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同店盈利能力下滑 電商業務放緩
李寧 重拾開店圈地效果待檢
擺脫虧損泥潭的 李寧 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日前, 李寧 發布的2016年一季度財報顯示, 李寧 品牌同店銷售僅錄得低個位數增長,遠低于2015年,這意味著 李寧 零售店盈利能力出現下滑,而值得注意的是,被各大企業視為發展重心的電商業務的增速也開始放緩。業內認為,持續三年虧損的 李寧 在扭虧后似乎又要重走擴張式發展的老路,但 李寧 未來持續盈利能力仍有待考驗。
零售店盈利能力下滑
2015年剛剛實現盈利的 李寧 ,在最近發布了2016財年一季度的初步數據,盡管并沒有提及詳細數字,但透露出的信息卻大有增長放緩的味道。 李寧 一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16年3月31日的一季度中, 李寧 同店銷售總體錄得低個位數增長,這也從側面顯示出 李寧 零售商的整體盈利能力出現了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未來幾年發展重點的電商業務在今年一季度增速明顯放緩。據了解, 李寧 一季度的同店增幅主要受電商渠道銷售增長推動。數據顯示, 李寧 電商平臺業務增長60%-70%,但這與上年95%的增長相比出現了大幅的放緩。
截至2016年3月31日, 李寧 品牌在中國的銷售點數量共計6106個,較去年底凈減少27個。不過, 李寧 有限公司執行主席兼代理行政總裁 李寧 對此表示,考慮經濟效益因素, 李寧 有限公司一般選擇于年初關閉低盈利能力銷售點,銷售網絡主要于春節假期后逐步擴張。2016年銷售點凈增300-500個的目標將維持不變。
扭虧仍落后競爭對手
北京商報記者翻閱歷年財報發現,2010年是 李寧 最鼎盛的時期,當年營業收入達94.78億元。但好景不長,2011年突如其來的行業寒冬對 李寧 造成了巨大的打擊,2012-2014年期間, 李寧 有限公司虧損金額分別為19.8億元、3.9億元和7.8億元,三年累計虧損31億元。
為重振業績, 李寧 2015年重回一線, 李寧 公司的業績也逐漸出現了復蘇,3月17日, 李寧 2015年財報顯示,期內全年營收為70.89億元,較2014年上升17%,凈利潤為1400萬元,服裝和鞋類業務都實現了近50%的業績增長。這是 李寧 自2012年以來首次扭虧為盈,也是2015年初曾經的“體操王子” 李寧 重新復出全面掌管公司后取得的成效。
盡管扭虧為盈,但一直在尋求變局的 李寧 不再是中國市場的老大,此前安踏發布的2015年財報顯示,該中國本土體育用品品牌首次跨入百億俱樂部,營業收入達到111.26億元,凈利潤20.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7%、20%。另外幾家本土品牌雖然銷售額不及 李寧 ,但凈利潤卻遠超 李寧 。特步、361°、匹克營收分別為52.95億元、44.59億元、31.1億元,凈利潤則分別為4.78億元、5.18億元、3.9億元。
大規模開店重回老路
服裝專家張慶表示,服裝企業能否抓住行業回暖期獲得持續的盈利和增長,還要看企業自身的經營能力和扭虧的具體原因。
2015年財報顯示, 李寧 回歸后,重振核心品類別,找回了核心的消費受眾人群,并加大了成本控制力度。數據顯示,2015年 李寧 的行政支出從2014年的6.72億元減少至3.46億元,而減少的費用當中占比最大的是差旅及業務招待費和管理咨詢費用,行政成本的縮減被業內認為是 李寧 扭虧的重要原因。
雖然2015年成功扭虧,但 李寧 似乎開始重回老路,即重新開啟門店擴張計劃。在經歷了業績衰退、庫存危機和大規模關店的寒冬之后, 李寧 的銷售網絡又要開始擴張。
對于 李寧 公司今年300-500個銷售網點的開拓計劃,業內持觀望態度。專家們普遍認為,在當前消費環境低迷的態勢下重新開始門店擴張計劃并不理智。
李寧 2015年財報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 李寧 銷售門店凈增加507家至6133家,這也是自2011年底宣布進行關店策略以來, 李寧 首次大舉擴張銷售網絡。公開資料顯示,2012-2014年, 李寧 分別關店1821家、519家和289家。
此外, 李寧 的互聯網戰略也表現平平。現在幾乎所有具備一定體量的服裝企業都在嘗試互聯網戰略,而 李寧 卻并沒有顯示出太多差異化特點。
張慶認為,在市場觸角、市場定位已錯過市場幾年的情況下, 李寧 能否在扭虧之后成功逆襲尚待觀察。
李寧 重拾開店圈地效果待檢
擺脫虧損泥潭的 李寧 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日前, 李寧 發布的2016年一季度財報顯示, 李寧 品牌同店銷售僅錄得低個位數增長,遠低于2015年,這意味著 李寧 零售店盈利能力出現下滑,而值得注意的是,被各大企業視為發展重心的電商業務的增速也開始放緩。業內認為,持續三年虧損的 李寧 在扭虧后似乎又要重走擴張式發展的老路,但 李寧 未來持續盈利能力仍有待考驗。
零售店盈利能力下滑
2015年剛剛實現盈利的 李寧 ,在最近發布了2016財年一季度的初步數據,盡管并沒有提及詳細數字,但透露出的信息卻大有增長放緩的味道。 李寧 一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16年3月31日的一季度中, 李寧 同店銷售總體錄得低個位數增長,這也從側面顯示出 李寧 零售商的整體盈利能力出現了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未來幾年發展重點的電商業務在今年一季度增速明顯放緩。據了解, 李寧 一季度的同店增幅主要受電商渠道銷售增長推動。數據顯示, 李寧 電商平臺業務增長60%-70%,但這與上年95%的增長相比出現了大幅的放緩。
截至2016年3月31日, 李寧 品牌在中國的銷售點數量共計6106個,較去年底凈減少27個。不過, 李寧 有限公司執行主席兼代理行政總裁 李寧 對此表示,考慮經濟效益因素, 李寧 有限公司一般選擇于年初關閉低盈利能力銷售點,銷售網絡主要于春節假期后逐步擴張。2016年銷售點凈增300-500個的目標將維持不變。
扭虧仍落后競爭對手
北京商報記者翻閱歷年財報發現,2010年是 李寧 最鼎盛的時期,當年營業收入達94.78億元。但好景不長,2011年突如其來的行業寒冬對 李寧 造成了巨大的打擊,2012-2014年期間, 李寧 有限公司虧損金額分別為19.8億元、3.9億元和7.8億元,三年累計虧損31億元。
為重振業績, 李寧 2015年重回一線, 李寧 公司的業績也逐漸出現了復蘇,3月17日, 李寧 2015年財報顯示,期內全年營收為70.89億元,較2014年上升17%,凈利潤為1400萬元,服裝和鞋類業務都實現了近50%的業績增長。這是 李寧 自2012年以來首次扭虧為盈,也是2015年初曾經的“體操王子” 李寧 重新復出全面掌管公司后取得的成效。
盡管扭虧為盈,但一直在尋求變局的 李寧 不再是中國市場的老大,此前安踏發布的2015年財報顯示,該中國本土體育用品品牌首次跨入百億俱樂部,營業收入達到111.26億元,凈利潤20.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7%、20%。另外幾家本土品牌雖然銷售額不及 李寧 ,但凈利潤卻遠超 李寧 。特步、361°、匹克營收分別為52.95億元、44.59億元、31.1億元,凈利潤則分別為4.78億元、5.18億元、3.9億元。
大規模開店重回老路
服裝專家張慶表示,服裝企業能否抓住行業回暖期獲得持續的盈利和增長,還要看企業自身的經營能力和扭虧的具體原因。
2015年財報顯示, 李寧 回歸后,重振核心品類別,找回了核心的消費受眾人群,并加大了成本控制力度。數據顯示,2015年 李寧 的行政支出從2014年的6.72億元減少至3.46億元,而減少的費用當中占比最大的是差旅及業務招待費和管理咨詢費用,行政成本的縮減被業內認為是 李寧 扭虧的重要原因。
雖然2015年成功扭虧,但 李寧 似乎開始重回老路,即重新開啟門店擴張計劃。在經歷了業績衰退、庫存危機和大規模關店的寒冬之后, 李寧 的銷售網絡又要開始擴張。
對于 李寧 公司今年300-500個銷售網點的開拓計劃,業內持觀望態度。專家們普遍認為,在當前消費環境低迷的態勢下重新開始門店擴張計劃并不理智。
李寧 2015年財報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 李寧 銷售門店凈增加507家至6133家,這也是自2011年底宣布進行關店策略以來, 李寧 首次大舉擴張銷售網絡。公開資料顯示,2012-2014年, 李寧 分別關店1821家、519家和289家。
此外, 李寧 的互聯網戰略也表現平平。現在幾乎所有具備一定體量的服裝企業都在嘗試互聯網戰略,而 李寧 卻并沒有顯示出太多差異化特點。
張慶認為,在市場觸角、市場定位已錯過市場幾年的情況下, 李寧 能否在扭虧之后成功逆襲尚待觀察。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李寧零售店盈利下滑 大規模開店重回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