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各行業的情況看,2015年批發和 零售業 并購事件個數排在各行業第三,披露交易總金額則排在各行業第二。
農歷春節剛剛過去,零售行業憑借著春節假期終端消費有所回暖。春節前,雖然電商的觸角已經延伸至年貨節,對傳統零售的沖擊仍在繼續,但面對壓力傳統 零售業 改革的步伐也在加快。
據牛牛金融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2015年批發和 零售業 發生并購的個數達88起,披露交易總金額達到1569.69億元,較2014年批發 零售業 并購21起、涉及交易額70.99億元的情況大幅提升。從各行業的情況看,2015年批發和 零售業 并購事件個數排在各行業第三,披露交易總金額則排在各行業第二。
由此可見,新一輪零售企業之間的并購整合時機已經到來。
零售行業并購重組加快
農歷春節剛剛過去,零售行業的并購已經一浪高過一浪。
成商集團并購的步伐就不曾停止,更打響了2016年的第一槍。
2月17日,成商集團公告稱因涉及重大資產重組繼續停牌,而資產重組的交易方則是內蒙古維多利商業(集團)有限公司,這也成為2016年 零售業 并購的首起事件。據了解,維多利商業是以百貨零售、商業地產、超市連鎖三大產業為支柱,多元化業態為一體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目前維多利集團固定資產達80億元,旗下擁有24家子公司,在內蒙古乃至西北地區擁有一定的影響力。
此前,成商集團在去年6月份購買深圳茂業百貨等5家公司的全部股權,該事項于22日獲得證監會核準,預計成交額達85億元人民幣。據了解,并購的五家百貨商場地理位置優越,盈利能力較強。
之后,在去年西南地區百貨行業規模最大的并購中,成商集團又成為主角,擬以24.74億元并購人東百貨和光華百貨。兩者均是仁和春天旗下定位中高端消費群體的百貨門店,在西南地區具有較大的市場影響力。
近日,新華百貨原控股股東物美控股與通過連續舉牌成為新任第一大股東的上海寶銀系(上海寶銀及上海兆贏)對于實際控制權的爭奪一事引發各界關注。雖然,在2月19日的股東會上,物美控股提出的增資方案獲得通過,一旦方案得到實施,物美將重回第一大股東地位,持股比例增至41.78%,但方案一天未落實就一天還有變化的可能。
而神秘自然人的舉牌更引來外界疑慮。2月16日,南寧百貨發布公告稱,截至2016年2月15日,洪婉玲增持南寧百貨股份至2724.9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003%,首次達到5%的舉牌線。鑒于之前發生多起“野蠻人”舉牌爭奪控制權的事件,南寧百貨此次顯得格外重視。據了解,如果洪婉玲和南寧百貨的第二大股東前海人壽結為一致行動人關系,合計持股比例將達到15.013%,使得持有南寧百貨18.23%股權的第一大股東南寧沛寧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再次處于相當危險的境地。
零售業 頻頻涉及并購并不是無原因的,平安證券研報顯示,零售行業吸引險資的公司具有三點特征:第一是自有物業價值豐厚、低估值龍頭及區域百貨,尤其是擁有一線城市或重點城市核心商圈自有物業;第二是重資產、低估值,具有改革預期的零售國企;第三是零售企業通常重資產、中小市值、股權分散、大股東持股比例不高。
記者了解發現,不少零售企業大股東持股比例都在20%左右,商業城、上海九百、銀座股份、歐亞集團和合肥百貨大股東的持股比例在三季報中分別是24.22%、19.59%、24.49%、22.83%和22.14%,而大商股份實際控股股東大連大商國際有限公司控股比例在三季報中僅為8.80%。
熟悉 零售業 的分析師告訴中國商報記者,事實上,當前商業的總體產能過剩,在并購的過程中實現優勝劣汰,在整合的過程中對整個行業都應該是好事情,大企業越來越多,經營實力比較弱的小企業就慢慢被淘汰了。
并購融合將是 零售業 未來的趨勢與機會,如果不能在這一輪并購重組浪潮中及時主動布局,將可能錯失發展機遇,在持續兩極分化的競爭中處于不利位置。
轉型新消費正在進行時
在 零售業 的競爭日漸飽和之后,不少零售企業的觸角伸向了各類新消費。
1月8日,停牌時間超半年的南京新百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收購金衛醫療BVI所持有的美股上市公司中國臍帶血庫企業集團(以下簡稱CO集團)的全部股權。全部交易完成后,南京新百將持有CO集團約65.4%的多數股權,而CO集團將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成為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
南京新百表示,此次收購使上市公司獲得國內最大的專業臍帶血庫,與旗下醫療養老業務相互促進協同,推動形成初生兒造血干細胞儲存、病患醫療保障、老年醫護服務的全程健康管理體系。
此前,南京新百旗下子公司新百香港擬以現金方式出資236.48萬美元向自然人畢仁海以及Global Network Holdings Limited收購安康通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安康通”)20%的股權。據了解,2013年安康通加入三胞集團,成為三胞集團健康醫療產業鏈當中的一環;2014年,三胞集團將以色列最大的養老集團Natali收入囊中。南京新百一系列動作深度整合“互聯網+養老”產業鏈,進一步發揮協同作用。
同樣關注健康醫療的還有百大集團。2015年10月,百大集團與浙江省腫瘤醫院在杭州簽訂了合作協議,將共同籌建浙江西子國際醫療中心,擬將醫療中心建設成為國際領先的精準腫瘤治療中心,切入高端腫瘤治療,預計后續將持續完善大健康產業布局。
跨界布局的還有商業城。2015年11月,商業城擬以13.28元/股的價格,采用向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購買易乘汽車產業投資(深圳)有限公司持有的宜租(深圳)車聯網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商業城試圖通過定增并購宜租車聯網,拓展互聯網專車平臺。
歐亞集團、漢商集團積極布局旅游業。歐亞集團參股 21% 開發山西平順縣神龍灣景區,漢商集團在旅游、展覽、酒店、物業管理等領域積極布局,三季報顯示旅游業營業收入和毛利率增長則分別達到178.12%和54.07%。
在傳統 零售業 態中,尤其是百貨和綜合超市業態業績下滑較為明顯。醫療、租賃、旅游等其他新消費逐漸成為零售企業關注的焦點。
專業人士告訴記者, 零售業 上市公司跨界布局,轉型新消費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經濟增速放緩,電商沖擊, 零售業 內憂外患使得銷量、凈利潤都有所下滑。同時,人力成本等各項支出不斷上升,利潤單薄。上述人士亦指出,企業跨界轉型看上去有利于企業發展,但進入一個新的領域,往往會因為缺乏經驗而帶來難于預測的風險,所以,圍繞著主營業務轉型或許更具有可行性。
2016年 零售業 資本運作事件
2月17日,成商集團公告稱因涉及重大資產重組繼續停牌,而資產重組的交易方則是內蒙古維多利商業(集團)有限公司。
新華百貨原控股股東物美控股與通過連續舉牌成為新任第一大股東的上海寶銀系(上海寶銀及上海兆贏)對于實際控制權的爭奪。
截至2016年2月15日,洪婉玲增持南寧百貨股份至2724.9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003%,首次達到5%的舉牌線。
農歷春節剛剛過去,零售行業憑借著春節假期終端消費有所回暖。春節前,雖然電商的觸角已經延伸至年貨節,對傳統零售的沖擊仍在繼續,但面對壓力傳統 零售業 改革的步伐也在加快。
據牛牛金融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2015年批發和 零售業 發生并購的個數達88起,披露交易總金額達到1569.69億元,較2014年批發 零售業 并購21起、涉及交易額70.99億元的情況大幅提升。從各行業的情況看,2015年批發和 零售業 并購事件個數排在各行業第三,披露交易總金額則排在各行業第二。
由此可見,新一輪零售企業之間的并購整合時機已經到來。
零售行業并購重組加快
農歷春節剛剛過去,零售行業的并購已經一浪高過一浪。
成商集團并購的步伐就不曾停止,更打響了2016年的第一槍。
2月17日,成商集團公告稱因涉及重大資產重組繼續停牌,而資產重組的交易方則是內蒙古維多利商業(集團)有限公司,這也成為2016年 零售業 并購的首起事件。據了解,維多利商業是以百貨零售、商業地產、超市連鎖三大產業為支柱,多元化業態為一體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目前維多利集團固定資產達80億元,旗下擁有24家子公司,在內蒙古乃至西北地區擁有一定的影響力。
此前,成商集團在去年6月份購買深圳茂業百貨等5家公司的全部股權,該事項于22日獲得證監會核準,預計成交額達85億元人民幣。據了解,并購的五家百貨商場地理位置優越,盈利能力較強。
之后,在去年西南地區百貨行業規模最大的并購中,成商集團又成為主角,擬以24.74億元并購人東百貨和光華百貨。兩者均是仁和春天旗下定位中高端消費群體的百貨門店,在西南地區具有較大的市場影響力。
近日,新華百貨原控股股東物美控股與通過連續舉牌成為新任第一大股東的上海寶銀系(上海寶銀及上海兆贏)對于實際控制權的爭奪一事引發各界關注。雖然,在2月19日的股東會上,物美控股提出的增資方案獲得通過,一旦方案得到實施,物美將重回第一大股東地位,持股比例增至41.78%,但方案一天未落實就一天還有變化的可能。
而神秘自然人的舉牌更引來外界疑慮。2月16日,南寧百貨發布公告稱,截至2016年2月15日,洪婉玲增持南寧百貨股份至2724.9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003%,首次達到5%的舉牌線。鑒于之前發生多起“野蠻人”舉牌爭奪控制權的事件,南寧百貨此次顯得格外重視。據了解,如果洪婉玲和南寧百貨的第二大股東前海人壽結為一致行動人關系,合計持股比例將達到15.013%,使得持有南寧百貨18.23%股權的第一大股東南寧沛寧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再次處于相當危險的境地。
零售業 頻頻涉及并購并不是無原因的,平安證券研報顯示,零售行業吸引險資的公司具有三點特征:第一是自有物業價值豐厚、低估值龍頭及區域百貨,尤其是擁有一線城市或重點城市核心商圈自有物業;第二是重資產、低估值,具有改革預期的零售國企;第三是零售企業通常重資產、中小市值、股權分散、大股東持股比例不高。
記者了解發現,不少零售企業大股東持股比例都在20%左右,商業城、上海九百、銀座股份、歐亞集團和合肥百貨大股東的持股比例在三季報中分別是24.22%、19.59%、24.49%、22.83%和22.14%,而大商股份實際控股股東大連大商國際有限公司控股比例在三季報中僅為8.80%。
熟悉 零售業 的分析師告訴中國商報記者,事實上,當前商業的總體產能過剩,在并購的過程中實現優勝劣汰,在整合的過程中對整個行業都應該是好事情,大企業越來越多,經營實力比較弱的小企業就慢慢被淘汰了。
并購融合將是 零售業 未來的趨勢與機會,如果不能在這一輪并購重組浪潮中及時主動布局,將可能錯失發展機遇,在持續兩極分化的競爭中處于不利位置。
轉型新消費正在進行時
在 零售業 的競爭日漸飽和之后,不少零售企業的觸角伸向了各類新消費。
1月8日,停牌時間超半年的南京新百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收購金衛醫療BVI所持有的美股上市公司中國臍帶血庫企業集團(以下簡稱CO集團)的全部股權。全部交易完成后,南京新百將持有CO集團約65.4%的多數股權,而CO集團將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成為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
南京新百表示,此次收購使上市公司獲得國內最大的專業臍帶血庫,與旗下醫療養老業務相互促進協同,推動形成初生兒造血干細胞儲存、病患醫療保障、老年醫護服務的全程健康管理體系。
此前,南京新百旗下子公司新百香港擬以現金方式出資236.48萬美元向自然人畢仁海以及Global Network Holdings Limited收購安康通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安康通”)20%的股權。據了解,2013年安康通加入三胞集團,成為三胞集團健康醫療產業鏈當中的一環;2014年,三胞集團將以色列最大的養老集團Natali收入囊中。南京新百一系列動作深度整合“互聯網+養老”產業鏈,進一步發揮協同作用。
同樣關注健康醫療的還有百大集團。2015年10月,百大集團與浙江省腫瘤醫院在杭州簽訂了合作協議,將共同籌建浙江西子國際醫療中心,擬將醫療中心建設成為國際領先的精準腫瘤治療中心,切入高端腫瘤治療,預計后續將持續完善大健康產業布局。
跨界布局的還有商業城。2015年11月,商業城擬以13.28元/股的價格,采用向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購買易乘汽車產業投資(深圳)有限公司持有的宜租(深圳)車聯網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商業城試圖通過定增并購宜租車聯網,拓展互聯網專車平臺。
歐亞集團、漢商集團積極布局旅游業。歐亞集團參股 21% 開發山西平順縣神龍灣景區,漢商集團在旅游、展覽、酒店、物業管理等領域積極布局,三季報顯示旅游業營業收入和毛利率增長則分別達到178.12%和54.07%。
在傳統 零售業 態中,尤其是百貨和綜合超市業態業績下滑較為明顯。醫療、租賃、旅游等其他新消費逐漸成為零售企業關注的焦點。
專業人士告訴記者, 零售業 上市公司跨界布局,轉型新消費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經濟增速放緩,電商沖擊, 零售業 內憂外患使得銷量、凈利潤都有所下滑。同時,人力成本等各項支出不斷上升,利潤單薄。上述人士亦指出,企業跨界轉型看上去有利于企業發展,但進入一個新的領域,往往會因為缺乏經驗而帶來難于預測的風險,所以,圍繞著主營業務轉型或許更具有可行性。
2016年 零售業 資本運作事件
2月17日,成商集團公告稱因涉及重大資產重組繼續停牌,而資產重組的交易方則是內蒙古維多利商業(集團)有限公司。
新華百貨原控股股東物美控股與通過連續舉牌成為新任第一大股東的上海寶銀系(上海寶銀及上海兆贏)對于實際控制權的爭奪。
截至2016年2月15日,洪婉玲增持南寧百貨股份至2724.9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003%,首次達到5%的舉牌線。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零售業并購重組加快 融合轉型或成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