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退市和大舉出售內地資產后, 新世界 中國組建了新的管理團隊,這家老牌港資房企仍然希望在這片曾獲取巨大利益的市場有所作為。
12月13日下午, 新世界 中國地產全新管理團隊正式亮相。頗為巧合的是,如今的這個管理團隊均來自其在香港的老對手新鴻基。
今年初,鄭氏家族邀請在新鴻基工作超過35年的蘇仲強加盟,并出任 新世界 中國行政總裁,主管內地業務。他的首次公開亮相,還是由鄭家新任掌舵者鄭家純正式向外介紹。
此前擔任新鴻基地產南中國區總經理的黃少媚也在近期加入,她出任行政副總裁,負責 新世界 中國在內地的拿地、銷售、人事、行政等事務。另一位行政副總裁陳禮文則于五年前加盟,此前負責廣州目前的最高建筑“東塔”的建設。
2016年前后,鄭氏家族旗下的 新世界 中國、周大福企業共計向恒大集團出售了八個位于內地的二三線城市項目,總價值超過300億元, 新世界 也因此被外界視為港資退出內地房地產市場的代表企業。
面對撤資的質疑,蘇仲強稱,鄭氏家族確實在大半年前出售了一批土地儲備,但并不等于退出內地市場,只是將當時認為發展潛力不夠的物業賣掉,優化所有在內地資源,再重新投資適合長遠發展、潛力比較好的項目,尤其是一線重點城市,這個策略會持之以恒,繼續推動。
今年8月,上市已達17年的 新世界 中國正式從港交所退市,為了完成這起私有化,鄭氏家族花費了210億港元(約合180.6億元人民幣)的代價。
對于退市的舉動,蘇仲強認為這有利于整合 新世界 在內地的所有資源集中發展重點方向。他稱,私有化之后, 新世界 中國是 新世界 發展的全資子公司,可以在總公司的資產表上面,有更強的財力承擔更大的項目。
在 新世界 中國退市之際,周大福企業與 新世界 發展曾聯合以底價42億元競得深圳前海的一宗商業用地,在加上已經開業的周大福前海港貨中心,鄭氏家族將是唯一在前海擁有兩個投資主體的公司,并且也是參與深圳前海開發最深入的港資巨頭。
除前海區域外,鄭氏家族還將通過 新世界 發展與招商蛇口合作開發深圳蛇口自貿區內的太子灣項目,算上競標價格和需承擔的負債,這個項目 新世界 的投入將超過百億元。
黃少媚稱,這兩大項目雖然是通過 新世界 發展和周大福企業獲取,但今后都會交由 新世界 中國來統一開發、運營和銷售。而此前周大福企業當獨獲取的項目也會一并接收過來,其中就包括廣州“東塔”。
這樣的調整也是重組后的 新世界 中國在管控體系上的重新梳理。今后鄭氏家族在內地所有地產業務的開發、運營都將由新組建的 新世界 中國團隊來負責,改變了以往內地項目分工開發的方式。
目前原廣州“東塔”的周大福企業開發團隊已與 新世界 中國的華南團隊完成合并,還將繼續進行人力資源整合,將超高層項目的開發經驗與本地團隊的資源結合起來。接下來, 新世界 中國進行整合的屬于原周大福企業的項目還包括天津、武漢等地的超高層項目。
通過這一系列資產和構架調整后, 新世界 期望今后能在內地形成有明顯認知度的統一品牌。此前 新世界 中國主要專注住宅開發,如今通過和周大福企業、 新世界 發展的團隊融合之后, 新世界 中國的業務領域將涵蓋寫字樓、商場、公寓、超高層、綜合體等方面。
作為香港四大家族之一,鄭氏家族通過私人家族企業周大福集團控股周大福企業,下面又有周大福珠寶和 新世界 發展兩個香港上市平臺, 新世界 發展又控制了“ 新世界 系”諸多公司,包括 新世界 中國、 新世界 百貨、新創建集團等。
目前 新世界 中國在內地還持有約1100萬平方米土地儲備,主要位于北京、廣州、武漢、天津、佛山等核心城市。今后還將通過收購、兼并等方式加大在這些核心區域的獲取項目的力度。
按照 新世界 中國2016-2017財年的計劃,預計在內地的銷售目標是160億元。目前半年過去,它們的合約銷售超過了100億元,整個財年的銷售總額任務目前看來困難不大。
重新完成整合后的 新世界 也決定在內地加快發展進程。2017年春節后,東方 新世界 、嶺南 新世界 、廣佛 新世界 等項目將會有新一期產品推出。同時 新世界 中國旗下的K11產品線系列也將迅速展開全國布局。預計到2019年,K11要在全國11個城市開設12家購物中心,進駐沈陽、天津、北京、武漢、寧波、貴陽等城市。
但港資房企長期以來在內地奉行的囤地模式,在遭遇內地樓市重啟調整,面臨內地開發商高杠桿、高周轉模式沖擊下,已經很難再像最初那樣實現高收益。過往保守的 新世界 中國將如何避免在這個資本逐鹿的市場掉隊,將成為新管理團隊必須解決的問題。
12月13日下午, 新世界 中國地產全新管理團隊正式亮相。頗為巧合的是,如今的這個管理團隊均來自其在香港的老對手新鴻基。
今年初,鄭氏家族邀請在新鴻基工作超過35年的蘇仲強加盟,并出任 新世界 中國行政總裁,主管內地業務。他的首次公開亮相,還是由鄭家新任掌舵者鄭家純正式向外介紹。
此前擔任新鴻基地產南中國區總經理的黃少媚也在近期加入,她出任行政副總裁,負責 新世界 中國在內地的拿地、銷售、人事、行政等事務。另一位行政副總裁陳禮文則于五年前加盟,此前負責廣州目前的最高建筑“東塔”的建設。
2016年前后,鄭氏家族旗下的 新世界 中國、周大福企業共計向恒大集團出售了八個位于內地的二三線城市項目,總價值超過300億元, 新世界 也因此被外界視為港資退出內地房地產市場的代表企業。
面對撤資的質疑,蘇仲強稱,鄭氏家族確實在大半年前出售了一批土地儲備,但并不等于退出內地市場,只是將當時認為發展潛力不夠的物業賣掉,優化所有在內地資源,再重新投資適合長遠發展、潛力比較好的項目,尤其是一線重點城市,這個策略會持之以恒,繼續推動。
今年8月,上市已達17年的 新世界 中國正式從港交所退市,為了完成這起私有化,鄭氏家族花費了210億港元(約合180.6億元人民幣)的代價。
對于退市的舉動,蘇仲強認為這有利于整合 新世界 在內地的所有資源集中發展重點方向。他稱,私有化之后, 新世界 中國是 新世界 發展的全資子公司,可以在總公司的資產表上面,有更強的財力承擔更大的項目。
在 新世界 中國退市之際,周大福企業與 新世界 發展曾聯合以底價42億元競得深圳前海的一宗商業用地,在加上已經開業的周大福前海港貨中心,鄭氏家族將是唯一在前海擁有兩個投資主體的公司,并且也是參與深圳前海開發最深入的港資巨頭。
除前海區域外,鄭氏家族還將通過 新世界 發展與招商蛇口合作開發深圳蛇口自貿區內的太子灣項目,算上競標價格和需承擔的負債,這個項目 新世界 的投入將超過百億元。
黃少媚稱,這兩大項目雖然是通過 新世界 發展和周大福企業獲取,但今后都會交由 新世界 中國來統一開發、運營和銷售。而此前周大福企業當獨獲取的項目也會一并接收過來,其中就包括廣州“東塔”。
這樣的調整也是重組后的 新世界 中國在管控體系上的重新梳理。今后鄭氏家族在內地所有地產業務的開發、運營都將由新組建的 新世界 中國團隊來負責,改變了以往內地項目分工開發的方式。
目前原廣州“東塔”的周大福企業開發團隊已與 新世界 中國的華南團隊完成合并,還將繼續進行人力資源整合,將超高層項目的開發經驗與本地團隊的資源結合起來。接下來, 新世界 中國進行整合的屬于原周大福企業的項目還包括天津、武漢等地的超高層項目。
通過這一系列資產和構架調整后, 新世界 期望今后能在內地形成有明顯認知度的統一品牌。此前 新世界 中國主要專注住宅開發,如今通過和周大福企業、 新世界 發展的團隊融合之后, 新世界 中國的業務領域將涵蓋寫字樓、商場、公寓、超高層、綜合體等方面。
作為香港四大家族之一,鄭氏家族通過私人家族企業周大福集團控股周大福企業,下面又有周大福珠寶和 新世界 發展兩個香港上市平臺, 新世界 發展又控制了“ 新世界 系”諸多公司,包括 新世界 中國、 新世界 百貨、新創建集團等。
目前 新世界 中國在內地還持有約1100萬平方米土地儲備,主要位于北京、廣州、武漢、天津、佛山等核心城市。今后還將通過收購、兼并等方式加大在這些核心區域的獲取項目的力度。
按照 新世界 中國2016-2017財年的計劃,預計在內地的銷售目標是160億元。目前半年過去,它們的合約銷售超過了100億元,整個財年的銷售總額任務目前看來困難不大。
重新完成整合后的 新世界 也決定在內地加快發展進程。2017年春節后,東方 新世界 、嶺南 新世界 、廣佛 新世界 等項目將會有新一期產品推出。同時 新世界 中國旗下的K11產品線系列也將迅速展開全國布局。預計到2019年,K11要在全國11個城市開設12家購物中心,進駐沈陽、天津、北京、武漢、寧波、貴陽等城市。
但港資房企長期以來在內地奉行的囤地模式,在遭遇內地樓市重啟調整,面臨內地開發商高杠桿、高周轉模式沖擊下,已經很難再像最初那樣實現高收益。過往保守的 新世界 中國將如何避免在這個資本逐鹿的市場掉隊,將成為新管理團隊必須解決的問題。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賣掉數百億資產后 新世界又要殺回內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