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杭州多家商場舉辦彩虹跑,以吸引年輕人。
90后的小穎今年大學畢業,在一家教育機構當老師。她愛逛快時尚品牌店,也喜歡買潮牌,熱衷于參加商場舉辦的動漫展、彩虹跑等新潮活動。“商場里的特色餐廳、快時尚和潮牌店挺多的,價位不算高,很對我胃口。”小穎說。
隨著90后逐漸走向工作崗位,這批生力軍的消費習慣與70后、80后有著較大的差別,商家都在變著花樣迎合這個群體,提前培育這批消費者的忠誠度。
90后客群興起
商場面臨新機遇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一份數據表明,消費者年齡與是否逛實體商場有著很強的相關性,年齡越大越不愿意逛商場,在經常逛商場的消費者中,24-30歲的消費者占比超過三成,18-24歲的消費者緊隨其后,占比達28.05%。也就是說,85后、90后撐起商場客流的半壁江山。
銀泰 集團CEO陳曉東曾經表示,“60后、70后是最有經濟實力的人群,但這代人的消費觀念是‘足夠就好’。90后是兼具購買欲望和購買能力的,因為他們背后有父母,‘大財團’的支持。”
90后的崛起將影響中國未來10年的消費市場,這是大勢所趨。在這個時期抓住這批新生代消費者,提前培育他們的忠誠度,是目前商場面臨的新機遇也是新難題。
“和80后相比,90后的需求更加多元、個性,而且他們有極強的品牌辨識度。”湖濱in77工作人員分析,一旦他們喜歡、認同某個時尚品牌或者設計師,會產生強烈的膜拜心理,這類消費者的品牌黏度非常牢固。
同時,90后的消費者有熱情,傳播能力強,容易在圈子里制造話題。
“90后用戶的培養需要商家更加耐心,不是找幾個明星拍幾個廣告那么簡單的。”資深業內人士表示,商家需要與90后零距離接觸,讓他們體驗服務、體驗品牌、體驗文化,“爽”了以后才能產生文化上的認同,成為忠實粉絲。
搶占生力軍 商場各有各的打算
不少精明的杭州商家已敏銳地意識到,90后這個群體已經成為支撐起線下購物增長的主要力量,量身打造的各種營銷活動因此大行其道。
發展體驗型消費是這兩年商場的主攻方向。商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無論是彩虹跑、動漫展還是美食節,來參加的都是年輕人,其中90后占了很大比例。這類活動能直接帶動商場業績增長。記者從天虹了解到,在剛剛結束的臺灣美食節期間,商場的營業額增加了25%。
萌系烤肉、徒手料理等創意餐廳是近幾個月里刮起的一股“杭兒風”。今年下半年,外婆家、川味觀等老牌餐飲店旗下的子品牌餐廳紛紛在購物中心跑馬圈地,這些餐廳大多以平價、創意為賣點,在年輕“食客”中掀起了一股熱潮,其實也是為了迎合90后的消費喜好。
合并百大后的 銀泰 武林總店撤出了B館一樓和二樓的部分柜臺,開設了一個小熊生活館。綜合服飾、家居,并和咖啡館進行混搭,處處體現出年輕和活力。買手店和設計師品牌店也是各大商場的新寵。湖濱in77、城西 銀泰 城、 銀泰 武林總店……近幾年新開業的購物中心或重新裝修的百貨店都有它們的身影。
“85后、90后是潮牌消費的主力,那些既張揚個性又有著非奢侈品價格的潮牌,特別受他們歡迎。”湖濱某商場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專門打造集合多種品牌的買手店是打破千店一面的嘗試。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銀泰等杭州商場迎合90后 動漫展、美食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