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何見路。
這是一篇雜談,無數據丶無案例。那些東西我想你已經看夠了!只談整體感受。
有人在傳:廣東有1800家天貓店不在續約!
還有人在說:
淘寶600萬以上的賣家,真正能賺錢的淘寶店不足30萬,5%的比例。
天貓商城,6萬以上的賣家,不虧本的,10%都不到,雙十一當天,1%的商家占了90%以上的交易額。
先不管這些數據是否真實,我說說我的感受,8年從業時間,對淘寶天貓的變化感受是深刻而敏感的。
我嚴重感覺,淘寶上面的流量在急劇下降;除了一些單品爆款店鋪,還有暴利店鋪,在賺錢。現在,不是沒有銷量,是除去成本除去庫存根本不賺錢。會算賬的賣家自然明白。
為什么會造成這樣的現狀,說幾點切實的感受,拋磚引玉。
1丶電商行業經過10年左右的發展,人口紅利期已經結束,或者買家新增比例不如賣家新增比例。這樣,同樣多的飯,吃的人多了,肯定部分人會被餓死。
2丶現在的電商行業,不再是以前的電商只意味著淘寶天貓平臺;現在的平臺多元化,購物渠道的多樣性,把淘寶天貓的人流量分散了;其二是,即使淘寶天貓總體流量沒有下降多少,但現在的流量入口多元化,不僅僅是一個搜索或者直通車,包括U站,包括愛淘寶,包括其他比價網對淘寶的搜索人數分流很多。
3丶現在做實體的或者身邊的普通人,可能也是最后一波想創業想開店的人都已經上網了。造成淘寶天貓本來都不多的肉被瓜分得四分五裂。
4丶消費者逐漸成熟,這些年,被那些假貨,被那些無良商品無良賣家已經徹底弄傷心了,以至于最初那批忠實的買家已經出淘,不在淘寶或者很少在淘寶消費了。這個有感受沒?
5丶在淘寶商城剛成立初期,何見路一樣幻想過,如果在天貓做自己的品牌,是多么美好的事情。然而,塵埃落定,能起來的電商品牌是極個別的,大部分店鋪帶著曾經的夢想消逝怠去。一波波傳統品牌殺進來,沖擊著本身脆弱的消費者忠實度。僅剩的電商品牌,屈指可數:韓都衣舍丶小狗電器丶三只松鼠丶御泥坊丶阿芙等。線下的品牌本身累積了多年的口碑,再加之帶著大量的資本殺入,其沖擊力量可想而知。
大體上說這幾點,因為重要的不是讓你去抱怨現在,而是讓你看清楚未來。
所謂互聯網思維,別搞復雜了,其起步本質就是低價丶免費丶甚至虧本。
淘寶打敗ebay。
京東和蘇寧亂戰一舉成名。
小米的迅速崛起。
打車軟件的瘋狂貼錢。
敢問,哪一個路子不是靠低價丶免費丶虧本弄起來的。可以說,絕大部分的電商能做起來,初期都是靠的低價。這個經歷過的人不會反對。
現在的死結就是:靠低價的噱頭把消費者吸引上網,然后又鼓吹賣高價產品,想抓住的是什么?品質!所謂互聯網只是平臺,讓品質說話!太扯淡了,好像某些團伙,不找點精神寄托不能活下去一樣。我來說實話。讓品質說話,就像讓范冰冰去坐臺,不用任何宣傳;但是世界上有幾個范冰冰,你是不是?
好,就算你天生麗質,有品質的產品,有底子,你不化妝能漂亮嗎?不包裝,你的產品就好賣了嗎?你說有老干媽的例子嘛。
我有時候也無語,相信你能做成老干媽還不如相信你能中彩票!
我相信大部分人是創業者,是屌絲創業者。如果你本身牛逼,你說什么都是有道理的。那不是你說的多牛逼,而是你牛逼了可以裝逼。裝逼也就罷了,你出來宣傳你們你們這些屌絲不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你們不努力成為范冰冰,天天把鳳姐來宣傳,做死活該!
也沒辦法,鳳姐沒錢去韓國做手術。
依然站在普通創業者的角度說事,格局高低無所謂,讓最大群體的創業者有所收獲才是王道。
哪怕1%的人能夠明白,能夠逆襲才是關鍵;史玉柱留下的口碑不是他賺了多少錢,是他能逆襲,這才是本事。
那么,電商的未來在哪里呢?說白點,現在做淘寶天貓或者未來2-3年做,如何才能賺到錢?無論你化妝成范冰冰還是鳳姐模樣,接客賺錢才是硬道理。
未來的路越來越窄,是肯定的。其中的一條路,如果你看見了,是可以賺到錢的。就是操作藍海+單品+刷單。
藍海市場藍海產品,永遠的存在,而且是大面積的存在,需要你去尋找。
互聯網時代,切記單品為王,要賺錢只能這樣,否則你遲早得死!我只能說,市場的高度,是無數尸骨堆積而成的,包括本人的。
刷單,這是一個老掉牙的話題,以前看過我文章的人應該都精通,不在累述。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關于天貓的現狀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