越來越多的 零售 企業落地了。
8.快時尚業態迅速發展
世邦魏理仕研究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四大國際快時尚品牌UNIQLO、ZARA、H&M和C&A在中國的門店總數已達651家。
在最近18個月內,四大國際快時尚品牌新增門店207家,平均兩天半就有一家新店開出,擴張十分迅速。其中一線城市新增55家,約占總數的26.6%,二線城市新增82家,比重高達39.6%,三線城市新增70家,占比約為33.8%。
隨著一二線城市 零售 物業租金不斷攀升,三四線城市需求崛起,主流國際級快時尚品牌正從過去以一二線城市為主逐步轉向以三四線城市為主的“下沉式”發展。
入選理由:與國內服裝業集體遭遇的“庫存門”困擾不同,快時尚今年的快速發展并迅速下沉給實體 零售 業的沉悶發展帶來一絲活力。
9.奢侈品在華發展受挫
在開云集團披露的三季度財報中,集團首席財務官首次承認Gucci中國銷售下跌。LVHM集團今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業績出乎意料的不理想,包括香水、化妝品、手表、珠寶及皮帶、領帶和鞋子等品類全球奢侈品市場銷售額2013年增長速度從去年的5%放緩到4%至5%,其中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國。
占全球奢侈品消費1/3的中國市場近幾年一直是全球奢侈品行業銷售額的主要貢獻者。然而今年以來,風向首次發生了逆轉,繼LV明確表示不會在國內二三線城市繼續開店后,古姿也宣布放緩在國內的發展計劃。
貝恩預計,2013年中國大陸奢侈品市場的增速繼續放緩至2.5%。
入選理由:一方面是由于國內奢侈品消費走向成熟,對個性化的需求上升,另一方面近一年來國家對奢華之風的壓制,抑制了部分奢侈品消費需求。
10.蘇寧銀行獲工商總局核準
國家工商總局9月12日發布了企業名稱核準公告,蘇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名列其中。此次工商總局發布的企業名稱核準公告,意味著蘇寧銀行申報工作又向前邁進了一步。蘇寧的金融夢其實從去年就開始啟航,去年央行發放第四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時,蘇寧順利為易付寶拿到支付牌照。去年底,蘇寧又發起設立了“重慶蘇寧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如今蘇寧銀行這一名稱又獲準注冊。
在涉足金融領域步伐快馬加鞭之時,蘇寧云商副董事長孫為民還不忘強調蘇寧做銀行是為了做好 零售 業。
入選理由:作為首家被核準的民營企業注冊的銀行,蘇寧在成為第一個吃螃蟹人的同時,也承擔著民營企業設立銀行應扮演什么角色的使命。這也決定著第二批、第三批“蘇寧銀行”們的命運。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2013年度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