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少貨?——商品數量是潛力
商品的數量決定了你的盈利能力,如果你只賣幾個商品,你就要玩“大單品戰略”在足夠細的市場打開一個獨一無二的局面。這也是為什么加多寶和王老吉一定要掙涼茶這個領域的核心原因。

做垂直品類的比如早期的當當。當當可以聯合出版社,把圖書的絕大部分的“品”都放在自己的網站上,而從供應商那里獲得足夠的價格優勢,而淘寶是平臺,一般的商家是無法獲得這樣的優勢的。
如果自己是平臺,那就費勁了。做平臺商品一定要多,如果你的“品”做的不夠多,那么在任何一個小的類目里都無法做到比較精,很可能導致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你賣的商品用戶不喜歡。當然對于那些零售巨頭來說利用幾萬個SKU覆蓋20公里的能力,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其背后是對商品的精選,和對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深刻洞察。而互聯網好像懂的了消費者,卻對商品知之甚少。
多少貨賣了出去?——動銷率是競爭力
一味的追求商品數量是不科學的,你得能賣的出去,動銷率代表你的商品競爭力。有很多平臺動則說商品幾百萬,說的就是這個。但是你看下他的動銷率,有可能非常低,這又意味著什么?消費者在商品的汪洋大海中找不到想要的東西,或者類似的東西太多,造成選擇困難。因此保證一個良好的動銷率是降低運營成本、方便用戶選擇的一個核心指標。電商的動銷率至少要在50%以上才有得玩,70%是可以作為一個指標進行參考的。當然不同的品類不一樣,上面的數據看看就好。
貨賣的怎么樣?——單品貢獻額是內力
單品貢獻額是指你的一個商品能賣多少錢。玩大單品的,一個商品可以賣幾億甚至幾十億,例如小米。而玩平臺的則不盡然。有的平臺月動銷不錯,80%,可是它做的是長尾。悲劇!做長尾就怕庫存。備貨,很長時間賣不出去;不備貨,用戶下單了,采購不到,采購的到,時效不夠。假設你的動銷80%,其中40%的商品是長尾,月銷售3件以下,你的庫存管控就麻煩了。不是采購天天到處找貨,就是天天忙著清理呆滯品。所以,很多人希望以打造爆款來解決這個問題,爆款也只是大單品,你想規模擴大,一定要品類擴展。所以,選擇做那些品,并把單品的銷量提升是關鍵,是內力。有了這個內力才能發力,做好整個的商品管控。
賺錢么?——毛利率是能力
有了潛力、競爭力、內力,基本你就有了銷售,銷售額=商品數量 X 動銷率 X 單品貢獻額。這就是你的量,有了量是不是就厲害了呢?這還得兩說。如果你追求的規模繼續擴大,以規模來壓死對手,從而再進行相關的盈利活動自然是好,比如京東。如果你是小的賣家或者平臺,你追求的自然是毛利。有了毛利率才能說明,你掙錢了。毛利率和市場運作、品類選擇有相當大的關系。一旦進入了一個低毛利率的市場,你做的事情就會非常苦逼,一天賣幾十萬,可能只賺幾千塊。當然,總比那些不賺錢的好。
資金鏈怎么樣?——庫存周轉率是拉動力
庫存周轉率是什么?庫存周轉率 = 銷貨成本÷平均存貨余額。簡單的解讀就是你用多少錢的庫存,掙了多少錢?假設你的月庫存周轉率為3,那么你的庫存每月能周轉三次,如果你的銷售是100萬,商品毛利率30%,你只要10萬的庫存即可。但是如果你的周轉率是1,那么你需要有30萬的庫存。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轉換為現金或應收賬款的速度越快。因此,提高存貨周轉率可以提高企業的變現能力。
有了以上的5個指標去管控商品運營,在純商品的管理上會比較嚴謹,彼此的關聯比較強。而且可以通過任何一個指標的拉升來提高自己的盈利水平,改善資金鏈等。每一個步驟都可以在某個階段進行實施,很多公司的財報也會公布上面的數據,大家也可以試算一下,觀察一下這個平臺的運營到底如何?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電商運營如何做到以“貨”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