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國軍辭任 銀泰 商業董事會主席,由阿里巴巴新任CEO張勇來接任。”第一時間看到這個消息時吃驚的不僅僅是聯商網記者,連 銀泰 內部的公關人士都驚呆了,“我們都不知道這個消息,具體情況需要等待公告。”
由阿里的CEO接任 銀泰 商業的董事會主席,對于不清楚兩家公司間關系的人來說,多少有點摸不到頭腦。其實,在2014年4月1日,沈國軍在微博上發出“周一見”后,阿里巴巴便以53.7億元港幣投資 銀泰 商業,成為 銀泰 商業繼沈國軍后第二大股東。
彼時,如阿里巴巴全數轉換股權,連同配售所得,其持股量最多可達至26.13%,而 銀泰 商業董事會主席沈國軍的持股量將由35.92%攤薄至26.53%。
(左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右 銀泰 商業集團董事局主席沈國軍)
在當天阿里戰略投資 銀泰 的新聞發布會上,沈國軍(時任 銀泰 商業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勇(時任阿里巴巴集團首席運營官COO)、 銀泰 商業集團首席執行官(CEO)陳曉東,三人共同出席,并對雙方合作的契機、方式和愿景做了簡短闡述,這當中的發言,亦能解答對公眾對沈國軍卸任以及張勇接任的疑問。
張勇說,通過合作把 銀泰 變成一個嶄新的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結合的平臺,讓今天大家談的非常熱鬧的O2O,能夠真正落地到實體,為百貨零售業提供O2O解決方案,最終制定新的行業標準和游戲規則,為現代商業的升級做出貢獻。
陳曉東的發言則更加“實在”,通過雙方合作已經嘗到“甜頭”,雙十一當天,天貓 銀泰 商業的精品旗艦店銷售額歷史性地達到了3700萬元,是同年的6倍;與阿里合作的 銀泰 寶推出兩周獲得VIP客戶達150萬,是過去15年的積累總數。
除了兩者已經有資本合作在先,近期沈國軍的一大動作,也讓張勇接替沈國軍的消息有跡可循。4月3日, 銀泰 商業董事會主席沈國軍向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陳曉東出售公司6000萬股持股,每股作價8.7元,相當于公司已發行股本的2.76%,涉資5.22億港元。
海通證券研究元汪立亭、李宏科分析,沈國軍此前轉讓6000萬股對應2.7%股權給CEO陳曉東,而阿里現持公司9.9%股份和37億港幣轉債,當前12.76港幣價格較7.9港幣轉股價已溢價62%,轉股隨時可能發生,轉股后阿里持股將超26%成為第一大股東。本次張勇將獲任 銀泰 商業董事會主席,預示阿里成為 銀泰 商業的大股東進程將提速,此后 銀泰 的戰略方向和經營模式將由阿里決策,這是繼阿里影業、阿里健康之后, 銀泰 將以阿里商業角色,成為阿里O2O版圖中的重要一環。
銀泰 商業在公告中極力避免出現“阿里”字樣,即使在介紹張勇個人履歷時“阿里巴巴”也用了英文“Alibaba Group”替代,以至于很多人看到時,都會懷疑的問一句“這是阿里的新任CEO張勇嗎?”。顯然 銀泰 不希望被過多的解讀。但二股東搖身變為大股東的故事充滿懸疑,聯商網記者第一時間聯系到了幾位與 銀泰 相關的人士進行解讀。
一位接近 銀泰 的人士向聯商網記者透露,沈國軍逐漸從 銀泰 商業脫身,阿里系滲透式接管,即有主動計劃因素,也有被動因素,這與當時沈國軍卸任菜鳥CEO情況類似。“沈國軍一直是投資人心態, 銀泰 百貨一直由職業經理人操盤,他本人對零售業并沒有太多的感情,所以 銀泰 商業早晚是要被賣掉的。”
該人士同時向聯商網記者透露,其實早在2013年 銀泰 商業便有計劃要出售,買方為萬達集團。“當時萬達收購 銀泰 一事也只差最后一步。沈(沈國軍)想從上市公司里拿掉不少好的店和資源,但萬達的高管團隊反對,最終王(王健林)就不買了。”
沈國軍確實對零售業公開發表過“抱怨”,在2015年綠公司年會上沈國軍說,“ 銀泰 商業集團現在八萬多人,最近這幾年,我們感受非常的深刻,這個集團在傳統的零售業,我們經營情況非常好,但在互聯網的沖擊下,我們感覺到特別的不爽,這么辛苦,這么多人才掙這么一點錢,在香港的估值也很低,隨便弄一個互聯網的東西,估值,兩三百億很正常。”
銀泰 商業的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聯商網記者,此次變動十分突然,公司還未給出解釋。“除了沈總的職位變動外, 銀泰 商業CEO陳曉東也將辭去中國 銀泰 投資有限公司CEO及 銀泰 置地董事長職務。”
沈國軍先生卸任后將會做什么?上述人士也向聯商網記者透露一個重要信息,“沈國軍將兼任中國 銀泰 投資有限公司總裁及 銀泰 置地董事長。”在記者看來,沈國軍依然會退而不休,并將工作重心轉入商業地產。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揭秘阿里入主銀泰背后 沈國軍到底想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