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商務部昨天(3日)發布今年第二季度《中國便利店景氣指數報告》。報告中提到最近方興未艾的“ 無人便利店 ”時指出,新的技術應用與運營思路對于便利店行業的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 無人便利店 作為一種新型零售模式,不僅引發了消費者的好奇心,也獲得了資本的熱捧。
無人便利店 ——零售史上的重要革命?
從去年12月,亞馬遜打響第一槍以來, 無人便利店 的星星之火便以燎原之勢擴散開來。不久前,阿里的無人超市“淘咖啡”正式落戶杭州,與此同時,盒馬鮮生、便利蜂、繽果盒子、F5未來商店等 無人便利店 都彷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冒了出來。有觀點認為,這些 無人便利店 可以“消滅收銀員、消滅導購員、消滅服務員”,被看成是零售史上的一場重要革命,不少人因此感到非常興奮,認為 無人便利店 可能將是繼共享單車之后的下一個創業風口。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資本市場也已經開始躁動起來了,6月份,創新工場宣布完成對F5未來商店的3000萬元A+輪融資。僅僅兩天之后,繽果盒子也宣布完成A輪融資,金額超過1億元。
無人便利店 為何受到資本熱捧?
無人便利店 最近頗受市場和資本的熱捧,它火起來的背后有哪些因素的支撐?上海社會科學院互聯網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易分析稱:“中國的互聯網進入到所謂的下半場,也就是從純粹線上進入到線上線下融合的‘互聯網+’的階段;此外,現在中國網民數量全球第一,移動支付普及率也很高;再加上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動,這些都成為 無人便利店 成為風口的前提條件。”
無人便利店 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財經評論員魏武揮說,“與傳統的便利店相比, 無人便利店 最核心的競爭力就是人力成本的降低,因為從商業的角度來說,人力成本很高,包括工資、獎金、福利等。如果能把這部分成本砍下來,可能利潤空間就出現了,這是可以直接看到的好處。從長遠來看,它可以獲得更多的零售數據,因為所有的交易都是通過數字化的方式完成的,對于很多互聯網巨頭來說,獲取這樣的數據對于提升競爭力是有幫助的。”
“無人”是盔甲還是軟肋?
無人便利店 ,“無人”究竟是盔甲還是軟肋?“無人”跟便利化的體驗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沖突?上海社會科學院互聯網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易認為:“對于消費者來說,如果有服務人員可以進行咨詢;在支付時可以給現金,也可以刷卡,這其實都是有人在幫助消費者。目前中國的 無人便利店 還很難實現‘拿了東西就走’這樣的模式,所以這實際上演變為自助消費、自助支付的形式。對于消費者來說,如果在價格上沒有很大的誘惑,吸引力可能就不會像其剛剛推出那樣強了。”
無人便利店 發展前景如何?
無人便利店 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遇到一些問題。不久前,上海首家 無人便利店 上線幾天就因為高溫天氣不得不暫停營業。除了這種技術性的問題,如果未來 無人便利店 想要大規模的復制和推廣還需要解決哪些問題?其發展前景如何?對此,財經評論員魏武揮認為, 無人便利店 因為沒有店員值守,因此很難做到讓用戶去體驗,因為很多商品是需要去講解、去體驗的,這種功能做不到,它就變成一個“線下提貨點”,這對于很多城市來說必要性并不大。
消費者期待: 無人便利店 可與信用體系掛鉤
無人便利店 ,“無人”固然是核心,竊以為,通過技術手段提高門店的“智能化”水平,用大數據來為“智慧運營”服務,提高單位面積的盈利水平才是這場變革的根本。當風頭過后,拿什么留住消費者才是我們真正應該關注的問題。消費者對 無人便利店 都有著怎樣的期待?有消費者稱:“我感覺人臉識別的可能性不會太高,但是由機器人代替人類成為店員的可能性會更高。”也有消費者表示:“可以參考共享單車,跟信用體系掛鉤。如果查到你以前有信用問題,比如有訂單未完成,計入征信,可以提高威懾力,這樣大家就會更守規矩。”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無人便利店受資本熱捧 人力成本低成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