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個不平常之年, 可以說是讓人歡喜讓人憂。在金融領域,滬深股市暴漲突破7000點,基金市場一片火熱,可以說金融領域一片熱鬧繁榮景象。行業的持續增溫給投資者帶來了更多的收益,但同時也引來金融企業激烈的競爭。銀行,一個與老百姓既熟悉又陌生的服務機構,昔日“深閨”中不愁吃穿的機構,在熾熱化的市場競爭和 品牌 推廣中,個別銀行還是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
銀行,富人窮人一般都會和它產生或多或少的聯系。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后,五年的保護期已經結束,國有銀行也逐步走出了豪門,直接進入市場與國內外銀行展開直面競爭。市場經濟中,有競爭才有發展,有競爭才能提高服務質量,有競爭才能激起銀行企業 品牌 意識,有競爭才能提高綜合實力,有競爭才能不被國外巨頭消滅在無形的戰場上。
銀行作為一個比較特殊的行業,在市場運作和 品牌 推廣中有其特殊的形式。不同的銀行定位各自不同,營銷推廣模式也有很大的差異。計劃經濟體制下,銀行是事業單位,談不上競爭。由計劃轉到市場,可以說在殘酷的現實逼迫下,銀行業不得不進行一場徹頭徹尾的全面革新。
從整個中國銀行業來看, 品牌 樹立和傳播存在很多問題。從傳播口號上來說,老百姓很難清晰記住某個銀行的傳播口號。在生活中工行、農行、建行、中行、交行這五大國有銀行很難讓人一下就能說出各自銀行的特點,以及他們的服務傳播口號,或者說有的雖然有傳播語,但是體現不了企業特質和“以人為本”的理念,有的可以說都是些大話、空話。
在這里招商銀行雖然只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但是在 品牌 傳播和營銷推廣上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例如:立足民生,體現以人為本思想,提煉出了“因您而變”的核心理念,在理財產品推廣中,用向日葵代表著銀行積極向上的精神,始終用最燦爛的笑容來面對客戶。金葵花產品已經推出有幾年時間了,而招商銀行在 品牌 傳播和金葵花產品的營銷推廣中有很多值得借鑒的,下面就列舉幾條做簡單分析:
音樂營銷,獨辟營銷傳播藍海
說到音樂營銷,可能很多人(包括營銷策劃人)最多會想到廣告歌類似的形式,這只是音樂營銷中的一部分。目前酒類和快速消費品類中的 品牌 喜歡用廣告歌的形式來推廣 品牌 。而使用高雅音樂來推廣 品牌 的還為之甚少。
深圳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現在已經成為國際化的大都市。深圳音樂廳也是目前國內三大音樂廳之一。依托深圳音樂廳做高雅音樂營銷,可以說是獨辟一片營銷中的藍海。
不知是巧遇還是偶然,招商銀行前期在企業形象上就走了與音樂為伍的營銷道路。在銀行產品同質化日益嚴重,銀行與銀行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時,招商銀行走上了借助高雅音樂,來樹立企業 品牌 形象,拉開自己與同行的距離,搶奪高端客戶資源的路子。
首先,達成與我國當前年輕而優秀的鋼琴家郎朗的合作,邀請朗朗做招商銀行形象代言人。談到形象代言人,大家都不陌生,很多產品都在用,但在銀行業的 品牌 推廣上,招商銀行可謂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憑借朗朗在全社會中的中產階級、財富階層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在整個事件的打造和傳播中,招商銀行的美譽度得到進一步提升,社會親和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其次,簽約深圳音樂廳開幕季。作為國內最新先進的三大音樂廳之一的深圳音樂廳,在盛大開幕演出之際,招商銀行迅速捕捉時機,與深圳音樂廳緊密合作,直接冠名音樂廳開幕季。在其深圳老家奏響了音樂營銷的第二步。把朗朗的 品牌 形象代言植入到音樂廳開幕季中,植入到音樂營銷事件中。同時精心策劃出讓郎朗奏響深圳音樂廳開幕季的第一曲,在整個深圳影響空前……
在此期間,為了擴大音樂營銷的 品牌 傳播效果,招商銀行整合了深圳電視、廣播、報紙、戶外以及網絡等資源進行立體化、多角度、深層次的宣傳推廣,傾全力把招商銀行的 品牌 植入到高雅音樂中去,用音樂事件打造 品牌 ,用高雅音樂的號召力來感染客戶。
公益活動,樹立企業公民形象
招商銀行在穩健的推進業務的同時,從來沒有忘記樹立企業公民形象。在2007年特別策劃了“體驗云南·傳承責任”大型慈善公益活動。此次活動的參與對象主要是金葵花客戶子女,讓他們在父母的幫助和支持下,到云南貧困山區,與當地的孩子同吃同住,體驗不同的生活,與貧困孩子建立深厚的友情。
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卻打動人心的一次慈善活動。在眾多社會活動中,金融活動是商業中層次最高,最激烈的活動。銀行業也是國家大力發展的服務產業,金融業的繁榮必定會給當地帶來更多的融資渠道,能為當地企業帶來更多活力。
銀行是一個收入最為穩健的行業,他經營著國家的“銀根”。在目前雖然有大大小小的國有、民營銀行近幾十家,但是有社會責任感的銀行少之又少。在這一方面,企業公民意識與銀行業的發展極不對稱。工行、建行、中行、農行四大國有銀行,網店最多,營業額最大,而且又有“特別”支持,部分已在境內外上市,有的還擠進了世界500強。這么大的企業,理論上應為社會承擔更多的責任,更加具有企業公民意識,而事實上呢,卻讓人大失所望。
經常在電視報紙上看到這些銀行發布公告,不是今天上市,明天重返A股,就是后天又盈利多少萬億什么的,但是很少在慈善公益活動中看到他們的身影。想起來也真叫人納悶,這么有錢的銀行,為什么就是沒有一點善心?苦惱!
做慈善公益活動能體現出更多的社會責任,能讓人覺得其非常有企業公民意識。做競爭對手沒有做的事情,就是最好的進攻方式。其實弱勢群體最需要的是關懷和幫扶。承擔社會責任更多,在整個社會中就會得到更多的人員支持。招商銀行這一點做的非常棒,為同行做了一個榜樣,同時在營銷上也設置了門檻。在貧困人口最需要的時候,向其伸出援助之手,為社會多承擔社會責任,多增加點企業公民意識,更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和社會的承認。
高端對話,聚焦財富人群
羅杰斯在經濟領域可謂是一個“大家”,是世界頂級投資大師,與索羅斯(GeorgeSoros)共同創立令亞洲各國聞之色變的量子基金。世界最頂級投資大師巴菲特(WarrenBuffett)對他贊不絕口地說:“羅杰斯對市場大趨勢的把握無人能及。”兩次進入吉尼斯紀錄的環球投資旅行家。
“招商銀行金葵花對話羅杰斯”的經典策劃,妙就妙在選擇了恰當的名人。銀行的理財產品不是大眾消費品,金葵花也不例外。其服務的對象主要是中產階級,城市中堅力量。這些社會的精英,已經完成了財富的原始積累,正在步入財富升級,讓財富再創造財富的階段。羅杰斯是頂級的投資大師,而金葵花又是招商銀行首推的個人理財產品,把金葵花與羅杰斯巧妙的捆綁在一起,在傳播上形成統一的口徑,很容易提高金葵花在財富人群中的影響力。更能體現出金葵花理財產品能為客戶提供一流的理財服務,能為客戶節約理財成本,能降低理財風險并輕松獲得理財收益。
招商銀行金葵花對話羅杰斯的經典之作,可以說是一箭雙雕。在專業上金葵花理財產品借力羅杰斯的背景,把金葵花與羅杰斯本人在金融領域的成就做完美結合,這樣操作下來,既能提升產品形象,又能傳播出金葵花的核心價值理念,讓客戶覺得使用金葵花理財就是安全,就是可靠,就是放心。
論壇營銷,四兩撥起千斤
談起營銷,做過銷售的人都能說上兩句。但是談起金融產品營銷可能很多人都會啞口無言。其實金融產品與大眾消費品的營銷有本質性的區別,首先,產品的不同造就營銷模式的迥異。金融產品是一種無形信譽產品,而且大眾消費品是實物,屬于有形產品,能夠摸得著看得見;其次,金融產品營銷針對的人群是財智階層,所開展的活動都屬于高端活動,而一般大眾消費品,限于產品功能層面營銷,以促銷見長。
基于兩者的差異和特點,所以傳播手段和營銷模式的選擇就存在很大的差別。從媒體受眾質量上來看,招商銀行金葵花選擇和《南方都市報》合作,共同舉辦“南都財經論壇”,經實踐檢驗效果還是很好的。
“每日財金”是《南方都市報》內的核心子刊,屬經濟類讀物,在整份報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每日財經吸取了《21世紀經濟報道》的優點,并融入了都市報的風格,既擁有了經濟類的權威,同時又兼有很強的趣味性和可讀性;從讀者群質量來看,既然是《南方都市報》王牌的子刊,讀者群肯定是比較穩定的,他們一般都是企業的高管和公司的白領人士,或是一些證券、股票、基金類產品的投資客。可以這樣說,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都是城市的中堅力量,屬于中產階級范疇。
選擇在《南方都市報》子刊“每日財金“內舉辦金葵花·南都財經論壇,既能訴求了金葵花產品的專業性,同時又穩獲“每日財金”刊物的讀者群資源,既在目標客戶群內樹立了金葵花 品牌 ,又達到了促銷的目的。在《南方都市報》的讀者群中采取論壇式營銷,既搶奪了經濟領域的話語權,同時也為競爭對手制造了傳播“障礙”,讓其無法在報媒營銷傳播上無法“越境”,可以說一舉兩得。
營銷“疲軟”時代已經到來,傳統的報紙“硬廣”對金融產品的宣傳已經漸漸“失效”,因為這種模式不能詳細闡述金融產品特性。而金葵花獨辟蹊徑,在“每日財金”欄目中采取新聞植入性營銷,可以讓目標讀者群在不知不覺中接受產品,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境界,同時把產品和《南方都市報》財經版的美譽度做一次嫁接,在潛移默化中把讀者對南方都市報的熱愛之情轉移到金葵花上,可以說是良苦用心啊!
在銀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各種高明的營銷手段會日益浮現。以上文章僅僅總結和分析了招商銀行在2007年部分的營銷案例,目的只是和關注銀行業發展的朋友分享自己的見解,相信以后各家銀行都會使出自己的絕招來應對千變萬化的市場,競爭的結果會讓金融類產品營銷越來越好看。
銀行,富人窮人一般都會和它產生或多或少的聯系。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后,五年的保護期已經結束,國有銀行也逐步走出了豪門,直接進入市場與國內外銀行展開直面競爭。市場經濟中,有競爭才有發展,有競爭才能提高服務質量,有競爭才能激起銀行企業 品牌 意識,有競爭才能提高綜合實力,有競爭才能不被國外巨頭消滅在無形的戰場上。
銀行作為一個比較特殊的行業,在市場運作和 品牌 推廣中有其特殊的形式。不同的銀行定位各自不同,營銷推廣模式也有很大的差異。計劃經濟體制下,銀行是事業單位,談不上競爭。由計劃轉到市場,可以說在殘酷的現實逼迫下,銀行業不得不進行一場徹頭徹尾的全面革新。
從整個中國銀行業來看, 品牌 樹立和傳播存在很多問題。從傳播口號上來說,老百姓很難清晰記住某個銀行的傳播口號。在生活中工行、農行、建行、中行、交行這五大國有銀行很難讓人一下就能說出各自銀行的特點,以及他們的服務傳播口號,或者說有的雖然有傳播語,但是體現不了企業特質和“以人為本”的理念,有的可以說都是些大話、空話。
在這里招商銀行雖然只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但是在 品牌 傳播和營銷推廣上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例如:立足民生,體現以人為本思想,提煉出了“因您而變”的核心理念,在理財產品推廣中,用向日葵代表著銀行積極向上的精神,始終用最燦爛的笑容來面對客戶。金葵花產品已經推出有幾年時間了,而招商銀行在 品牌 傳播和金葵花產品的營銷推廣中有很多值得借鑒的,下面就列舉幾條做簡單分析:
音樂營銷,獨辟營銷傳播藍海
說到音樂營銷,可能很多人(包括營銷策劃人)最多會想到廣告歌類似的形式,這只是音樂營銷中的一部分。目前酒類和快速消費品類中的 品牌 喜歡用廣告歌的形式來推廣 品牌 。而使用高雅音樂來推廣 品牌 的還為之甚少。
深圳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現在已經成為國際化的大都市。深圳音樂廳也是目前國內三大音樂廳之一。依托深圳音樂廳做高雅音樂營銷,可以說是獨辟一片營銷中的藍海。
不知是巧遇還是偶然,招商銀行前期在企業形象上就走了與音樂為伍的營銷道路。在銀行產品同質化日益嚴重,銀行與銀行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時,招商銀行走上了借助高雅音樂,來樹立企業 品牌 形象,拉開自己與同行的距離,搶奪高端客戶資源的路子。
首先,達成與我國當前年輕而優秀的鋼琴家郎朗的合作,邀請朗朗做招商銀行形象代言人。談到形象代言人,大家都不陌生,很多產品都在用,但在銀行業的 品牌 推廣上,招商銀行可謂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憑借朗朗在全社會中的中產階級、財富階層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在整個事件的打造和傳播中,招商銀行的美譽度得到進一步提升,社會親和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其次,簽約深圳音樂廳開幕季。作為國內最新先進的三大音樂廳之一的深圳音樂廳,在盛大開幕演出之際,招商銀行迅速捕捉時機,與深圳音樂廳緊密合作,直接冠名音樂廳開幕季。在其深圳老家奏響了音樂營銷的第二步。把朗朗的 品牌 形象代言植入到音樂廳開幕季中,植入到音樂營銷事件中。同時精心策劃出讓郎朗奏響深圳音樂廳開幕季的第一曲,在整個深圳影響空前……
在此期間,為了擴大音樂營銷的 品牌 傳播效果,招商銀行整合了深圳電視、廣播、報紙、戶外以及網絡等資源進行立體化、多角度、深層次的宣傳推廣,傾全力把招商銀行的 品牌 植入到高雅音樂中去,用音樂事件打造 品牌 ,用高雅音樂的號召力來感染客戶。
公益活動,樹立企業公民形象
招商銀行在穩健的推進業務的同時,從來沒有忘記樹立企業公民形象。在2007年特別策劃了“體驗云南·傳承責任”大型慈善公益活動。此次活動的參與對象主要是金葵花客戶子女,讓他們在父母的幫助和支持下,到云南貧困山區,與當地的孩子同吃同住,體驗不同的生活,與貧困孩子建立深厚的友情。
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卻打動人心的一次慈善活動。在眾多社會活動中,金融活動是商業中層次最高,最激烈的活動。銀行業也是國家大力發展的服務產業,金融業的繁榮必定會給當地帶來更多的融資渠道,能為當地企業帶來更多活力。
銀行是一個收入最為穩健的行業,他經營著國家的“銀根”。在目前雖然有大大小小的國有、民營銀行近幾十家,但是有社會責任感的銀行少之又少。在這一方面,企業公民意識與銀行業的發展極不對稱。工行、建行、中行、農行四大國有銀行,網店最多,營業額最大,而且又有“特別”支持,部分已在境內外上市,有的還擠進了世界500強。這么大的企業,理論上應為社會承擔更多的責任,更加具有企業公民意識,而事實上呢,卻讓人大失所望。
經常在電視報紙上看到這些銀行發布公告,不是今天上市,明天重返A股,就是后天又盈利多少萬億什么的,但是很少在慈善公益活動中看到他們的身影。想起來也真叫人納悶,這么有錢的銀行,為什么就是沒有一點善心?苦惱!
做慈善公益活動能體現出更多的社會責任,能讓人覺得其非常有企業公民意識。做競爭對手沒有做的事情,就是最好的進攻方式。其實弱勢群體最需要的是關懷和幫扶。承擔社會責任更多,在整個社會中就會得到更多的人員支持。招商銀行這一點做的非常棒,為同行做了一個榜樣,同時在營銷上也設置了門檻。在貧困人口最需要的時候,向其伸出援助之手,為社會多承擔社會責任,多增加點企業公民意識,更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和社會的承認。
高端對話,聚焦財富人群
羅杰斯在經濟領域可謂是一個“大家”,是世界頂級投資大師,與索羅斯(GeorgeSoros)共同創立令亞洲各國聞之色變的量子基金。世界最頂級投資大師巴菲特(WarrenBuffett)對他贊不絕口地說:“羅杰斯對市場大趨勢的把握無人能及。”兩次進入吉尼斯紀錄的環球投資旅行家。
“招商銀行金葵花對話羅杰斯”的經典策劃,妙就妙在選擇了恰當的名人。銀行的理財產品不是大眾消費品,金葵花也不例外。其服務的對象主要是中產階級,城市中堅力量。這些社會的精英,已經完成了財富的原始積累,正在步入財富升級,讓財富再創造財富的階段。羅杰斯是頂級的投資大師,而金葵花又是招商銀行首推的個人理財產品,把金葵花與羅杰斯巧妙的捆綁在一起,在傳播上形成統一的口徑,很容易提高金葵花在財富人群中的影響力。更能體現出金葵花理財產品能為客戶提供一流的理財服務,能為客戶節約理財成本,能降低理財風險并輕松獲得理財收益。
招商銀行金葵花對話羅杰斯的經典之作,可以說是一箭雙雕。在專業上金葵花理財產品借力羅杰斯的背景,把金葵花與羅杰斯本人在金融領域的成就做完美結合,這樣操作下來,既能提升產品形象,又能傳播出金葵花的核心價值理念,讓客戶覺得使用金葵花理財就是安全,就是可靠,就是放心。
論壇營銷,四兩撥起千斤
談起營銷,做過銷售的人都能說上兩句。但是談起金融產品營銷可能很多人都會啞口無言。其實金融產品與大眾消費品的營銷有本質性的區別,首先,產品的不同造就營銷模式的迥異。金融產品是一種無形信譽產品,而且大眾消費品是實物,屬于有形產品,能夠摸得著看得見;其次,金融產品營銷針對的人群是財智階層,所開展的活動都屬于高端活動,而一般大眾消費品,限于產品功能層面營銷,以促銷見長。
基于兩者的差異和特點,所以傳播手段和營銷模式的選擇就存在很大的差別。從媒體受眾質量上來看,招商銀行金葵花選擇和《南方都市報》合作,共同舉辦“南都財經論壇”,經實踐檢驗效果還是很好的。
“每日財金”是《南方都市報》內的核心子刊,屬經濟類讀物,在整份報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每日財經吸取了《21世紀經濟報道》的優點,并融入了都市報的風格,既擁有了經濟類的權威,同時又兼有很強的趣味性和可讀性;從讀者群質量來看,既然是《南方都市報》王牌的子刊,讀者群肯定是比較穩定的,他們一般都是企業的高管和公司的白領人士,或是一些證券、股票、基金類產品的投資客。可以這樣說,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都是城市的中堅力量,屬于中產階級范疇。
選擇在《南方都市報》子刊“每日財金“內舉辦金葵花·南都財經論壇,既能訴求了金葵花產品的專業性,同時又穩獲“每日財金”刊物的讀者群資源,既在目標客戶群內樹立了金葵花 品牌 ,又達到了促銷的目的。在《南方都市報》的讀者群中采取論壇式營銷,既搶奪了經濟領域的話語權,同時也為競爭對手制造了傳播“障礙”,讓其無法在報媒營銷傳播上無法“越境”,可以說一舉兩得。
營銷“疲軟”時代已經到來,傳統的報紙“硬廣”對金融產品的宣傳已經漸漸“失效”,因為這種模式不能詳細闡述金融產品特性。而金葵花獨辟蹊徑,在“每日財金”欄目中采取新聞植入性營銷,可以讓目標讀者群在不知不覺中接受產品,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境界,同時把產品和《南方都市報》財經版的美譽度做一次嫁接,在潛移默化中把讀者對南方都市報的熱愛之情轉移到金葵花上,可以說是良苦用心啊!
在銀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各種高明的營銷手段會日益浮現。以上文章僅僅總結和分析了招商銀行在2007年部分的營銷案例,目的只是和關注銀行業發展的朋友分享自己的見解,相信以后各家銀行都會使出自己的絕招來應對千變萬化的市場,競爭的結果會讓金融類產品營銷越來越好看。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局外局,招商銀行品牌推廣側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