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消息 據彭博社報道,在亞馬遜以13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全食超市 之后, 全食超市 CEO約翰·麥基(John Mackey)對員工發表講話,其中對亞馬遜的技術創新大加贊賞。
麥基在講話中稱:“我們即將加入一家有遠見的公司,我認為我們會在自己的商店里看到這樣的創新和很多新技術。我認為你們將會看到 全食超市 實現跨越式發展。”
有關這起收購的一個主要問題同時也是 全食超市 全體員工所關心的:亞馬遜的新技術是否會讓他們的工作變得過時而丟掉飯碗?
知情人士稱,在收購洽談中,亞馬遜花大量時間分析 全食超市 的物流技術,提出從中降低成本的方式。由于細節涉及隱私,消息人士要求保持匿名。亞馬遜和 全食超市 均拒絕對此事發表評論。
洛杉磯零售技術促進中心CEO加里·霍金斯(Gary Hawkins)稱,交易所帶來的變化可能發生在用戶不易察覺的倉儲環節。零售技術促進中心是位于洛杉磯的一個非盈利組織,主要幫助零售商開展業務和品牌創新。霍金斯認為長遠來看,亞馬遜會致力發展機器自動化分銷,不過短期內 全食超市 的收銀員尚不會被取代。
“亞馬遜應用其專業技術最合適的地方就是在倉庫,這是它真正拿手的部分。”霍金斯說。成本的降低將在商品價格上反映出來,素以價格昂貴令人敢愛不敢進的 全食超市 或有望擺脫“全薪超市”(Whole Paycheck)的形象。
根據彭博社得到的文件,亞馬遜認為自動化是對 全食超市 收購策略中的重要戰略優勢。
全食超市 現有11處分銷中心,專門負責為超市配送生鮮食品。另有海鮮加工廠、廚房和面包店為超市提供熟食。專家稱,以上這些環節也是亞馬遜最關注的地方。
亞馬遜擁有覆蓋全美的倉儲網絡,用數以千計的機器人管理種類豐富的商品。亞馬遜倉儲專業性隨著業務的不斷發展而增強。大部分商品儲存在市郊的大型倉庫內,不過隨著亞馬遜希望實現更快的商品交付,公司開始在市區使用小型物流中心,主要儲存人們希望快速到手的商品,比如手機充電器或牙刷等。
使用機器人管理倉庫并未影響亞馬遜對新員工的瘋狂需求。亞馬遜員工隊伍在今年三月底達到35.1萬人,同比增長43%。1月份,為了響應特朗普總統為美國創造就業的號召,亞馬遜首席執行官杰夫·貝索斯(Jeff Bezos)承諾會在未來18個月內再雇傭10萬名新員工。
由于電子商務的產品特性,此前亞馬遜并沒有建設自家生鮮倉儲系統的需求。收購 全食超市 讓亞馬遜有機會重新改造人們對生鮮雜貨的購物體驗。
亞馬遜供應鏈資深顧問布里頓·拉德(Brittain Ladd)表示,亞馬遜有可能正在考慮專為日用雜貨設計一個自動化的倉儲網絡。這種倉庫可能占地100萬平方英尺,同時為 全食超市 和亞馬遜的生鮮雜貨提供服務。不出意外的話倉庫會運用機器人和自動化來降低勞動力成本。
拉德稱最終目標是創造最先進的分銷能力,以卓越的服務為客戶提供最新鮮的農產品、蔬菜和肉類。亞馬遜也將通過此舉贏得同沃爾瑪在生鮮食品領域的競爭。
對亞馬遜而言,其中一個巨大的挑戰是如何將過往同書籍、玩具和電子產品等耐用品打交道的經驗應用到生鮮、易腐蝕的產品上,比如草莓和牛排。后一類商品需要更加小心呵護,儲存溫度和質量檢查都有更高要求。
在倉庫完成自動化后,亞馬遜可能還會將機器人帶到零售店中,但人們并不會在短時間內看到機器人取代人類收銀員。風投機構Loup Ventures的機器人投資顧問Austin Bohlig認為早期的超市機器人或將主要負責檢查庫存,在商品儲量不足時提醒人類員工補貨。
由于這些機器人與人類員工一起工作,工作場所的安全性也是亞馬遜需要考慮的問題。
亞馬遜已經在西雅圖開設一家概念超市,這家名為Amazon Go的概念超市無員工職守,消費者在進門時用智能手機登記,超市攝像頭會記下消費者從貨架上取下的商品,消費者選購完畢后直接拎東西回家,系統自動完成結算扣費。
亞馬遜表示沒有將Amazon Go模式套用到 全食超市 的計劃,但知情人士透露亞馬遜顯然無意在其長遠規劃內為人類收銀員保留職位。
即便技術上不成問題,社會輿情也要求亞馬遜在用機器取代人工這件事上謹慎而行。美國食品及零售業聯合工會(United Food and Commercial Workers Union)一直關注 全食超市 的員工待遇,隨時準備出面打抱不平,而 全食超市 也一直支付員工高工資和避免大規模裁員,避免惹來工會的麻煩。
Barnes&Thornburg律師事務所的律師David Pryzbylski認為,自動化造成的裁員和失業會誘發人們的恐懼,招致工人們的反對。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亞馬遜為全食超市帶去自動化倉儲 工人要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