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網紅都有他自己獨有的領域,吸引到的粉絲也是有一致性的,這意味著在某種意義上,對某件特定品類的產品有一致的需求。如果把品牌非常精準的找到一位網紅幫你做直播,或者短視頻,越精準,轉換率就會越高。
什么叫粉絲經濟?
為什么粉絲現在跟經濟能掛在一起?
定義粉絲的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以前你說我是劉德華的粉絲,但卻不會真的去買劉德華正版的CD碟片。以前我們說喜歡一個人并持續關注他就是粉絲,但是在今天定義粉絲的方法是我要對我的偶像,我喜歡的這個人發生一個購買行為。
也就是說,今天的粉絲用購買的方式合理化偶像的一個情感溢價。
而網紅為什么能掙錢?網紅賺的是你對他的情感方面的投入,你喜歡他,因此你愿意為他而付出溢價,而不僅僅是付出成本價。但事物都是相互的,你對網紅的情感投入是建立在網紅也對粉絲進行情感投入的基礎上。在這點上,網紅經濟實際上是一個追求平衡的“情感經濟”
今天的90后粉絲如何追網紅?
信息越來越碎片化的年代,越來越多的消費行為也變得碎片化。實際上不僅僅是消費行為,所有的年輕一代的行為都更加沖動,要求即時反饋。
90后消費者二元化對立的世界,要么宅在家,要么走天涯!要么精彩的活著,要么趕緊去死。喜歡就立刻跟你上床,不喜歡你有再多錢也沒用。
90后粉絲是如何追網紅的呢?朋友圈里看到一個papi醬的視頻,覺得很好玩?于是就會點開papi醬的微信公眾號或者是她的微博,然后你從微信公眾號一頁頁往前翻,去看她以前更新的一系列內容,會花一個小時的時間去把papi醬過去的30多個視頻全部看完,然后我們會產生這樣一種感覺“哇,我好喜歡這個女生”,一個小時以前,我們跟這個人完全不認識,但現在你會突然覺得你對papi醬這個人有了深層次的理解,深層次的聯系,這時候因為你喜歡她了,你就會去給她打一個賞,5元、10塊錢。因為我們覺得被免費的愉悅了一個小時,我愿意通過打賞的方式來合理化我對她的喜歡,這就是我們現在每一個在關注網紅的一個基本的行為邏輯。
那么反過來,網紅為了尋找她的腦殘粉忠實粉,網紅要做到的就是不間斷的長期輸出優質價值和內容,長期和粉絲互動!簡單來說,就是長期的為粉絲付出情感,才能收獲粉絲給她的情感溢價!
不要賣貨!
而要引導粉絲追逐自己的生活方式
不要賣貨!網紅跟粉絲壓根不是賣和買的關系!相反,網紅做的是通過一系列的生活展示來誘導粉絲追她的生活方式。
這有個術語,叫做框架反轉,把東西賣出去,反轉成你要來我這里買東西。這有點像非誠勿擾,男嘉賓先通過自我展示,鉤起女嘉賓的興趣,最后剩下來的女嘉賓,權力反轉反過來讓男嘉賓來挑!
所有的網紅電商,在一定程度沿用了奢侈品品牌的邏輯,他們的做法都是需要做一個框架反轉,從賣東西變成你們要來買東西。就像一個男生要追一個女生,本來應該是男生追女生,但如果很會撩妹,你可以把這個變得對你有利,不是你在追這個女生,而是你給那個女生一個機會讓她能跟你在一起。這是網紅電商的本質,是你如何能夠讓這個框架反轉為粉絲主動來追你,而不是你追著她賣東西。
傳統企業究竟如何物色適合自己的網紅?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要什么樣的結果就找什么類型的網紅!想賣美妝用品,當然就需要美妝類網紅。想賣衣服,就要簽服裝類網紅。想賣意大利紅酒美食,就得培養意大利廚師網紅。想賣冬蟲夏草,就得培養藏族網紅。
對于傳統企業來講,必須要盡快扶持自己的網紅。比如創始人,核心的骨干合伙人,創始人家庭成員!傳統企業必須要明白,網紅必須要跟自己的企業有利益相關的關系。利益綁定越深,他/她才會越不遺余力為企業推廣。企業也才越放心去砸錢培養。在有自己的頭部網紅后,企業還需要有一批小網紅;另外還需要有一批跟自己深度合作的網紅形成網紅矩陣!這些網紅都必須和企業的調性相符合。
順便小編問大家,大家覺得papi醬合適賣什么?papi醬是大眾逗逼搞笑的這么一個風格,賣化妝品合肯定不合適,賣衣服也不合適嗎,她每個視頻都是穿的很普通的樣子,我怎么能相信你的審美品位呢?小編曾經給他合伙人楊銘出了一招,她大眾類搞笑逗逼這樣的視頻,對千家萬戶都能帶來歡樂,不如考慮出一個醬,就叫papi醬,一定會很火,分分鐘對老干媽產生威脅。
因此你做什么樣的內容輸出,決定你會面對什么樣的受眾群,決定你賣什么樣的東西。那么你的問題肯定又來了,我的企業跟網紅相結合做電商,到底如何啟動,到底有哪些步驟呢?
傳統企業做網紅電商的五個步驟
1、第一批十萬粉絲如何獲取?
你們看到微博股票這兩個月從14美金,漲到28美金,翻了一倍。根本原因是什么?微博在2013年之后開始全面商業化,意思就是在2013年之前所有的粉絲都是自然增加的,你沒有辦法獲得額外的粉絲。但是在2013年之后,微博就開始推出了觸達粉絲的商業化的工具,如粉絲通等。
粉絲通可以根據地域、年齡、性別、興趣等多方式找到目標用戶,極大幅度的提高廣告轉化率。我們刷微博的時候經常看到的九宮格廣告就是來自于粉絲通,很多App用它做推廣。激活成本最低可以達到幾毛錢一個。實際上,一個網紅第一批粉絲用粉絲通這樣的商業化手段進行獲取,對于下一步的粉絲擴散會非常高效!
用微博商業化工具獲得的粉絲,平均的成本在1塊錢左右,其實并不貴。你就想10萬個粉絲,花十幾萬人民幣,你就可以變成一個網紅了。你說在今天十幾萬人民幣能做什么事情,又能做什么生意呢?
如果你愿意投入的比較多,不是只投十幾萬,而是愿意全年投入幾百萬,投放扶持多個網紅。那可以跟微博簽框架協議。微博跟十幾家網紅經濟公司簽了這樣的框架,如果你的量比較少,實際上我們網紅商學院跟大家一起合作,由我們代表大家去匯少成多,然后去跟微博來談合作,這樣單個粉絲獲取成本可以更低。總之你第一步擁有第一批粉絲不用想太多、太復雜,直接用商業化的方法就可以獲得第一批精準真實的粉絲。
2、制造事件,擴大影響力
有了第一批粉絲后,我怎么樣能夠獲得更多的粉絲?然后這個時候你會發現說“我不想無限制的砸錢,比如說我從0-10萬粉絲,我可以花10萬塊錢,但是我要從10萬粉絲到100萬粉絲的時候,那我就得花90萬,就非常不合算。”
實際上來講,你從10萬往100萬走的時候,并不需要無限制砸錢。一方面可以通過長期的內容運營獲得更多的粉絲,另外一方面就可以開始做事件炒作。
前些天在微博上看到有一個網紅開蘭博基尼,跟一個奔馳撞車了,一下子就火了,很多人就指責她炒作什么的。實際上因為那個網紅是我們認識的一個網紅公司簽約,小編知道的情況她并沒有刻意炒作,而是一個意外。但現在她因為成為了這個用戶關注的焦點,所以她的經紀公司可以借勢把這個事情去二次發揮出去,所以大家理解你如果說正好有一個事件,你可以借這個事件來炒作,如果你沒有這個事件,那你就要去制造這個事件。這樣吸粉速度會快很多!
事件方式有很多種,天天撞車那還行?奶茶妹妹當時走紅,拿著一杯奶茶很可愛,那她也走紅了。網絡它是一個平臺,關鍵是在于當你獲得了第一批粉絲之后,你如何去選擇一個屬于你這個品牌,或者你這個網紅自己身上最后特點,最有代表性,獨一無二的標簽,然后進行放大。
3、對接供應鏈體系
網紅電商的供應鏈體系和傳統企業以及傳統電商的供應鏈體系是完全不一樣的。網紅電商的供應鏈更加C2B,更加柔性!而且會伴隨著大數據的應用,網紅行為的及時反饋,粉絲的反應,不同的周轉率,不同的資源整合方式等等,都是樹立在打通供應鏈條面前的挑戰。
傳統服裝品牌的的不良庫存率一般為15%—18%,而如涵全年的不良庫存率為2%—3%。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網紅電商這種模式的超快周轉效率,加上服裝產業鏈的高效整合。
4、紅人店鋪的運營
大家有一個誤區,在找網紅合作的時候,你們不要總想跟幾百萬粉絲的網紅合作。一方面這些網紅很大牌,另外一方面她們的粉絲調性也未必跟你產品相契合。此外,很多網紅的粉絲多,但互動率很差。而非常優質網紅的互動率可以達到60%。所以不要看不起一個 只有5萬粉絲的網紅,如果她的日互動率60%,也就是每天有三萬人會看到你跟她進行植入的廣告文案。假設你是賣紅酒的,而這個網紅也是美食美酒相關的網紅。每天3萬人看到,即使是1%的購買率,也能每天賣掉300瓶!
運營好一個紅人店鋪不是一件簡簡單單的事情,不是單純的拍拍視頻,做做產品介紹就能完成的事情。店鋪所圍繞的網紅會基于自我形象進行社會化的營銷,利用多平臺,比如微博,今日頭條,秒拍,美拍,微信,甚至B站等多個社交媒體進行內容運營和推廣。
不同的平臺所選取的打法也不同,而核心是在于塑造強烈的個人風格,并且成為某種生活方式的意見領袖,從而精神上影響粉絲的生活方式。
5、擁有產業的格局觀
在不了解一個行業的情況下,想要了解一個行業最好的辦法就是進入行業的圈子。這個時候如果想迅速的提升自己,就需要對于整個行業的人脈、資源、關系的把控。你的企業在什么時候需要什么樣的人,什么時候需要什么資源,這些人這些資源從哪里找,如何快速的形成對接,這都需要整個格局觀的認識,而網紅商學院就能幫你迅速帶進一個豐富的資源庫,并且迅速的形成對于這個行業的整體認識,并且提供豐富的行業內部知識細節。
網紅電商圈子在哪里?答案是:已經有了。可能大家會很好奇為什么自己不知道,這是因為這個圈子非常的低調并且保持著神秘。估值30億的杭州如涵的CEO馮敏鮮有對外采訪。而聚美優品的陳歐曾經想去杭州拜訪4位網紅,直接硬生生被拒絕了。
網紅商學院所能做的就是:帶大家擠進這個圈子。6月18號和19號的網紅商學院“新引爆II”訓練營有兩天一夜的時間,小編帶著四位網紅電商圈內大佬帶上他們知識,經驗和見解,幫助大家一起發酵,一起成長。
看到這里,你一定會問,“我們企業想做一個引爆品牌的營銷活動怎么做?”展開這個話題之前,然后讓小編再喝兩口水,給你講個故事。
Angelababy直播賣口紅
今年4月14號傍晚,在趕赴一場直播代言活動的Angelababy被堵在了上海南浦大橋上面,這樣非常碎片且不確定的時間里,隨行的美寶蓮的員工拿出手機直播了Angelababy在趕赴代言活動的路上的全部細節。這跟其他直播主播的形式基本一樣,唯一的區別就是把淘寶做為了直播平臺。
不僅如此,美寶蓮官方還找了50個網紅參加了這場活動。這50個網紅可以對整個的盛況進行直播。這真是個妙主意,網紅獲得了Angelababy加持的勢能,品牌得到了大幅的曝光,而Baby也跟粉絲互動了一把。然后,美寶蓮官方居然直接在直播頁面上面賣起了口紅。因為在揭露品牌代言人的發布會上,觀眾的注意力完完全全是在好奇究竟誰是代言人這件事情上,而官方的這一舉動直接讓大家的注意力不可抗拒的轉移到了產品上面。
與此同時,直播頁面下面出現了一個購物車的小標志。觀眾只需要進行簡單的操作就能下單。活動結束后,統計顯示有超過500萬人次的觀看,而美寶蓮推出的新產品銷量達到了驚人的10000支(轉化為實際銷售額為142萬)。
同樣的故事發生在PONY的粉絲見面會上。PONY給美妝大賽的得主化妝引來了上百名網紅的直播。瞬間就有幾百人同時觀看。
讓我們來思考一下,當我們擁有了一個有影響力的網紅或者IP之后,同時再疊加一堆相對比較小的網紅或者IP。當這些人相對小的網紅或者IP和相對大的網紅或者IP被捆綁或者相互附著在一起的時候,往往最后能傳播出去的影響力并不是所有這些網紅或者IP的線性的疊加,而是指數級別擴大,是一種乘積效應。
傳統企業品牌如何才能脫穎而出
1、建立一個和品牌相關的場景
簡單粗暴的賣貨的思維是狹隘的,它只針對某些品類有效。如果想引爆一個品牌,在做推廣的時候就需要構建一個和品類,品牌相關的場景。
如果你是做美妝的,Pony的粉絲見面會就是可行的;
如果你是賣紅酒的,一個美食品酒會就是可行的;
如果你是賣樂器的,一場音樂會就是可行的;
如果你是賣球鞋的,一場球賽就是可行的。
如果你是賣衣服的,一場T臺秀就是可行的;
如果你是賣單車的,一次騎行郊游就是可行的;
如果你是賣相機的,一次攝影比賽就是可行的;
當給所需要宣傳的品類和一個場景進行最貼切的匹配之后,這個品類本身的價值會得到更大的彰顯,同時這也給消費者一種代入感,會讓他們想象在買了就也會參加那樣的品酒會,買了樂器也能去音樂廳迎接掌聲,買了那雙球鞋也能擁有穿那雙鞋子的人的籃球技巧,自己穿上模特的衣服也會受到矚目,自己會有美好的騎行經歷,會拍出優秀的照片。
2、策劃讓全民,包括網紅都能參與的事件
這其實是一個門檻設置的問題。舉個例子,如果某個品牌要策劃一個化妝大賽。那規則要怎么設置?假如最近有一部電影《黑寡婦》要上映,主題可不可以是 “黑寡婦仿妝大賽”,難以否認這是一個很好的借勢,遵循“附著力法則”,可是這對于用戶來講是一件門檻極高的事情,甚至很多化妝的高手也不擅長給自己做人物仿妝。事實上這會讓那些極其有興趣的參與的用戶也望而卻步。
那如果我們把主題設置成“夜場妝容大賽”,可能對于“黑寡婦仿妝大賽”來說門檻有所降低,這時候主題的趣味性已經失去了。大家見過太多的夜場妝容了。那什么是好的主題呢?
“男朋友幫女友化妝大賽”和“扮丑妝容大賽”這兩個都是好的主題。門檻變得非常低,不僅僅是難易程度下降了,更是因為比賽從競爭的性質,變成了全民狂歡。在錄制的視頻里面,內容的豐富性也增加了:在原來的化妝的過程的基礎上,添加了情侶的互動和扮丑的腦洞。
3、尋找跟產品調性相匹配的網紅進行直播、視頻
Papi醬在自己的視頻里賣衣服就沒有在視頻里說某某游戲好玩的效果好。
張大奕在自己的視頻里說某某游戲好玩就沒有在自己視頻里賣衣服效果好。
和菜頭直播賣書就能賣到很高的銷量,那如果他直播賣化妝品呢?看的人很多,但是去購買的人可能會很少。
同時,信息漸漸視頻化的時代,短視頻(流動性)和直播(即時性)效果相對于其他的傳播手段,已經是高出了一個維度。
每一個網紅都有他自己獨有的領域,他們各自所能吸引到的粉絲也一定是在某一方面是有一致性的,這意味著在某種意義上,對某件特定品類的產品有一致的需求。如果把品牌非常精準的找到一位網紅幫你做直播,或者短視頻,越精準,轉換率就會越高。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傳統企業做網紅電商的五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