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租寶事件大家知道嗎?e租寶非法集資案你還記得嗎?e租寶最新進展怎么樣?近日,北京檢方對e租寶案提起公訴,跟著小編一起看看e租寶非法集資案最新進展吧!
曾經是行業標桿的e租寶,上過央視做廣告,請名流為其站臺,暗地里卻大批走私黃金,吞噬投資人財產高達580余億元,這個涉及90萬人的“龐氏騙局”要如何審判、帶來怎樣的啟示?
一年半內非法集資資金580余億元,受害投資人遍布全國31個省區,被稱為“P2P第一案”的e租寶系列案終于開審。
2015年12月16日案發時,公安部指揮各地公安機關統一行動,對多位“鈺誠系”高管進行抓捕,警方宣稱當時發現“鈺誠系”已經有轉移資金、銷毀證據、高管潛逃的跡象。
8個月后,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發布公告稱“e租寶系列案”已偵查結束,案件終于進入了漫長的審查起訴過程。在案件審判之際,e租寶重回公眾視線,這個將90萬人卷入漩渦的大騙局是如何形成的,它怎樣走向了盡頭的?
8個月偵查,15個月審判
案發后歷時近一年,云南省普洱市中級人民法院率先拉開審判e租寶的帷幕。據法院官網資料,11月24日審理了宋在慶等5人非法走私貴重金屬、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偷越國(邊)境案;僅僅4日后,法院再次審理了另一起e租寶系列案,是段強等22人組織和偷越國(邊)境案。
在庭審上法院披露,宋在慶等5名嫌疑人是在e租寶實際控制人丁寧的指使下,將金條走私至境外。公訴機關指控5人在2015年10月共走私了1239條金條,其中的1205條已由緬甸佤邦財政部移交回普洱市公安局。不過截至發稿時,案件仍未宣判。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金條都被刻上了“東南亞聯合銀行”的字樣。公開資料顯示,鈺誠集團曾于2015年5月在緬甸第二特區佤邦成立東南亞聯合銀行,還設立了有行政管理權的鈺誠東南亞自貿區,當時鈺誠集團對外宣稱此舉是為了響應“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布局沿線區域市場。
但佤邦地區形勢復雜,戰亂多發,同時也是著名的“金三角”腹地,鈺誠集團在落后貧窮的佤邦進行大規模投資的行為一直備受爭議,結合上述案件來看,丁寧可能是在為轉移e租寶的資金做準備。
e租寶在緬甸佤邦進行的投資僅是冰山一角,自從e租寶被立案偵查后,大量資金的去向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據公安部材料,e租寶涉及用戶ID達901,294個,累計充值581.75億元,累計投資745.11億元。
截至目前,全國公安機關共凍結涉案資金逾百億元,而案發時未兌付金額高達370億元,也就是說還有200億左右的資金缺口。
據警方調查顯示,e租寶吸收的投資款主要用途有以下方面:一是公司經營、人員開支等費用,據總裁張敏交代,整個集團拿百萬年薪的高管有80人左右,再加上數以萬計的員工,僅2015年11月,鈺誠集團發給員工的工資就有8億元,因此這方面的支出保守估計數十億元;二是丁寧在境內收購魯商保利、安信普華、普洱華強等公司,其中僅收購安信普華就耗資13億,而丁寧事后供認這些公司并沒有給他帶來預期中的收益,反而加速了e租寶資金鏈的斷裂,稱這些收購為不良債權收購。
除此之外,“鈺誠系”先后花費了上億元大量投放推廣廣告,約有15億元被丁寧用于贈予他人揮霍。為虛構融資項目,e租寶支付給“承租公司”和中間人好處費8億元。
▲ “e租寶”虛構融資項目典型案例之一(據《搜狐財經》報道,工商部門實地查證發現該公司不存在)。
由于e租寶案件涉及面廣、取證困難,e租寶的偵查工作進行了長達8個月。據最高檢察院公開資料,除云南省外,安徽省、廣東省部分地區人民檢察院已經對當地涉及e租寶的案件向法院提起公訴,備受關注的e租寶實際控制人丁寧、總裁張敏等26人涉嫌集資詐騙案已由北京市公安局于8月15日偵查終結并移送審查起訴,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已經依法受理。
以上就是“e租寶最新進展:e租寶非法集資案”的內容,e租寶案件涉及面廣,長達8個月的偵查工作,終于開審~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e租寶最新進展:e租寶非法集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