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肉的小伙子是個“眼鏡男”,他抄起一塊豬通排放在砧板上,排骨很新鮮,眼鏡男問我要多少,我說“五六十塊錢的吧”,只見他手起刀落,動作嫻熟,先分割,后剁骨,伴隨著一陣旋律就把通排分割成了標準的小排,裝袋、稱重、貼碼,一氣呵成,整個過程用時也就兩分鐘,雙手遞向我面前還不忘在外面又套了一個干凈的購物袋,我說“謝謝師傅!”眼鏡男樸實的笑著說“我們應該謝您,謝您捧場!”一次愉快的 鄉鎮超市 購物體驗還沒結束,老婆叮囑給老家的親戚孩子們買點上好佳、好麗友什么的,我大包小包的拿了七八包,抱著到收款臺排隊結賬,正想抱怨人這家 鄉鎮超市 的人太多,此時,收銀女孩眼明手快,遞給我一個籃子,說“先生您先把東西裝上吧”,同時一位小伙子快速跑到對面的收款臺前,對我說“先生這面結賬吧”,就這樣,五分鐘的購物體驗結束了。上車后我就詫異當前 鄉鎮超市 服務之進步!
這是一次發生在中國蔬菜之鄉——壽光的鄉鎮購物體驗,這家超市是其鎮上的一家500平米左右的個體超市,東面不遠處就是壽光全福元集團的鄉鎮標超,面積也大約五六百平米,生意也是相當不錯,而當天一公里外的村頭上也正上演著流傳千百年的村鎮大集。傳統買賣和現代生意并不矛盾,而且相得益彰。
由此也引發了我對“城鎮化”和“村鎮零售業”之間的關聯性思考。十七大報告全篇提及城鎮化僅為兩次,十八大報告全篇提及城鎮化多達七次,更重要的是其兩次主要出現的位置:第一次出現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經濟目標的相關章節中,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載體,第二次出現在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相關章節中。從局限“區域協調發展”一隅,到上升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載體,上升至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點。哪怕用最挑剔的眼光,依然可以看出城鎮化在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我所處的山東半島,類似上面的場景日日上演,尤其是在全國百強縣區域,幾乎每個鄉鎮都會有一到三家面積500——3000平米不等的超市旗艦店,每個村里也有多家50——300平米左右的村莊超市,這些超市的經營模式已經很接近城里的標準食品超市,甚至村鎮超市的功能更齊全,他們大都和一家冷鮮肉制品公司的專賣店聯合,以提升自己的品質,比如山東金鑼和得利斯冷鮮肉專柜,有的還通過與煙草集團合作廣告實現了店面裝修的升級(前提是店招必須體現1532的字樣,這是山東煙草集團新推的高端紅酒品牌,因為泰山的海拔高度就是1532米)。超市內部生鮮熟食、包裝食品、百貨文具、洗滌化妝應有盡有,甚至500平米的超市內都設有服裝銷售專區。
山東壽光很多村民都種植蔬菜大棚,岳母所在的村子大十字路口有三家超市,其中一家最靠近路口的生意最好,岳母對我說,前幾年這家夫妻也種大棚,后來房子翻新,就在路口開了門試著開超市,男的害怕生意不好就繼續種大棚,從去年開始,因為超市生意很忙,家里的大棚都賣掉了,夫妻倆全力經營超市,一般而言兩個大棚一年的收入大約六七萬元,可見這家100平米超市經營利潤應該是遠高于這個數的。
鄉鎮超市 之所以快速發展,筆者以為主要原因有如下幾點:
1、改革開放讓中國的鄉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尤其是百強縣的農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城鄉差距越來越小。
2、信息化的普及,交通的便利讓鄉鎮百姓的消費習慣與城市接軌,很多擁有新思維的80后新農民加入到 鄉鎮超市 的創業隊伍。
3、工業化生產讓產品供應過剩,生產商、分銷商紛紛加入到農村市場的渠道建設中以提升產品銷售、擴大市場份額。
不可否認,當前 鄉鎮超市 的經營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連鎖性不足、偽劣假冒商品流通、管理意識不足、服務水平有待提升等,但我們也欣喜的看到中國 鄉鎮超市 的進步,為此給正在或有意加入 鄉鎮超市 創業的朋友們一點建議:
1、精準選址,確保充足的客流,客流是保證盈利的血脈;
不要貪圖租金的便宜,越好的地段,租金越高,但是經營業績也就越好,超市選址就是要找到這個平衡點,同時,通過基本的五行理論確定適合自己經營的方位和樓層,這是超市經營成功的第一步。
2、明確目標,公司規模再小,也要有遠大的理想;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很多中型企業做到一定程度就沒落了,原因很多,但是否具備成為大公司的野心,是否為此進行基礎的建設,必然是沒落的主要原因。所以,小企業必須要有成為大企業的野心。
3、規范形象,建立鄉鎮旗艦店,方便未來連鎖復制;
企業形象識別系統也是如此,越早建立越好,盡管以后可能需要調整和完善,但這就像部族社會的“圖騰”一樣,信仰的力量是超乎管理和一切技巧的,也是唯一可以一勞永逸的文化。
4、嚴格選品,確保商品質量安全,質量永遠是生命;
盡管超市的“平臺化”功能越來越明顯,很多村鎮超市都不必出門采購,就有供應商定時上門送貨、提供促銷支援,而且新的供應商也會將旗艦超市作為爭奪的焦點,但這也導致了品類和品種數量的增加和商品品質的隱患。所以店老板不能被一時之利蒙蔽雙眼,必須確保所銷售的商品是合乎安全和國家相關標準的,這也是企業能否長大的必備基因之一。
5、環保、節能、綠色食品,重視生鮮品的經營。
節能環保的概念不僅限于城市和工業,對 鄉鎮超市 來說,這不光是一個概念性利好,更可以通過落實,比如太陽能、LED燈、環保塑料袋等等成為區別競爭對手的標志,甚至有一定連鎖規模的超市企業可以申請國家的政策補貼,從而取得真正的實惠。同時,超市界有一個公認的事實“得生鮮者得天下”,而被農村大集和路邊攤販所包圍的 鄉鎮超市 如何經營好生鮮,這的確是個艱難而又必須面對的戰略問題……
6、服務管理,鄉親鄰里也要重視服務理念的完善。
很多 鄉鎮超市 目前還是依靠鄰里關系和彼此熟悉信賴,但待到拓展到鄰近村鎮,這一招就會大打折扣,服務意識和服務標準越早建立,越容易促進連鎖經營。
7、啟用系統,重視現代化的信息管理工具。
工業化和信息化給現代零售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鄉鎮超市 可從使用POS收款臺開始,并啟用簡單的進銷存管理系統(如管家婆軟件),通過后臺數據分析可以直觀,發現暢銷品類、品牌、單品和滯銷品有效調整品類經營,這是提升銷量和毛利的核心。
8、異業聯盟,強化與供應商、設備商、零售咨詢公司、房產公司及中介的合作。
獨木難成林, 鄉鎮超市 需要構建一個穩定的“生態系統”,這就需要關聯方、上下游和周邊企業構建,這也是 鄉鎮超市 從單店經營到連鎖經營的必要條件。
有需求,就會有市場。其實,城鎮化的發展不僅讓超市生意紅火,餐飲業的發展也是突飛猛進的,壽光市的很多村子早在幾年前,因為大棚活忙,村民就很少自己做饅頭,趕到收獲旺季,一個大棚就會雇用好幾個農工幫忙,于是村里的小飯店也跟著忙了起來,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鄉村飯店的數量日益增多,環境菜品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村民不在只是農忙才從飯店叫菜,平時家里來客人也會多去村鎮飯店或從飯店叫菜了。這其實也為 鄉鎮超市 提供了一個新的可以發展的命題——“公共家庭廚房”。
“未來10年將拉動40萬億元投資”,由發改委主導的《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規劃(2011~2020年)》初稿中,這一被人們普遍解讀為經濟政策利好的規劃,正像一塊巨大的餡餅被各企業們所垂涎。過去中國革命的主力軍是農民,現在中國經濟的下一個主戰場將是農村,城鎮化的推進,讓中國的新農村天地廣闊,大有作為!城鎮化還會為中國的 鄉鎮超市 帶來怎樣的變化?區域市場能否誕生一家專業運作城鎮連鎖超市的明星企業?這個市場容量有多大?相關行業如何從這歷史性機遇中挖掘到新的商機?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城鎮化,鄉鎮超市的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