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雙十一在即,電商們摩拳擦掌,蓄勢待發,也有電商提前開始了雙十一的搏殺。正當電商們的廣告漫天遍地都是的時候,傳統的 家居 賣場,卻開始了另外一場戰斗。
這幾天有張圖片在網上很火,在這張微信的截圖中, 家居 賣場紅星美凱龍要求商戶禁止天貓的線下活動。而居然之家則向商戶發文提出了相同的要求,把這場對抗正式挑明了。有媒體記者進行一番調查后發現, 家居 行業成為對抗天貓的主力軍,全國最大的19家連鎖或者區域大賣場之前簽署了《關于規范電子商務工作的意見》,其中就明確規定不能讓賣場成為電商的線下體驗店。不過,目前這份協議已經被撤銷。
相對于傳統渠道而言,天貓在線上的 家居 銷售數額很可能只有這些大賣場的零頭,為什么會招來如何激烈的反對?有媒體認為, 家居 賣場不想讓電商亂了規矩。而網友的看法似乎也印證了媒體的推測。有網友說, 家居 賣場稱不讓電商亂規矩是因為 家居 賣場想維持高利潤,消費者有選擇的權利。也有網友說,電子商務是新型的劃時代的商務模式,傳統賣場與其畫地為牢,不如與電商合作創造共贏。
當然電商的不正當競爭需要制止。面對電商的步步緊逼,傳統的百貨零售也紛紛觸網,嫁接電商模式謀求轉型。而反觀 家居 賣場,則顯得很蠻橫,所簽訂的這份行業協議,更是涉嫌不正當競爭。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華工商時報總編輯助理張立棟對此評論。
電商大戰風起云涌, 家居 賣場也沒閑著。不過,和百貨零售業的積極促銷不同, 家居 行業現在選擇了一種非常被動的方式,就是禁止商戶在賣場里為線上活動宣傳。有媒體報道, 家居 大賣場還簽訂了一個協議,提出,“不能變相讓賣場成為電商的線下體驗場所”,“未經賣場允許,不許利用賣場的商標、商號進行宣傳。不許通過電商移動POS將賣場的業務轉至他處交易。”這份協議,這種阻止商家宣傳線上活動的行為,是否符合法規的規定?
張立棟:這種做法顯然涉嫌不正當競爭了,但是也要看商家和賣場平臺之間是不是有這樣的協議。我認為可能還要另外一個因素,這些平臺以往的控制力是相當強的,在雙方的對話中是強勢的,導致了在平臺中的廠商和線上聯手的話,就進行一種所謂的“打壓”了。
面對電商一波的攻勢,有很多行業都很頭疼。百貨零售業等受到直接沖擊的行業在積極出擊,拓展自己在網上的銷售能力,而 家居 賣場的做法,則很少見到。為什么 家居 賣場采取了這種措施?是為了保證自己的高利潤嗎?
張立棟:初衷肯定是這樣的。 家居 賣場的電商化程度、電子銷售的程度比較低的,和其他的零售商相比, 家居 的特點決定了它購買的方式需要顧客到現場去體驗之后才會購買,所以也形成了少數的品牌在 家居 市場的壟斷。另外,牽涉到 家居 賣場和商家的利益分配的問題,沒有理清利益分配的機制,導致了這種情況的出現。
電商作為一種新的銷售模式,已經大勢所趨。一味地圍追堵截,也不能保證自己的銷售,而且網友所說的 家居 賣場的暴利,很多人都深有體會。對于 家居 行業來說,保持現狀肯定不行,那么該如何發展呢?是自己建立電商平臺,還是把現有的電商平臺嫁接到自己的業務中?
張立棟:傳統的賣場是一個平臺, 家居 廠商相對于賣場平臺來說,確實是時候改變了,因為不少的商家都在走線上和線下打通的戰略,這是大勢所趨。與其進行一些無謂的抵抗,還不如主動的迎接這種變革。 家居 企業也需要通過其他的方式,形成合力之后來尋找新的銷售平臺,比如線下的平臺。如果利潤受到約束,經營方式約束太多,就逐步轉到線上既有的、成熟的平臺上去,這樣對于店下傳統賣場來說,就會形成改革或者變革外在的壓力。
實體店壟斷了資源,怎么樣打破這種壟斷獨大的心理?
張立棟:要改變這股獨大,現有的方法只有一個,它所謂的資源和優勢就在于,大量的顧客流量和店面的優勢,如果流量發生的變化,比如有更好的支付方式之后,很多的顧客就通過新興電商體驗店,直接和 家居 的廠商進行接觸,對于傳統的賣場就會形成很大的競爭壓力。所以,如果整體的商業模式發生變化之后,傳統平臺的優勢就會瞬間變成劣勢的,所以我想這種變化也是很快的。
家居 賣場在這種轉型當中,將付出哪些代價,而發展的潛力又會有多大?
張立棟:傳統的零售和電子商務遲早要融合,與其做無謂的抵抗,不如主動迎擊。要迎擊,就一定要付出代價,被迫要把原來高利潤,進場費和其他的成本,一定要削減,讓利給 家居 的供應商。另外,從平臺上來說,要搭建自己的電子商務平臺,要投入必要的資源。投入和成本的上升,它必經的階段。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電子商務時代家居賣場應主動迎接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