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搜索排名的權重主要由哪些組成
首先,回到最最基礎的“搜索流量”結構。
顧客搜索“關鍵詞” + 點擊產品“主圖”,兩者相輔相成,構成我們常說的“流量*訪客”。
“標題”必須包含顧客所搜索的“關鍵詞”,并出現在“搜索結果頁面”(被顧客看見),這叫展現*曝光,也可以理解為我們常說的“關鍵詞排名”。
但是,很多新手做好了“標題+主圖”,并沒有獲得“訪客”,這說明“店鋪權重”較低,普遍出現在“新店新品”階段。
店鋪權重 = 店鋪框架 + 經營現狀;
店鋪框架 = 商家層級 + 信譽 + 經營時長;
經營現狀 = 主營占比 + DRS + 上新率/動銷率等 + 本體經營健康度(扣分/嚴重投訴等)
所以,在“新品標題擬定”中,我強調過,如果“新店新品”階段,最好選擇“搜索人氣”穩定、“轉化”相對高、與產品相關性強的精準長尾詞。
想要“搜索流量”爆發,離不開“關鍵詞權重” + “人群標簽” + “單品產出價值”,同時又掛靠 “店鋪權重”相輔相成。
“關鍵詞權重” ,無非是銷售額、dsr、人群標簽、時間賽馬等維度。
“關鍵詞”想要得到更多的“展現(曝光)”、或排名,都離不開這幾個維度。
所有神操作、黑科技的BD,也都是圍繞這些東西展開。
而“人群標簽”,從2017年淘寶平臺推行的“個性化”開始,尤其重要。
顧客(淘寶賬號)一系列的消費行為,將影響“關鍵詞”的展現人群,所以“人群”與產品的相關性密不可分。
“單品產出價值”又細分為:單品總產出(銷售額)、流量入口價值(哪個流量入口產出多就側重哪個);
任何單品,在平臺“競爭體制”都存在一個標準(這是我揣測的)。
而這個標準,又在“店鋪層級/信譽”的約束下,我們的潛在對手就是同個層級同個信譽框架的賣家;
我常舉例:九年義務教育也都分“年級”,每個年級也都有優等生、中等生、差生,而我們處于哪種“學生”;我們要做的,就是在該個年級逐步“健康升級”?
而很多賣家,都在盲目比較“某某同行比我賣的便宜、某某天貓都已經賣了幾萬件”等等,你連一年級都不及格,卻在糾結報考哪個大學,這不扯淡一樣嗎。
所以,你想“搜索流量”持續爆發、增長 = 上述條件滿足 + 店鋪權重突破
以上公式,僅是我及團隊的多年工作經驗中,我們操作新店新品也好、老店新品也罷,最直觀的感受。
這類基本的“搜索流量”的思維框架,它又需要整個店鋪、單品的各個細節維度支撐;
比如,店鋪綜合運營能力中的滯銷率、動銷率、服務指標等,單品權重中的跳失率、轉化率、訪問深度、收藏加購等。
如同:你走路,原則上是“腳”;實際是大腦支配、全身協調輔助的行為。
而這些,只要你謹記在心,經營店鋪、操作單品就會思路清晰很多;
“店鋪沒流量、產品沒流量、搜索沒流量”就從這個源頭開始思考,你就不會被無良的“大神”們以“各種直通車、淘客、活動”等方式忽悠!
1)做標題時,通過“生意參謀”多分析、多調研“行業數據”。
因為這決定產品如何快速破0、快速積累單品權重,在產品不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不要去復制別人的標題;否則,你連炮灰都很難當上。
2)多思考同類競品的價格、主圖、詳情頁,提煉產品“核心競爭點”。
這直接決定產品能夠刺激顧客點擊查看、激發顧客購買,從而累積單品的初中期權重。
3)多重視顧客的消費體驗。
如咨詢、收貨、產品實質呈現效果等,這直接決定最終“完整體驗”的結果是否健康良性、或者惡性循環。
很多賣家都在糾結“直通車”、“淘客”、“活動”是否可以拉升“自然搜索”?
這個問題很難有一個“明確公式”去闡述,想用“直通車”拉升“搜索流量”,難度系數很大,反應速度較慢、數據分析優化欠缺等小團隊基本難以完成!
因為,你很難控制“直通車”的數據飽和度,比如轉化率、DSR、退貨等維度。
但是,在“搜索流量”達到一定瓶頸、或者具備一定排名的基礎上,淘客及活動等入口所產生的大量訂單,絕對如虎添翼。
說透徹一點,就是堆集整個店鋪權重、單品權重。
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大賣家都會利用淘客戰略虧損、都會微利上聚劃算等活動。
我用最粗俗的例子舉一反三:“搜索流量”與“直通車等付費”就像男廁、女廁;
雖然緊急時刻,可以互通公用,但到底還是不同的入口,無法達到“直接決定”哪個入口的權重。
當然,盡管“免費流量”與“付費流量”的入口形式不同,但是同平臺的框架下,作為一個健康發展的店鋪*產品,肯定也很難完全分開、側重哪個入口,如同陰陽兩級,相互輔助協調。
這就回到,我上述觀點:入口價值不同,流量傾斜也會不同。
我創業近八年,每一年都在老的玩法中提煉,大致的操作流程如下:
1、參考“生意參謀-層級”算出“銷售額差距”,計劃多少天突破“流量天花板”。
2、參考“生意參謀-運營視窗”算出“同層平均/優秀銷售額”,這就是每天“考核標準”;
3、參考“生意參謀-搜索分析-關鍵詞數據”,優先側重“搜索3000-5000關鍵詞”補單;
4、參考“市場同款”評論、問大家等,找出“火爆類”話術,作為“補單評論”參考點;
5、參考“單品分析”搜索入口的關鍵詞,優先補“排名靠前”的詞,同步拉單品銷量;
6、謹記力度:新店以2-3天遞增、老店以1-2天螺旋,這是不同概念及定義;
7、下架前一天及后一天,小幅度遞增或螺旋,這取決“店鋪權重”;
8、7-10天后,根據“單品分析”,以“生意參謀-搜索分析”數據標準,逐步替換“沒用的詞”;
9、新品銷量100、評論15-20個、4-6個精準詞具備一定排名,且“款式/價格”具備明顯差異化競爭力時,直通車每天預算50-100元定向燒;
10、根據“單品增長情況”,調整直通車、補單、甚至超級推薦的力度、方向;
11、在“廣告預算”充足的基礎上,對標競品2-4天為小周期“懟坑產”;
12、次日觀察“排名”決定懟的力度、實時注意“入口詞”懟坑產;
整個“操作邏輯”,大致的框架、方向都在這了,含金量80%左右,一些“核心細節”有所保留,還請大家多多理解、多多思考、慢慢消化。
希望我的讀者們,基于務實、勤于思考、積極進取,選擇有目的的學習,而不是沒腦子的當了韭菜。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淘寶搜索排名的權重主要由哪些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