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住酒店集團總部日前被加盟商圍堵,華住集團董事長季琦在與加盟商代表交流后,給出了一系列協商政策。今年3月以來,如家、鉑濤和華住三大 連鎖酒店 集團先后遭遇加盟商危機,業內認為,其背后深層原因在于經濟型酒店利潤整體下滑。而加快轉型和減少過剩的供給量,可能成為行業發展的方向。
三大 連鎖酒店 品牌風波不斷
5月18日,200余名加盟商來到上海華住集團總部,要求季琦就“財務混亂”、“霸王條款”等問題進行協商。而華住的大門緊閉,外面站滿警察。下午5點,華住集團同意加盟商代表進入談判,但當天并未達成一致。
當晚,認證為“華住酒店管理公司”的微信公眾號“華住微加盟”發表文章稱,華住愿意協助全國加盟商建立自發組織的華住加盟業主委員會。5月19日,有消息稱,季琦回應加盟商,一個月內,想要退出的華住加盟商可以免費退出,同時,對于出現經營性虧損的門店,華住將減免部分費用或暫緩收取加盟商費用。
北京商報記者向華住集團核實這一消息,華住方面稱,季琦確實在交流會上向加盟商做出了一些承諾,目前華住正在將其細化為具體條款,并在近期推出實施。
今年以來,7天、如家、華住三大經濟型酒店連鎖巨頭與加盟商之間風波不斷。3月,20多名7天 連鎖酒店 加盟商打出橫幅“向7天追回投資人血汗錢”,同時,湖南省內70多位加盟商組建了“湖南7天聯盟”微信群,表示要組團向7天維權。4月初,如家酒店全國加盟招商會在遼寧大連舉辦,引來21家沈陽地區如家加盟商來到現場討說法,直指如家方面的“霸王條款”和“價格戰”問題。
利潤下降是根本原因
在華住、如家和7天的加盟商維權過程中,幾乎都涉及了“近距離開店導致酒店業績下降”、“店長歸屬品牌方,影響加盟商利益”、“營銷渠道的費用不合理”等問題。表面看來,這些問題是酒店品牌和加盟業主的核心矛盾,而業主抱團,正是為了在這些問題中掌握更多話語權,引起品牌方重視,并與之進行談判。
但究其背后的原因,華美酒店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趙煥焱認為,矛盾頻發是由于經濟型酒店發展過多過密因而供大于求,供大于求致使經營下降、凈利潤下降,業主感覺與品牌方苦樂不均,希望改變現狀。
“品牌方應該與業主建立對話關系,合情合理地解決分歧。”趙煥焱說,加盟業主抱團與酒店對抗的事件,會推動所有者與經營者建立經常性的對話機制。有業內人士認為,對于大多數加盟商來說,與品牌方平等對話、友好協商,爭取多贏的解決方案仍然是他們的首選。目前,很多 連鎖酒店 在官方訂房系統的訂單量達到50%甚至更多,“摘牌”或自建品牌意味著更高的客源維護成本和品牌建設成本,這對于體量小、資金并不雄厚的經濟型酒店業主們來說,將是沉重的負擔。
在江蘇九洲環宇商務廣場管理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方世宏看來,加盟商與品牌方之間出現矛盾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2013年之后整個酒店行業政治經濟環境都不好,經濟型酒店隨著營收的下降利潤越來越攤薄;另一方面則是經濟型酒店市場快速擴張,造成市場惡性無序競爭。方世宏認為,作為品牌方,在目前的情況下,雖然手握合同,也只能做出讓步,減少自身收入,與加盟商共渡難關。華住這種讓加盟商自由選擇的方式,也是目前情況下解決問題的好辦法。而目前這種加盟商抱團對抗的方式可能在行業內引發蝴蝶效應,如果酒店行業不景氣,未來不排除國際酒店品牌也會出現類似的業主訴求。
一窩蜂轉型中端不理智
事實上,經濟型酒店尤其是一線城市的經濟型酒店市場下滑,已經是業內默認的事實。單純由品牌方與加盟商分擔損失,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向中端品牌轉型,成了華住、如家、鉑濤3家經濟型酒店共同的選擇。
鉑濤集團早在去年下半年就放緩甚至暫停了7天酒店在一線城市和部分發達二線城市的加盟。轉而力推麗楓、喆啡、ZMAX等中檔酒店品牌。如家則推出和頤、如家精選兩個中檔酒店品牌。和頤早在2008年就推向市場,但七八年時間只開出60多家酒店,遠未達到此前預期的開店目標。知情人士透露,在“和頤事件”之后,和頤目前加盟基本處于停滯狀態。而華住更是早在2006年就率先布局中端酒店市場,推出自有中檔品牌全季,目前全季的規模已經突破200家,成為國內發展速度最快的中端酒店品牌之一。
“在現在這個情況下,品牌方在經濟型酒店市場需要有條件收縮,并謀求轉型。”方世宏說,非標準住宿、中檔精品酒店、互聯網新業態等都是方向,但轉型知易行難,也需要時間去調整。消化庫存,解決酒店供給側改革需要時間。
但趙煥焱認為,一窩蜂轉型中端并不是解決方案。因為如果當地高端酒店經營往下走的話,中端酒店的空間就很小。同時,由于經濟型酒店的同質化,細分市場也比較困難。只有引入同業工會或協會,讓其幫助酒店行業開展整體營銷,制定準入門檻,才能解決中國酒店業目前供大于求和野蠻競爭的問題。
三大 連鎖酒店 品牌風波不斷
5月18日,200余名加盟商來到上海華住集團總部,要求季琦就“財務混亂”、“霸王條款”等問題進行協商。而華住的大門緊閉,外面站滿警察。下午5點,華住集團同意加盟商代表進入談判,但當天并未達成一致。
當晚,認證為“華住酒店管理公司”的微信公眾號“華住微加盟”發表文章稱,華住愿意協助全國加盟商建立自發組織的華住加盟業主委員會。5月19日,有消息稱,季琦回應加盟商,一個月內,想要退出的華住加盟商可以免費退出,同時,對于出現經營性虧損的門店,華住將減免部分費用或暫緩收取加盟商費用。
北京商報記者向華住集團核實這一消息,華住方面稱,季琦確實在交流會上向加盟商做出了一些承諾,目前華住正在將其細化為具體條款,并在近期推出實施。
今年以來,7天、如家、華住三大經濟型酒店連鎖巨頭與加盟商之間風波不斷。3月,20多名7天 連鎖酒店 加盟商打出橫幅“向7天追回投資人血汗錢”,同時,湖南省內70多位加盟商組建了“湖南7天聯盟”微信群,表示要組團向7天維權。4月初,如家酒店全國加盟招商會在遼寧大連舉辦,引來21家沈陽地區如家加盟商來到現場討說法,直指如家方面的“霸王條款”和“價格戰”問題。
利潤下降是根本原因
在華住、如家和7天的加盟商維權過程中,幾乎都涉及了“近距離開店導致酒店業績下降”、“店長歸屬品牌方,影響加盟商利益”、“營銷渠道的費用不合理”等問題。表面看來,這些問題是酒店品牌和加盟業主的核心矛盾,而業主抱團,正是為了在這些問題中掌握更多話語權,引起品牌方重視,并與之進行談判。
但究其背后的原因,華美酒店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趙煥焱認為,矛盾頻發是由于經濟型酒店發展過多過密因而供大于求,供大于求致使經營下降、凈利潤下降,業主感覺與品牌方苦樂不均,希望改變現狀。
“品牌方應該與業主建立對話關系,合情合理地解決分歧。”趙煥焱說,加盟業主抱團與酒店對抗的事件,會推動所有者與經營者建立經常性的對話機制。有業內人士認為,對于大多數加盟商來說,與品牌方平等對話、友好協商,爭取多贏的解決方案仍然是他們的首選。目前,很多 連鎖酒店 在官方訂房系統的訂單量達到50%甚至更多,“摘牌”或自建品牌意味著更高的客源維護成本和品牌建設成本,這對于體量小、資金并不雄厚的經濟型酒店業主們來說,將是沉重的負擔。
在江蘇九洲環宇商務廣場管理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方世宏看來,加盟商與品牌方之間出現矛盾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2013年之后整個酒店行業政治經濟環境都不好,經濟型酒店隨著營收的下降利潤越來越攤薄;另一方面則是經濟型酒店市場快速擴張,造成市場惡性無序競爭。方世宏認為,作為品牌方,在目前的情況下,雖然手握合同,也只能做出讓步,減少自身收入,與加盟商共渡難關。華住這種讓加盟商自由選擇的方式,也是目前情況下解決問題的好辦法。而目前這種加盟商抱團對抗的方式可能在行業內引發蝴蝶效應,如果酒店行業不景氣,未來不排除國際酒店品牌也會出現類似的業主訴求。
一窩蜂轉型中端不理智
事實上,經濟型酒店尤其是一線城市的經濟型酒店市場下滑,已經是業內默認的事實。單純由品牌方與加盟商分擔損失,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向中端品牌轉型,成了華住、如家、鉑濤3家經濟型酒店共同的選擇。
鉑濤集團早在去年下半年就放緩甚至暫停了7天酒店在一線城市和部分發達二線城市的加盟。轉而力推麗楓、喆啡、ZMAX等中檔酒店品牌。如家則推出和頤、如家精選兩個中檔酒店品牌。和頤早在2008年就推向市場,但七八年時間只開出60多家酒店,遠未達到此前預期的開店目標。知情人士透露,在“和頤事件”之后,和頤目前加盟基本處于停滯狀態。而華住更是早在2006年就率先布局中端酒店市場,推出自有中檔品牌全季,目前全季的規模已經突破200家,成為國內發展速度最快的中端酒店品牌之一。
“在現在這個情況下,品牌方在經濟型酒店市場需要有條件收縮,并謀求轉型。”方世宏說,非標準住宿、中檔精品酒店、互聯網新業態等都是方向,但轉型知易行難,也需要時間去調整。消化庫存,解決酒店供給側改革需要時間。
但趙煥焱認為,一窩蜂轉型中端并不是解決方案。因為如果當地高端酒店經營往下走的話,中端酒店的空間就很小。同時,由于經濟型酒店的同質化,細分市場也比較困難。只有引入同業工會或協會,讓其幫助酒店行業開展整體營銷,制定準入門檻,才能解決中國酒店業目前供大于求和野蠻競爭的問題。
快消品貨源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三大連鎖酒店深陷加盟危機 利潤下降是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