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市場飽和、收入單一化掣肘,遙遙兩年半的平均盈利周期,購物中心 兒童業態 品牌要如何才能撐滿全場?企業嘗試尋找解困之法時發現,僅靠門票獲得收入的模式早已行不通了,而免費的導向服務更容易拉攏顧客。同時,面對激烈競爭,整合產業鏈上的更多“高手”才能建造出更富有競爭力的品牌。
特色耐心缺一不可
對于購物中心而言, 兒童業態 是高速運轉的發動機,具有能一人帶動全家消費的魔力,但是在快節奏的社會生活中,一成不變卻是劣勢。
對于 兒童業態 的發展現狀,中國購物中心產業資訊中心主任郭增利表示,產業在發展中會洗牌,企業沒有特色、經營不佳終將會被淘汰。
即便找到特色, 兒童業態 品牌還要經歷一個漫長的盈利周期。RET睿意德董事張家鵬表示,兒童體驗館項目開業的投入包括固定設備投入、技術投入、租金、設備折舊、人工成本、水電物業費等。
大連圣亞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連圣亞”)總裁肖峰表示,團隊很早前就已經意識到同行業的競爭、形式的單一使得客流減少。企業需要打造IP合作、制造更多樂趣,不斷創新,讓空間游樂更有特色才能吸引消費者關注。據悉,2012年大連圣亞聯合戰略合作伙伴啟動大白鯨計劃,打造以海洋文化原創內容為主題,綜合運用圖書、動漫、影視、游戲、主題樂園等形式,計劃用十年時間將全產業鏈打通。據大連圣亞2015年財報顯示,其經營成本超過9000萬元,其中包括對動物馴養、繁育的支出。
此外,大連圣亞配備著馴養團隊和繁育技術,團隊有100多人,企鵝的繁育技術全國領先,而團隊已經擁有十多年的工作經驗。
善用“免費” 衍生消費
有業內人士認為,一般情況下,家庭支出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圍繞孩子來進行的, 兒童業態 會促進“順帶消費”或“衍生消費”。
據RET睿意德行業研究報告公布的數據顯示,國內兒童主題樂園盈利,門票收入占到79%,而與國外相比,這樣的收入結構卻顯得十分單一。
在 兒童業態 品牌樹立長遠經營計劃的同時,作為物業方的購物中心也應將目光放遠,不應將門票獲得作為主要目標。郭增利認為, 兒童業態 的導向不應該是商業盈利性的,要強化兒童商業的服務性,以兒童服務為切入點,創造購物中心的經濟價值。
創新的挑戰者已經在嘗試更多模式。此前,華潤五彩城為橡樹灣的商業配套項目,受交通等因素影響經營欠佳。而后商場定位為家庭親子商場后,經營明顯好轉。北京商報記者走訪華潤五彩城購物中心發現,商場的 兒童業態 約占總面積一半,品類較全,零售、藝術培訓、餐飲、游玩、攝影等均包含其中。東區四層的Snoopy樂園為露天場地,占地約4500平方米,配備游樂設施供兒童游戲。但門票不單獨銷售,在華潤五彩城內購物消費滿200元及在Snoopy主題餐廳消費滿100元,憑消費憑證允許一位家長與一名兒童免費進入樂園。游樂將購物消費與餐飲消費串聯,互相帶動和借力。
整合產業鏈 市場細化
一位“80后”家長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在孩子不同的年齡,會有不同方向的培養投入。2-6歲是玩的年紀;6歲之后會在教育方面增加投入。據悉,迪士尼經營娛樂節目制作、主題公園、玩具、圖書、電子游戲、傳媒網絡等業務,自身就是 兒童業態 全產業鏈的集合體。
郭增利對此表示,迪士尼經營基于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它的獨特能統籌支撐起全產業鏈。目前形勢下,國內企業并沒有享譽全球的獨特品牌優勢,但不排除有企業在日后發展中可以做到。
此外,郭增利提醒,人口結構變化,嬰童數量不斷增加,但現存的 兒童業態 超過市場容量。企業獨立建設全產業鏈,容易在市場中形成惡性競爭,特色不鮮明難以支撐起整個市場。市場更應細分,企業將自身經營的業務精化,市場機制將細化的品牌整合,產生更高的吸引力。
據了解,孕嬰童商品零售品牌孩子王,今年1-3月營業收入為9.2億元,凈利潤為463.17萬元,孩子王團隊將目光集中在母嬰市場。孩子王在門店提供0-14歲孩子的食品和日用品,同時為孩子和準媽媽們提供培訓、教育等服務,并通過新媒體手段開展營銷,得到顧客的喜愛。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兒童業態除了靠門票還能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