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西湖邊,解放路以南,延安路以西,有一個商場,叫 解百新元華 ,估計很多看杭州人都知道,新杭州人也知道,估計知道的沒那么多,因為你不怎么去,或者你幾年去不了那里一次,因為你根本沒有去的理由。
老杭州人知道,天經地義,西湖邊,一百米就夠得著的一片寶地,當年人人搶鋪,好不熱鬧,也是一樣,在它南邊幾百米的地方還有一個難兄難弟,涌金廣場,至今沒有生命,生下來就夭折中。小商品時代開始沒落,百貨時代也沒趕上,就匆匆的迎來了購物中心時代,人們趕往杭州那十大商場的時代,如記憶中的天宮藝苑的那把大火,過去了一二十年了。
#元華的第一次失敗:趕上了天時,占盡了地利,卻沒有人和,結果到了購物中心來的時候,天時也丟了。
元華商城,是一個散賣掉的商城,聽到這,你心里會咯噔一下,也許這失敗,就和這散賣有莫大的關系,你猜對了,就是散賣所致的失敗。2002年元華按照每年8%的回報率,1-2萬的售價,返租五年銷售。托管了五年,2002-2007,不停的換總經理,后杭州大廈托管,但是也掛了,2007年11月1日這天,五年反租期到了,小業主們開始不干了,自己的收益不夠。高價買了好鋪位的小業主希望自己的租金高,而商場方卻要從整體考慮,這些位置要給大牌,那就意味著租金低,天然的商業邏輯沖突,元華關店。
第一次失敗:有天時地利,沒有人和。財聚則人散。返租銷售導致商場與小業主矛盾重重無法繼續經營,2007年,閉店關門
從2003年淘寶開始上線,就意味著百貨業開始被瓦解。到了,2008年解百和銀泰爭運營權,解百拿下了元華,同年,2008年四月十日,淘寶宣布淘寶商城成立,網購正式品牌化時代演進。
解百搶下來的元華商城,力爭十個月招商改造,于2009年低調開業,結果是不叫好,也不叫座。
另一邊,2009年沈國軍烏鎮會議,全部高管領命,銀泰要做購物中心,停止新開百貨。
2013年3月底,阿里入股銀泰,沈國軍再次調整商業策略。
2014年11月,銀泰的百貨開始了購物中心化改造。西湖銀泰城,慶春銀泰等先后完成改造。
晃晃蕩蕩到了2015年,全杭州的商業地產格局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整個城市由錢江新城的萬象城,杭州大廈形成奢侈品級的零售兩極,而以城西的銀泰城,西溪銀泰城,龍湖下沙天街,濱江星光大道等城市副中心級的區域購物中心先后開業,極大分流了原來以武林,湖濱兩大商圈的客流。人們就近完成了商業形態升級型的消費。而湖濱的龍翔橋隨著湖濱銀泰in77購物中心的開業,再次成為湖濱商圈的焦點,流量據點。
沒有斑馬線的元化最好的客流應該來自西湖那一端,但是老板們高屋建瓴,還是想著它們的高端客戶。
這期間,杭州大廈和解百與2014年8月完成合并,2015年3月解百董事長周力退休,杭州大廈的操盤者童民強成為解百的掌門人,操盤者又變成了杭州大廈的主理人。
依然還在百貨化的思維操盤,而杭州大廈拿下了白鹿鞋城,做了改造,意圖從規模上贏得地位,為了防守萬象城的分流,業態上杭州大廈也增加了餐飲,自己開了Lse精品超市,然而品牌手冊上,杭州大廈依舊出賣著自己:他們把餐飲,咖啡,spa這些稱之為“配套”。杭州大廈依舊,不愿意從這些配套上賺錢,他們不愿意放棄那些想進杭州大廈的品牌,品牌商說銷售額保證的,做不完任務,品牌要自己買單,每年60億的銷售原來是這樣完成的。而萬象城,從客流上開始轉化銷售額,
轉回元華,2015年8月,經過一個多月的清倉甩賣,解百元華店關門調整。
繼續閉店調整,朋友圈里傳,解百準備重新定位成一個文藝氣息的mall。期待中,以為解百會那些大悅城做商業的手法,玩一個融合建筑空間場景,結合業態玩法,能親民的,讓年輕逛西湖的人們有個歇腳吃飯,逛逛買買的地方。
2016年1月20日,新元華號稱帶著新的思維和商業模式,開門試營業。
據披露,在新元華規劃之初,高層就設想,將所有的設計師、時尚買手店集中在一起,而不是彼此割裂、風格違和。所以一樓的鞋包區和2樓的設計師店鋪、時尚買手店都是按照這個思路在走。
然而,現實是令人十份驚奇的。他們做到了,這文藝可不是一般的文藝,像極了展覽館,已經有點藝術的感覺。似乎和購物中心沒什么關系。
藝術的感覺就是可遠觀不可褻玩。
走上一圈,沒有可下手的任何商品,走馬觀花后,沒有可體驗的業態,業態拼拼湊湊,堆砌在一起,絲毫感覺不到這是為什么人準備的商場,這2015款的 解百新元華 ,從這第一次再度露面就知道,它早晚還要大調整,所謂買手店高逼格,沒人領情,因為沒人知道啥叫買手店,高傲的百貨心態作祟,曲高必然和寡。整個mall里面,客群定位很清晰,就是高端女性,有品味又識貨,有愿意掏錢的女客,但是目標中的女客,似乎都沒來,業態占比不像mall,品類規劃不像mall,業態規劃不像mall,消費者溝通幾乎沒有,一個商場里都沒幾處可以休閑落座的地方,在延安路邊給了星巴克一個角,貌似便宜了sbucks。
杭州大廈操盤的新元華依舊是百貨的模樣,不重動線,重陳列,重中島畫格子,雖不是像杭州大廈那樣一個鋪子必須滿足銷售額,達不到業績品牌自己買銷售額的規矩,但是這依舊是做了一點“配套”的百貨。
#這失敗的路上,繼續犯錯:你錯過了這個購物中心的時代,有天時地利,卻不做客流生意,不愿意服務消費者,再次失去時代下的人和。
不按照人體驗和消費場景去規劃商場,注定了這次又走向失敗的路上:2015,購物中心時代,你還在百貨化你應該叫mall的場所,停滯的思維和老派的操盤思路。
整個湖濱,在解百這一頭在商圈南頭,從西湖邊進解百的原來ab館遠不如到元華更近,新杭州人,游客們更不會突破一個沒有斑馬線的延安路去那個更加百貨化的老派解百ab做體驗性消費。北邊是湖濱in77,銀泰的in77的零售和負一層的餐飲,把潮牌,35歲以下品牌的入住,快捷就餐的事全干了。一個龍翔橋的地鐵口蹲在in77心臟里,流量天生,限流已經是節假日常態。可惜了龍翔橋復建的那個盒子工聯大廈,蓋成了小商品市場,不然,這里的流量會更加集中。
就分流點給你解百吧,可惜,解百接不住,不,是你不愿意接。
規劃出來的新元華,湊著買手店,服飾,電器,餐飲足球俱樂部,等等,組合了三個模塊:健康運動,親子家庭”和“現代生活”,就這么開業了。
“這三個模塊,會像魔方一樣任意組合,重新定義現代商業模式。”童民強說,傳統百貨會在現代商業模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為“服務運營商”,為這些產業鏈提供我們最擅長的服務,所謂“增值服務”必須和大產業鏈融合在一起才能水到渠成。
可惜了董事長的理想,陽春白雪,落地的時候,拋棄了規律,做到了一廂情愿。
聽起來多么的現代感,可惜,沒人買賬,人氣讓人感覺這里能差到什么份上?那就是負一樓,整個mall的餐飲分不在四樓和負一,四樓有個新發現和新白鹿,整個商場一樓至三樓的營業員和顧客加起來,都不如兩家的餐飲排隊的人多,這不得不說杭派餐飲的歷害。負一樓,連個人影也沒有。零售沒人氣,餐飲區沒有人,綠茶人家就是純吃飯,跟你商場到底你多少關系,你還有什么銷售額?
你連基本流量都沒有,哪里來的增值?哪里要來西湖邊健康運動,家旁邊的健身房解決了,親子生活,更是就近的商業解決,干嘛跑到那么遠的商場,停車費那么貴,現代的生活哪里都在過,到這里來做什么?
商圈和天然的客流才是你的核心,為什么不抓,而要做空中樓閣。
新元華入駐相關品牌
B1:les生活超市、豐居杭舍、研茶園、雪冰元素、熱血兄弟、牛焱火鍋、魚非魚、花與海川物料理、微辣、原味主張、御可貢茶、飛彈制面、BRATEE、探鮮、貓山王、pinlol、muse妙詩西點、樂莎蕾時尚甜點、樂刻運動。
F1:GODIVA、星巴克、lse洋東西全球購、絲綢之府、FLOWERY SMILES、Bakery&Mussels、波司登、大疆創新、herbs expresso、MARAIS瑪黑、DORABELLA、ARTMAD、ARTMADE藝之造、KID BLUE、VENCEDORA、seiko、Momochitl美式爆米花。
F2:南山市集,江南布衣、速寫等品牌設計師集合店,COCOON、SAINT LEE等品牌時尚買手店。
F3:僑治發型、MQ酒吧、LAKE SIDE湖179、adidas、NB、JBL、NBA、佳起、FILA(斐樂)、Skechers、evisu、futbol trend、艾力斯特(Irest)按摩椅、仕海足球俱樂部。
F4:味藍、新發現、新白鹿、MANA甘露坊、納西瓦貓米線。
#負一層的之死:技術犯錯還是觀念的錯?也許是團隊的錯,響應能力差,沒有快速運營的能力
負一樓呢,悲催到竟然一個連個人影都看不到。最里頭是和杭州大廈的精品超市,其余沿著外圍動線是一圈餐飲,中間是小鋪位,有貓山王榴蓮,韓式炸雞,日式面館,西點,茶研園茶葉店,牛焱火鍋,先做牛排料理,微辣串串香,魚非魚火鍋,椰子飯,雪冰韓式甜品,花與海小物料理裝修結束,卻沒有人進場營業,阿香米線聽說這里不行,就沒進場。可謂是有正餐,有特色餐,有人氣品牌,也有飲料飲品。
看這業態規劃沒問題吧?但是這不是做服裝,人吃飯需要座位的,整個元華,從開業那天起,就體現了老板的不友好,不愿意讓人坐下來,負一層,公共區域都沒個座位,人怎么愿意去買吃的?沒有人買吃的,其他人也不愿意追隨停下來,人氣都沒有,所以商家就走了。空空蕩蕩,似乎是老板高處不可及的心作怪:不要給我做一個美食廣場,那么鬧哄哄的,掉檔次。
這是技術問題,也是觀念導致的技術問題,導致人聚不起來,氣也聚不起來。
有問題,看到了,趕緊改啊,這過去大半年了,運營方似乎從來沒有想辦法去調整這里,一不引流,二不開商家會想辦法,三不改進消費體驗環境,四不做休業處理,檔口商家全部失守,撤離經營,業主方也沒有圍擋圍起來,這讓后續商家如何愿意相信你們能做好這個場子?
這些基本的能力遠不如銀泰,這不是一個招商品牌的時代,是一個運營流量和場景的時代,解百還不醒醒?
前兩天羅胖的app《得到》里,聽了一個觀點:不是運氣的問題,是失敗的幾率碰到了,歸結到感性的大腦里那就是運氣怎么這么差。其實運氣差是概率的體現,倒霉催的元華,真是失敗的概率太大了,跟操盤人的態度,沒有操盤過購物中心有關,觀念加技術問題。
這里八卦一些高層找心理安慰的故事:2015年11月風水師傅劉啟輝受邀前往,杭州 解百新元華 的一間商鋪,進行商業風水勘察及裝修規劃。依玄空飛星計算方法,該商場竣工于2004年前,但如今全面重新整改裝修,故屬下元八運。經過測量該商鋪朝向為壬山丙向,屬地元龍,旺丁格局。經過一系列的合理布局,如:開門方位,收銀方位,后廚方位等等。結果,風水師傅沒有給找到火爆場面的結果,老板們失望了。
劉師傅的風水商場規劃法
當下的購物中心運營,已經從品類運營,業態運營,開始向流量運營,客群消費場景運營,流量來自場景,場景決定品類,品類的選擇,動線,空間,消費者溝通自然而然的就出來了。
如果,你還不懂場景二字為何意,那么可以交給年輕人去折騰了,這個時代已經不屬于你了,你只需要讓他們去做,你知道運營結果和數字就可以了。
#元華的第一次失敗:趕上了天時,占盡了地利,卻沒有人和,結果到了購物中心來的時候,天時也丟了。
元華商城,是一個散賣掉的商城,聽到這,你心里會咯噔一下,也許這失敗,就和這散賣有莫大的關系,你猜對了,就是散賣所致的失敗。2002年元華按照每年8%的回報率,1-2萬的售價,返租五年銷售。托管了五年,2002-2007,不停的換總經理,后杭州大廈托管,但是也掛了,2007年11月1日這天,五年反租期到了,小業主們開始不干了,自己的收益不夠。高價買了好鋪位的小業主希望自己的租金高,而商場方卻要從整體考慮,這些位置要給大牌,那就意味著租金低,天然的商業邏輯沖突,元華關店。
從2003年淘寶開始上線,就意味著百貨業開始被瓦解。到了,2008年解百和銀泰爭運營權,解百拿下了元華,同年,2008年四月十日,淘寶宣布淘寶商城成立,網購正式品牌化時代演進。
解百搶下來的元華商城,力爭十個月招商改造,于2009年低調開業,結果是不叫好,也不叫座。
另一邊,2009年沈國軍烏鎮會議,全部高管領命,銀泰要做購物中心,停止新開百貨。
2013年3月底,阿里入股銀泰,沈國軍再次調整商業策略。
2014年11月,銀泰的百貨開始了購物中心化改造。西湖銀泰城,慶春銀泰等先后完成改造。
晃晃蕩蕩到了2015年,全杭州的商業地產格局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整個城市由錢江新城的萬象城,杭州大廈形成奢侈品級的零售兩極,而以城西的銀泰城,西溪銀泰城,龍湖下沙天街,濱江星光大道等城市副中心級的區域購物中心先后開業,極大分流了原來以武林,湖濱兩大商圈的客流。人們就近完成了商業形態升級型的消費。而湖濱的龍翔橋隨著湖濱銀泰in77購物中心的開業,再次成為湖濱商圈的焦點,流量據點。
沒有斑馬線的元化最好的客流應該來自西湖那一端,但是老板們高屋建瓴,還是想著它們的高端客戶。
這期間,杭州大廈和解百與2014年8月完成合并,2015年3月解百董事長周力退休,杭州大廈的操盤者童民強成為解百的掌門人,操盤者又變成了杭州大廈的主理人。
依然還在百貨化的思維操盤,而杭州大廈拿下了白鹿鞋城,做了改造,意圖從規模上贏得地位,為了防守萬象城的分流,業態上杭州大廈也增加了餐飲,自己開了Lse精品超市,然而品牌手冊上,杭州大廈依舊出賣著自己:他們把餐飲,咖啡,spa這些稱之為“配套”。杭州大廈依舊,不愿意從這些配套上賺錢,他們不愿意放棄那些想進杭州大廈的品牌,品牌商說銷售額保證的,做不完任務,品牌要自己買單,每年60億的銷售原來是這樣完成的。而萬象城,從客流上開始轉化銷售額,
轉回元華,2015年8月,經過一個多月的清倉甩賣,解百元華店關門調整。
繼續閉店調整,朋友圈里傳,解百準備重新定位成一個文藝氣息的mall。期待中,以為解百會那些大悅城做商業的手法,玩一個融合建筑空間場景,結合業態玩法,能親民的,讓年輕逛西湖的人們有個歇腳吃飯,逛逛買買的地方。
2016年1月20日,新元華號稱帶著新的思維和商業模式,開門試營業。
據披露,在新元華規劃之初,高層就設想,將所有的設計師、時尚買手店集中在一起,而不是彼此割裂、風格違和。所以一樓的鞋包區和2樓的設計師店鋪、時尚買手店都是按照這個思路在走。
然而,現實是令人十份驚奇的。他們做到了,這文藝可不是一般的文藝,像極了展覽館,已經有點藝術的感覺。似乎和購物中心沒什么關系。
藝術的感覺就是可遠觀不可褻玩。
走上一圈,沒有可下手的任何商品,走馬觀花后,沒有可體驗的業態,業態拼拼湊湊,堆砌在一起,絲毫感覺不到這是為什么人準備的商場,這2015款的 解百新元華 ,從這第一次再度露面就知道,它早晚還要大調整,所謂買手店高逼格,沒人領情,因為沒人知道啥叫買手店,高傲的百貨心態作祟,曲高必然和寡。整個mall里面,客群定位很清晰,就是高端女性,有品味又識貨,有愿意掏錢的女客,但是目標中的女客,似乎都沒來,業態占比不像mall,品類規劃不像mall,業態規劃不像mall,消費者溝通幾乎沒有,一個商場里都沒幾處可以休閑落座的地方,在延安路邊給了星巴克一個角,貌似便宜了sbucks。
杭州大廈操盤的新元華依舊是百貨的模樣,不重動線,重陳列,重中島畫格子,雖不是像杭州大廈那樣一個鋪子必須滿足銷售額,達不到業績品牌自己買銷售額的規矩,但是這依舊是做了一點“配套”的百貨。
#這失敗的路上,繼續犯錯:你錯過了這個購物中心的時代,有天時地利,卻不做客流生意,不愿意服務消費者,再次失去時代下的人和。
不按照人體驗和消費場景去規劃商場,注定了這次又走向失敗的路上:2015,購物中心時代,你還在百貨化你應該叫mall的場所,停滯的思維和老派的操盤思路。
整個湖濱,在解百這一頭在商圈南頭,從西湖邊進解百的原來ab館遠不如到元華更近,新杭州人,游客們更不會突破一個沒有斑馬線的延安路去那個更加百貨化的老派解百ab做體驗性消費。北邊是湖濱in77,銀泰的in77的零售和負一層的餐飲,把潮牌,35歲以下品牌的入住,快捷就餐的事全干了。一個龍翔橋的地鐵口蹲在in77心臟里,流量天生,限流已經是節假日常態。可惜了龍翔橋復建的那個盒子工聯大廈,蓋成了小商品市場,不然,這里的流量會更加集中。
就分流點給你解百吧,可惜,解百接不住,不,是你不愿意接。
規劃出來的新元華,湊著買手店,服飾,電器,餐飲足球俱樂部,等等,組合了三個模塊:健康運動,親子家庭”和“現代生活”,就這么開業了。
“這三個模塊,會像魔方一樣任意組合,重新定義現代商業模式。”童民強說,傳統百貨會在現代商業模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為“服務運營商”,為這些產業鏈提供我們最擅長的服務,所謂“增值服務”必須和大產業鏈融合在一起才能水到渠成。
可惜了董事長的理想,陽春白雪,落地的時候,拋棄了規律,做到了一廂情愿。
聽起來多么的現代感,可惜,沒人買賬,人氣讓人感覺這里能差到什么份上?那就是負一樓,整個mall的餐飲分不在四樓和負一,四樓有個新發現和新白鹿,整個商場一樓至三樓的營業員和顧客加起來,都不如兩家的餐飲排隊的人多,這不得不說杭派餐飲的歷害。負一樓,連個人影也沒有。零售沒人氣,餐飲區沒有人,綠茶人家就是純吃飯,跟你商場到底你多少關系,你還有什么銷售額?
你連基本流量都沒有,哪里來的增值?哪里要來西湖邊健康運動,家旁邊的健身房解決了,親子生活,更是就近的商業解決,干嘛跑到那么遠的商場,停車費那么貴,現代的生活哪里都在過,到這里來做什么?
商圈和天然的客流才是你的核心,為什么不抓,而要做空中樓閣。
新元華入駐相關品牌
B1:les生活超市、豐居杭舍、研茶園、雪冰元素、熱血兄弟、牛焱火鍋、魚非魚、花與海川物料理、微辣、原味主張、御可貢茶、飛彈制面、BRATEE、探鮮、貓山王、pinlol、muse妙詩西點、樂莎蕾時尚甜點、樂刻運動。
F1:GODIVA、星巴克、lse洋東西全球購、絲綢之府、FLOWERY SMILES、Bakery&Mussels、波司登、大疆創新、herbs expresso、MARAIS瑪黑、DORABELLA、ARTMAD、ARTMADE藝之造、KID BLUE、VENCEDORA、seiko、Momochitl美式爆米花。
F2:南山市集,江南布衣、速寫等品牌設計師集合店,COCOON、SAINT LEE等品牌時尚買手店。
F3:僑治發型、MQ酒吧、LAKE SIDE湖179、adidas、NB、JBL、NBA、佳起、FILA(斐樂)、Skechers、evisu、futbol trend、艾力斯特(Irest)按摩椅、仕海足球俱樂部。
F4:味藍、新發現、新白鹿、MANA甘露坊、納西瓦貓米線。
#負一層的之死:技術犯錯還是觀念的錯?也許是團隊的錯,響應能力差,沒有快速運營的能力
負一樓呢,悲催到竟然一個連個人影都看不到。最里頭是和杭州大廈的精品超市,其余沿著外圍動線是一圈餐飲,中間是小鋪位,有貓山王榴蓮,韓式炸雞,日式面館,西點,茶研園茶葉店,牛焱火鍋,先做牛排料理,微辣串串香,魚非魚火鍋,椰子飯,雪冰韓式甜品,花與海小物料理裝修結束,卻沒有人進場營業,阿香米線聽說這里不行,就沒進場。可謂是有正餐,有特色餐,有人氣品牌,也有飲料飲品。
看這業態規劃沒問題吧?但是這不是做服裝,人吃飯需要座位的,整個元華,從開業那天起,就體現了老板的不友好,不愿意讓人坐下來,負一層,公共區域都沒個座位,人怎么愿意去買吃的?沒有人買吃的,其他人也不愿意追隨停下來,人氣都沒有,所以商家就走了。空空蕩蕩,似乎是老板高處不可及的心作怪:不要給我做一個美食廣場,那么鬧哄哄的,掉檔次。
這是技術問題,也是觀念導致的技術問題,導致人聚不起來,氣也聚不起來。
有問題,看到了,趕緊改啊,這過去大半年了,運營方似乎從來沒有想辦法去調整這里,一不引流,二不開商家會想辦法,三不改進消費體驗環境,四不做休業處理,檔口商家全部失守,撤離經營,業主方也沒有圍擋圍起來,這讓后續商家如何愿意相信你們能做好這個場子?
這些基本的能力遠不如銀泰,這不是一個招商品牌的時代,是一個運營流量和場景的時代,解百還不醒醒?
前兩天羅胖的app《得到》里,聽了一個觀點:不是運氣的問題,是失敗的幾率碰到了,歸結到感性的大腦里那就是運氣怎么這么差。其實運氣差是概率的體現,倒霉催的元華,真是失敗的概率太大了,跟操盤人的態度,沒有操盤過購物中心有關,觀念加技術問題。
這里八卦一些高層找心理安慰的故事:2015年11月風水師傅劉啟輝受邀前往,杭州 解百新元華 的一間商鋪,進行商業風水勘察及裝修規劃。依玄空飛星計算方法,該商場竣工于2004年前,但如今全面重新整改裝修,故屬下元八運。經過測量該商鋪朝向為壬山丙向,屬地元龍,旺丁格局。經過一系列的合理布局,如:開門方位,收銀方位,后廚方位等等。結果,風水師傅沒有給找到火爆場面的結果,老板們失望了。
劉師傅的風水商場規劃法
當下的購物中心運營,已經從品類運營,業態運營,開始向流量運營,客群消費場景運營,流量來自場景,場景決定品類,品類的選擇,動線,空間,消費者溝通自然而然的就出來了。
如果,你還不懂場景二字為何意,那么可以交給年輕人去折騰了,這個時代已經不屬于你了,你只需要讓他們去做,你知道運營結果和數字就可以了。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杭州解新百元華轉型一周年 失敗的路上繼續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