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持續發酵, 三星 禍不單行。 三星 電子發布聲明稱,在全球范圍內暫停銷售并“叫停”Note7換新計劃。隨后,國內電商網站紛紛下架了Note7, 三星 專賣店也暫停了該款產品的銷售。根據 三星 公開的信息,北京商報記者做了最保守的估計, 三星 此次將承擔的直接經濟損失將超過200億元,其中并不包括品牌傷害所帶來的其他經濟損失。
停售手機
三星 稱,該公司在與韓國國家技術標準院等有關部門協商后,出于為消費者安全考慮,決定暫停銷售并“叫停”Note7換新計劃,該公司將要求全球運營商和零售合作伙伴停止銷售以及更換Note7。同時, 三星 呼吁Note7用戶(包括更換Note7新機的用戶)立即關閉電源,停止使用。
三星 表示,雖然公司對起火事故的調查仍在進行中,購買了Note7手機的用戶可以選擇到運營商或零售點更換成S7或S7 edge并退還差價,也可以選擇全額退款。不過, 三星 并未公布替換之后的Note7發生爆炸的原因,只稱“正在進行相關調查”,并向“喜愛其電子產品的所有消費者、合作伙伴誠摯致歉”。
正在業內紛紛猜測 三星 中國是否也將召回Note7時, 三星 中國向國家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 2016年10月11日起,召回在中國內地銷售的全部SM-N9300 Galaxy Note 7數字移動電話機,共計190984臺(包含2016年9月14日公告首次召回的1858臺產品)。
損失慘重
有 三星 中國內部人士透露,在中國,一些區域市場在 三星 正式宣布停售前就已經收到停售的口頭通知,且要求各個渠道清點Note7的真實庫存情況。
北京商報記者登錄幾家知名度較大的電商網站搜索 三星 Note7手機,發現該型號手機在天貓、京東、蘇寧、國美、淘寶均已下架,中國移動網上營業廳也顯示“該商品暫時不能購買”,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網上營業廳則壓根搜索不到Note7的銷售頁面。此外, 三星 中國官方商城也已經沒有了Note7的身影,主力宣傳旗艦機是S7 edge,官方表示步調與全球保持一致,暫停銷售。
然而,手機召回并不代表 三星 “噩夢”結束,對于 三星 自身品牌、消費者和經銷商來說,經濟損失只是開始。
對于經銷商而言,則意味著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損失。通信世界網總編輯劉啟誠指出,相對來說,經銷商損失不算太大,因為 三星 召回肯定會退回全部欠款,但到底是按照進貨價格還是市場價退,就要看 三星 和經銷商是如何溝通的,這是直接的經濟利益;而間接來說,經銷商賣貨是指望賺錢的,賣不出去又要退回,這中間所產生的時間消耗、物流消耗都是無法預估的,同時,按照Note7剛開始的銷售情況,熱賣為經銷商帶去的經濟利益也因此消失了, 三星 會不會進一步補償這部分利益不得而知,但如果沒有,經銷商只能望洋興嘆。
北京商報記者聯系到兩家北京的 三星 手機專賣店。位于青年路的一家 三星 直營專賣店員工透露,消息出來后,Note7就停止發售了, 三星 會將手機全部收回。“手機召回還會損傷 三星 與經銷商的關系,導致經銷商對 三星 產品的信心下滑。大量產品由渠道商售出,會給渠道商增添很多麻煩。”運營商世界網總編輯康釗坦言。
品牌重創
對于 三星 來說,巨大的經濟損失只是開始,隨之帶來的品牌傷害甚至無法估量。
在經濟損失方面,康釗認為,根據 三星 召回全部國行Note7的措施和賠償標準, 三星 在中國召回190984部Note7,如果用戶選擇全額退款,這對 三星 的損失將最大,Note7的官方指導價達到每部5000多元,19萬多部就相當于10億元以上,即便按出廠價來計算, 三星 也將直接損失八九億元,而如果再加上對 三星 Note7的后續銷售和 三星 其他產品的損失,即便按 三星 Note7整體在中國出貨100萬部來計算,那損失不會低于50億元。
“若是用戶選擇購買 三星 其他產品,那損失會比全額退款小些,且說明對 三星 產品還有些信心,對 三星 品牌的長遠損傷會小些。”康釗如是說。
將目光轉移到全球, 三星 曾于9月2日宣布召回美國、韓國、澳大利亞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共250萬部Note7手機。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僅這批手機的損失就超過130億元,這其中不包括沒有披露的手機銷售數量。
在資本市場上,受一系列利空影響, 三星 電子今日的股價走勢總體呈現單邊下跌態勢,從早上9點開始一路狂跌,收盤價為154.5萬韓元,當天一共下跌了13.5萬韓元,跌幅為8.04%,這是 三星 電子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
除經濟損失,爆炸對 三星 品牌的傷害讓人擔憂。劉啟誠認為, 三星 在此次事件中受到的品牌傷害完全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消費者以后都會對 三星 的產品存在質疑,進而影響 三星 產品的市場表現,這是 三星 這么多年最大的一個坎兒,對于一家如此規模的跨國企業來說,打擊很大。
停售手機
三星 稱,該公司在與韓國國家技術標準院等有關部門協商后,出于為消費者安全考慮,決定暫停銷售并“叫停”Note7換新計劃,該公司將要求全球運營商和零售合作伙伴停止銷售以及更換Note7。同時, 三星 呼吁Note7用戶(包括更換Note7新機的用戶)立即關閉電源,停止使用。
三星 表示,雖然公司對起火事故的調查仍在進行中,購買了Note7手機的用戶可以選擇到運營商或零售點更換成S7或S7 edge并退還差價,也可以選擇全額退款。不過, 三星 并未公布替換之后的Note7發生爆炸的原因,只稱“正在進行相關調查”,并向“喜愛其電子產品的所有消費者、合作伙伴誠摯致歉”。
正在業內紛紛猜測 三星 中國是否也將召回Note7時, 三星 中國向國家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 2016年10月11日起,召回在中國內地銷售的全部SM-N9300 Galaxy Note 7數字移動電話機,共計190984臺(包含2016年9月14日公告首次召回的1858臺產品)。
損失慘重
有 三星 中國內部人士透露,在中國,一些區域市場在 三星 正式宣布停售前就已經收到停售的口頭通知,且要求各個渠道清點Note7的真實庫存情況。
北京商報記者登錄幾家知名度較大的電商網站搜索 三星 Note7手機,發現該型號手機在天貓、京東、蘇寧、國美、淘寶均已下架,中國移動網上營業廳也顯示“該商品暫時不能購買”,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網上營業廳則壓根搜索不到Note7的銷售頁面。此外, 三星 中國官方商城也已經沒有了Note7的身影,主力宣傳旗艦機是S7 edge,官方表示步調與全球保持一致,暫停銷售。
然而,手機召回并不代表 三星 “噩夢”結束,對于 三星 自身品牌、消費者和經銷商來說,經濟損失只是開始。
對于經銷商而言,則意味著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損失。通信世界網總編輯劉啟誠指出,相對來說,經銷商損失不算太大,因為 三星 召回肯定會退回全部欠款,但到底是按照進貨價格還是市場價退,就要看 三星 和經銷商是如何溝通的,這是直接的經濟利益;而間接來說,經銷商賣貨是指望賺錢的,賣不出去又要退回,這中間所產生的時間消耗、物流消耗都是無法預估的,同時,按照Note7剛開始的銷售情況,熱賣為經銷商帶去的經濟利益也因此消失了, 三星 會不會進一步補償這部分利益不得而知,但如果沒有,經銷商只能望洋興嘆。
北京商報記者聯系到兩家北京的 三星 手機專賣店。位于青年路的一家 三星 直營專賣店員工透露,消息出來后,Note7就停止發售了, 三星 會將手機全部收回。“手機召回還會損傷 三星 與經銷商的關系,導致經銷商對 三星 產品的信心下滑。大量產品由渠道商售出,會給渠道商增添很多麻煩。”運營商世界網總編輯康釗坦言。
品牌重創
對于 三星 來說,巨大的經濟損失只是開始,隨之帶來的品牌傷害甚至無法估量。
在經濟損失方面,康釗認為,根據 三星 召回全部國行Note7的措施和賠償標準, 三星 在中國召回190984部Note7,如果用戶選擇全額退款,這對 三星 的損失將最大,Note7的官方指導價達到每部5000多元,19萬多部就相當于10億元以上,即便按出廠價來計算, 三星 也將直接損失八九億元,而如果再加上對 三星 Note7的后續銷售和 三星 其他產品的損失,即便按 三星 Note7整體在中國出貨100萬部來計算,那損失不會低于50億元。
“若是用戶選擇購買 三星 其他產品,那損失會比全額退款小些,且說明對 三星 產品還有些信心,對 三星 品牌的長遠損傷會小些。”康釗如是說。
將目光轉移到全球, 三星 曾于9月2日宣布召回美國、韓國、澳大利亞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共250萬部Note7手機。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僅這批手機的損失就超過130億元,這其中不包括沒有披露的手機銷售數量。
在資本市場上,受一系列利空影響, 三星 電子今日的股價走勢總體呈現單邊下跌態勢,從早上9點開始一路狂跌,收盤價為154.5萬韓元,當天一共下跌了13.5萬韓元,跌幅為8.04%,這是 三星 電子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
除經濟損失,爆炸對 三星 品牌的傷害讓人擔憂。劉啟誠認為, 三星 在此次事件中受到的品牌傷害完全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消費者以后都會對 三星 的產品存在質疑,進而影響 三星 產品的市場表現,這是 三星 這么多年最大的一個坎兒,對于一家如此規模的跨國企業來說,打擊很大。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三星百億市場“炸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