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簡短的公告再次引爆乳制品行業。今天早間, 蒙牛 及其控股的雅士利突然發布盈利預警公告,預計今年雅士利將出現較大額度虧損,受雅士利影響, 蒙牛 2016年業績將出現虧損,但公告并沒有披露具體將虧損的數據。據網易財經了解,此次預虧也是2008年 蒙牛 因三聚氰胺事件出現虧損以來,時隔8年 蒙牛 將再次出現業績虧損。
知名乳制品行業專家宋亮向網易財經表示, 蒙牛 預警業績虧損,最根本的還是在總體利潤增幅放緩大背景下,雅士利業績虧損對 蒙牛 整體形成拖累。今年 蒙牛 液奶業務整體增速不錯,預計同比有5-8%點增長,但利潤增幅放緩,預計同比增幅下降到個位數,從而難以消化雅士利帶來的虧損,我們預計雅士利業績繼續下滑,全年銷售不超過20億。由此產生凈利潤以及商譽雙雙下降。
雅士利全面拖累 蒙牛 業績
蒙牛 此次預警的虧損,顯然并非是 蒙牛 自身業務虧損。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 蒙牛 實現銷售收入272.57億元,凈利潤10.773億元。有不愿具名的乳制品行業分析師向網易財經指出,2016年 蒙牛 內部進行了一系列調整,單從 蒙牛 本身業績來說,其業績是非常不錯的。“ 蒙牛 今年的整體業績下半年預計增速高于上半年,全年增速預計實現高單位數增長,增幅大大超過行業的平均增速”。
然而, 蒙牛 3年前巨資收購的雅士利則將這家中國排名第二的乳制品公司拖入了業績的“深淵”。公告顯示,雅士利預計2016年度將會產生巨幅虧損,不僅沖減 蒙牛 的營運利潤。而且經審慎考慮到雅士利近年來的經營狀況和財務表現, 蒙牛 將一次性對投資雅士利進行商譽減值計提,因此利潤預計會出現虧損。
此次公告提到了一次“商譽”,那什么是商譽呢?據網易財經了解,所謂商譽,就是一家公司收購另一家公司,付出的收購款減除被收購公司凈資產的值,即溢價部分,或者通俗地解釋,比如A公司收購B公司50%的股權,B公司本來的凈資產是一個億,50%是5000萬,但是A公司出了8000萬來購買,這多出來的3000萬就是商譽。這就是說A公司認為收購的子公司比他的帳面價值值錢,所以愿意多花錢來買,因為他認為多出來的商譽未來可以給A公司帶來利益的流入。
據悉, 蒙牛 此前收購雅士利的并購案曾轟動一時。2013年6月,空降 蒙牛 剛滿一年的孫伊萍主導了其上任后的首個天價并購案, 蒙牛 宣布120多億港元溢價收購雅士利。按當時的數據計算,此次收購在當年給 蒙牛 帶來了價值49.48億元的商譽,借此, 蒙牛 商譽值也暴漲至56.95億元。而在今年上半年,在孫伊萍離開 蒙牛 的前幾個月,其再次主導了另外一起收購案, 蒙牛 宣布旗下雅士利完成了多美滋中國的收購,雖然多美滋多年連續虧損,但 蒙牛 借助此次收購商譽值再次大幅上漲至65.69億元。
雖然兩次收購大幅提升 蒙牛 公司業績,但僅從業績來說,上述兩家公司的業績均是非常不理想。數據顯示,在被收購的2013年,雅士利的年收入還能達到38.90億元(其中包括雅士利品牌26.60億元,施恩6.6億元,營養品5.46億元,其他2260萬元),然而不到三年,雅士利便出現斷崖式下滑,其2015年業績顯示,雅士利營業收入下滑至27.61億元。同比下滑22.3%;凈利1.183億元,大幅下滑64.4%。進入今年,雅士利業績仍未出現好轉,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1.47億元,同比下滑21.7%;凈利潤0.15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093億元大幅下滑86.2%。
此外,今年上半年耗資12.3億港元完成的對多美滋中國的收購,也成為壓垮 蒙牛 的“又一根稻草”。數據顯示,受2013年恒天然肉毒桿菌烏龍事件影響,多美滋中國銷售額從2012年的56.83億元直接下滑至2013年的35.7億元;凈利潤也從2012年的7.92億元迅速下跌至2013年的巨虧6.48億元。2014年多美滋的虧損大幅擴大至8.297億元,2015年多美滋中國虧損攀升至8.386億元。數據顯示,在 蒙牛 收購多美滋的這三年,多美滋中國三年累計虧損已超過25億元。
雅士利宣布兩項新人事任命
今年9月14日, 蒙牛 前任總裁孫伊萍宣布“下課”,接任者是雅士利總裁盧敏放。此次 蒙牛 在宣布年度業績預虧的同時,也宣布了對于雅士利的最新兩項人事任命:“委任張平擔任雅士利執行董事、總裁一職。同時,現任執行董事、主管營銷的副總裁、今年40歲的華力將升任首席運營官一職”。
公告顯示,張平從事生產及供應鏈管理工作逾30年,在食品行業,尤其在嬰幼兒奶粉行業有著豐富的管理經驗;他在公司內部資源及供應鏈整合方面具備豐富經驗和突出的團隊領導能力。“雅士利董事會相信,張平先生是協調公司內外部資源的最佳人選。在內部,他將與由華力先生領導的營銷團隊形成強大合力,通過整合有效支持前端銷售;在外部,可以與包括達能、ArlaFoods在內的合作伙伴進行良好的對接”。
而華力資料顯示,其自2016年8月25日起獲任為為雅士利執行董事兼授權代表。此前2002年9月至2004年8月,任新希望乳業控股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2016年1月1日起,出任雅士利銷售事業部總經理,同時兼任歐世 蒙牛 及施恩銷售事業部總經理。2016年8月24日起至今,擔任雅士利分管營銷的副總裁。
對于雅士利的未來發展, 蒙牛 相關負責人向網易財經指出,2017年,雅士利將通過增加母嬰和電商渠道的營銷團隊投入和模式改進,提高銷售收入;推動Arla,多美滋,瑞哺恩等品牌在高端及一線城市業務增長;進行集團瘦身并改善供應鏈營運效率和產能整合;并進一步加強、深化與達能、ArlaFoods等合作伙伴的合作。
宋亮向網易財經表示,對于雅士利未來而言,一方面,隨新政實施,應盡快減輕負擔,將過去市場形成的包袱一次性去掉,既然報虧損,就一次虧的徹底點;二是應加快團隊建設,打造一支強有力的,有積極性的營銷團隊;三是利用新政下,自身優勢,發展多品類建設,盡快整合 蒙牛 、多美滋、雅士利三家,推出有機、羊、特配等產品系列。
盧敏放“動刀” 蒙牛 全面調整組織架構
今年9月接替孫伊萍出任 蒙牛 總裁的盧敏放目前已經上任數月。就在近日,網易財經從 蒙牛 內部獲悉, 蒙牛 近期對組織架構進行了調整,將原核心業務板塊分成常溫和低溫,冰品和奶粉等獨立事業部。 蒙牛 相關負責人向網易財經指出,新事業部制將幫助 蒙牛 形成以消費者、市場為導向的組織模式,通過集團集中采購、奶源統一管理等方式,整體運營效率將大大提升,每一個業務單元也將更加聚焦、更均衡發展。
據網易財經了解,相比于孫伊萍時代的常溫乳制品、冰品及乳飲料、低溫乳制品三大品類管理系統,這次結構調整把本來與冰品歸為同一類的乳飲料劃分到常溫乳制品旗下,同時把之前統一劃歸到雅士利平臺下的多美滋等其他奶粉業務與雅士利共同剝離出來,成立新的獨立事業部。
據悉,今年9月份,在盧敏放上任伊始出席投資者會議時,他曾表示,尋找和競爭對手的差距的原因將會是他在接下來戰略中突出的重點, 蒙牛 的目標是產品創新、提升運營效率、持續改進渠道模式、提升盈利能力??磥?,盧敏放已經朝著目標開始邁進了。盧敏放在近日更是公開表示:“進入2017年,公司的工作重點是進一步強化渠道和營銷體系,聚焦品牌優勢資源,全面提升營運效率和盈利能力,同時加強產業布局,更好地整合上下游資源,為實現公司的長期戰略目標打下扎實基礎”。
知名乳制品行業專家宋亮向網易財經表示, 蒙牛 預警業績虧損,最根本的還是在總體利潤增幅放緩大背景下,雅士利業績虧損對 蒙牛 整體形成拖累。今年 蒙牛 液奶業務整體增速不錯,預計同比有5-8%點增長,但利潤增幅放緩,預計同比增幅下降到個位數,從而難以消化雅士利帶來的虧損,我們預計雅士利業績繼續下滑,全年銷售不超過20億。由此產生凈利潤以及商譽雙雙下降。
雅士利全面拖累 蒙牛 業績
蒙牛 此次預警的虧損,顯然并非是 蒙牛 自身業務虧損。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 蒙牛 實現銷售收入272.57億元,凈利潤10.773億元。有不愿具名的乳制品行業分析師向網易財經指出,2016年 蒙牛 內部進行了一系列調整,單從 蒙牛 本身業績來說,其業績是非常不錯的。“ 蒙牛 今年的整體業績下半年預計增速高于上半年,全年增速預計實現高單位數增長,增幅大大超過行業的平均增速”。
然而, 蒙牛 3年前巨資收購的雅士利則將這家中國排名第二的乳制品公司拖入了業績的“深淵”。公告顯示,雅士利預計2016年度將會產生巨幅虧損,不僅沖減 蒙牛 的營運利潤。而且經審慎考慮到雅士利近年來的經營狀況和財務表現, 蒙牛 將一次性對投資雅士利進行商譽減值計提,因此利潤預計會出現虧損。
此次公告提到了一次“商譽”,那什么是商譽呢?據網易財經了解,所謂商譽,就是一家公司收購另一家公司,付出的收購款減除被收購公司凈資產的值,即溢價部分,或者通俗地解釋,比如A公司收購B公司50%的股權,B公司本來的凈資產是一個億,50%是5000萬,但是A公司出了8000萬來購買,這多出來的3000萬就是商譽。這就是說A公司認為收購的子公司比他的帳面價值值錢,所以愿意多花錢來買,因為他認為多出來的商譽未來可以給A公司帶來利益的流入。
據悉, 蒙牛 此前收購雅士利的并購案曾轟動一時。2013年6月,空降 蒙牛 剛滿一年的孫伊萍主導了其上任后的首個天價并購案, 蒙牛 宣布120多億港元溢價收購雅士利。按當時的數據計算,此次收購在當年給 蒙牛 帶來了價值49.48億元的商譽,借此, 蒙牛 商譽值也暴漲至56.95億元。而在今年上半年,在孫伊萍離開 蒙牛 的前幾個月,其再次主導了另外一起收購案, 蒙牛 宣布旗下雅士利完成了多美滋中國的收購,雖然多美滋多年連續虧損,但 蒙牛 借助此次收購商譽值再次大幅上漲至65.69億元。
雖然兩次收購大幅提升 蒙牛 公司業績,但僅從業績來說,上述兩家公司的業績均是非常不理想。數據顯示,在被收購的2013年,雅士利的年收入還能達到38.90億元(其中包括雅士利品牌26.60億元,施恩6.6億元,營養品5.46億元,其他2260萬元),然而不到三年,雅士利便出現斷崖式下滑,其2015年業績顯示,雅士利營業收入下滑至27.61億元。同比下滑22.3%;凈利1.183億元,大幅下滑64.4%。進入今年,雅士利業績仍未出現好轉,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1.47億元,同比下滑21.7%;凈利潤0.15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093億元大幅下滑86.2%。
此外,今年上半年耗資12.3億港元完成的對多美滋中國的收購,也成為壓垮 蒙牛 的“又一根稻草”。數據顯示,受2013年恒天然肉毒桿菌烏龍事件影響,多美滋中國銷售額從2012年的56.83億元直接下滑至2013年的35.7億元;凈利潤也從2012年的7.92億元迅速下跌至2013年的巨虧6.48億元。2014年多美滋的虧損大幅擴大至8.297億元,2015年多美滋中國虧損攀升至8.386億元。數據顯示,在 蒙牛 收購多美滋的這三年,多美滋中國三年累計虧損已超過25億元。
雅士利宣布兩項新人事任命
今年9月14日, 蒙牛 前任總裁孫伊萍宣布“下課”,接任者是雅士利總裁盧敏放。此次 蒙牛 在宣布年度業績預虧的同時,也宣布了對于雅士利的最新兩項人事任命:“委任張平擔任雅士利執行董事、總裁一職。同時,現任執行董事、主管營銷的副總裁、今年40歲的華力將升任首席運營官一職”。
公告顯示,張平從事生產及供應鏈管理工作逾30年,在食品行業,尤其在嬰幼兒奶粉行業有著豐富的管理經驗;他在公司內部資源及供應鏈整合方面具備豐富經驗和突出的團隊領導能力。“雅士利董事會相信,張平先生是協調公司內外部資源的最佳人選。在內部,他將與由華力先生領導的營銷團隊形成強大合力,通過整合有效支持前端銷售;在外部,可以與包括達能、ArlaFoods在內的合作伙伴進行良好的對接”。
而華力資料顯示,其自2016年8月25日起獲任為為雅士利執行董事兼授權代表。此前2002年9月至2004年8月,任新希望乳業控股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2016年1月1日起,出任雅士利銷售事業部總經理,同時兼任歐世 蒙牛 及施恩銷售事業部總經理。2016年8月24日起至今,擔任雅士利分管營銷的副總裁。
對于雅士利的未來發展, 蒙牛 相關負責人向網易財經指出,2017年,雅士利將通過增加母嬰和電商渠道的營銷團隊投入和模式改進,提高銷售收入;推動Arla,多美滋,瑞哺恩等品牌在高端及一線城市業務增長;進行集團瘦身并改善供應鏈營運效率和產能整合;并進一步加強、深化與達能、ArlaFoods等合作伙伴的合作。
宋亮向網易財經表示,對于雅士利未來而言,一方面,隨新政實施,應盡快減輕負擔,將過去市場形成的包袱一次性去掉,既然報虧損,就一次虧的徹底點;二是應加快團隊建設,打造一支強有力的,有積極性的營銷團隊;三是利用新政下,自身優勢,發展多品類建設,盡快整合 蒙牛 、多美滋、雅士利三家,推出有機、羊、特配等產品系列。
盧敏放“動刀” 蒙牛 全面調整組織架構
今年9月接替孫伊萍出任 蒙牛 總裁的盧敏放目前已經上任數月。就在近日,網易財經從 蒙牛 內部獲悉, 蒙牛 近期對組織架構進行了調整,將原核心業務板塊分成常溫和低溫,冰品和奶粉等獨立事業部。 蒙牛 相關負責人向網易財經指出,新事業部制將幫助 蒙牛 形成以消費者、市場為導向的組織模式,通過集團集中采購、奶源統一管理等方式,整體運營效率將大大提升,每一個業務單元也將更加聚焦、更均衡發展。
據網易財經了解,相比于孫伊萍時代的常溫乳制品、冰品及乳飲料、低溫乳制品三大品類管理系統,這次結構調整把本來與冰品歸為同一類的乳飲料劃分到常溫乳制品旗下,同時把之前統一劃歸到雅士利平臺下的多美滋等其他奶粉業務與雅士利共同剝離出來,成立新的獨立事業部。
據悉,今年9月份,在盧敏放上任伊始出席投資者會議時,他曾表示,尋找和競爭對手的差距的原因將會是他在接下來戰略中突出的重點, 蒙牛 的目標是產品創新、提升運營效率、持續改進渠道模式、提升盈利能力??磥?,盧敏放已經朝著目標開始邁進了。盧敏放在近日更是公開表示:“進入2017年,公司的工作重點是進一步強化渠道和營銷體系,聚焦品牌優勢資源,全面提升營運效率和盈利能力,同時加強產業布局,更好地整合上下游資源,為實現公司的長期戰略目標打下扎實基礎”。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時隔8年蒙牛再現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