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對與中國社交廣告來說確實是挺重要的一天,這一天微信攜手寶馬丶VIVO丶可口可力在朋友圈投放了三條廣告,這三條廣告引來了全民刷廣告的風潮,不僅用戶將收到的廣告截屏發布到朋友圈,還有不少用戶將自己的微信改名為廣告主名字或調侃丶或搭車營銷,甚至因為收到不同的廣告都帶來了大量的話題。這讓我想起微博商業化嘗試的時候,推出的第一條廣告倍受爭議,很多用戶認為在自己的微博空間內推送廣告是對自己自留地的侵犯,這一點上微信幸運好多,幾乎沒有用戶抨擊騰訊在自己的朋友圈內推送廣告,倒是有不少人在抱怨為什么自己沒有收到廣告,覺得自己的商業價值低到不值一聽可樂,覺得人生灰暗。
針對朋友的“殺熟”廣告
微信朋友圈的這個廣告邏輯上可以看作 :1丶微信將用戶分類;2丶默認某個廣告主成為一大類用戶的好友;3丶在某個特定時刻廣告主發布一條朋友圈廣告。這是一條朋友推送的廣告。
微信的朋友圈廣告采用了在 Feed 信息流中內嵌,與正常的單條朋友圈完全一樣,由文字和圖片構成,點擊之后進入廣告的完整 H5 界面。用戶可以點贊或者評論,還能看到自己的好友的點贊和評論。這能夠讓你看到自己的朋友中誰和自己看到了同樣的廣告,因此迅速引爆了朋友圈。
信息流廣告是基于對用戶的洞察,可以根據用戶的性別丶年齡丶偏好丶消費記錄丶LBS 信息丶日常發布內容丶點贊丶好友關系打造用戶的標簽系統,用算法為每位用戶個性化和精確的定制廣告。所以刷到什么樣的廣告,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大數據對你消費能力和消費品味所下的一個結論。同時大數據還能判斷類型用戶的共同喜好,你經常互動的朋友所喜歡的,很可能你也會喜歡。
微信商業價值正在放大
微信上線3年至今,已覆蓋200多個國家及地區,全球累計注冊賬戶數11.2億,每月合并活躍賬戶數4.4億。擁有公眾號總數853萬,每日新增2.5萬。在這個平臺上誕生了大量的朋友圈丶公眾帳號營銷。微信開發之初定義其為熟人社交工具,但由于用戶量的急劇膨脹,已經有不少人看到個中的商機,再加上我們移動購物的習慣已經日漸成熟,導致朋友圈早已成為了不少商戶重要的營銷寶地,通過公眾賬號的各種手段進行營銷,各式各樣的微店店主也把朋友圈當成最好的廣告場所,特別是去年的面膜黨,幾乎所有用戶的朋友圈都能看到銷售面膜的,個人通過微信朋友圈銷售獲益數百萬的不在少數,國內最大的幾家面膜商銷售額數十億。
前幾天微信官方以“廣告也可以是生活的一分部”為理念進行前期宣傳,第一期只有世界500強品牌客戶有資格投放,每個微信用戶平均每天看到4條廣告。微信官方表示,朋友圈廣告上線后仍然將用戶體驗放在第一位,在商業化探索和用戶體驗方面取得最佳平衡。
此前,微信朋友圈廣告的收費方式也已經曝光:微信CPC(按點擊付費)廣告底價為0.5元/一次點擊,自由競價,曝光免費;CPM(按展示付費)廣告底價為15元/千次曝光,自由競價,每千次可視曝光按出價扣費一次,優先展示出價高的廣告。
不愁用戶的微信一直在愁變現,推出朋友圈廣告功能只是變現的一種嘗試。主打強關系社交的微信推出朋友圈廣告,“殺熟”肯定是沒有問題的。按照現在的廣告策略,微信通過朋友圈廣告一年營收可以數十億。
大數據是基礎
微信不僅知道你是誰,還能知道你要什么。這不夸張,微信已經成為大多數人最經常的應用,同時由于微信支付的便捷,很多人開始使用微信支付完成日常小額消費,微信知道你在干什么。就算是最不經意的點贊,也在默默向微信的數據中心提交喜好和好友親密度。
三年的時間,微信采集了大量的數據,采集是大數據價值挖掘最重要的一環,其后的集成丶分析丶管理都構建于采集的基礎。移動互聯的發展催生了更為多樣化的數據,同時包含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數據。在傳統的企業中,被有效管理的數據都是以表格的形式保存在數據庫中,所有的信息格式都一樣,便于編程處理。而如今的海量數據中,包括各種各樣的數據類型,最常見的普通文本丶照片丶視頻等等,還有像位置信息丶鏈接信息等XML類型的數據。這些數據很難通過傳統的技術手段進行提煉和分析。這是絕大多企業面對大數據無所適從的主要原因。
絕大多數的企業現在還很難判斷,到底哪些數據未來將成為資產,通過什么方式將數據提煉為現實收入。對于這一點即便是大數據服務企業也很難給出確定的答案。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大數據時代,誰掌握了足夠的數據,誰就有可能掌握未來,現在的數據采集就是將來的流動資產積累,微信顯然就在這么做。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微信朋友圈打廣告已成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