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晚間, 中百 集團(000759)發布2016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3.66億元,同比下降6.31%,利潤總額6,433.68萬元,同比增長20.94%,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646.6萬元,同比增長15.25%。
從區域分布看,湖北省市場實現營業收入150.22億元,同比下降5.90%,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97.76%;重慶市場實現營業收入3.44億元,同比下降21.45%,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2.24%。
從業態劃分看,超市實現營業收入142.04億元,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92.44%;百貨實現營業收入11.19億元,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7.29%。
截止2016年12月31日,公司連鎖網點達1026家,其中, 中百 倉儲184家(武漢市內71家、市外湖北省內79家,重慶市34家); 中百 便民超市812家(含 中百 羅森便利店50家、鄰里生鮮綠標店20家); 中百 百貨店11家; 中百 電器門店19家。
2016年主要做了哪些事?
1、推進業態創新。
一是 中百 超市公司成為羅森公司特許區域加盟商,通過內建團隊,外學羅森商品配置、營銷方式、門店運營等標準模型,發展 中百 羅森便利店50家,為高效搶占武漢便利店市場“制高點”奠定了基礎。
二是創新發展“全球商品直銷中心”會員店,以生活劇場為基礎改造調整,發展全球商品直銷中心會員店25家,更好地滿足了高端商品新的需求。
三是推出旗艦版食品超市北湖店,開業以來銷售與毛利同口徑均實現兩位數的增長。
2、生鮮提檔升級。
一是倉儲公司引入永輝生鮮團隊導入永輝生鮮經營模式,通過優化經營布局,導入生鮮營運新標準,全面提升生鮮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生鮮類別銷售同口徑增長29.18%,毛利增長30.55%。
二是改造 中百 倉儲應城店、大成路店,成功開業通城店,通過擴充生鮮經營,賣場改造提檔升級,門店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
三是超市公司創建 中百 超市鄰里生鮮店,已完成改造濱江苑等20家綠標店,提升了社區便民超市生鮮經營質量。
3、強化商品源頭直采。
一是圍繞資源整合成立商品統采中心,強化了采購資源的整合共享。
二是圍繞買手制組建買手小分隊,突出“南北干貨”及散裝食品的直采,并精選暢銷單品試銷取得較好效果,休閑散裝食品毛利率達40%以上。
三是圍繞提升生鮮經營推進生鮮統采統配,擴大了水果、畜肉類別直采統配門店。
4、加大關店和商品調整力度。
期內, 中百 倉儲超市新增門店 2 家,關閉門店 63 家(含重慶超市 45 家), 中百 便民超市新增門店 72 家,關閉 53 家。同時對公司旗下 中百 倉儲、 中百 便民超市、 中百 百貨、 中百 電器加大了滯銷商品的處理力度,對不良資產進行了清理和處置,上述調整雖然對當期利潤造成一定影響,但為公司長遠發展減輕了歷史包袱。
5、加強多方合作。
一是與工貿家電強強聯手成立合資公司,集中各自優勢資源抱團合作,實現經營利益的最大化。
二是與永輝進行深度合作,對重慶倉儲食品加強型超市依托永輝超市模式予以調整,共享經營管理與采購資源。
三是圍繞“一店一策”挖潛創效,推進了百貨經營變革調整,與歐亞達合作共同打造歐亞達 中百 仙桃家居建材廣場。
四是配合“ 中百 羅森”便利店發展戰略規劃,全力量身打造“ 中百 羅森”便利店經營產品,引進技術團隊,加強鮮食類商品的開發;并對現有生產技術及品種結構進行提檔升級。
6、積極資本運作。
一是全面完成中心百貨、江夏 中百 廣場兩家門店物業資產的資產證券化運作,本次資產證券化是湖北省首單類REITS項目,通過發行REITS產品募集發展資金10.4億元,為公司變革轉型調整提供了寬松環境。
二是投資設立武漢東湖百瑞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首期簽約規模8.93億元,借助高效資本運作,為公司下步利用基金投資加快發展“ 中百 羅森”便利店,進一步投資培養“ 中百 大廚房”業務,力促企業變革轉型積蓄了新的能量。
三是積極推進與華漢公司戰略合作,既消除了科德冷凍庫房安全隱患,也盤活了資產,為公司今后低成本投入發展社區購物中心探索新路徑。
四是以支付牌照為連結點,推進與省供銷社、國創資本的戰略合作計劃,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推動跨界合作。
2017年還要做好這幾件事
1、大力發展優勢業態。
一是圍繞武漢居民集中的社區積極選點,加快發展社區倉儲食品超市,力爭全年發展新店10家,儲備倉儲超市新的網點項目10家。
二是加快發展 中百 羅森便利店,強勢擴大網點規模,力爭全年發展新店150家,不斷增強 中百 羅森武漢市場主導地位。
三是堅持以質量為核心的開發理念,發展便民超市40家。四是全面總結“全球商品直銷中心”開店經驗,進一步提高開店成功率。
2、堅持業態調整升級。
以優化生鮮經營標準為基礎,持續推進標桿店調整建設。
一是以強化供應鏈調整為主導,加大倉儲超市門店調整力度,不斷優化經營布局,提高銷售增長率,完成宜昌、竹葉山、漢川3家門店升級改造。
二是以 中百 超市現有門店為基礎,升級調整擴大生鮮經營面積,加快打造鄰里生鮮綠標店,提高門店整體銷售。
三是對倉儲超市虧損門店進行重點幫扶,有計劃有步驟適度關店,提高連鎖超市網點整體創效能力。
3、持續推進供應鏈建設。
一是認真總結“買手制”推進經驗,設定買手直采業績目標,圍繞提升商品銷售、擴大商品銷售毛利額、提高商品毛利率等指標,進行獨立績效評估和直采考核獎勵兌現,促進直采商品銷售占比有較大的提升和盈利模式的根本性轉變。
二是建立兩家超市公司聯采機制,加快推進兩家超市公司重點品牌與供應商統一談判,通過聯合采購增強談判力度,取得更大的規模采購效益;加強溝通協調,全面推進便民超市公司共享 倉儲公司生鮮采購有優勢的拳頭商品。
三是扎實推進商品“減品瘦身”,大力調整商品經營結構,尤其兩家超市公司要根據不同業態店型,確定門店商品經營品種數標準,組織工作專班強力推進商品“減品瘦身”工作的落實,通過擴大適銷對路的暢銷商品,提升門店整體銷售和毛利額。要依托“減品瘦身”切實提高商品經營集中度,增強不同類別中主力商品經營談判籌碼,提升商品單品后臺毛利返利水平。
4、著力打造旗艦百貨店。
堅持“一店一策”,賦予門店充分權力,促進單店各自突破。
一是打造江夏 中百 廣場、鐘祥 中百 廣場兩大旗艦主力百貨店,實現重點突圍,提升 中百 百貨市場形象與品牌價值。
二是建立總部精簡高效、門店經營靈活的百貨連鎖經營管理運行機制,完善激勵機制,增強門店主導權,激活門店經營。
5、扎實推進“質量管理年”。
一是增強全員“節費降耗,提質增效”的工作意識,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二是要要強化門店改造和工程項目的預算管理,通過加快新材料、新技術、新能源的推廣使用,不斷降低門店能耗。
三是圍繞各項SOP運營管理規范的執行,推動門店營運管理的細化、標準化、規范化的全面落實。
四是完善經營數據分析管理模型,強化店長、主管經營數據分析能力,推動門店加強綜合業務數據的收集分析與實戰應用,加快商品周轉,提高經營質量。
6、提高人均勞效,創新人力資源管理。
一是合理配置連鎖總部、門店崗位編制,促進人力資源內部合理流動。
二是積極探索新的用工模式,優化節假日經營重點時段、重點崗位的用工配置與崗位安排,節約用工成本。
三是積極探索合伙人制度,按照“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加大合伙經營、承包經營改革力度,激發員工創業熱情。
從區域分布看,湖北省市場實現營業收入150.22億元,同比下降5.90%,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97.76%;重慶市場實現營業收入3.44億元,同比下降21.45%,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2.24%。
從業態劃分看,超市實現營業收入142.04億元,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92.44%;百貨實現營業收入11.19億元,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7.29%。
截止2016年12月31日,公司連鎖網點達1026家,其中, 中百 倉儲184家(武漢市內71家、市外湖北省內79家,重慶市34家); 中百 便民超市812家(含 中百 羅森便利店50家、鄰里生鮮綠標店20家); 中百 百貨店11家; 中百 電器門店19家。
2016年主要做了哪些事?
1、推進業態創新。
一是 中百 超市公司成為羅森公司特許區域加盟商,通過內建團隊,外學羅森商品配置、營銷方式、門店運營等標準模型,發展 中百 羅森便利店50家,為高效搶占武漢便利店市場“制高點”奠定了基礎。
二是創新發展“全球商品直銷中心”會員店,以生活劇場為基礎改造調整,發展全球商品直銷中心會員店25家,更好地滿足了高端商品新的需求。
三是推出旗艦版食品超市北湖店,開業以來銷售與毛利同口徑均實現兩位數的增長。
2、生鮮提檔升級。
一是倉儲公司引入永輝生鮮團隊導入永輝生鮮經營模式,通過優化經營布局,導入生鮮營運新標準,全面提升生鮮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生鮮類別銷售同口徑增長29.18%,毛利增長30.55%。
二是改造 中百 倉儲應城店、大成路店,成功開業通城店,通過擴充生鮮經營,賣場改造提檔升級,門店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
三是超市公司創建 中百 超市鄰里生鮮店,已完成改造濱江苑等20家綠標店,提升了社區便民超市生鮮經營質量。
3、強化商品源頭直采。
一是圍繞資源整合成立商品統采中心,強化了采購資源的整合共享。
二是圍繞買手制組建買手小分隊,突出“南北干貨”及散裝食品的直采,并精選暢銷單品試銷取得較好效果,休閑散裝食品毛利率達40%以上。
三是圍繞提升生鮮經營推進生鮮統采統配,擴大了水果、畜肉類別直采統配門店。
4、加大關店和商品調整力度。
期內, 中百 倉儲超市新增門店 2 家,關閉門店 63 家(含重慶超市 45 家), 中百 便民超市新增門店 72 家,關閉 53 家。同時對公司旗下 中百 倉儲、 中百 便民超市、 中百 百貨、 中百 電器加大了滯銷商品的處理力度,對不良資產進行了清理和處置,上述調整雖然對當期利潤造成一定影響,但為公司長遠發展減輕了歷史包袱。
5、加強多方合作。
一是與工貿家電強強聯手成立合資公司,集中各自優勢資源抱團合作,實現經營利益的最大化。
二是與永輝進行深度合作,對重慶倉儲食品加強型超市依托永輝超市模式予以調整,共享經營管理與采購資源。
三是圍繞“一店一策”挖潛創效,推進了百貨經營變革調整,與歐亞達合作共同打造歐亞達 中百 仙桃家居建材廣場。
四是配合“ 中百 羅森”便利店發展戰略規劃,全力量身打造“ 中百 羅森”便利店經營產品,引進技術團隊,加強鮮食類商品的開發;并對現有生產技術及品種結構進行提檔升級。
6、積極資本運作。
一是全面完成中心百貨、江夏 中百 廣場兩家門店物業資產的資產證券化運作,本次資產證券化是湖北省首單類REITS項目,通過發行REITS產品募集發展資金10.4億元,為公司變革轉型調整提供了寬松環境。
二是投資設立武漢東湖百瑞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首期簽約規模8.93億元,借助高效資本運作,為公司下步利用基金投資加快發展“ 中百 羅森”便利店,進一步投資培養“ 中百 大廚房”業務,力促企業變革轉型積蓄了新的能量。
三是積極推進與華漢公司戰略合作,既消除了科德冷凍庫房安全隱患,也盤活了資產,為公司今后低成本投入發展社區購物中心探索新路徑。
四是以支付牌照為連結點,推進與省供銷社、國創資本的戰略合作計劃,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推動跨界合作。
2017年還要做好這幾件事
1、大力發展優勢業態。
一是圍繞武漢居民集中的社區積極選點,加快發展社區倉儲食品超市,力爭全年發展新店10家,儲備倉儲超市新的網點項目10家。
二是加快發展 中百 羅森便利店,強勢擴大網點規模,力爭全年發展新店150家,不斷增強 中百 羅森武漢市場主導地位。
三是堅持以質量為核心的開發理念,發展便民超市40家。四是全面總結“全球商品直銷中心”開店經驗,進一步提高開店成功率。
2、堅持業態調整升級。
以優化生鮮經營標準為基礎,持續推進標桿店調整建設。
一是以強化供應鏈調整為主導,加大倉儲超市門店調整力度,不斷優化經營布局,提高銷售增長率,完成宜昌、竹葉山、漢川3家門店升級改造。
二是以 中百 超市現有門店為基礎,升級調整擴大生鮮經營面積,加快打造鄰里生鮮綠標店,提高門店整體銷售。
三是對倉儲超市虧損門店進行重點幫扶,有計劃有步驟適度關店,提高連鎖超市網點整體創效能力。
3、持續推進供應鏈建設。
一是認真總結“買手制”推進經驗,設定買手直采業績目標,圍繞提升商品銷售、擴大商品銷售毛利額、提高商品毛利率等指標,進行獨立績效評估和直采考核獎勵兌現,促進直采商品銷售占比有較大的提升和盈利模式的根本性轉變。
二是建立兩家超市公司聯采機制,加快推進兩家超市公司重點品牌與供應商統一談判,通過聯合采購增強談判力度,取得更大的規模采購效益;加強溝通協調,全面推進便民超市公司共享 倉儲公司生鮮采購有優勢的拳頭商品。
三是扎實推進商品“減品瘦身”,大力調整商品經營結構,尤其兩家超市公司要根據不同業態店型,確定門店商品經營品種數標準,組織工作專班強力推進商品“減品瘦身”工作的落實,通過擴大適銷對路的暢銷商品,提升門店整體銷售和毛利額。要依托“減品瘦身”切實提高商品經營集中度,增強不同類別中主力商品經營談判籌碼,提升商品單品后臺毛利返利水平。
4、著力打造旗艦百貨店。
堅持“一店一策”,賦予門店充分權力,促進單店各自突破。
一是打造江夏 中百 廣場、鐘祥 中百 廣場兩大旗艦主力百貨店,實現重點突圍,提升 中百 百貨市場形象與品牌價值。
二是建立總部精簡高效、門店經營靈活的百貨連鎖經營管理運行機制,完善激勵機制,增強門店主導權,激活門店經營。
5、扎實推進“質量管理年”。
一是增強全員“節費降耗,提質增效”的工作意識,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二是要要強化門店改造和工程項目的預算管理,通過加快新材料、新技術、新能源的推廣使用,不斷降低門店能耗。
三是圍繞各項SOP運營管理規范的執行,推動門店營運管理的細化、標準化、規范化的全面落實。
四是完善經營數據分析管理模型,強化店長、主管經營數據分析能力,推動門店加強綜合業務數據的收集分析與實戰應用,加快商品周轉,提高經營質量。
6、提高人均勞效,創新人力資源管理。
一是合理配置連鎖總部、門店崗位編制,促進人力資源內部合理流動。
二是積極探索新的用工模式,優化節假日經營重點時段、重點崗位的用工配置與崗位安排,節約用工成本。
三是積極探索合伙人制度,按照“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加大合伙經營、承包經營改革力度,激發員工創業熱情。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