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信用卡管家
成功模式:植入營銷
51信用卡管家最開始名字叫51賬單。這個應用在短短50小時之內,只花了150元,獲得500萬次曝光,APP排名TOP40,這是如何做到?
之所以能策劃出 “看了閨蜜的手機,瞬間想嫁人了。這是他老公出差前幫她設置的。。。”出自于51賬單一名愛妻達人@潭理想 的手筆,在策劃時,藝術創作源自生活。他老婆懷孕了。策劃好后,Icon放淘寶左邊還是右邊,也讓51賬單的CEO 孫海濤糾結了半天。
創意結束以后,找到@最風尚的一個小編,他看了說建議我們想省錢讓下面一小號轉發看看效果。如果有個60多轉發就不錯了。結果發布出去幾分鐘后,就200轉發量了。小編很激動。于是海濤立刻開始造勢投入,立刻號召全公司同事來轉發。海濤向qq上500個好友一個個發轉發邀請和鏈接。一直到草根大號 @冷笑話精選 轉發,瞬間就有2000多轉發,引爆點終于來了。
很快海濤又來一個策劃,就是按照桌面的圖標的各類應用虛構了一個貌似他們自己的轉發內容是”有我+鼓掌“。其實一個小技巧,沒想到很多人誤以為真,大家都在轉發。這個帖就轉發@51賬單 就有3萬次,后來淘寶也轉了,支付寶也轉了,金山電池也轉了,京東商城也轉了,連新浪微博Iphone客戶端 也轉了。成了互聯網上知名官方微博參與度最高最默契的案例了。網友戲稱:官皮集體賣萌。最高潮的內容是網友制作的,他虛構了一個 @中國移動:沒我+哭泣,這個又激發了無數好事者來嘲笑移動。我要是中國聯通,我也會轉的。
整個活動,所有轉發的大號粉絲加起來肯定過2個億了。一共有30萬左右的轉發水平,估算下至少有個500萬的曝光率。“
案例點評: 這個案例給大家的第一個啟示是,一定要能制造出直指人心的優秀創意。第二個啟示是,一旦微博運營者發現一個可以引爆流行的機會時,應該立刻乘勝追擊;從戰役上的勝利轉換成一個整個戰爭的勝利。所以海濤整個團隊,在QQ上一個個去找朋友點評轉發,是非常必要和有用的。這可以引爆更大的流行。
后續發展:微博的長尾效應依舊發揮,51賬單一度APP STORE生活排行第37位,沒有刷榜,只花了150元,其中一度由于賬單解析服務器并發量過多,幾近休克。后來海濤發文和大家分享這個營銷的案例。51賬單在海濤的帶領下成為創業公司不燒錢,拼腦筋的一個典范。現在51賬單更名為51信用卡管家,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
2、野獸派花店
成功模式:故事營銷
“野獸派花店”,這個名字則被更多文藝青年所熟悉。沒有實體店,甚至沒有淘寶店,僅憑微博上幾張花卉禮盒的照片和140個字的文字介紹,從去年12月底開通微博到現在,野獸派花店已經吸引了超過18萬粉絲,甚至連許多演藝界的明星都是它的常客。
為什么傳統簡單的花店生意會有如此新鮮的生命力?
答案是,他們賣的不僅僅是花。
2011年年末,顧客Y先生在野獸派花店訂花,希望能表現出莫奈的名作《睡蓮》的意境,可是當時并沒有合適的花材進行創作。
幾個月過后,店主兼花藝師Amber想起日本直搗的地中美術館,從中獲得靈感,做成了后來野獸派花店的鎮店作品之一,“莫奈花園”。
與其他花店不同的是,野獸派花店傾聽客人的故事,然后將故事轉化成花束,每束花因為被賦予了豐滿的故事而耐人尋味。這其中,有幸福的人兒祝自己結婚周年快樂的、有求婚的、有祝父母健康的、有糾結于暗戀自己的男同事的……在日復一日的尋常生活中,閱讀140字的離奇情節,也成為粉絲們的一種調節劑。
野獸派花店所選用的花束絕不是市場上常見的,這些進口花卉品種經過精心雕飾之后,針對不同的人群、送花與收花人的心境、起上頗有文藝范兒的名字,包裝完成的花束,只在微博上出售,顧客也都是花店的粉絲,在微博上通過私信下訂單,客服通過私信回答顧客的問題最終達成交易。
和傳統的花店相比,野獸派花店絕對算得上花店中的奢侈品品牌。從野獸派出品的花卉禮盒少則三四百元,多則近千元,然而即使是如此高的價格,仍然有眾多顧客追捧。
案例點評:野獸派的花藝在上海花藝圈絕對不算是最好的;但野獸派的成功源自于故事營銷。對于許多花店粉絲來說,成為故事的男女主角,圍觀尋常生活中有趣的細節,已經成了一種買花之外的附加值。
野獸派的成功告訴我們,原來電商有這樣的一種經營方式。利用微博的病毒式的故事傳播免費獲得大量的潛在客戶,而動輒幾百上千的禮盒又保證了毛利。這完全顛覆了傳統電商拼的刺刀見紅拼價格的悲催局面。甚至只有一個微博,只要愿意分享故事,什么網站,PHP,服務器,架構,通通都是浮云。私信+支付寶就搞定一切。
這樣的案例還包括了微博蛋糕店,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專門談到過溫州的微博蛋糕店。完全通過微博下單,每天限量限款;比如周一是提拉米蘇,周五是黑森林;用戶甚至要上門取貨才能拿到最新出爐的蛋糕。這樣的一個地域性的微博蛋糕店也有1萬多粉絲;生意極其紅火。
后續發展:野獸派在2012年8月終于上線了網店,除了花藝外,還擴展到了干花、香氛蠟燭、配飾等更多的品類。
3、36氪
成功模式:內容為王
36氪是第一個由微博傳播來開的IT類媒體。36氪之后,又陸續出現了雷鋒網,虎嗅網,Social Beta,還有最新的Pingwest中文網,鈦媒體等類似網站。
36氪和后面每家網站都能找到生存空間,充分說明了用戶的需求在分化,而微博是最好的能抓住細分人群的渠道。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36氪初期以翻譯Techcrunch的美國科技咨詢文章為主,成功的找到了一個市場空白點。在當時美國一篇科技文章,等有心人能翻譯好,并在國內的IT媒體如新浪科技,Donews出現,需要至少三四天時間。36氪成功的把這個時間縮短到了一天;用戶可以第一時間獲得好的資訊。36氪也成功的成為IT科技品牌的新貴。
和36氪定位互聯網創業不同的是;雷鋒網偏技術,產品;虎嗅網偏商業和公司,而且虎嗅重評論;Social Beta偏重社會化媒體;PingWest認為他們和硅谷更接地氣,資訊更加第一手;鈦媒體注重深度報道。這些自媒體的不同定位其實都是和其創始人基因相關。36氪算學生創業,所以關注創業;虎嗅李岷是原中國企業家執行主編;PingWest駱軼航在硅谷常駐過;鈦媒體創始人趙何娟是以深度財經報道著名的財新主編胡舒立的旗下干將。
案例點評:眾多科技新媒體在微博時代的崛起的確是趕上了一個非常好的時機。我把互聯網媒體分成兩個時代,在微博出現之前,叫傳統時代;微博之后叫新時代。傳統互聯網,吸引流量的辦法主要靠百度收錄,因此網站要海量內容。我們打開一個網站看到密密麻麻無數個標題和鏈接就是這個原因。
在傳統年代,原創并不受鼓勵。這是因為在收錄后,如果你的內容快速的被權重更高的網站收錄,那么在搜索中就會處于不利的地位。所以一度市場上,充斥著大量一模一樣內容的文學站;打開都是網游的廣告。而在新時代,內容為王。用戶更加在意第一手獲得他們想要的資訊內容,最快速度的獲得;并同時和作者有進一步的互動。對于網站經營者,雖然copy者依舊存在,但微博用戶是很聰明的,他們總是能找到內容的源頭。而各類的大V也很樂意推薦分享他們認為好的媒體。在微博上,一條微博轉發幾千次,帶來十多萬的PV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后續發展:36氪注重經營品牌,全線開花的策略是對的。目前你可以在微信,Zaker,海豚瀏覽器等各類渠道上看到36氪的內容頻道。36氪還介入到了線下投融資對接活動等更多的業務。
36氪 面臨著新的IT媒體的崛起和挑戰;天道酬勤,36氪 能夠繼續拿出更優秀的內容;還是可以繼續保持領先地位的。
4、蠻子文摘
戰爭模式:眾包投稿
4月10日,蠻子文摘發微博向民間高手征稿,投稿的微博48小時轉發過5000次,即付獎金1000元。蠻子文摘成為微博上第一個為優質、原創內容付費的自媒體!印象中,蠻子文摘當時只有五萬左右的粉絲。
4月12日,兩天時間蠻子文摘共收到投稿近500篇。
4月13日,@西海一劍at動漫的稿件《爸爸存在的理由》在蠻子文摘發表。
4月16日轉發超過17000次,@西海一劍at動漫 成為第一個收到稿費微博寫手。
6月12日蠻子文摘增加轉發1萬次獎2000元、轉發5萬次獎10000元兩個更具誘惑力的征稿條件。
如今,蠻子文摘已經擁有26萬粉絲。半年時間,蠻子文摘錄用90位達人投遞的145份稿件,總共創造了194719次轉發,平均每條轉發高達1342次,幾乎每隔一個月,都會產生一條轉發過萬的神博。
案例點評:蠻子文摘的稿費模式門檻有些高,錄用但達不到轉發數量要求是不支付稿費的。蠻子文摘影響力大,錄用本身就是對作者的一種肯定,不支付稿費但幫作者做了宣傳,作者獲得知名度提升。
達人投稿是眾包模式的一個成功案例,投稿內容涉及歷史、時事、創投、公益、環保、生活常識……形式多種多樣,文章、圖片、圖表、漫畫。。。這么大跨度的內容創作,不是一兩個專職運營人員或者一個團隊的知識面能夠覆蓋的。
創業難,創新的創業更難,蠻子文摘掌門人申音為微博運營打開了另一扇門。
后續發展:蠻子文摘目前已經有了App版本;并成功擁有了一批忠實用戶;成功的把微博賬號影響力轉換成了優秀的移動互聯網產品。
作為企業經營微博能從蠻子文摘模式學到什么呢?許多企業藍V官博,內容如同嚼蠟,轉發率超低,能否學習蠻子文摘的達人投稿模式呢?多數企業的官博都是由其他職位員工捎帶著運營,人員被逼沒辦法,只能拼湊或抄襲微博段子來湊數。如果企業每月支付三到五千元的稿費鼓勵粉絲投稿,不僅僅增強和粉絲的互動程度,還能極大的改善內容。
蠻子文摘的模式值得所有官博運營者思考。
5、蘑菇街
成功模式:利用應用
蘑菇街作為社會化導購的領軍企業,是完全依靠微博和其他的社會化媒體平臺(QQ)起來的。今年年初的一個會上,我聽說蘑菇街每天從新浪微博可以免費過來8萬流量,而騰訊的全平臺可以帶來20萬的流量。應該說,蘑菇街和美麗說,在利用社交媒體(粉絲)導流量方面,是相當敏銳也相當的成功。
蘑菇街在崛起的初期敏銳的捕捉到了王功全私奔的這個熱點。當時他們快速的出了一個私奔題材的App,開始的時候是匹配你和你的微博異性朋友誰最有可能私奔。但反應寥寥。于是把異性改成了同性,用戶做完測試后,發現居然自己和一個同性朋友私奔了。頓時微博就歡樂了,App迅猛病毒式的傳播開來,蘑菇街一戰成名。獲得了大量的關注度和粉絲。
案例點評:蘑菇街和美麗說都是極其善于抓機會的企業。除了私奔體之外,兩家還曾經利用微博初期第三方應用的缺陷,讓用戶必須強制關注后才能查看答案。
蘑菇街給創業者彰顯的最大意義在于其成功的橫跨了淘寶,微博,和QQ三個平臺。在巨頭的夾縫中,利用巨頭自己生態體系的不兼容,而游走在三大巨頭之中。這是相當聰明的做法。既然初創公司無力創造生態體系,那為什么不去利用現有的生態體系呢?免費的流量為什么不拿呢?
后續發展:蘑菇街和美麗說想把同樣的模式在微信上玩一把;兩家利用微信神器進行無差別病毒轟炸,有的微信朋友圈幾小時就被各種好友的“心理年齡測試”和“性格測試”刷了十幾屏,蘑菇美麗誘導用戶分享后查看結果加關注,才可看答案。小馬哥自己的高端私密微信圈也被刷了,拍案大怒,張小龍馬上讓團隊封了微信分享鏈接。但小馬哥、張小龍反應太迅猛,27.5小時決策執行,及時將其扼殺于萌芽狀態。
6、黃剛-物流與供應鏈
成功模式:垂直深度
之前所有分享的案例都是在一個相對大眾的領域。比如科技,女性,社會等。但是黃剛的成功卻深扎在物流領域,在物流這么一個垂直的領域,黃剛能在一年時間做到15萬的粉絲,成為微博物流行業的老大,是非常值得稱道的。黃剛的旗下還擁有物流頭條,中國供應鏈等多個微博賬號,形成了一個微博矩陣;一共擁有27萬粉絲,從而可以綜合性的給客戶提供各類一體化的專業服務,比如他發一條微博招聘廣告,在幫助客戶發布兩小時內,有400個簡歷投遞。這比一般的獵頭公司強太多了。
不僅如此,黃剛還可以在微博中為行業客戶進行植入式傳播,比如通過分享德邦物流的一個企業文化故事,有效的提升了德邦物流在行業的影響力,讓大眾認識到了德邦獨特的企業文化。
黃剛已經當之無愧的成為微博物流圈的雷軍。他的微博經營的非常成功,既有專業性,又不乏趣味性,和故事性。他一條關于星巴克App營銷的微博,轉發了四萬五千次。
案例點評:黃剛做的事情,在深度的顛覆這個行業;當你成為一個行業的影響力來源時,自然任何業務都能很容易的嫁接和發展。這是線上做影響力,線下做服務的最好例子。這是O2O嗎?也可以算吧。
通過微博建立線上的影響力,然后再通過咨詢,培訓等方式變現,這是自媒體時代一個非常自然的選擇。我一直認為,玩微博的傳統行業的人不是太多,是太少了。只有更多各行各業的人能一起參與到微博的生態體系,微博才會繁榮,用戶才會增長。
后續發展:漢森世紀將成為物流行業一體化的微博傳播,媒體,獵頭,公關和咨詢公司。除了目前已經有物流指南這樣的一個App產品外,黃剛還打算很快開一個物流的垂直門戶網站。
7、創業家雜志
成功模式:緊抓熱點
創業家雜志擁有200萬粉絲,我認為是經營的最好的媒體微博之一。在一個苦逼的紙媒難盈利的年代,創業家雜志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神話。雙十一期間,社長牛文文發起的創業家雜志團購接力的活動,總共賣掉了1萬本以上的創業家全年訂閱,一舉成為業界佳話。
創業家的成功是基于微博內容經營和雜志內容經營分開。雜志的內容采編可能是傳統的媒體采編流程。大部分的傳統媒體開微博,都圍繞著自身的采編流程和內容體系來經營。這事實上束縛了自己的手腳。微博無論是采編方式,和傳播方式都和傳統媒體迥然不同。而微博經營卻需要時時刻刻緊跟熱點;只要抓住熱點,就可以獲得高傳播率和美譽度。
就在本文撰寫的昨天,我發了一篇微博:“一個小老板的日常管理”,當天轉發過了5000次。創業家雜志周一一早就跟進轉載,結果一篇文章當天給創業家官網帶來了12萬的PV。
創業家雜志擁有一個讓人欽佩的老板:@牛文文牛總自己的微博寫的很好,同時他和任何草根創業者都能稱兄道弟的姿態讓他贏得了大量粉絲的支持。創業家的成功是社會化媒體時代,雙品牌策略的成功。即老板個人品牌+企業品牌的雙贏。今天的用戶對品牌的熱情,已經不僅僅是冰冷冷的Logo,而是要看到富有張力;擁有個性的表達。領袖的個人魅力在今天的時代異常重要。
案例點評:創業家的成功除了緊跟熱點,和一個有激情的老板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勤奮:創業家雜志的工作人員,每天下班后,回到家都要繼續工作到11點多更新微博。最晚的微博差不多要到接近12點才發出。周六周日,也一樣要輪流值班。這樣才能永遠抓住熱點。這和傳統媒體和企業雇傭一個微博專員,到點下班,周末不上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勤奮是一切成功的基礎。
后續發展:據說創業家的官網要進行改版;并更多的扶持創業家的專欄作者。這是好事兒。新浪在扶持優秀內容方面,實在做的太差。每一個已經在微博上形成規模的媒體能傳,幫,帶,扶持一批新的內容寫手出來,可以極大的豐富和改良微博的生態體系。這也是社會責任感的一種表現。
8、海底撈
成功模式:口碑傳播
“昨天在海底撈,無意中跟朋友抱怨京東搶的奈良美智大畫冊怎么還沒到貨,結果服務員結賬的時候問了我京東會員賬戶,今天一早三本大畫冊都送來了!”
這條微博轉發了35000多次。可能是一個無心之舉,也有可能是推手為之。不過很明顯的是,海底撈抓住了這個機遇,在一定程度的傳播后,看到機會,迅速的有更專業的公司介入到了傳播。甚至打造了“人類已經無法阻擋海底撈”的廣告語;乃至出現了海底撈體。
“海底撈體”的基本模板是:某天我在某海底撈吃火鍋,席間我無意間說了一句……(包括但不限于愿望,情緒,抱怨,看法),在我結賬時……(愿望成真,安撫情緒,例如送親制玉米餅,送賀卡文字祝福,送禮物,免單等)。
網民的自發參與制造段子,在更多程度上傳播了海底撈的品牌,這恐怕是海底撈沒有想到的。
與此相仿的是凡客當年創造的凡客體,也是極大的點燃了用戶的創作熱情,從而帶來了極大的品牌傳播效應。
案例點評:口碑式營銷是一種有效的適合私媒體傳播的網絡營銷模式,微博,SNS等媒體的親密性能夠拉近商家和用戶的距離。
后續發展:在海底撈體的盛行下,海底撈的品牌知名度得到極大的擴散。不過海底撈也遇到了一些名不副實的困境。如骨頭湯并沒有現熬,而是勾兌。最后海底撈在官網上向消費者致歉。這也證明了,在中國,過渡營銷也可能有反面作用。中國是一個善于制造神話的國家。但往往爬的越高,摔的越重。有時候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產品和服務優秀才是王道。好口碑自然會傳播。總體來說,海底撈的服務依舊是超出絕大部分同行的水準。從這點上來講,海底撈依舊是非常成功的。
9、杜蕾斯
成功模式– 事件營銷
杜蕾斯官方微博,人稱“小杜杜”,在微博用戶眼中,小杜杜的微博形象是什么樣呢?可以很性感、也可以很幽默,可以很雷人、也可以很智慧,可以很活潑、也可以很感人,可以很媚俗、也可以很高雅……
杜蕾斯把官微定位成為一個“有一點紳士,有一點壞,懂生活又很會玩的人,就像夜店里的翩翩公子”。我們以三個案例簡單剖析杜蕾斯塑造官微形象過程中的幾個亮點。
案例一:一個網友把益達口香糖的廣告詞改了:“兄弟,油加滿……你的杜蕾斯也滿了。”當時杜蕾斯回復了一句:“杜蕾斯無糖避孕套,關愛牙齒,更關心你。”把大家都逗笑了。
案例二: @VANCL粉絲團 發布一條微博,“韓寒新書《私》中提及送給未來十八歲女兒的一句話——套好安全帶,帶好安全套。韓少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哇~”,杜蕾斯發現后評論并轉發道,“所謂安全第一,韓少作為賽車手深諳此道啊”。詼諧風趣的回復,巧妙地將品牌訴求點與名人話題結合,引起Vancl粉絲團和韓寒粉絲強烈的共鳴
案例三:2011年5月16日,王功權私奔事件的微博一時間轉發量高達7萬多,被網友們戲稱為私奔體。杜蕾斯敏銳地捕捉到這條熱點微博中的關鍵詞”男女“”私奔“”幸福“,發現都與杜蕾斯品牌調性相關。在第二天下午便原創一條微博”私奔需要3樣東西:1、杜蕾斯;2、現金;3、一起私奔的他?她。“。巧妙結合,掀起第二輪的話題討論。
引爆杜蕾斯事件營銷高潮的是北京大雨后,一位據說是杜蕾斯的員工靈機一動,在雨天將此安全套覆于鞋子之上,使鞋子免遭雨水打濕。該員工將套上安全套的鞋子的照片傳到新浪微博上,這個舉動瞬間吸引了眾多眼球。短短的一條微博文字配上簡單的圖片,竟然一舉蓋過北京暴雨消息的微博轉發量,榮登當天新浪微博轉發量第一名。
案例點評:杜蕾斯之所以成功地塑造官微情感形象,在活色生香的140字背后,實際上存在著其他品牌可以深入學習借鑒的:社交媒體重視的是關系,傳播只是對用戶關系的一種利用,企業入駐社會化媒體,應該清楚關系的意義,以誠懇和熱情與粉絲建立關系。如果說自然人一樣的與用戶溝通交流是初級階段,那么中級階段就是做一個有個性的人了,以企業獨有的“人格”魅力來保持粉絲對企業品牌持久的關注,如果同時還會發現機會,懂得借勢,借熱點事件擴大自己的影響,那么就已經是終極階段了。
后續發展:杜蕾斯開通了微信,小杜杜繼續在挑逗著中國人的神經。
10、京蘇大戰
成功模式:老板親自上陣
2012年8月14日,在不到12小時的時間里,劉強東共發了24條微博,幾乎句句針對蘇寧。他在微博上發出了價格戰戰書,決定京東大家電三年內零毛利,保證所有大家電比國美、蘇寧連鎖店便宜至少10%以上。
面對京東公然砸場,蘇寧不得不應戰。蘇寧易購執行副總裁李斌在其微博上承諾,如消費者發現蘇寧易購價格高于京東,將即時調價。京東、蘇寧的“約架”也再度攪起了整個電商行業的渾水。國美、當當網、易迅網等電商宣布,不同程度參與此次價格戰。
這場戰爭賺足了眼球,但后續發展令人大跌眼鏡。用戶發現,兩家公司都在真吆喝,假降價。很多品類的降價幅度不到位,或者缺貨。有的用戶比較后,發現很多商品國美庫巴才是最便宜的。
案例點評:劉強東用過同樣的方式在圖書領域和當當挑起過戰爭。問題在于,在網上圖書領域,當當是老大,京東是挑戰者。劉強東挑起戰爭,獲得眼球無可厚非。而在京蘇大戰中,蘇寧雖然規模龐大,但是在電子商務卻是不折不扣的追隨者,挑戰者。這場戰爭,讓蘇寧易購在網購消費者的品牌大幅提升,網絡流量也急劇上升。最重要的是,本來極度不會玩微博公關的蘇寧高管,也被逼在微博應戰,從而獲得了幾十萬級的粉絲。
微博公關戰,非常適合弱者挑戰強者。前提是,弱者也不能太弱。太弱,強者根本不理你,媒體也不睬你。但是絕對不適合強者主動打弱者。戰爭的結果是,在成熟市場,領先者不會大幅增加市場份額,反而追隨者獲得更高的關注。
后續發展:一度流傳現金撐不過2012年的京東,終于成功融資;京東似乎已經在短期放棄了爆眼球的策略;劉強東的微博也開始變的安靜。蘇寧易購依舊在為他全年200億的目標努力,相繼收購了紅孩子等電商來做大規模。在全行業虧損,天貓一家獨賺的情況下;大家都回到了更加務實的局面。京東推出了更多的包括供應鏈金融的產品來獲得收入;甚至要開放平臺做游戲。
本文總結:
為什么微博平臺依舊是中國最有機會的平臺。這是因為微博本質是一個媒體平臺,內容平臺。只要持續經營好內容,無論是已成名的品牌,或者是初創企業都有機會獲得低成本,高ROI的回報。
持續經營優秀的內容其實是最考驗每一個微博的經營者。第一是內容要優秀,第二是要勤奮,要持續經營。即使如@李開復 @薛蠻子 這樣讓人尊敬,功成名就的名人。依舊在孜孜不倦的給粉絲們提供優秀的精神食糧。
如果說淘寶的生態體系,是圍繞著眾多的中小賣家打造的;微博的生態體系就是圍繞著眾多的內容制造者打造的。而目前,新浪微博的優秀內容不是太多,而是太少。這是為什么當大家都在討論微博的風頭是否被微信搶過去的時候;這實際上是一個偽命題。好好經營好微博,經營好內容,經營好傳播,這是機遇;無論對于品牌商還是草根創業者。
微博媒體中,36氪后又出了雷鋒網,虎嗅,鈦媒體,PingWest。
微博電商中,能再出一個野獸派嗎?
垂直微博中,能再出一個黃剛嗎?
企業營銷中,能再出一個海底撈和杜蕾斯嗎?
蘑菇街之后,能再出一個橫跨微博,微信,支付寶等多個生態圈體系的新品牌嗎?
微博公關更是時刻寸土必爭的手段。
好好經營好你的微博,這是一場你輸不起的戰爭!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海底撈,杜蕾斯。。那些經典的微博營銷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