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第一個人護理店/藥房品牌屈臣氏,近日在香港地區開設首間為嬰幼兒而設的概念店——WatsonsBaby,提供母嬰產品,方便新手父母一站式購買所有必需品。
看到這里,我眼前仿佛浮現出幾年后中國大陸屈臣氏門店邊上都開著一家WatsonsBaby……
香港已經多年出生率低迷,最近被推高了的一點,是因為內地人赴港生產。在一個沒有什么人口基數前途的地方,試水嬰童店,顯然意不在港。
屈臣氏在國內的門店數并不驚人,1500家,會員3000萬,本土企業對其青眼有加,山寨不斷,卻依然無法撼動其大陸個人護理第一品牌的地位,現在最主要的對手,也不過是在香港就打得不亦熱乎的萬寧。
要把這種獨尊的地位講清楚,不是今天的任務。你自己到屈臣氏逛一圈,就能感受到他與國內化妝品店的差別。這種差別,就如同日系的711便利店與國內山寨者一樣,抓住了國內那些有著一定品味、對美麗健康有著高品質要求卻又貪圖實惠的城市中產和白領女性群體。從女大學生到公司白骨精,擁躉無數。屈臣氏在這個人群中,不但有知名度,還有美譽度,是個貨真價實的品牌。
現在,這些擁躉生(tu)!孩(hao)!子(san)!啦(jin)!
不用做調查和統計,你都可以想象,這些屈臣氏的粉絲在生孩子之后,對變成黃臉婆有著多么大的恐懼。當她們出完月子度過哺乳期之后,趕到屈臣氏要惡補一下里里外外的時候,突然發現屈臣氏邊上開了一個屈臣氏自己的嬰童專賣店,她們會是什么心情?她們會是什么反應?
沒有比這更順溜的買賣了。屈臣氏固有的安全、品質、實惠、健康、美這些品牌內涵,將無障礙地平移到屈臣氏BABY品牌上。屈臣氏將不用花費一分一毛的推廣費,就能打響頭炮。
當然,能否復制屈臣氏在內地的輝煌,還要看BABY店自己的運營。嬰童產品與個人護理畢竟隔行如隔山,雖然不隔理,但是磨合還需要時間。
因此,我們要提出嚴肅的批評:屈臣氏BABY,你出生晚啦!現在這個時間點,正是中國內地嬰童市場真正爆發的第一階段,現在要做的是在內地展店,大賺特賺,而不是還在試驗店,概念店。
而國內的嬰童廠家,現在開始就要為對接屈臣氏BABY做準備,因為屈臣氏是一個能創造奇跡的地方。
對于一個嬰童行業的新進入者而言,資金緊張,人力不足,沒有品牌知名度,怎么辦?傍一個渠道上的大款是條捷徑。屈臣氏就是這樣的大款。
而且,屈臣氏是很愿意嘗試新產品新品牌的一個連鎖體系,因為他自己的渠道品牌力夠強,他推薦的新品,顧客就愿意嘗試,因此他當然愿意推出那些沒名氣、有潛力、但同時能給出高額利潤空間的產品。
還記得這幾年風生水起的美即面膜嗎?這就是一個在屈臣氏把公司做上市的典型案例。
當年美即面膜的老總佘雨原堅持鎖定屈臣氏渠道——2003年,屈臣氏門店數量不及百家。佘雨的理由是:快消化與護膚品專業化的結合,只有屈臣氏能做到這點。
這一專注的渠道戰略,讓美即2010年在港交所上市,2012年營收突破10億元,今年以65.38億港元賣給化妝品巨頭歐萊雅。
65.38億港元(約合51.5億元人民幣)的收購價格,是什么概念?歐萊雅的財報顯示,2013年公司在華銷售總額達5.5億歐元(約合132.8億元人民幣)。這筆收購花的錢,占歐萊雅2013年在中國市場銷售額的近四成。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說屈臣氏是個能創造奇跡的地方。
套用美即面膜的老總佘雨的話:快消化與嬰童專業化的結合,只有屈臣氏能做到(這句話得向屈臣氏BABY收廣告費)。
問題是,屈臣氏為什么要讓你傍?屈臣氏的大腿這么粗,想抱的人太多了。在WatsonsBaby,你怎么復制美即面膜在屈臣氏的奇跡?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屈臣氏開嬰童店:概念在港,劍指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