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買東西總是希望物美價廉,如果能用一塊錢買到價值兩百塊錢的東西,那就沾沾自喜能美上一整天 。但是反過來,如果用一塊錢只買到五毛錢的東西,那懊悔、那怨恨可以讓人抓狂兩三天。
這里想說的是:占到便宜的喜悅感遠沒有被占便宜的失落感對人的影響力大。
讀書的時候,我們可能會認為人都是理性的,1+1=2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但是在現實中,常常會有各種奇 葩、傻帽、無厘頭的事情發生,當我們以旁觀者的身份看戲的時候,可能會使勁地嘲笑這些事情,但是 仔細一想,奇葩事也沒有少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
人們在日常的經濟活動中,絕對不是理性的,會嚴重受到各種商業噱頭的干擾,從而做出一些瘋狂的舉 動來,比如拿腎去換iphone 5S。
因此,消費者在蠻面對一款產品或者一種商業活動時,不可能像超級計算機那樣計算自己的得失,從而 做出最明智的決定 ,而是憑感覺非常模糊地衡量自己的得失。
在衡量得失的時候,得與失對人的影響是不對等的。如下圖:
這就是所謂的前景理論。不要以為名字起得那么專業就很深奧,道理也很簡單:
1、橫軸代表主觀狀態,即人的滿意度;縱軸代表客觀狀態,即物質刺激。
2、橫軸的正值表示滿足感,負值表示缺失感;縱軸的正值表示得到多少,負值表示失去多少。
3、以橫軸為界,分析:隨著物質(客觀狀態)的增多和減少,人的滿意度的變化規律。
4、橫軸以上,隨著得到的物質越來越多,人的滿意度會越來越高,但是滿意度的增幅會越來越小。
5、橫軸以下,隨著失去的物質越來越多,人的滿意度會越來越小,但是滿意度的降幅會越來越大。
這里的一個重要區別可能大家都發現了:越來越小和越來越大。
這個區別就是前面提到的:得到好處的滿足感增幅呈遞減趨勢。比如你得到100塊錢,滿意度為5.但是 得到200塊錢時,滿意度并不是10.而是小于10.
而失去好處的滿足感下滑程度就會越來越大。比如失去100塊的痛苦度為5.失去兩百塊的痛苦度不是10 ,而是大于10.
在給好處這個環節,你應該得到這樣的啟發:
1、要給一點好處讓消費者高興,起碼不要讓滿意度停留在0.這會挑起消費者對你的好感,比如送個小 東西,包郵等;
2、但是千萬別給太多,否則會慣壞消費者,下次你不多給點,他會莫名其妙地對你失望;
3、你也可以故意抬高一點價格,讓消費者壓下去,他們會覺得占到便宜。雖然這種做法被發現后容易被 罵為“奸商”,但是現實是現在很多人都這么干。
在剝奪好處這個環節,商家尤其需要謹慎行事。凡是個人,都不想放棄已經到手的東西,這也是一種自 我保護的本能。
在剝奪好處這個環節,你應該得到這樣的啟發:
1、 顧客 是上帝;
2、如果是實體店,盡量讓用戶刷卡,別讓 顧客 亮出沾滿血汗的人民幣;
3、如果是實體店,提供盡可能多的體驗服務,讓 顧客 感覺東西就是為他私人定制的
4、如果是電商,注冊過程盡量不要索取太多私人信息;
5、如果是電商,如果退貨要讓用戶承擔郵費。
關于電商的包郵,其實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很多人不在意一千塊買一件 衣服,但是在意那五塊錢的郵費。包郵其實就是哄消費者開心的小恩惠,是那個突破0滿意度的細節。
很多網購者都已經把包郵放在了理所當然的隊列,所以一旦你說不包郵,就等于從他們手中剝奪好處, 那是很傷元氣的。
關于無條件退貨,聽起來好像很傷害商家的利益。但是,請問有多少人會真的去退貨?一來退貨比較麻 煩,如果是電商還要承擔運費。二來到手的東西,實在是不想失去了。很多人買了不合身的衣服,可能 會一直放在衣柜里好幾年,寧愿發霉也不退回去。
但是關于失去的部分,我們可以回頭看看那個坐標圖,會發現隨著失去物質的增多,滿意度先是迅猛下 滑,然后降幅會慢慢變小,趨于緩和。
我想說,這是一個很危險的狀態。當人的滿意度差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它會變質,進入“無所謂”狀態 。這種無所謂的潛臺詞是:沒事,我已經習慣了。如果要說得粗俗一點:我他媽都被你剝奪成這樣了! 還在乎這點小錢嗎!
注意!這是非常糟糕的情況。因為此時你已經深深傷害了 顧客 , 顧客 有可能會破罐子破摔,冒著被抓進 警察局的危險跟你糾纏到底。
對消費者來說,被剝奪是最大的傷害,跟被扒光衣服有的一拼。失去是很痛苦的,它凌駕于得到的滿足 感之上,甚至有“老鼠屎效應”。一大早的好心情,可能會因為丟了個新買的帽子而郁悶一整天。作為 商家,你應該清楚,給予是理所當然的,要想得到是必須學會偽裝的。偽裝不是欺騙,而是別讓 顧客 覺 得你體內流淌著資本主義骯臟的血液,別露出那副唯利是圖的嘴臉。如果你還沒有那么大的財力去滿足 顧客 ,起碼不要讓 顧客 有缺失感,這是出來賣要守住的底線。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出來賣 不要讓顧客有缺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