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晚間, 寶潔 披露了其2016財年一季度報。截至9月30日, 寶潔 銷售額為165.27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87.71億美元相比下跌了12%。這是這家全球最大消費品公司連續7個季度以來最大跌幅。
“瘦身”一年來, 寶潔 業績頹勢顯然沒能得到緩解。
業績創7個季度最大跌幅
寶潔 公司發布的2016財年第一財季業績報告顯示,公司營收下滑12%至165.3億美元,低于湯森路透分析師預測的171.7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12%的跌幅為 寶潔 過去7個季度以來最大跌幅。此外, 寶潔 的有機銷售額(即不計入并購交易、資產剝離交易以及匯率變動影響的銷售額)下降了1%,原因是此前該公司退出了一些無法盈利的業務,并削減了一系列產品。
寶潔 表示,導致業績大跌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匯率變動的負面影響,及旗下所有業務部門的銷售量均出現了下滑。具體來看,美容、梳洗護理、健康護理、紡織品護理及家居護理、嬰兒女性及家庭護理5個品類的銷售均現雙位數跌幅,其中,剝離中小型品牌后,專注于玉蘭油、SK-II、飄柔、潘婷等品牌的美容部門,凈銷售額按年減少12%至30.41億美元,美發品牌銷量持續收縮。與此同時, 寶潔 在巴西和俄羅斯等美國以外市場上的業務所占據的市場份額也正在喪失。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市場上, 寶潔 的有機銷售額大幅下降8%,原因在于一直被 寶潔 視為重中之重的嬰兒衛生品牌幫寶適的市場份額正在被日本品牌所侵占。對此, 寶潔 首席財務官喬恩·穆勒表示,公司正在中國市場推出高價尿布,以便利用中國父母樂于在嬰兒身上花費大量金錢的傾向,但能否鞏固與擴大市場份額還有待觀察。
對于下一階段的市場,喬恩·穆勒稱依然表現出了較好的預期,并認為隨著整個財年的展開,未來公司的有機銷售額應該會繼續增長。 寶潔 將維持此前預期不變,也就是在截至6月為止的整個財年中,有機銷售額將同比持平到實現較低個位數的增長。
“瘦身計劃”未能挽救業績頹勢
寶潔 集團首席執行官雷富禮在季報中預測,下半年有機銷售會進一步改善,但基于各大品類的疲軟需求以及美元匯價持續走強,海外業務占接近2/3銷售的該集團還是下調了全年銷售預期,其預計全年凈銷售額仍然會出現高個位數的跌幅,此前預期則為“低至高個位數”跌幅。
新一季度財報,唯一的亮點是凈利潤。一季度 寶潔 凈利潤實現30.7%的增長,從去年同期的19.90億美元漲至今年的26.01億美元,每股收益為0.98美元,高于市場預期的0.95美元。原因是其采取了生產力和成本削減相關措施,利潤率也有所上升。
據了解,在業績不斷承壓、“多品牌戰略”幾乎失靈的背景下, 寶潔 于去年8月正式啟動了“瘦身”計劃。根據當時公布的計劃, 寶潔 將會在未來兩年內剝離過去三年銷售一直下降、年銷售不到1億美元的90~100個小型品牌,專注發展以潘婷、海飛絲、玉蘭油和SK-II等為代表的近80個核心品牌,原因在于過去三年集團90%以上的營收和利潤基本上都來自這些核心品牌。此外, 寶潔 在過去一年減少了40%的廣告代理數量,節省出3億美元;
這一品牌凝聚計劃在業內人士看來雖然能暫時為 寶潔 減輕成本上的壓力,但也伴隨著一定的風險。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優先選擇的品牌無法通過增長來彌補已剝離品牌產生的收入損失,那么盲目刪減產品和品牌就會成為一場災難。
日化行業營銷專家張兵武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寶潔 長期以來實施多品牌戰略,現在進行品牌“瘦身”,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但 寶潔 在中國市場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無論是營銷手段還是創新性,中國本土品牌對 寶潔 的各業務板塊造成了相當大的壓力。
在中投顧問化工行業研究員李加楠看來, 寶潔 瘦身主要是保留其主力和實力品牌,并沒有增加一些富有活力的新品牌。 寶潔 的瘦身計劃在短期內可能會有一些進展,但從長期來看,若只是對企業做減法,企業的創新力也沒有得到提高。
據悉,10月31日, 寶潔 現任CEO雷富禮卸任,轉而擔任執行董事長一職,取而代之的是現年56歲的大衛·泰勒。據了解,大衛·泰勒掌管的美容美妝護理和保健業務占據 寶潔 年度銷售總額的一半,業界猜測,大衛·泰勒或將帶領 寶潔 走出低迷。
截至目前,今年 寶潔 股價下降了15%。
“瘦身”一年來, 寶潔 業績頹勢顯然沒能得到緩解。
業績創7個季度最大跌幅
寶潔 公司發布的2016財年第一財季業績報告顯示,公司營收下滑12%至165.3億美元,低于湯森路透分析師預測的171.7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12%的跌幅為 寶潔 過去7個季度以來最大跌幅。此外, 寶潔 的有機銷售額(即不計入并購交易、資產剝離交易以及匯率變動影響的銷售額)下降了1%,原因是此前該公司退出了一些無法盈利的業務,并削減了一系列產品。
寶潔 表示,導致業績大跌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匯率變動的負面影響,及旗下所有業務部門的銷售量均出現了下滑。具體來看,美容、梳洗護理、健康護理、紡織品護理及家居護理、嬰兒女性及家庭護理5個品類的銷售均現雙位數跌幅,其中,剝離中小型品牌后,專注于玉蘭油、SK-II、飄柔、潘婷等品牌的美容部門,凈銷售額按年減少12%至30.41億美元,美發品牌銷量持續收縮。與此同時, 寶潔 在巴西和俄羅斯等美國以外市場上的業務所占據的市場份額也正在喪失。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市場上, 寶潔 的有機銷售額大幅下降8%,原因在于一直被 寶潔 視為重中之重的嬰兒衛生品牌幫寶適的市場份額正在被日本品牌所侵占。對此, 寶潔 首席財務官喬恩·穆勒表示,公司正在中國市場推出高價尿布,以便利用中國父母樂于在嬰兒身上花費大量金錢的傾向,但能否鞏固與擴大市場份額還有待觀察。
對于下一階段的市場,喬恩·穆勒稱依然表現出了較好的預期,并認為隨著整個財年的展開,未來公司的有機銷售額應該會繼續增長。 寶潔 將維持此前預期不變,也就是在截至6月為止的整個財年中,有機銷售額將同比持平到實現較低個位數的增長。
“瘦身計劃”未能挽救業績頹勢
寶潔 集團首席執行官雷富禮在季報中預測,下半年有機銷售會進一步改善,但基于各大品類的疲軟需求以及美元匯價持續走強,海外業務占接近2/3銷售的該集團還是下調了全年銷售預期,其預計全年凈銷售額仍然會出現高個位數的跌幅,此前預期則為“低至高個位數”跌幅。
新一季度財報,唯一的亮點是凈利潤。一季度 寶潔 凈利潤實現30.7%的增長,從去年同期的19.90億美元漲至今年的26.01億美元,每股收益為0.98美元,高于市場預期的0.95美元。原因是其采取了生產力和成本削減相關措施,利潤率也有所上升。
據了解,在業績不斷承壓、“多品牌戰略”幾乎失靈的背景下, 寶潔 于去年8月正式啟動了“瘦身”計劃。根據當時公布的計劃, 寶潔 將會在未來兩年內剝離過去三年銷售一直下降、年銷售不到1億美元的90~100個小型品牌,專注發展以潘婷、海飛絲、玉蘭油和SK-II等為代表的近80個核心品牌,原因在于過去三年集團90%以上的營收和利潤基本上都來自這些核心品牌。此外, 寶潔 在過去一年減少了40%的廣告代理數量,節省出3億美元;
這一品牌凝聚計劃在業內人士看來雖然能暫時為 寶潔 減輕成本上的壓力,但也伴隨著一定的風險。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優先選擇的品牌無法通過增長來彌補已剝離品牌產生的收入損失,那么盲目刪減產品和品牌就會成為一場災難。
日化行業營銷專家張兵武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寶潔 長期以來實施多品牌戰略,現在進行品牌“瘦身”,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但 寶潔 在中國市場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無論是營銷手段還是創新性,中國本土品牌對 寶潔 的各業務板塊造成了相當大的壓力。
在中投顧問化工行業研究員李加楠看來, 寶潔 瘦身主要是保留其主力和實力品牌,并沒有增加一些富有活力的新品牌。 寶潔 的瘦身計劃在短期內可能會有一些進展,但從長期來看,若只是對企業做減法,企業的創新力也沒有得到提高。
據悉,10月31日, 寶潔 現任CEO雷富禮卸任,轉而擔任執行董事長一職,取而代之的是現年56歲的大衛·泰勒。據了解,大衛·泰勒掌管的美容美妝護理和保健業務占據 寶潔 年度銷售總額的一半,業界猜測,大衛·泰勒或將帶領 寶潔 走出低迷。
截至目前,今年 寶潔 股價下降了15%。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寶潔營收下滑達12%寄望新任CEO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