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爐的淘寶2012全國縣域地區網絡消費調查顯示,在其調查的全國2006個縣域地區中,2012年共有超過3000萬的人上淘寶購物,去年僅淘寶購物就花費1790億元。去年縣城與大城市的網購數據比例是:人均年花費6000塊VS4700塊,人均網購次數54VS39,使用手機淘寶比例22%VS17%。這些數據統統說明了:網購迎來了“縣城時代”。

那么,為什么縣城的消費者更容易走上網購?這對電商而言是機遇還是挑戰?作為電商應該如何應對?
為什么縣城消費者更喜歡網購?
第一:淘寶的海量信息彌補了縣城消費者信息渠道相對單一的缺陷: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各種電商平臺獲取海量商品信息。因此他們也更容易在淘寶、京東等進行購物。而大城市的人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多,互聯網只是他們獲取商品信息的渠道之一。同時他們對品牌屬性的要求更強,這恰恰是淘寶的商品所缺乏的。
第二:淘寶等電商平臺為用戶提供了大量個性化、更新穎的產品,也為這些產品帶來了大量曝光和接觸用戶的渠道。隨著消費能力的崛起,小城市的居民也需要更多質量可靠、性價比高、服務好的品牌。而眾多知名品牌的銷售渠道仍然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對縣城的覆蓋很少。因此,互聯網便成了滿足縣城消費者的重要渠道。
小品牌同臺PK大品牌,小品牌勝。
小縣城的強大購物需求,對電商的推進作用是十分明顯的。淘寶為眾多小品牌提供了一個與大品牌同臺PK的平臺。同時,雖然諸多國際知名品牌也紛紛入駐電商,但是他們對如何利用互聯網還是很糾結的,而他們的糾結則給了很多小品牌在淘寶快速發展的機遇。同時,縣城的消費者對于一線品牌的了解還不夠深入,對他們而言知名品牌過于高高在上;因此性價比高、服務好、更容易接觸的小品牌就非常受他們歡迎了。
在現有網絡消費趨勢下,未來幾年很可能誕生一大批基于電商平臺的優秀品牌,最后甚至可能實現從線上到線下的蔓延。但是有了機遇之后能否成功,還要看電商的后續定位是否準確、能否精準的接觸目標消費群體、服務、產品供應等是否跟得上。
網購縣城化,最大的挑戰是供應鏈的挑戰。
不斷崛起的縣城消費力,不僅給電商帶來了挑戰,也給傳統品牌帶來了很多挑戰。其中主要是供應鏈的挑戰:你的供應鏈反應能力是否夠強,是否比別人更接近消費者,更快發貨,能否抓住各種機會擴大銷售,并且建立起銷售量急速上漲時的應對系統?這些問題不論是電商品牌還是傳統品牌,都必須認真考慮。
很多人會以為這會對電商的品牌戰略帶來挑戰。其實縱觀中國的電商品牌,浮躁的太多,采用的基本還是純粹拼銷量、拼業績的做法,這些其實在跟品牌的建立背道而馳。對于當下的電商而言,網購縣城化并不會成為他們建立品牌路上的挑戰,他們的挑戰來自于是否有一顆通過長期積累,逐步建立品牌的心。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網購縣城化:建立品牌路上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