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全國各城市 便利店 進行調研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東莞的 便利店 數目竟多于“元老級”一線城市——上海。報告中我們對這一現象的成因進行了分析。
報告摘要
從人口結構上,東莞是有名的制造業城市,其外來人口比例達到75%左右,遠高于上海。同時東莞第二產業占城市GDP比重高達45%以上,超出上海近10個百分點,并逐年穩步增長。所以東莞外來人口中以從事一線制造業的工人居多,這些外來務工人員的購物以方便即時性為主,這一部分人群對 便利店 的需求十分巨大。
從業態分布上,我們調查發現東莞雖然在 便利店 方面強于上海,但在中大型超市方面,上海不論是在品牌種類還是數量方面都占據著絕對的優勢。上海的人群密度要高過于東莞,高密度的人群不僅購物需求量大,其對商品種類的要求也更多,超市更能滿足這些要求。超市和 便利店 ,“二元”結合滿足城市消費需求。
從地理環境上,東莞不同于上海等城市,它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城市,以鎮分布。每一個鎮都是一個新的“中心區”導致東莞的城鎮化率要高于上海,更有利于 便利店 的發展。同時鎮的這種分散化的格局使 便利店 分布的更為廣泛,并且成本降低,加速 便利店 的拓展。
從品牌角度上,在東莞,美宜佳是 便利店 領域是絕對的龍頭。利用本土優勢,美宜佳 便利店 分布到東莞的大街小巷,數量上遙遙領先于其他 便利店 品牌。而在上海,國內品牌與外資品牌眾多,競爭壓力巨大,面對“僧多粥少”的情況,各個 便利店 品牌發展十分謹慎。目前上海 便利店 數目已趨于飽和。
報告從以上四個角度對東莞 便利店 數目比上海多的現象進行了分析。總體來看,雖然東莞 便利店 數目居多,但是中大型超市的數量卻遠不如上海,一個超市在商品種類和占地面積上可以相抵多個 便利店 。所以超市對購物需求的分流是不可忽視的。超市+ 便利店 ——“二元”結構保證城市購物需求。
報告正文
便利店 指是位于居民區附近,指以經營即時性商品為主,以滿足便利性需求為第一宗旨,采取自選式購物方式的小型零售店,是一種用以滿足顧客應急性、便利性需求的零售業態。可見 便利店 與超市不同,相比于超市,它更貼近于居民的生活,以為居民提供便利性服務為主要宗旨,它是超市的邊緣化和郊外化。幾十年前,中國還處在經濟落后的時代,人們只能在固定的時間,去固定的商貿場所購物,常常一次購物要囤積長時間的生活用品,離的較遠的居民更是十分不便。現在隨著經濟發展,生活水平的提升, 便利店 隨處可見,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質量。
我們對中國的主要城市的 便利店 進行了調查,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深圳,廣州的 便利店 數目分列全國第一,第二,而東莞竟超過上海位列第三。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城市 便利店 指數”中,東莞作為一匹黑馬,在2016年超過了廣州,緊跟深圳。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統計并發布的“中國城市 便利店 指數”中,東莞緊跟深圳之后,在全國范圍內排行第四,遠超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
東莞不論是GDP還是人均可支配收入都不敵上海這個巨頭。究竟是什么導致東莞會比上海這個“元老級”城市的 便利店 數目還要多?
一、人口結構對 便利店 的需求
東莞是一個制造業發展在全國數一數二的城市,其第二產業占比達到整個城市近一半的GDP,并且逐年穩步增長,而上海第二產業比重遠不如東莞,同時在逐年下降。
東莞第二產業發展帶來了大量就業需求,其中以工人崗位為主,因此吸引了大量外來務工人員涌入東莞。我們對東莞和上海兩個城市的人口結構進行分析發現,東莞市的外來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75%以上,遠超上海等其他城市,而這些外來人口以工人為主力。
從消費習慣上,外來務工人口的購物要求以方便簡潔即時需求為主,所以更傾向于選擇 便利店 。這一現象刺激了 便利店 的發展。東莞的制造工廠分布在鎮區里,以虎門鎮為例,虎門鎮以服裝制造廠居多,外來務工人口較多。我們將這個制造大鎮與東莞城市中心的 便利店 進行爬取發現,虎門鎮的 便利店 密度比東莞市中心密度大。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外來人口所帶來的 便利店 需求不容小覷。
二、“超市+ 便利店 ”二元結合
上海市的人口密度為0.382萬人/平方公里,東莞市的人口密度為0.335萬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越大,購物需求不僅會隨著增大,而且對商品多樣化的要求也會更高。而作為以提供簡潔及時需求為主的 便利店 不能完全滿足這一需求,所以人們對超市的選擇傾向可能會加大。
首先我們對沒有顯著地區分布特色的幾大知名超市進行統計發現,上海此類型大型超市數量多于東莞。
除此之外,具有地區分布特色的超市,上海以農工商為例,數量已經達到618個,東莞以嘉榮SPAR為例,數量為36個,差距顯著。不僅如此,上海憑借自身較高的GDP,相較于東莞,吸引到的大型超市的品牌也更多。所以,上海的消費需求大部分通過超市渠道來釋放。
三、地理環境促進 便利店 發展
東莞這個城市的結構分布與上海等中心城市不同,東莞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城市,以鎮劃分。每個鎮就是一個新的“中心區”,這使得東莞的城鎮化率要較高于上海,而城鎮化作為 便利店 的基礎,在促進 便利店 發展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顯然東莞較高的城鎮化率為 便利店 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同時這種地理劃分使 便利店 的分布更為分散化,市場空間巨大,而且相比較中心化,分散化的店鋪的成本更低,發展速度更快。我們對上海和東莞兩個城市的 便利店 分布情況大致進行了爬取,從圖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上海市 便利店 的分布以中心為主,向周邊擴散。而東莞則是以鎮為主,分散式布局。
四、品牌競爭顯壓力
從品牌之戰角度來著手,東莞分布最廣的 便利店 是本土品牌美宜佳,全市門店數量有3800多個。上海 便利店 分布最大的是快客 便利店 ,全市門店數量有1700多個,差距顯而易見。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5年中國特許連鎖100強”名單,東莞的美宜佳,不論規模和營業收入,都高居 便利店 行業榜首。目前,美宜佳具有的連鎖店數量全國第一。我們將美宜佳和快客這兩個龍頭 便利店 進行了對比,發現美宜佳無論是在門店數量還是銷售額上都遠遠超過快客許多。
上海作為一線城市中的“元老級”,是“兵家必爭之地”, 便利店 競爭壓力相較于東莞來說,要大上許多,無論是本土品牌還是外資品牌,都想在這寸土寸金的地頭分上一份羹,上海 便利店 分布第二名便是外資的全家 便利店 。而在東莞,作為本土品牌的美宜佳,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深入到了東莞的大街小巷,占據了東莞的大部分市場。
五、總結
我們從人口結構,業態分布,地理環境,品牌這四個方面對東莞 便利店 數目比上海多的現象進行了解釋。雖然從 便利店 角度來說,東莞要多于上海,但從超市來看,上海無論是數量還是品牌,都要豐富于東莞。這兩者相互補充,共同滿足了一個城市的購物需求。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為什么東莞便利店數目要比上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