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日期間,上海世博會的吉祥物“海寶”和 奧運 會“福娃”的各類產品在各地頗為熱銷……
12月18日晚,一個名叫“海寶”的虛擬男孩形象,橫空出世。從這一天起,2010年上海世博會有了屬于自己的吉祥物。 此時,距北京 奧運 會吉祥物福娃的誕生已過2年47天。由福娃掀起的“吉祥物熱”,再次升溫。
從當年亞運會“盼盼”的市場遺憾,到大運會“拉拉”的遇冷,福娃與海寶,兩個形象完全不同的吉祥物,如何能帶給人們更多的驚喜?對北京 奧運 和上海世博“雙城”、“雙會”又將帶來怎樣的深遠影響?
“兄弟組合”·“獨生子女”
可不可以兩個都喜歡?
京:看到那個可愛的藍色“海寶”在多米諾骨牌推倒的一剎那展現出來,我想起了2年多前,北京 奧運 會吉祥物揭曉的那一刻……
滬:這幾天,我聽到最多的一句問話就是:福娃和海寶,你更喜歡哪一個?回應最多的,是一句反問:可不可以兩個都喜歡?
京:因為兩個都那么可愛!其實,他們有很大不同。福娃是“兄弟組合”,代表著“北京歡迎你”,海寶是“獨生子女”,寓意“四海之寶”;福娃是人與動物的形象結合,而海寶,是從漢字“人”變化而來的虛擬形象……
滬:這還只是視覺差異。實際上,福娃與海寶在各自承載和傳遞文化的任務上,也有所側重。
京:“福娃爸爸”韓美林,曾這樣解釋福娃的設計理念,五個“福娃”分別代表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各自的頭飾,則源自中國五千年文化中的一些代表圖案。
滬:海寶的主創人員,則希望通過漢字“人”的體型,突出“以人為本”的理念;通過“藍色之水”的體色,表達“上善若水、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通過抽象虛擬的造型,體現現代感、國際化。所以,有人說,福娃是京派文化的體現,而海寶是海派文化的折射。
京:不管哪種風格,它們都是向世界傳遞中國文化形象與精神風貌的最佳載體。不過,就中國元素的運用來說,福娃體現得更為充分。
滬:“海寶”出生面臨兩個現實難題:一是誕生在福娃之后,希望與福娃有所差異,讓它們呈現出多元的文化符號;其次,要體現出世博會的主題特點。我想,國際化與現代化,開放性與包容性,在海寶身上體現得更為突出。
京:有差異才會有特色。從福娃到海寶,我的感覺是:中國越來越重視吉祥物的創作了。
滬:因為 奧運 會和世博會本來就是當今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國際性盛事。當然也與我們意識到吉祥物本身的強大社會價值有關。作為代表東道國本國特色的標志物,吉祥物是一個國家文化的象征。
662件·26655件
“文化藝術”、“形象廣告”各顯神通?
京:北京 奧運 會吉祥物征集共收到有效作品662件,而上海世博會吉祥物則征集到26655件,據說絕大部分是上海世博局的同志發動組織而來的。為什么要花這么大力氣去做這樣一件事呢?
滬:一方面,最大范圍地凝聚智慧,讓更多人發揮想象力,本身是世博會應有之義;另一方面,與北京 奧運 會相比,上海世博會無論是知曉度,還是理解度,都太低了。他們也想借征集機會,對世博會進行全國的宣講與推介。
京:這倒非常有必要。確實,吉祥物的誕生過程,也是一次創意、創新的過程。
滬:是的。海寶的形成過程,讓我有一個深刻體會:不設框框,鼓勵創新,專業建議,是非常好的機制。
京:我相信,組織者并非“無為而治”。他們需要對“這一個”吉祥物的核心價值作出準確的指向,需要與各方專業人士溝通,才能讓創作人員更好地理解吉祥物的文化內涵與價值取向。
滬:挑選不同的創作團隊,會導致作品的風格差異。不知你注意到沒有,福娃的關鍵性修改團隊,是著名藝術大師韓美林和他的團隊,而海寶的兩個創作修改團隊,則是從事廣告設計與形象策劃的。
京:所以,福娃的精致頭飾與題材,顯現出五千年文化藝術的烙印;而海寶呢,似乎更具備“形象廣告”的色彩,簡潔、現代,有視覺沖擊力。
滬:海寶的主要修改人邵隆圖告訴我,他們后期所做的一切,都是對原作品做“減法”,一切都是為了激發市場,促進銷售。當然,簡潔并不是簡單,他們在一個標準化的海寶形象外,還設計了8個不同表情、不同肢體動感的海寶,并且還將通過讓海寶身著不同國家的傳統服裝,演繹百余種不同形象。
京:也正因此,福娃和海寶,北京和上海,正向世人呈現出一個更具豐富內涵的中國新形象。
3000余種·270余款
渾身是寶,誰更有“福”?
京:“海寶”形象一公之于世,帶有吉祥物標志的特許商品就同步在北京、上海的18家門店上市,海寶的銷售情況如何?
滬:這次發售,銷售門店量不多,受眾面并不大。但是,從2007年12月18日20時30分到19日17時,京滬兩地還是銷售各類產品1萬余件,40余萬元,聲勢是造出來了。說到商機,還是福娃讓商家、廠家有“福”了。福娃的市場運作,顯示出對吉祥物越來越成熟的設計、生產和營銷能力。
京:從福娃開始,中國吉祥物的商業價值開發,的確有了質的突破。我們吸取教訓,借鑒國外經驗,創造了新的運作模式。比如,北京奧組委對包括福娃在內的特許產品的營銷有統一安排,通過征集專業市場營銷策劃公司制訂了整體的市場營銷方案,在奧組委的重要活動、各種主題事件、重要的時間點、時間段安排專門的市場推廣會、新品發布會,并組織了若干次大的營銷活動,力求即使平淡時期也能營造出銷售熱點。
滬:這給海寶提供了現成經驗。這次吉祥物征集的“大張旗鼓”,揭曉前的“保密氣氛”,通過電視、電臺以及網絡的揭曉晚會現場直播,制造最強的吸引力和傳播效果;與吉祥物相關的特許產品,早已大量設計和生產制作,與吉祥物揭曉同步上市;吉祥物知識產權的工作同步跟進……使吉祥物的傳播與市場無縫對接。
京:上海世博會肯定也有自己的新特點吧?
滬:上海世博局把特許產品制定為兩部分:一類是郵票、郵品和貴金屬衍生產品等特許產品,采用世博局直接授權運作的模式。這與北京奧組委一樣。另一部分是民用的12大類特許產品,則采用了高級贊助商分授權模式,即贊助招商與特許經營相結合。目前,已有兩家企業成為上海世博會標志特許產品的生產高級贊助商,從設計到開發到生產,均由其負責。
京:換句話說,上海世博會的組織者并不需要面對更多的生產企業,而只需由這兩家贊助商統一負責。
滬:是的。世博會的銷售模式也有特點。我手上有個數據,目前,全國范圍內共有70余家 奧運 零售商,2000余家特許商品零售店。但世博會不打算采用這種模式,目前正在與一家零售高級贊助商談判。一旦確定,就由該贊助商對上海世博會特許商品的零售進行統一管理。
京:這也是一種新的探索。 奧運 吉祥物系列特許商品,現在已有3000余種。上海世博會特許產品估計會有多少?
滬:世博會方面也有一整套計劃。首批開發的有11大類270余款產品,其中有吉祥物標志的43款。產品價格從十幾元到二三百元。可能以后還會有高價位產品。
京:北京奧組委也透露,吉祥物福娃的市場開發形勢不錯。不知道海寶的市場形勢怎么樣?
滬:上海世博局副局長陳先進表示,目前暫沒有考慮特許產品的盈利目標。而且,他們認為吉祥物特許產品的主銷期,還是在世博會舉辦期間的那長達184天的時間里。因此,現在僅僅是一種“預熱”。不過,他也透露了一句話:世博會吉祥物的整體銷售規模,“不會低于 奧運 會整個市場運作的能力”。我相信他們其實是有很高目標的。
明星·故事
多年后你還會記得“寶娃”嗎?
京:有業內專家擔心,福娃的價值可能會如以往很多吉祥物一樣隨著北京 奧運 會結束而消失。
滬:擔心同樣在海寶身上存在。
京:這實際涉及創意產業如何增值,產業鏈條該如何延伸的問題。
滬:專業人士認為,創意產業的主要增值部分決定于原創知識含量。美國迪斯尼的米老鼠為什么近80年來始終紅火?哈利·波特為什么紅遍全球?臺灣著名漫畫家許培育強調,吉祥物應被賦予更多“故事”。有故事,其形象才會真正活在人們心中。
京:正是這樣。由北京奧組委授權、北京電視臺等制作的百集大型動畫系列片《福娃 奧運 漫游記》目前已經推出,這使得福娃變得更有生命、有思想、有活力了。海寶應該能較早注意到這個問題吧?
滬:的確如此。從一開始,世博會組織者就明確提出,要讓海寶既能在世博會前作造勢的主角,在世博會期間成為追捧的“明星”,也能在世博會后繼續具有生命力。他們設想,要讓海寶形象成為上海乃至中國的“米奇”。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案,除在傳統的應用領域開花結果外,還給他賦予完整的人格,讓他在虛擬世界也占有一席之地。
揭曉那天,海寶的一份“生活檔案”也同步問世了。主創人員為他專門設計了“性格特征”、“興趣愛好”,甚至還給他配了“聲音”,海寶是一個喜歡見著誰都會“嗨嗨”打招呼的自信男孩,是一個特別喜歡洗澡、跳著奇怪舞蹈、喜歡模仿人類行為卻常常過了頭的B型血男孩。你看,海寶已變得有血有肉有情感了。
京:很有意思。說不定很快會出來“當福娃遇上海寶”這樣的故事呢。
滬:是啊,也許從福娃和海寶開始,中國的吉祥物時代能托起一個文化創意的高潮,兩個吉祥物會成為北京與上海的兩張新城市名片。
12月18日晚,一個名叫“海寶”的虛擬男孩形象,橫空出世。從這一天起,2010年上海世博會有了屬于自己的吉祥物。 此時,距北京 奧運 會吉祥物福娃的誕生已過2年47天。由福娃掀起的“吉祥物熱”,再次升溫。
從當年亞運會“盼盼”的市場遺憾,到大運會“拉拉”的遇冷,福娃與海寶,兩個形象完全不同的吉祥物,如何能帶給人們更多的驚喜?對北京 奧運 和上海世博“雙城”、“雙會”又將帶來怎樣的深遠影響?
“兄弟組合”·“獨生子女”
可不可以兩個都喜歡?
京:看到那個可愛的藍色“海寶”在多米諾骨牌推倒的一剎那展現出來,我想起了2年多前,北京 奧運 會吉祥物揭曉的那一刻……
滬:這幾天,我聽到最多的一句問話就是:福娃和海寶,你更喜歡哪一個?回應最多的,是一句反問:可不可以兩個都喜歡?
京:因為兩個都那么可愛!其實,他們有很大不同。福娃是“兄弟組合”,代表著“北京歡迎你”,海寶是“獨生子女”,寓意“四海之寶”;福娃是人與動物的形象結合,而海寶,是從漢字“人”變化而來的虛擬形象……
滬:這還只是視覺差異。實際上,福娃與海寶在各自承載和傳遞文化的任務上,也有所側重。
京:“福娃爸爸”韓美林,曾這樣解釋福娃的設計理念,五個“福娃”分別代表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各自的頭飾,則源自中國五千年文化中的一些代表圖案。
滬:海寶的主創人員,則希望通過漢字“人”的體型,突出“以人為本”的理念;通過“藍色之水”的體色,表達“上善若水、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通過抽象虛擬的造型,體現現代感、國際化。所以,有人說,福娃是京派文化的體現,而海寶是海派文化的折射。
京:不管哪種風格,它們都是向世界傳遞中國文化形象與精神風貌的最佳載體。不過,就中國元素的運用來說,福娃體現得更為充分。
滬:“海寶”出生面臨兩個現實難題:一是誕生在福娃之后,希望與福娃有所差異,讓它們呈現出多元的文化符號;其次,要體現出世博會的主題特點。我想,國際化與現代化,開放性與包容性,在海寶身上體現得更為突出。
京:有差異才會有特色。從福娃到海寶,我的感覺是:中國越來越重視吉祥物的創作了。
滬:因為 奧運 會和世博會本來就是當今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國際性盛事。當然也與我們意識到吉祥物本身的強大社會價值有關。作為代表東道國本國特色的標志物,吉祥物是一個國家文化的象征。
662件·26655件
“文化藝術”、“形象廣告”各顯神通?
京:北京 奧運 會吉祥物征集共收到有效作品662件,而上海世博會吉祥物則征集到26655件,據說絕大部分是上海世博局的同志發動組織而來的。為什么要花這么大力氣去做這樣一件事呢?
滬:一方面,最大范圍地凝聚智慧,讓更多人發揮想象力,本身是世博會應有之義;另一方面,與北京 奧運 會相比,上海世博會無論是知曉度,還是理解度,都太低了。他們也想借征集機會,對世博會進行全國的宣講與推介。
京:這倒非常有必要。確實,吉祥物的誕生過程,也是一次創意、創新的過程。
滬:是的。海寶的形成過程,讓我有一個深刻體會:不設框框,鼓勵創新,專業建議,是非常好的機制。
京:我相信,組織者并非“無為而治”。他們需要對“這一個”吉祥物的核心價值作出準確的指向,需要與各方專業人士溝通,才能讓創作人員更好地理解吉祥物的文化內涵與價值取向。
滬:挑選不同的創作團隊,會導致作品的風格差異。不知你注意到沒有,福娃的關鍵性修改團隊,是著名藝術大師韓美林和他的團隊,而海寶的兩個創作修改團隊,則是從事廣告設計與形象策劃的。
京:所以,福娃的精致頭飾與題材,顯現出五千年文化藝術的烙印;而海寶呢,似乎更具備“形象廣告”的色彩,簡潔、現代,有視覺沖擊力。
滬:海寶的主要修改人邵隆圖告訴我,他們后期所做的一切,都是對原作品做“減法”,一切都是為了激發市場,促進銷售。當然,簡潔并不是簡單,他們在一個標準化的海寶形象外,還設計了8個不同表情、不同肢體動感的海寶,并且還將通過讓海寶身著不同國家的傳統服裝,演繹百余種不同形象。
京:也正因此,福娃和海寶,北京和上海,正向世人呈現出一個更具豐富內涵的中國新形象。
3000余種·270余款
渾身是寶,誰更有“福”?
京:“海寶”形象一公之于世,帶有吉祥物標志的特許商品就同步在北京、上海的18家門店上市,海寶的銷售情況如何?
滬:這次發售,銷售門店量不多,受眾面并不大。但是,從2007年12月18日20時30分到19日17時,京滬兩地還是銷售各類產品1萬余件,40余萬元,聲勢是造出來了。說到商機,還是福娃讓商家、廠家有“福”了。福娃的市場運作,顯示出對吉祥物越來越成熟的設計、生產和營銷能力。
京:從福娃開始,中國吉祥物的商業價值開發,的確有了質的突破。我們吸取教訓,借鑒國外經驗,創造了新的運作模式。比如,北京奧組委對包括福娃在內的特許產品的營銷有統一安排,通過征集專業市場營銷策劃公司制訂了整體的市場營銷方案,在奧組委的重要活動、各種主題事件、重要的時間點、時間段安排專門的市場推廣會、新品發布會,并組織了若干次大的營銷活動,力求即使平淡時期也能營造出銷售熱點。
滬:這給海寶提供了現成經驗。這次吉祥物征集的“大張旗鼓”,揭曉前的“保密氣氛”,通過電視、電臺以及網絡的揭曉晚會現場直播,制造最強的吸引力和傳播效果;與吉祥物相關的特許產品,早已大量設計和生產制作,與吉祥物揭曉同步上市;吉祥物知識產權的工作同步跟進……使吉祥物的傳播與市場無縫對接。
京:上海世博會肯定也有自己的新特點吧?
滬:上海世博局把特許產品制定為兩部分:一類是郵票、郵品和貴金屬衍生產品等特許產品,采用世博局直接授權運作的模式。這與北京奧組委一樣。另一部分是民用的12大類特許產品,則采用了高級贊助商分授權模式,即贊助招商與特許經營相結合。目前,已有兩家企業成為上海世博會標志特許產品的生產高級贊助商,從設計到開發到生產,均由其負責。
京:換句話說,上海世博會的組織者并不需要面對更多的生產企業,而只需由這兩家贊助商統一負責。
滬:是的。世博會的銷售模式也有特點。我手上有個數據,目前,全國范圍內共有70余家 奧運 零售商,2000余家特許商品零售店。但世博會不打算采用這種模式,目前正在與一家零售高級贊助商談判。一旦確定,就由該贊助商對上海世博會特許商品的零售進行統一管理。
京:這也是一種新的探索。 奧運 吉祥物系列特許商品,現在已有3000余種。上海世博會特許產品估計會有多少?
滬:世博會方面也有一整套計劃。首批開發的有11大類270余款產品,其中有吉祥物標志的43款。產品價格從十幾元到二三百元。可能以后還會有高價位產品。
京:北京奧組委也透露,吉祥物福娃的市場開發形勢不錯。不知道海寶的市場形勢怎么樣?
滬:上海世博局副局長陳先進表示,目前暫沒有考慮特許產品的盈利目標。而且,他們認為吉祥物特許產品的主銷期,還是在世博會舉辦期間的那長達184天的時間里。因此,現在僅僅是一種“預熱”。不過,他也透露了一句話:世博會吉祥物的整體銷售規模,“不會低于 奧運 會整個市場運作的能力”。我相信他們其實是有很高目標的。
明星·故事
多年后你還會記得“寶娃”嗎?
京:有業內專家擔心,福娃的價值可能會如以往很多吉祥物一樣隨著北京 奧運 會結束而消失。
滬:擔心同樣在海寶身上存在。
京:這實際涉及創意產業如何增值,產業鏈條該如何延伸的問題。
滬:專業人士認為,創意產業的主要增值部分決定于原創知識含量。美國迪斯尼的米老鼠為什么近80年來始終紅火?哈利·波特為什么紅遍全球?臺灣著名漫畫家許培育強調,吉祥物應被賦予更多“故事”。有故事,其形象才會真正活在人們心中。
京:正是這樣。由北京奧組委授權、北京電視臺等制作的百集大型動畫系列片《福娃 奧運 漫游記》目前已經推出,這使得福娃變得更有生命、有思想、有活力了。海寶應該能較早注意到這個問題吧?
滬:的確如此。從一開始,世博會組織者就明確提出,要讓海寶既能在世博會前作造勢的主角,在世博會期間成為追捧的“明星”,也能在世博會后繼續具有生命力。他們設想,要讓海寶形象成為上海乃至中國的“米奇”。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案,除在傳統的應用領域開花結果外,還給他賦予完整的人格,讓他在虛擬世界也占有一席之地。
揭曉那天,海寶的一份“生活檔案”也同步問世了。主創人員為他專門設計了“性格特征”、“興趣愛好”,甚至還給他配了“聲音”,海寶是一個喜歡見著誰都會“嗨嗨”打招呼的自信男孩,是一個特別喜歡洗澡、跳著奇怪舞蹈、喜歡模仿人類行為卻常常過了頭的B型血男孩。你看,海寶已變得有血有肉有情感了。
京:很有意思。說不定很快會出來“當福娃遇上海寶”這樣的故事呢。
滬:是啊,也許從福娃和海寶開始,中國的吉祥物時代能托起一個文化創意的高潮,兩個吉祥物會成為北京與上海的兩張新城市名片。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北京奧運“對話”上海世博:當福娃遇上海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