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招人難,尤其是一線 員工 ,流失率非常高,雖然在金融危機以來,這個流失率降低了不少,但是不能從根本上改變這個局面。作為曾經的超市管理者,尤其在從事培訓工作后,給了我和更多層次人員交流的機會,我覺得,人力資源管理中最關鍵的是保持 員工 隊伍相對穩定性的一個問題。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一個必要的人員流動率,是保持一個集體不斷前進的要素,但是目前的情況是,不到6、7月份,人事經理就完成了全年的流失率指標了。很多店鋪的人力資源部配備只有兩、三個人,整日忙于招聘應付,其他的深層次的管理根本無從談起。如果僅僅是一兩個企業的問題,我們可以歸結為特例,目前整個行業都是這個樣子,就不得不探討了。
普遍的反映,基層 員工 流失的原因比較集中的是:社會地位低、待遇偏低、勞動強度大、沒有前途。
我想有的問題是可以克服的,不是先天的。甚至有的問題是我們自己造成的。舉個例子,經常可以看到超市門口招聘廣告:“招理貨員若干名”。什么是理貨員?就是搬貨的嘛?這個名字一聽就讓人泄氣。我覺得不是應聘者有問題,是超市的管理者的問題。我老說做超市的人沒有文化,就是一個例子。自己的 員工 叫理貨員,廠家的 員工 叫促銷員。年輕男女找對象,一聽這個名字,他(她)就沒有胃口了。你看有的企業,同樣是招聘剛畢業的大學生做銷售,人家印個名片——銷售經理,孩子走出去氣剛剛的,找對象都好說出口。名字嘛,很重要嗎?古人說:“名正言順”。名字最重要了,尤其中國人,名字就是面子,面子就是一切。如果我們換個叫法,“銷售代表”和“廠方代表”,代表超市和廠方的嘛,名正言順,是不是就感覺好很多?
這個名字還反映了另一個問題,就是管理者對于基層 員工 的態度。把基層 員工 的職能技能定位在很低的層次,甚至于自己就認識水平不高,認為超市是個簡單行業,和簡單勞動,簡單行業里能誕生世界最大的企業沃爾瑪嗎?
俗話說得好,武大郎開店,容不得高人。最近有個超市老板請我吃飯,說遇到問題了,但是又不肯出咨詢費,以為吃頓飯,過點高招就能把問題解決了。超市就這么簡單嗎?百貨業怎么就沒有“理貨員”呢?百貨業不理貨嗎?還是個認識水平的問題。
再看我們行業的 員工 的服裝,我過去超市的一個主管給我說,我不是想當經理,說實話,主管比經理實惠,我就是不要愿意再穿這身工服,好好的500強企業,搞個工服和監獄的囚犯服裝一樣,丟死人。要不就是搞個破圍裙。我就沒有找到一個超市肯花200塊錢給 員工 搞身像樣的衣服。說難聽點,不拿人當人。
待遇問題,面子是看得見的,待遇是看不見的,但是也是實實在在的。現在超市普通 員工 入職,起薪差不多就比當地最低工資高個20%。有個超市的人事總監想給大家漲工資以減少人員流動,但是找不出這筆錢來,后來我幫助她分析了店鋪的人員構成和排班,結果起碼可以減少三分之一的人力,這樣很快就可以給每個人漲20%工資了,企業還有節余。現在一間萬平米左右的超市,用工達到500、600人,用得著那么多嗎?我一去就能看到 員工 聊天的,說明人力成本太高了。減低三分之一,給其他人提20%工資,待遇不就上去了嗎?減不下來嗎?讓人事經理去做三個月“理貨員”,再看看減得下來不?
勞動強度的問題,有先天問題,因為超市物流數量很大。但是也有人為的因素在里面。第一是工作安排不合理,瞎指揮,反復做相同的事情,這個大小企業都存在,跨國公司不見得好到哪里。中國區總裁來了,說貨架要這樣擺,營運總監來了,說要按照那個原則擺,區域經理來了,說那個原則才對,他們一走,店長說:“都他媽的瞎胡說,給我改回去。” 員工 的勞動強度能不大嘛。也許是我國的人力資源確實便宜,有的超市連基本的生產設備都不用完善。起重機械、搬運機械都不準備,就靠人力,那個表面看來是比較省錢。但是有沒有想過,導致的 員工 流失就是成本。更深層次的原因,人其實是成本最高的,不僅要有工資,還要有社會福利,還會抱怨,還會偷懶怠工,這些都是成本啊。機器不會的,只要加上油,通上電就會工作,直到出故障,所以西方人很喜歡機器代替人。如果我們能夠多使用一些器械,不但可以節省 員工 的體力,也可以大大降低人員的成本。
另一個方面,大量的廠方代表進入超市,也可以提供充足的勞動力。那么這些廠方代表還有一個管理問題,實際上有的超市里一個 員工 要管理若干個廠方代表。我們的 員工 實際上擔當班組長的角色,所以我們應該設立班組長這個職位,給予那些管理能力強,又培養前途的 員工 。雖然不一定要提升工資,起碼可以讓他們進入初級管理崗位,對于他們管理能力也是一個認同和鼓勵。這種上級對于下級的認同和鼓勵就是 員工 留下來和進步的動力。
其實我們還往往忽視了 員工 的另外一個心理感受——快樂!普通 員工 很現實的,他不會夢想在超市里面工作發財的。他有家庭,有責任,生活很沉重,但是他希望被承認、更希望快樂的生活和工作。有很多女 員工 ,她就是想把班上好,把孩子帶好,快快樂樂了的生活。有個家電部的小伙子,我覺得還不錯,結果我去人事部閑逛,看見他辦離職,我說,你怎么離職了?他說:我干的不爽。注意了,很多 員工 理智的直接原因就是不爽。幾百塊錢,千把塊錢,哪里不能賺?為什么要受氣?
我們怎么能然他們快樂起來很重要。比如工會可以組織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現在有很多啊,野營、拓展、郊游、晚會、體育比賽等等。關鍵是上級對于下級的關心和尊重。如上級尊重下級,下級就會敞開心扉,告訴你他的問題,就會有機會幫助他解決問題。問題解決了,人員就穩定下來了啊。
人都有上進之心,都有進步的要求,如果超市的管理者愿意稍微多花一點錢和時間,給 員工 多做做培訓,商品管理、商品陳列、顧客心理、商品導購等等, 員工 覺得在這里雖然賺不到很多的錢,但是能學到很多的東西,那么也會增強對于企業的信任和向心力。外企經常講培訓師福利,這個實實在在事情遠比什么虛頭八腦的培養企業文化,呼口號等等,要實際得多。 員工 受益、企業受益,一個學習型的企業、一個能留住人的環境,就是最好的企業文化。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一個必要的人員流動率,是保持一個集體不斷前進的要素,但是目前的情況是,不到6、7月份,人事經理就完成了全年的流失率指標了。很多店鋪的人力資源部配備只有兩、三個人,整日忙于招聘應付,其他的深層次的管理根本無從談起。如果僅僅是一兩個企業的問題,我們可以歸結為特例,目前整個行業都是這個樣子,就不得不探討了。
普遍的反映,基層 員工 流失的原因比較集中的是:社會地位低、待遇偏低、勞動強度大、沒有前途。
我想有的問題是可以克服的,不是先天的。甚至有的問題是我們自己造成的。舉個例子,經常可以看到超市門口招聘廣告:“招理貨員若干名”。什么是理貨員?就是搬貨的嘛?這個名字一聽就讓人泄氣。我覺得不是應聘者有問題,是超市的管理者的問題。我老說做超市的人沒有文化,就是一個例子。自己的 員工 叫理貨員,廠家的 員工 叫促銷員。年輕男女找對象,一聽這個名字,他(她)就沒有胃口了。你看有的企業,同樣是招聘剛畢業的大學生做銷售,人家印個名片——銷售經理,孩子走出去氣剛剛的,找對象都好說出口。名字嘛,很重要嗎?古人說:“名正言順”。名字最重要了,尤其中國人,名字就是面子,面子就是一切。如果我們換個叫法,“銷售代表”和“廠方代表”,代表超市和廠方的嘛,名正言順,是不是就感覺好很多?
這個名字還反映了另一個問題,就是管理者對于基層 員工 的態度。把基層 員工 的職能技能定位在很低的層次,甚至于自己就認識水平不高,認為超市是個簡單行業,和簡單勞動,簡單行業里能誕生世界最大的企業沃爾瑪嗎?
俗話說得好,武大郎開店,容不得高人。最近有個超市老板請我吃飯,說遇到問題了,但是又不肯出咨詢費,以為吃頓飯,過點高招就能把問題解決了。超市就這么簡單嗎?百貨業怎么就沒有“理貨員”呢?百貨業不理貨嗎?還是個認識水平的問題。
再看我們行業的 員工 的服裝,我過去超市的一個主管給我說,我不是想當經理,說實話,主管比經理實惠,我就是不要愿意再穿這身工服,好好的500強企業,搞個工服和監獄的囚犯服裝一樣,丟死人。要不就是搞個破圍裙。我就沒有找到一個超市肯花200塊錢給 員工 搞身像樣的衣服。說難聽點,不拿人當人。
待遇問題,面子是看得見的,待遇是看不見的,但是也是實實在在的。現在超市普通 員工 入職,起薪差不多就比當地最低工資高個20%。有個超市的人事總監想給大家漲工資以減少人員流動,但是找不出這筆錢來,后來我幫助她分析了店鋪的人員構成和排班,結果起碼可以減少三分之一的人力,這樣很快就可以給每個人漲20%工資了,企業還有節余。現在一間萬平米左右的超市,用工達到500、600人,用得著那么多嗎?我一去就能看到 員工 聊天的,說明人力成本太高了。減低三分之一,給其他人提20%工資,待遇不就上去了嗎?減不下來嗎?讓人事經理去做三個月“理貨員”,再看看減得下來不?
勞動強度的問題,有先天問題,因為超市物流數量很大。但是也有人為的因素在里面。第一是工作安排不合理,瞎指揮,反復做相同的事情,這個大小企業都存在,跨國公司不見得好到哪里。中國區總裁來了,說貨架要這樣擺,營運總監來了,說要按照那個原則擺,區域經理來了,說那個原則才對,他們一走,店長說:“都他媽的瞎胡說,給我改回去。” 員工 的勞動強度能不大嘛。也許是我國的人力資源確實便宜,有的超市連基本的生產設備都不用完善。起重機械、搬運機械都不準備,就靠人力,那個表面看來是比較省錢。但是有沒有想過,導致的 員工 流失就是成本。更深層次的原因,人其實是成本最高的,不僅要有工資,還要有社會福利,還會抱怨,還會偷懶怠工,這些都是成本啊。機器不會的,只要加上油,通上電就會工作,直到出故障,所以西方人很喜歡機器代替人。如果我們能夠多使用一些器械,不但可以節省 員工 的體力,也可以大大降低人員的成本。
另一個方面,大量的廠方代表進入超市,也可以提供充足的勞動力。那么這些廠方代表還有一個管理問題,實際上有的超市里一個 員工 要管理若干個廠方代表。我們的 員工 實際上擔當班組長的角色,所以我們應該設立班組長這個職位,給予那些管理能力強,又培養前途的 員工 。雖然不一定要提升工資,起碼可以讓他們進入初級管理崗位,對于他們管理能力也是一個認同和鼓勵。這種上級對于下級的認同和鼓勵就是 員工 留下來和進步的動力。
其實我們還往往忽視了 員工 的另外一個心理感受——快樂!普通 員工 很現實的,他不會夢想在超市里面工作發財的。他有家庭,有責任,生活很沉重,但是他希望被承認、更希望快樂的生活和工作。有很多女 員工 ,她就是想把班上好,把孩子帶好,快快樂樂了的生活。有個家電部的小伙子,我覺得還不錯,結果我去人事部閑逛,看見他辦離職,我說,你怎么離職了?他說:我干的不爽。注意了,很多 員工 理智的直接原因就是不爽。幾百塊錢,千把塊錢,哪里不能賺?為什么要受氣?
我們怎么能然他們快樂起來很重要。比如工會可以組織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現在有很多啊,野營、拓展、郊游、晚會、體育比賽等等。關鍵是上級對于下級的關心和尊重。如上級尊重下級,下級就會敞開心扉,告訴你他的問題,就會有機會幫助他解決問題。問題解決了,人員就穩定下來了啊。
人都有上進之心,都有進步的要求,如果超市的管理者愿意稍微多花一點錢和時間,給 員工 多做做培訓,商品管理、商品陳列、顧客心理、商品導購等等, 員工 覺得在這里雖然賺不到很多的錢,但是能學到很多的東西,那么也會增強對于企業的信任和向心力。外企經常講培訓師福利,這個實實在在事情遠比什么虛頭八腦的培養企業文化,呼口號等等,要實際得多。 員工 受益、企業受益,一個學習型的企業、一個能留住人的環境,就是最好的企業文化。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如何降低超市基層員工的流失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