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168消息】目前,傳統單店模式的水果店、批發市場逐漸衰微,品牌“ 水果超市 ”如雨后春筍般興起。短短兩三年時間,果婆婆、聞氏果業、家家樂果業等上百家水果連鎖店現身長春,新興起的網上水果店也通過微信等線上渠道將生意不斷延伸……長春水果零售市場的業態已發生了顛覆性變化。
零售批發生意難做
劉老板十幾年前就在西朝陽路開了一家小水果店,以前生意好時一年能掙20萬元,但今年他的小店卻掛起了出兌的牌子,準備轉行了。“現在生意越來越不好做,去年在我的水果店附近又新開了兩家 水果超市 ,造成顧客分流,很難賺錢了。”
在長春果品中心批發市場做生意的李先生也遭遇了同樣困境,“以前長春的水果零售商進貨源頭是在78線果品批發市場,交易量在長春市場中占據絕對優勢,但如今水果大廳里空空蕩蕩的,今年的水果銷量相比去年下滑了一半多。”
長春果品中心批發市場是全省最大的水果批發集散地,有經營業戶600多戶,年交易量達50萬噸。面對今年水果批發銷量的下滑,批發市場的副總經理孫業華也有同感,“以前果品中心批發市場在長春市場的占有率可達90%以上,但是近幾年隨著水果連鎖企業數量的不斷增加,批發市場的占有率明顯下降。”
水果超市 遍地開花
與果品批發市場的衰微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品牌水果連鎖店開始興起,越來越多大小不一的 水果超市 出現在大街小巷,一些居民區內甚至出現了“扎堆”現象,100米內就有好幾家。
“目前 水果超市 已經基本完成了跑馬圈地的擴張期,僅去年冬天到現在不到一年時間,就已經有上百家店開業,現在長春有近20個 水果超市 品牌在搶奪市場份額,門店超過30家的連鎖超市就有果婆婆、聞氏果業、家家樂果業等品牌。”長春市一家水果連鎖店總經理尹百成如是說,他認為水果銷售從最初的水果攤、水果店升級到現在的品牌連鎖超市,這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是產地批發、中間托運、終端銷售。比如拿香蕉來說,我們通過直接采購,出售的價格要比普通水果攤要便宜1至2元,還保證了新鮮度。”尹百成自信地表示。
水果店觸“網”火爆
“訂購兩斤大連櫻桃。”網友“千尋”在手機上打開了微信,點擊發送,第二天兩盒包裝精致的新鮮櫻桃就交到了她手上。貨到付款,買水果,就這么簡單。
隨著網購的蓬勃發展,線上水果店的市場發展迅速。在淘寶網上,記者輸入“水果”,隨即搜索出相關店鋪61892家,其中長春就有100多家。
劉女士以前經常到大型超市購買水果,在朋友的推薦下,她最近開了一家網上水果店,通過微信、微博每隔一兩天就發出水果營養知識、選購技巧和優惠活動等信息。“線上銷售的營業額在逐漸增加,網絡既可以快捷宣傳和銷售,更增加了消費體驗、配送等增值服務,我感覺線上電子商務的路會越走越寬。”劉女士說。
水果市場大洗牌
吉林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劉柏教授一直關注著長春水果市場的變化,他認為 水果超市 的興起,是在大型超市市場分工日益細化的過程中出現的,水果與其他食品最大的不同點就在于新鮮度,因為保質期短、利潤較高,很多人看到這個行業賺錢。而對于房租高、進貨渠道沒有優勢的小店來說,在競爭中就會虧損,最終被淘汰。大型 水果超市 有更好的貨源基礎及經營服務理念,目前,整個市場正處于一個資源重新配置的過程。
對于今后水果市場的發展,劉柏教授認為,網購將日益成為市場的主流,相比去超市購物,網購更方便、更快捷、更便宜、“中間環節”更少,實體店只能覆蓋自身周邊居民,網絡銷售則可以無限擴大銷售空間,增加更多的利潤點。最重要的是現在許多“90后”、“00后”已經形成網購習慣,他們是將來的消費主力,因此網購有巨大的市場前景。消費行為的變遷以及互聯網的沖擊,讓傳統行業都面臨“去中間化”的巨大考驗,互聯網一定會加速傳統行業的變革,整個水果銷售市場將面臨一場大洗牌。
品牌產業化模式初形成
業內人士介紹,水果銷售沒有多少核心技術,門檻較低,利潤主要來源就是靠銷量,由于同質化競爭日益激烈,密集擴張分“蛋糕”的越來越多,傳統的水果單店利潤大幅下降,賺錢越來越難。而連鎖超市有進貨渠道優勢,通過“訂單農業”建立收購系統,形成“門店+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可以從原產地直接拿到新鮮水果,打通了水果種植、運輸、零售的產業鏈,減少了中間環節,降低了成本。同時連鎖店采用“統一形象、統一管理、統一進貨、統一配送”等品牌管理模式,加上資金等優勢,品牌連鎖店的生存空間得到了迅速擴展。
“目前,長春已經出現了一批 水果超市 品牌,現在整個社會已經全面進入品牌時代,品牌有助于開拓、占領市場,從而提升認知率,培養忠誠客戶。”市工商局商標分局副局長艾榮豐說。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長春水果超市扎堆 市場或將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