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晚了,所以要更狠一點。”在關于互聯網電視業務的群訪中,暴風集團CEO馮鑫如此說道。在該領域,先是小米和樂視打得火熱,后來暴風又高調加入戰團,在舞臺中間上演了一出三國爭霸的大戲。
2016年5月4日,暴風TV發布了新款VR電視和VIP影視會員,并且推出了一款裸機售價999元的40吋互聯網電視。而就在不久之前,樂視剛剛提出了硬件免費的口號,小米電視則宣布將6月16日定為免費會員日。
作為未來掌控客廳的重要互聯網入口,互聯網電視支持場景化消費服務的美好前景,足以讓各方眼紅。據奧維云網數據預計,2015年互聯網電視市場份額為11%,2016年或達20%.樂視和暴風都已經把目標瞄準了1000萬臺這個之前讓人望塵莫及的數字。因為到達這個量級,便能夠在互聯網電視的戰爭中控制住基本入口,未來的商業模式更具想象力。
馮鑫表示,現在市場上的互聯網電視更像視頻點播器,掌握家庭入口之后,“自動獲得”市場延展性的可能亦隨之增加。“中國互聯網電視到目前為止做到的也就是1.0,互聯網服務還沒有做起來,現在賺錢要么是廣告,要么是內容收費,比較簡單粗暴,電商和O2O很多東西都沒有加進去,未來達到1000萬臺之后很多服務就會跟上去。”
樂視和小米也抱有同暴風一樣的認知。樂視控股集團創始人、董事長、CEO賈躍亭表示,硬件作為一個互聯網的終極入口會帶來其他互聯網延伸服務的收入。而在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提出的小米的鐵人三項中,互聯網服務也是其中的重要一項。
不過,小米、樂視、暴風拼得再兇狠,也沒有脫離“資本+牌照+內容+硬件=互聯網電視”這樣的終極故事大綱。互聯網電視是多條戰線的交集之地,需要具備資本、牌照、內容和硬件四方面的實力,缺一不可。新興的潛力市場從來不會缺少資本的關注和推動,小米電視背后有雷軍和整個小米撐腰,暴風和樂視都是上市公司中的“一代妖股”和“故事大王”。隨著牌照問題尖銳度的相對和緩,各方的競爭焦點逐步聚集至內容和硬件——于是現在所有互聯網電視的發布會上都只做兩件事:曬片單和價格戰。
小米、樂視和暴風在這場爭奪中既是對手,又有共性,互相對立,又各自借鑒,演繹了一出互聯網電視版的“三國殺”。
開放、聯邦和封閉——成敗關鍵在內容
同樣是奧維云網的調查數據顯示,52%的消費者認為對電視內容有支付意愿,愿意為智能電視內容買單。用戶的核心需求是內容,互聯網電視需要比傳統電視更好地滿足了用戶的需求,依托其強大的智能聯網式體驗,能夠安裝各類應用軟件,來獲取互聯網上包括視頻、游戲等更加豐富的娛樂內容。
而且,技術是具有產業周期的,技術創新會遇到瓶頸。如果觸屏的技術不誕生,鋰電不向化學聚合物發展,ARM的價格不誕生,蘋果的研發能力再強大也很難做出開啟新時代的iPhone.因此,互聯網電視的持續發展需要更依賴于豐富的內容降低技術產業周期帶來的風險。
這意味著,若要自身的品牌從互聯網電視的競爭中取勝,通過建立內容壁壘,保證內容的差異性來聚攏會員顯得更為重要。擁有自己獨特的會員體系,才能避免成為內容商的輸出管道,吸引、留住更多用戶,為實現更多樣的商業變現提供用戶基礎。
在建立自有內容的平臺時,小米電視選擇了開放聚合的打法。“小米是非常講究專注的公司,它應該只專注在它擅長的領域。小米有能力做出最好的硬件、最好的軟件,但是我們不認為我們有能力把內容做好,”在小米聯合創始人、小米電視負人王川向《三聲》記者說。
在2015年,小米決定動用10億美元打造內容,連續入股優酷土豆和愛奇藝兩家最重要的視頻網站,并且在2016年4月宣布愛奇藝成為自己唯一的會員業務合作伙伴,“我們選擇了會員業務最好的視頻網站”。王川表示,新的小米電視會員與愛奇藝會員進行了打通,小米電視會員同樣也是愛奇藝黃金會員。
除了愛奇藝本身的會員內容以外,小米電視可能還會根據小米用戶的需求專門購買一些內容專供給小米電視和小米盒子用戶。這些內容可能會來自于王川代表小米所投資的向上影業、海潤影業等多家內容制作公司,“我們投資最好的、有能力把內容做好的制作公司”。此外,在小米的整體架構中,還有陳彤和黎萬強所負責的內容和影業部分,但目前尚不可知具體工作情況。
樂視電視更像是封閉帝國,依賴自己的生態系統實現內部自給自足。主要來自于樂視網、樂視影業、樂視體育和樂視音樂手握的版權和自制的內容。這樣的戰略雖然能夠保證對平臺上的內容具有較強的掌控力。例如樂視體育所擁有的獨家中超聯賽新媒體版權就可以成為樂視電視在內容護城河上的一部分。
樂視這種封閉式的策略,在內容豐富度上似乎會比聚合平臺會略顯不足。重要的是,其競爭對手認為樂視在平臺和內容全方位的競爭,不僅加大了自己資金鏈緊張的可能性,同時在整個產業鏈條上“全面樹敵”。
暴風將自己的內容策略定義為“聯邦生態制”,既試圖實現樂視式穩定、可控和可循環的生態模式,又因為自己能力有限而需要內容合作方的加持。根據劉耀平的介紹,暴風TV的內容策略分為三部分,“第一是買版權,第二是參與投資制作,第三,在生態企業當中,因為是一個價值鏈的服務垂直體系,所以大家可以共享(內容)。”
在內容獨特性方面,暴風在會員業務層面同樣選擇了與愛奇藝進行合作,而暴風TV的另一股東奧飛娛樂也擁有很強的內容生產和投資能力。通過這樣的“聯邦”合作,實現了愛奇藝平臺、暴風平臺、奧飛平臺統一用戶交互,統一帳號,統一運營內容運營。
“光自己投資的、購買的,依然不夠,因為用戶要得不多,但是個性化很明顯,內容產品也變成了快消產品,這樣的基礎上,除了我們生態上自給自足以外,還要跟大的、有巨大內容庫的企業一起合作,把他們的內容放在我們平臺上,服務于用戶。”暴風TV CEO劉耀平對《三聲》記者說。
同樣選擇建立開放平臺的暴風TV在內容布局上也會參與到制作環節中去,就在3月份,暴風科技出資10.8億元收購了江蘇稻草熊影業60%股權,該公司股東包括劉詩詩、趙麗穎等明星,相繼投資制作了《劍俠傳奇》和《不可能完成的任務》2部100集電視劇。
某種程度上,暴風電視的內容策略和小米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兩家相對開放并對內容充滿渴望,使得擁有相對較多獨家版權內容和一定的自制能力,并且沒有自身OTT計劃的愛奇藝處于擁有更多主動權的位置。這體現了在互聯網電視領域里,目前內容方和渠道方之間的權勢地位。
“這是一場局”——過早的硬件價格戰
與高度追逐內容獨特性和豐富度相互同步的是,互聯網電視廠商們在底線處徘徊已久的硬件價格。中國的互聯網電視在硬件上明顯承接了之前黑電廠商漫長而殘酷的價格戰傳統,從而過早的陷入了價格戰之中,相對成熟的商業模式依然停留在書面設計上。
4月,樂視推出第四代超級電視,將50吋互聯網電視的價格壓到了2499元。半個月之后,暴風科技盯準了40吋電視這一檔,直接將價格定在了999元,比樂視的同尺寸電視整整低了600元。小米電視則是第一個將60英寸電視打入5000元內的品牌,同時,小米48英寸電視售價僅1999元,65英寸超薄曲面電視比外資品牌便宜近萬元。
在這場“三國殺”之中,內容策略與小米接近的暴風,在硬件策略上選擇了類似樂視電視的處理辦法。賈躍亭曾表示,從歷史邏輯上看,樂視始終認為內容從來都是收費的,而硬件從一開始的零毛利,甚至負毛利,逐步過渡到了現在的硬件的免費。馮鑫透露,“暴風電視的定價就硬件來講就是賠的,是真賠的,賠的數量還不少。加上會員應該勉強吧。我們這個團隊要做什么一定會比他(樂視)激進的。”
相比之下,小米則堅持硬件需要盈利,并且對樂視的硬件免費和營銷策略提出了尖銳質疑——“這不是生意,這是一場局”。根據媒體報道的數據,樂視電視收獲450萬用戶的代價是35億元的“燒錢”。
在《三聲》記者4月的采訪中,王川同樣引用了該數據,“起碼任何企業想生存下去,不說盈利,不說賺錢,總得保持成本,總得收回成本,不能無限制去股票市場圈錢,總還得要能夠生存。你可以先賠,以后要賺回來。我們現在想要看到的是怎么從450萬用戶身上賺35個億,這450萬用戶可能覺得現在買便宜了,但是未來都要還過去,會用各種方法還回去。虧損的35億從哪兒出,還得從450萬用戶身上出。”
在4月13日的采訪中,賈躍亭如此回應“用戶持續為會員服務買單的風險”的擔憂,“樂視的收入是多維度、多層次的,全流程的收入,除了硬件負利之外,樂視的盈利模式分兩大類,兩大模式都存在有一些用戶的確不見得是愿意為我們所提供的價值服務買單,但沒關系,還有客戶為我們買單,甚至還有大量的真正發燒級用戶替普通的用戶買單。”
此外,在互聯網電視的基本劇本大綱里,與傳統黑電廠商建立聯盟合作關系,是大部分參與者的選項。其典型案例是東方明珠與國內互聯網電視制造商兆馳之間的“雙層股權結構”。
在與傳統黑電廠商的關系上,雖然措辭含義大于實際效果,但是樂視和暴風仍然選擇了自己的合作方。去年12月,樂視和TCL共同宣布未來將圍繞客廳互聯網的大屏用戶,進行產品、內容、服務等深度合作,加速推動全球“生態電視時代”的來臨。而暴風TV的戰略合作伙伴中也包括了LG這樣的傳統廠商。
不過,在談到與黑電廠商進行資本合作時,劉耀平表現得很慎重,“如果在資本上面合作,把業務邏輯全部推到重來,這個合作非常有價值,如果只是兩個業務保持獨立的邏輯往前走,這個價值我們也在觀察。”
相比之下,奉行“新國貨”思路的小米電視則認為自己并不需要和黑電廠商展開深層次的合作,甚至還將其視為競爭對手。“今天我們跟代工廠之間不需要資本層面上結盟,因為整個行業的產能處于過剩的狀態,而不是供不應求的,所以我們完全可以自由地選擇最好的代工廠。”王川說。
可以預見的是,除了目前互相撕扯最投入的樂視、小米和暴風,更為重量級的參與者也將發力互聯網電視。例如微鯨電視在傳統內容資源與制作方面,與華人文化旗下的內容公司共同制作內容,以“微鯨出品”的品牌來對外推廣,在電視機硬件上入股了傳統黑店廠商康佳。在收購優酷土豆,特別是優酷總裁魏明兼任阿里數娛總經理之后,阿里在互聯網電視領域的下一步戰略也廣受關注。同時,有著廣電系背景的風行電視和芒果TV同樣有著自己的企圖心和局部優勢。
整體而言,互聯網電視市場處于相對緩慢但卻穩定增長的曲線中,而彩電品類的特殊性也較難在短時間內出現爆發式的消費需求。這意味著互聯網電視的各大品牌需要在近期利益和長遠考慮之間做出平衡性的選擇。
在今天的市場格局中,即使是銷量最高的品牌,也并未占據市場的絕對優勢,互聯網電視爭霸戰爭究竟鹿死誰手,尚未可知。(來源:樂發網http://www.uhkt.cn)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互聯網電視的“三國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