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佰 購物已經倒閉的消息接踵而來,這個曾經被《二十一世紀商業評論》評為“中國最佳服務商業模式”的網站已經無法開啟,而據供應商和該公司的一位內部員工透露,公司上周已經召開全體員工大會,宣布公司解散。隨后有維權網友上傳其公司總部圖,諾大的辦公室已經空無一人。
事實上在21世紀評選之初,評選方對于 億佰 購物評價則是:“ 億佰 購物與其他電子商務的商業模式并無二致,只是它的服務聚焦在以信用卡用戶為主的消費者群。”而在隨后所發生的一些列事件中,證明這個最佳只是偽命題。
最佳商業模式的由來
根據公開的資料, 億佰 購物商城誕生于2007年,其創始人韓吉韜原為神州數碼PPT事業部的高級總監,隨后在獲得戈壁資本1000萬美金,注冊成立了創辦了北京東籬南山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億佰 購物為其旗下信用卡分期購物平臺。
億佰 購物的商業模式非常簡單,就是通過與銀行合作,用DM單、短信、手冊、EDM等形式完成商品的銷售,他同時也擁有自己的b2c電商購物平臺。利用銀行豐富海量的信用卡用戶的數據從事產品分期銷售。
據未經證實的資料,其銷售額08年為8000萬,09年為1.5億,10實現銷售額3.2億,2011年銷售額達到4.5億。而之后的數據不得而知,從其前幾年的銷售額數據顯示,其每年的增幅每年超過百分之二十,據其自己透露,其商品毛利率保持在百分之二十左右,并且宣稱在2011年12月完成單月盈利。但據其內部供應商向透露, 億佰 購物成立以來一直都處于巨額虧損狀態。
就是在這樣一個虧損的大背景之下的2011年, 億佰 購物被21世紀評為“中國最佳服務商業模式”。的確在當時的環境來看這是一個外人看來足夠完美的模式,一方面不用自己去拓展用戶,因為銀行手上大量的客戶資源和數據會讓 億佰 輕松的接觸到用戶,另一方面,由于銀行單獨做電商的模式并不成熟,要的確需要一個這樣的專業的平臺幫助他們來轉化客戶,起碼在危機沒有爆發前一切都看似十分完美。
人力之痛
在“最佳商業模式”的光環下 億佰 購物開始了自己的擴張之路,其人員一路由創立之初的20人,擴展到500人的規模,其辦公地址也從其相對便宜的上地搬遷到環球貿易中心這樣高端的寫字樓,人力成本也處于不斷攀升的狀況,在2012年以后,其單月光人員工資支出就達400萬,而2011年其全年銷售額為4.5億,產品毛利率百分之20來計算,其全年毛利的一半以上都支出在人力這一項。
在這段期間, 億佰 并不是一帆風順,在2013正式傳出關門倒閉消息之前的09年, 億佰 就爆發了一場差點讓他死亡的危機。剛剛出生不到兩年的 億佰 遭遇到了金融危機,當時由于國家對信貸風險的把控,各大銀行突然收緊了對信用卡的發放,這導致其業務量急劇下滑,其銷售跌掉了一半。而內部當時幾乎都不再看好這個商業模式,一度也遭遇了內部裁員和管理團隊之爭:與此同時內部核心團隊成員出現了分裂,大家都對這個沒有信心,再加上遭遇受淘寶、京東商城等業務的沖擊公司內部對于是否堅持做真品而不做A貨(即仿真度高的“水貨”)起了爭議。
韓吉韜的想法是堅決不能做,最終他的堅持獲得了投資人的認同。戈壁投資作為第一期入股的“東家”,堅定地站在他這邊。但是那次危機中所爆發的對商業模式的考驗的問題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據其一名已經離職的員工透露: 億佰 在2012年招進了一批包括財務總監、商品總監等在內的“國美系”員工,同時還流失了一批老員工。而這批來自傳統店鋪的員工與公司的整體業務并不是十分匹配,這也說明其內部的問題并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
死因由來
隨后進入12年,電商行業開始整體陷入寒冬,國內知名的垂直電商網站維棉后馬特等紛紛倒閉,樂酷天,耀點100等也先后死亡,整個資本市場和行業一下子陷入寒冬。這些做電商的突然發現融不到錢了。 億佰 顯然也遭遇了這樣一個寒冬,大浪褪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危機隨后全面的爆發,先是供應商首先爆出被拖欠貨款。一位供應商跟創業家記者透露,從12年底開始,就已經被拖欠很多次了,先后催了幾次,財務都沒有結論。這個供應商還說道,最終被拖欠貨款的數量不會低于3000萬。
6月19號早晨,深陷旋窩之中的 億佰 商城CEO 億佰 購物CEO韓吉韜對此回應稱,公司目前確實存在困難,但會盡力解決,如果公司實在經營不下去了,會通過法律手段處理此事。這證明這家曾經最佳商業模式的 億佰 購物已經走到死亡邊緣。
一個當初媒體口中的最佳商業模式,一個號稱擁有1.5億信用卡用戶與數據的商城又為何會倒掉,各方都有觀點:
供應商說法:
最初 億佰 商城的商業模式能夠成立的原因在于,彼時品牌商自身的電子商務能力較弱,沒有能力去獨立做電子商務平臺,也沒有能力去單獨與銀行去合作,所以依賴于這樣的平臺,隨著各大銀行的自己的商城做起來了, 億佰 就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平臺。這名供應商接著分析認為: 億佰 的利潤點其實很低,甚至有時候沒有利潤, 億佰 每使用一個銀行的數據,都要給銀行一個很高的扣點,另外本身供應商的利潤就不高,這樣處于中間的 億佰 還需要負責自身的運營的成本費用,這樣算下來, 億佰 是不可能做到高利潤的。
在同行51分期網創始人王愚看來 億佰 更是存在以下五個核心的問題:
首先, 億佰 商城是一個寄居式的商業模式。過度依托于銀行這個行業生存的,銀行一旦政策手緊,這種商業模式就會受到極大沖擊,比如09年金融危機導致銀行的信用卡放卡數量減少就讓 億佰 差點突然死亡。
第二, 億佰 商城沒有自己的品牌。王愚舉了了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你去俏江南吃飯,你會知道俏江南是一個品牌,但是你永遠不會知道你的廚子是誰,同理,你知道產品是各個銀行的,你不會知道是 億佰 商城做的。
第三, 億佰 在行業內樹敵太多。在這個行業內,做為行業老大 億佰 并不招人待見,因為 億佰 做了一個想要顛覆行業的事情,他會不賺錢甚至貼錢賣商品來拉取公司流量,而且這種商業模式也不可持續
第四,不夠專注。譬如 億佰 商城做出了一個分兵的策略,在銀行外包業務之外上線了自己的獨立商城,這分散了其很大的精力。
第五,沒有危機感。在整個行業都將進入寒冬的時候,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未來。
除了以上幾點最核心的敗因,黑馬哥還認為存在以下因素:
首先,現有的電商沖擊。獨立的B2C再沒有流量的情況下很難生存,在京東和天貓推出類似服務,銀行自建商城沖擊之下,這個模式對于客戶價值急劇變小。用戶群已養成了在幾大平臺購物習慣,無流量無資本支持就無競爭優勢
其次,創業者過度信奉對資源的依賴。過度的把希望寄托在了對大客戶的依賴之下,再面對整個大環境變化之下,也沒能做出及時的調整
最后,對用戶體驗的模式。做為電子商務核心還是在于滿足用戶需求做到最好的用戶體驗。但黑馬哥隨便在網上一搜就是大量遲到貨,丟貨,延遲,客服不反饋這些問題,而物流這些體系的建設被長期的忽視。要知道用戶才是最終的買單者。
韓吉韜曾說:寧愿公司在頭三年死掉,也不愿意公司做到以后死掉。熬過了頭三年的寒冬期的 億佰 卻沒能熬過第五年,面對滿地雞毛, 億佰 最后的審判就要到來。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億佰商城:“中國最佳商業模式”緣何猝死