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 加薪,老畢在北美洲的親朋戚友你一言我一句、諾獎得主克魯格曼借題發揮諷刺共和黨,就連美聯儲高層“放風”加息,亦不忘曲線談及此事。 沃爾瑪 加薪后,基層員工每小時所得4月起從7.25美元增至9美元,明年2月再調高至10美元。7.25美元乃美國聯邦最低工資,六年來一直未調整。然而,許多州早已通過自行立法,把最低時薪定在高于7.25的水平。影響之下, 沃爾瑪 至少三分二員工目前所得已高于聯邦法定水平,甚至超出集團“加薪”后的最低時薪。
顯而易見,關鍵不在最低工資應否調整。正確的問題是,美國勞工市場發生了什么變化,令這個出名“精打細算”的雇主在有形之手鞭長莫及的地區主動向基層加薪。
美國勞工市場改善、中國工資成本上漲等因素,經歲月發酵后終將聚成一點,形成百川匯河的效應,殺雇主和決策者一個措手不及。換句話說,美國失業率持續下降,但工資遲遲未見提升,只是時辰未到而已;一旦勞動力供求達到最“精打細算”的雇主亦不得不加薪留人,無形之手自會發揮它的神奇效用。
老畢認為,從企業角度看問題,更能見微知著。有“欄王”之稱的美國評論家列圖斯(Barry Ritholtz)近日談及 沃爾瑪 加薪,把變大方歸因于 沃爾瑪 商業模式不合時宜,被迫作出改變。在列圖斯眼中,與好市多(Costco)等零售業后起之秀相比, 沃爾瑪 無法與時俱進,事實寫在墻上。
管理層抱殘守舊,體現于把勞動力看作單純的“成本因素”(cost factor),忽略了員工也是帶動銷售前進的有力武器(sales driver)。列圖斯舉了一例,以說明 沃爾瑪 管治文化中的這個盲點。集團商店經理在產品組合、店面設計、貨品價格以至宣傳促銷各方面從沒話語權,一切皆按最高決策層的本子辦事。然而,在涉及工資成本的領域,此輩影響力卻非同小可。
沃爾瑪 管理層對商店經理工作表現的評核,很大程度立足于他們在工資對銷售比率等指標上能否達標。那等于說,中層員工的自身利益(年終花紅、加薪機會),取決于對集團控制勞工成本的貢獻。 沃爾瑪 在全球雇用約220萬人,每年基層流失率高達44%。集團鼓勵商店經理精打細算,如此摳摳省省未必抵消得了填補流失員工的直接成本和時間損耗。反觀好市多,基層員工平均時薪20美元,整體流失率約17%,受雇一年以上員工的流失率更只有6%。
沃爾瑪 最近上演了一出“笑中有淚”的鬧劇,值得企業深思。話說 沃爾瑪 在去年感恩節搞了一個以饑餓人士為對象的慈善活動,給有需要者送贈食物。 沃爾瑪 滿以為恩澤蒼生,換來連串掌聲理所當然。萬料不到,這個慈善秀竟然演變成一場公關災難。接受 沃爾瑪 恩惠的,許多都是買不起公司店鋪出售的食品的自家員工!
勞與資實為一個錢幣的兩面,人并非商品,“價格”不能純由供求決定。大家平日購物,是愿意見到愁眉苦臉、十問九不應的售貨員,還是笑面迎人、招呼周到的勤快sales?
不信開心員工乃sales/profit driver(銷售和利潤驅動力),看看過去十年好市多與 沃爾瑪 的股價表現【圖】,斤斤計較還是善待員工更符合經營之道,不已可思過半?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沃爾瑪美國加薪的勞資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