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飲品業務連續兩年業績下滑之后, 康師傅 打算賣掉飲品事業部底下幾個公司。
6月29日是國家商務部公示的一則跟 康師傅 有關的股權案的最后一天。文件顯示, 康師傅 要把旗下5家公司賣給漳州伊萊福食品有限公司。這五家公司業務大都集中在生產和銷售即飲茶飲料、果汁飲料、碳酸飲料和瓶裝水。在 康師傅 的生產體系中占據邊緣位置。
2016年財報顯示,飲料是占 康師傅 總營收58%的主要業務。而2015年以來, 康師傅 飲品業務就處于持續下滑中。到2017年一季度,飲料業務的股東應占溢利為3691萬元,同比下滑54.13%。
事實上,2011年之后,它一直依靠有口碑的老產品和人海戰術的渠道優勢賺錢。
今年第一季度,幫 康師傅 拿下了49.7%的市場份額還是那些你熟悉的產品。比如全新包裝的冰紅茶、冰綠茶、傳世新飲系列的酸棗汁、冰糖雪梨、茶專家系列的茉莉茶、鐵觀音茶等等。而它們都是在2011年推出的。
中略資本創始合伙人高劍鋒在接受《中國經營報》采訪中指出,早年飲料市場就是水、茶飲料、果汁飲料,一直以來 康師傅 表現強勢,其強項是茶飲料,但如今飲料產品多元化且細分化很明顯, 康師傅 的老產品市場份額正在被蠶食,在靠產品驅動的飲料行業, 康師傅 還沒有能頂得上的新品。
康師傅 是最先一批提出渠道下沉的快消品公司。但光靠把便宜的飲料賣到農村絕不是長久之計。
對于業績放緩的飲料公司來說,開源和節流同樣重要。通過出售資產,可以幫助企業集中優勢資源加快產品升級。
把一些經營不太好的飲料生產商賣給上游供應商看上去能起到開源節流的效果。伊萊福原本是 康師傅 的上游原料供應商。輕資產化是傳統快消公司轉型的一個步驟。可口可樂也在這么做。
去年11月,可口可樂把自己的中國瓶裝廠生意賣給了中糧和太古,收了大約10億美元。重組完成后,中糧和太古將分別擁有并運營18和17家裝瓶廠。拋棄毛利率低的裝瓶業務對于可口可樂來說,相當于清除不良資產。這么做也是為了減少碳酸飲料銷量放緩帶來的成本壓力。
對 康師傅 來說,也意味著可以把錢集中起來研究適應健康新趨勢的新飲品。畢竟,公開資料顯示,從研發到上市一款飲料新品要花6000萬到8000萬元左右。而 康師傅 太需要能夠超越過去經典的新產品了。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飲品業務業績下滑 康師傅賣掉5家飲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