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在電商的非主戰場,小米手機崛起的勢頭依然彪悍。小米比360更像一只兇猛的鯰魚,竟然與美的結盟,引發格力反彈乃至蘇寧杯葛格力等一系列連鎖反應。這應該不是偶然。互聯網企業發現如果自身僅有互聯網思維,而拿不出像樣的產品,依然只是泡沫化的生長。而傳統企業在產能過剩丶行業惡性競爭丶內部組織僵化的大背景下,與互聯網企業結盟也成為了必然選擇。一石激起千層浪。與雷軍對賭的董明珠忽然之間,陷入了困局。接下來的2015年會發生什么呢?
重度垂直,小米手機崛起的內因
電商最簡單的分類,是分成綜合性電商和垂直電商,而垂直電商一直處于十分尷尬的局面。小米手機是一個非典型的垂直電商,而其強大的自生產流量的能力,對線下分銷商的號召力,對海外手機極客的影響力,以及對年輕用戶的捕獲能力,真的要讓華為丶魅族丶一加這些競爭對手汗顏呢。這里只舉一個例子,骨灰級的媒體人老沉也加入小米,并成為小米3億美元投資愛奇藝的操盤手。這對于多數電商而言,幾乎不具備可復制性。2014年,是魅族手機的覺醒年。魅族開始模仿小米手機的營銷策略,以更狠的性價比與小米貼身肉搏。聯想則還沒有醒,一如既往的慢節奏,缺乏煽動力。而管理界對于小米現象,則進入了深入的研究。特別是影響力較大的包政老師,認為小米手機通過社區商務實現了廠商和消費者一體化。這是深度分銷的營銷理論之后,社區商務理論發展的一個經典案例。
包政老師是從營銷的角度去看小米。從電子商務發展的規律看,我對小米手機發展則有不同的看法。應該說,小米手機從魅族和凡客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手機社區營銷的始作俑者是魅族,而營銷方面,雷軍化作雷布斯,對蘋果的借勢營銷,相比凡客也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但是,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電商是橫跨制造業和互聯網兩大行業的綜合業態。現在電商凡是做的好的,沒有一個是不重視供應鏈的企業。即使是電商代運營這個細分行業,其中的佼佼者并不是那些依靠大數據丶數字營銷和SCRM為看家本領的人,而是深入企業一線,利用軟件幫助企業改造供應鏈流程的人。電商發展的一個重要規律是重度垂直,而垂直電商發展不起來,是因為垂直而不重度。而重度垂直的電商,無論是在跨境電商,還是生鮮電商,這些經營難度很大的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比較典型的是唯品會和天天果園。小米手機之所以特別奇葩,是因為雷軍的個人感召力很強,初始創業團隊是一個重度垂直的精英團隊。這里不需要一一去列舉。相比之下,錘子手機的核心團隊就弱了很多,這與后來錘子手機的市場表現是正相關的。需要指出的是,庫克是供應鏈管理出身的人,這對后喬布斯時代,蘋果公司的平穩運行,起到了重要作用。小米手機的饑餓營銷,人為延長了銷售周期,實際上是對供應鏈管理缺乏精準把握的表現。重度垂直的精英團隊,也需要在股權分配方面,付出更多。特別是雕爺最近說的,要瞄準中產階級市場開火,雖然引起市場一片嘩然。但是,重度垂直的競爭策略與消費力不足的年輕用戶市場之間,確實是存在內在矛盾的。智能手機每年都推出新品,真正具有每年都換機的消費力的用戶,肯定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屌絲。
當電子商務成功地將線下低端用戶捕獲到線上,下一階段,電子商務面對的是主流人群的線下到線上的遷徙問題。華為手機也是一個重度垂直的可怕對手,連比亞迪的老板也使用華為mate7,這是一個強烈的市場信號。用重度垂直的標準看格力,就知道格力的產品沒問題,就是缺一些互聯網思維。而彌補重度垂直的短板,可不是一兩年的問題。小米今年陷入專利糾紛,實際上已經走入重度垂直競爭的深水區。另一面是,這個關鍵時刻,小米手機選擇了多元化發展的路徑,這是非常需要反思的。另一個需要反思的是魅族,線下線上的雙線布局,以及激進的價格策略,其實是一種賭博式的增長。魅族在產品設計丶交互體驗以及定價能力上,本可以做得更好。但是,庫存是催命符,魅族手機只能加快去庫存。這是經濟新常態的大勢下,格力丶海爾和美的面臨的共同問題。
徘徊中的蘇寧
一般人很難想象,蘇寧的決策層對于蘇寧電商化,下了巨大的決心,并且堅決地執行了下去。包括O2O的投入,蘇寧易購戰略地位的提升,等等。但是,蘇寧不可避免地遇到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是京東商城在3C電商的領跑地位已經深入人心。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蘇寧和國美去爭奪3C電商第一名,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而智能家居由于需要巨大面積的線下體驗店,確實為蘇寧和國美提供了一次逆襲的機遇。但是,這個領域中也有宜家等強悍的對手。需要指出的是,海爾和美的在智能家居上都有布局,而他們共同的敵手是格力。格力太專注,太優秀。但是格力在產品線上的單一,讓蘇寧選擇海爾丶美的來一起圍剿格力,變得并不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第二點,是線下業態的改造。大賣場模式,由于是在“世界上最貴的地皮上建立了巨大庫存”,漸漸不再是一個好的商業模式。對大賣場的改造,既是流程的改造,也是業態的改造,相當于是一個很大的工程。但是,蘇寧電商板塊也要燒錢,同時又是一家上市公司,要做市值管理。蘇寧只能是漸進式的改革。但是,互聯網的特點是顛覆式的變革。不顛覆自己,就被別人顛覆。
第三點,就是傳統的零供關系。零供關系的緊張,以及蘇寧并不像沃爾瑪一樣,給予了供應商很多支持和幫助。蘇寧對C2B供應鏈的影響力將因此變得很小,沒有C2B,那不就是傳統企業嗎?
珍瓏棋局里的的董明珠
跟市場中很多觀點相反,我比較看好格力的轉型。傳統企業轉型,需要董明珠這樣強力的一把手來推動。現在電商出現了兩種最重要的趨勢,即C2B和O2O。C2B是重度垂直丶工業4.0相關性很強,格力這樣的企業,在大規模定制方向上轉型,其實并不艱難。但是,格力的問題和阻力也是十分巨大的。首先,格力要將線下聯銷體為主的渠道模式,改造為O2O模式。現在國內的幾個互聯網中心,北京丶深圳和廣州,就連上海也不是。更不用說珠海。O2O有幾個流派,一是葉開老師的SCRM派,一是張波副總裁的觸點場景派。而我最近在思考O2O的另外一個發展路徑,即交易市場派。未來企業將更加倚重官方商城開展電商。傳統企業學會用官方商城做電商,才能真正去中心化,倒逼綜合性電商平臺采取更友好的商務政策。而未來企業營銷資源將形成一個O2O的交易市場,積分資源和營銷資源與用戶形成連接。用戶天天可以體驗新品,參與新品的設計和推廣。然后再用可靠的數據引導和孵化C2B供應鏈。
這也意味著營銷資源的重新配置,經銷商的再造,以及格力這樣的企業真正開始玩電商,而不是簡單地追求銷量。格力的另外一個短板,就是缺乏并購。未來的商業聯盟是以一系列并購為基礎的,但并不是一種圍繞本行業資源展開的并購,相反是尋找最優的資源互補項目。在市場上,競合比競爭要更加成為主流。特別是制造業企業,要和服務型企業,形成深度的聯合和鏈接。電商2.0,實際上更多的不是制造業的變化,而是服務模式成為驅動引擎。董姐的眼中只有制造業,只有眼前的棋局。但是這注定是錯綜復雜的珍瓏棋局。聯銷體成為了這場變革的關鍵所在。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做淘寶網店你要怎樣突破所謂的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