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手級”創業者
熟悉 劉強東 的人都知道, 劉強東 總是快人快語,從不拐彎抹角:“我的文化就是企業的文化,不可改變。”
創業十幾年來, 劉強東 在中國電商行業乃至整個互聯網行業,都是頗具爭議的人物。因為他犀利的言辭往往直刺競爭對手的軟肋,因為他總是快意恩仇地揮刀而戰,不管招來怎樣的褒貶。
“硬漢”特色并非天生,而是源于大學時期創業失敗的結果。
大學時期, 劉強東 借家里的錢開了一家餐廳。由于還是學生,不能事事親力親為,他把餐廳經營權交給了大廚和服務人員。他單純地認為,給服務員最好的待遇,足夠信任,他們就會好好地經營餐廳。可事與愿違,由于大廚和服務員中飽私囊,這個餐廳很快倒閉了,還賠上父母的20萬元。
這次創業經歷,對 劉強東 后來的企業管理理念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一次對大學生的演講中,他專門講到“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的話題。他相信,除了靠價值觀還需依靠管理才能讓人不犯錯。
正是基于此, 劉強東 對于員工貪腐打擊力度非常大,他不止一次公開強硬表態:“如果公司懷疑你貪污10塊錢,就算付出100萬塊錢的成本也得把你查出來。”
創辦京東之前, 劉強東 在中關村賣光磁產品。網上賣數碼產品的電商企業,京東并非第一家,當年,曾有一家名為搜易得的數碼商城, 劉強東 還在上面開過店。搜易得關門之時, 劉強東 的京東商城也上線了。
信任和口碑的推動力讓京東商城快速成長。不過, 劉強東 一開始就做自營,一方面需要應對IT數碼行業快速的價格波動,另一方面還要應對業務快速擴張所需要的前端運營成本。到了2007年,京東開始缺錢,機緣巧合,京東一個客戶將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介紹給 劉強東 ,徐新出手就給京東投了1000萬美元。
拿到錢的 劉強東 做出的一個重要戰略決策就是自建物流。一位京東高管曾經覺得“這簡直是瘋了”,因為明眼人都可以看出,物流是個重資產行業,是極其燒錢的。事實證明,后來京東在物流上一年最多燒掉人民幣十幾億元。
后來,京東物流又上馬GIS(包裹跟蹤)系統,用戶可以在京東網站上看到自己包裹傳送的軌跡。這仍然是緣于 劉強東 對用戶體驗的深切關注,因為“用戶打來的電話中,有32%是問貨到什么地方了,但客服人員往往說不清楚”。
瘋狂燒錢惹來諸多爭議,但 劉強東 不管這些,“211限時達”“當日達”,京東不斷刷新著快遞時效紀錄。“我們一直不為外界,甚至不為我們的投資人而改變我們的決策,只要做的事情有價值,盈利一定不是問題,” 劉強東 堅守著自己的底限。
劉強東 最絕的是7年融資20億美元,卻能始終把握公司控制權。2011年京東得到了15億美元融資,投資人包括俄羅斯DST投資集團、老虎基金、高瓴基金等。沃爾瑪本應也出現在這份名單上,但最終他們在中國選擇了1號店,按 劉強東 的說法,對方試圖最終控制京東商城,而這觸及了自己的底線。
互聯網金融“野心家”
回顧京東十多年的成長史,2014年的京東“異常熱鬧”。
先是騰訊以2.14億美元收購京東15%的股份,而京東收購騰訊旗下B2C平臺QQ網購和C2C平臺拍拍網的100%權益、物流人員和資產,以及易迅網的少數股權和購買易迅網剩余股權的權利。一直以來以“燒錢”聞名的京東,搖身一變成為了國內“吸金”規模最大的電商平臺。
另外, 劉強東 在下一盤大棋,棋局的開頭是京東金融。2014年初,京東劃分為電商與金融兩個集團,拍拍子公司,以及1個事業部(海外事業部)。其中,金融業務獨立分拆,京東金融CEO直接向 劉強東 匯報。京保貝、京東白條、網銀錢包、小金庫……基本上是阿里有的,京東要有,阿里沒的,京東也要有。其中“京東8.8”的基金產品,年化現金支付比率為8.8%,號稱京東金融首款“超級理財”。
當地時間2014年5月22日,京東集團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以目前的股權,京東集團的市值超過了350億美元,而此時握在 劉強東 手中的牌無外乎四張:第一張是開拓國際市場往外走,第二張是拓展三四線城市往下沉,第三張是加強移動業務增加流量,第四張則是京東金融的再拓展。
對于為何介入金融, 劉強東 認為,一家虧損的企業是可恥的,但如果太急于賺錢,以至于不敢投資、沒有野心、沒有夢想,這樣的公司更是無知的、悲哀的和愚蠢的。
在這一年中,京東金融不但完成了四大基礎金融版圖的組建,而且其金融的“抓手”已經伸向了當下互聯網金融的最前沿——眾籌。2014年歲末之際, 劉強東 透露,京東將于2015年第一季度末、第二季度初上線股權眾籌平臺。
在業內看來,京東金融的首輪布局早已完成,而日前表態要推出的眾籌業務更像是實現上市后的京東金融版圖戰略性拓展。
不久前,京東與阿里的支付寶“暗中叫板”,推出網銀錢包Android版,該應用屬于集個人資產管理+網購清單管理+理財服務為一體的移動電子錢包類產品。
按照 劉強東 的規劃,未來互聯網金融業務將成為京東新的增長點。而眾籌業務的推出也再一次透露了 劉強東 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勃勃“野心”。
按照京東金融方面提供的數據,截至12月9日,京東眾籌項目籌資成功率近90%,其中籌資百萬級項目達28個,千萬級項目已有4個。而零壹數據統計顯示,國內現有113家眾籌平臺中,9家主要眾籌平臺10月份共籌資3899.6萬元,其中京東眾籌占比高達63%。
對于 劉強東 而言,屬于京東的互聯網金融或許才剛剛開始。
千億美金“帝國夢”
從2004年開始涉足電子商務以來,京東已經在競爭中走過了10年, 劉強東 將這10年視為“練兵”。現在,引入騰訊,發展第三方,直面淘寶,京東面臨的是更復雜的環境,“10年前我們能活過來,今天我們已經在行業內占據了很好的位置,發展的關鍵是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而不是單純寄希望于友商。”
未來,京東物流將進一步向三到六線城市下沉,以村民代理的方式實現配送。金融和C2C將是京東兩個新興的戰略性業務。
說到未來電商行業發展的驅動力, 劉強東 直言,有三部分:農村電商、食品生鮮、互聯網金融。農村電商這部分將是京東未來的發展重點。
“電商的發展把農村、城鄉的差距拉平。京東在上半年‘渠道下沉’,核心就是把我們的物流系統發展到鎮、到村,下半年我們的重要目標就是到村。” 劉強東 表示,京東采取的是村民代理的方式。“每一個村找一個村民代理,他負責做京東的物流,負責收錢,負責售后服務,不僅有效地服務好全村,也能夠增加農民的收入。”
劉強東 做事目標性很強,不僅注重企業盈利,更看重“多贏”。“一個企業要成功,如果做不到多贏,企業的可觀利潤終究是不可持續的。我沒有見到哪一個單贏的公司能夠存活超過20年。”
京東現在正在積極布局,通過全球購的方式,把中國的產品通過京東直接賣到全球的消費者手里;另外京東也會在跟中國市場相似的區域,積極地去投資。
劉強東 認為,京東有質量把控上的DNA優勢。目前京東在全國有幾百個人的專業團隊負責商品抽檢,“無假貨”被 劉強東 視為跟淘寶直接PK的重要籌碼。拍拍網的發展也基本直接通過移動端進行。他希望,拍拍未來大多數訂單都來自移動端。“這也是跟淘寶明顯的區隔。”
他要打造新的帝國,擠進千億美金俱樂部。
在京東、阿里先后上市的2014年,電商市場最不缺的就是熱鬧,而對于京東“掌門人” 劉強東 而言,這一年似乎有點熱鬧得“過火”。
2015年剛開始,當 劉強東 還糾纏于與奶茶妹妹分手的“謠言”中時,1月8日,馬云一句“京東將會成為悲劇”的預言將京東又一次推上了風口浪尖,滿天飛的傳言一步步將 劉強東 逼至墻角。
然而,對 劉強東 這個從2007年拿到1000萬美元投資起到騰訊注入2.145億美元止,累計融資20.26億美元,卻依舊能擁有京東83.7%的投票權的強勢掌門人而言,紛雜的外界并不妨礙自己的進擊步伐。
從2014年5月京東商城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開始,41歲的 劉強東 以71億美元的凈資產攀升至“2014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十位。從2004年開始涉足電子商務到如今,他創立的京東體量增長了1萬倍,已經是中國最大的自營電商平臺,上市當天市值近300億美元。
在這些成績背后, 劉強東 走過一條備受質疑的路。其中最受外界爭議的是京東“燒錢”的商業模式:依靠大規模融資,花巨資自建物流、大力擴張品類、大打“價格戰”。 劉強東 始終強勢主導,堅持不盈利的高速增長。
長相憨厚淳樸,卻被外界稱為“殺手級創業家”的 劉強東 ,或許,正好可以引用京東給馬云的回應作為注解:“我篳路藍縷,傻大黑粗,建設商路。”
新的一年, 劉強東 放出豪言,京東未來10年的三大發展方向是自營電商、開放服務和數據金融,京東未來70%的利潤都將來自金融。
如此看來,曾經被罩上一層緋色的京東帝國將迎來一場硬仗。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劉強東:沃爾瑪曾欲控制京東 這觸及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