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盛 的轉型終于從外埠市場進入北京大本營。繼新世界、王府井百貨等紛紛壓縮零售面積,加大體驗業態比重后,作為 百盛 標桿的北京復興門店也進入了調整模式。
昨日,記者走訪 百盛 復興門店看到,商場北樓的4-8層處于半封閉裝修狀態,位于5、6層的家居電器賣場已全部移至7、8層。據一位接近 百盛 的人士介紹,依附于金融街商圈的 百盛 復興門店1-4層的客流量相對穩定,但5層以上賣場鮮見顧客,頂樓的特賣場更是鮮為人知。 百盛 商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恒達表示,此次調整后,10層將引進3000平方米的餐飲業態。盡管轉型購物中心是被業內認為是老百貨轉型的最佳出路,但在王恒達看來,這將意味著拋棄了 百盛 固有的風格和優勢,未來 百盛 還將以零售為主要經營方向。
資料顯示, 百盛 在進入中國市場后曾高速擴張。自1994年, 百盛 發家門店復興門店開業以來, 百盛 以平均每年3家店的速度跑馬圈地。同時,憑借各種優質品牌俘獲北京消費者的 百盛 復興門店,也一度成為北京百貨商場的標桿店。
然而,與當年的一枝獨秀相比,如今的 百盛 已今非昔比,去年, 百盛 銷售額172.1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8%,同店銷售增長了0.4%,但凈利卻下降24.2%,由2011年的11.23億元跌至8.5億元。出現了上市八年來的首度凈利下滑。今年以來,凈利持續下滑的局面并未改善。
事實上, 百盛 在北京市場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由于客流稀少、租金不高, 百盛 東四環店的新業主錦繡天地一度欲將其清退;開業僅兩年的 百盛 太陽宮店日前也因業績欠佳致部分鞋類品牌撤離。隨著 百盛 創始人鐘廷森重掌大權,今年以來,更是連續關閉了四家門店。如今 百盛 復興門店的業態調整,標志著鐘廷森的改革已觸及核心百貨店。
目前,轉型購物中心被認為是百貨發展的大勢所趨,此前,繼王府井收購春天百貨加碼購物中心、奧萊業態,新世界百貨豐富體驗業態后,在北京已有15年歷史的老牌百貨SOGO(莊勝崇光)也開始嘗試轉型購物中心。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北京復興門百盛百貨引3000平餐飲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